- 金鎖記讀后感 推薦度:
- 哈姆雷特讀后感 推薦度:
- 圍城讀后感 推薦度:
- 文章讀后感 推薦度:
- 故鄉(xiāng)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史鐵生 草帽 讀后感
《命若琴弦》讀后感
一個作家,首先他是人,一個完整的人,哪怕有身體的缺陷。
作家對于讀者,呈現(xiàn)于文字背后而見,清晰而又模糊。對于史鐵生,我更多了一份猜想。
閱讀史鐵生的作品,是閱讀他本人。我再沒見過第二個如此將自己融于作品的人。閱讀他的作品,是在進(jìn)行一項(xiàng)神圣的精神洗禮;而閱讀他本人,那是在接受一個人間奇跡。史鐵生,讓我自覺不自覺地參與了他的理想世界。
對于身殘的史鐵生,開始并沒有志堅(jiān)。曾經(jīng)千方百計(jì)尋找自殺機(jī)會的史鐵生,不會想到今天已獲得如此多人的認(rèn)可。之所以能活下去,是因?yàn)樗鼮榛钪业搅顺浞值睦碛。他選擇了寫作,寫作成了他的生存方式?梢哉f,他是被生活逼上文學(xué)道路的,可他卻比比別人走得更遠(yuǎn),因?yàn)槿说臍埲弊C明了神的完美。因?yàn)樯須,他有了更多的思考機(jī)會;因?yàn)樯須垼嗟仃P(guān)注人的精神;因?yàn)樯須,他更懂得了人的生存境?因?yàn)樯須垼羞@些,為他鑄就了長遠(yuǎn)的文學(xué)道路,而且越走越遠(yuǎn)。
讀完史鐵生的《命若琴弦》,我更加知道為自己找到生活的理由是多么重要。老瞎子的師傅在臨終前告訴他有一張復(fù)明藥方,但非要彈斷一千根琴弦,否則就不靈。這張藥方支撐著老瞎子走過了七十多個春夏秋冬,老瞎子唯一的人生目標(biāo)就是將一千根琴弦彈斷,以圖看到世界一眼。后來,老瞎子發(fā)現(xiàn)復(fù)明藥方不過白紙一張,復(fù)明計(jì)劃失敗,他千方百計(jì)找到小瞎子,對他說:“是我記錯了,是一千二百根,師傅記錯了,記住,是一千二百根!”老瞎子知道,這一千二百根琴弦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小瞎子的生命。他們的生命就寄托在脆弱的琴弦上,這是否是一個玩笑!琴弦脆弱但有韌性,人的生命也應(yīng)該如此吧!
作者為老瞎子和小瞎子設(shè)計(jì)了一個人生的目標(biāo),可卻又不讓他們?nèi)?shí)現(xiàn)。因?yàn)閷?shí)現(xiàn),等于破滅。老瞎子找到藥方,發(fā)現(xiàn)只是一張白紙的時候,才明白師傅的良苦用心?善茰纾K究還是破滅,它不可能回到從前,不可能再有以前生活的熱情,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怎么讓小瞎子堅(jiān)強(qiáng)地活下去。他應(yīng)該做到了,因?yàn)樾∠棺酉嘈帕。這時,老瞎子才真的是“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在讀史鐵生之時,常會使我們想到加繆。加繆認(rèn)為荒謬是人與世界之間聯(lián)系的唯一紐帶,荒謬是不可能被消除的,人只能帶著裂痕生活。但是人必須超越荒謬,在荒謬的生活中獲得意義。史鐵生也是這樣。他意識到人生的困境和殘缺,卻將它們看作獲得生命意義的題中應(yīng)有之義。如果沒有孤獨(dú),愛就失去了意義;如果沒有欲望的痛苦,就得不到實(shí)現(xiàn)欲望的歡樂;如果人永遠(yuǎn)不死,那么人就像波伏娃的名著《人皆有死》中那個死不了的福斯卡那樣,變得乏味透頂。生命的殘缺,人生的虛無狀態(tài),反而為人戰(zhàn)勝自己,超越困境和證明存在的意義敞開了可能性空間。
人的生存是荒謬的,沒有任何理由,但在一個理想主義者看來,必須賦予它以意義,必須有東西證明它的意義。“只有人才把怎樣活著看得比活著本身更要緊,只有人在頑固地追問并要求著生存的意義!(《康復(fù)文本斷想》)對生存意義的追問,是人文精神的骨髓所在,也是人區(qū)別與動物的主要標(biāo)志。人必須選擇一種東西作為生存意義的證明。史鐵生選擇的`是寫作。但是,寫作以一種什么樣的方式存在?若作為一種生存的目的,作為一種具體的,功利的目標(biāo),那么人就會被寫作囚禁起來,就會失去生存的意義本身。而在史鐵生看來,寫作無非是一種生命的存在方式,一種意義的證明,“只是因?yàn)槲一钪也挪坏貌粚懽。?《我與地壇》)
這又讓我想起余華的《活著》。余華說:“活著就是為了活著!边@不是一種行尸走肉的混日子,而是一種生存哲學(xué)。余華深刻地認(rèn)識到中國人們生存的苦難,作為什么也反抗不了的最下層的勞苦大眾,也許為了活著而活著是最明智的人生選擇。史鐵生和余華當(dāng)然有很大的不同,史鐵生認(rèn)為人要把活著看得比活著本身更要緊。畢竟,史鐵生是理想主義者,而余華是理性反叛者。但兩人都在頑固地追問并要求著生存的意義。
因?yàn)闅埲,完美才得以顯現(xiàn)。史鐵生意識到:所有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殘疾。人生而就有缺陷,問題,不可能完美。對于很多人的精神缺陷,身體缺陷又算得了什么呢?史鐵生是理想主義者,因此他要用文學(xué)去彌補(bǔ)人們的精神缺陷。有的評論家把史鐵生的創(chuàng)作分為兩個階段:1985年之前寫的是殘疾的人,之后寫的是人的殘疾,人的缺陷和問題。史鐵生用自己的心靈營造了一個巨大而無垠的精神空間,讓無數(shù)的人在此遨游,得到精神的洗滌和錘煉。
在為自己找到活著的理由之后,史鐵生在為別人尋找活著的理由。史鐵生當(dāng)然算得上是經(jīng)歷過絕境了,絕境從來是這樣,要么把人徹底擊垮,要么使人歸于寧靜。史鐵生屬于后者。我們在史鐵生的作品中,往往看到生活的激情,也時時感受到他本人的一份寧靜。所謂“寧靜以致遠(yuǎn)”,史鐵生并不是在吶喊,而是在剖析,在闡釋,為了生活。
“無所謂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也無所謂誰是誰…… ”人生就是一條漫長的河流。你也可能會是老瞎子。這時候你會怎么辦。
【史鐵生 草帽 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史鐵生文集讀后感05-02
史鐵生集讀后感09-28
會飛的草帽讀后感04-18
藍(lán)天下的草帽讀后感01-22
史鐵生作品讀后感03-15
史鐵生《秋天的懷念》的讀后感02-23
史鐵生秋天的懷念讀后感05-31
史鐵生散文集讀后感12-27
史鐵生《病隙隨筆》讀后感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