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七步詩詩意賞析
《七步詩》,出自《世說新語》,是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七步詩》出自《世說新語》,是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
《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作者簡介]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國譙(qiáoǚ今安徽亳(bó)縣)人。三國時期魏國的杰出詩人。曹操第三子,封陳思王。因富才學(xué),早年曾被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后失寵。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為臨淄侯。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改封鄄(juàn)城王。曹丕稱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屢遭貶爵和改換封地。曹丕死后,曹丕的兒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幾次上書,希望能夠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終憂郁而死,年四十一歲。
曹植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以曹丕即帝位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有少數(shù)作品出社會動亂和自己的抱負(fù),詩的基調(diào)開朗、豪邁。如《白馬篇》、《送應(yīng)氏》等。后期作品則反映其所受壓迫的苦悶的心情,部分詩篇參雜較濃厚的消極思想。其詩善用比興手法,語言精煉而詞采華茂,比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詩歌的成就,對五言詩的發(fā)展頗有影響。也善辭賦、散文。他的《洛神賦》抒情優(yōu)美,富于神話色彩,影響甚大,是建安時期抒情小賦的代表作品。散文也有名篇,如《求自試表》等。
曹植的《七步詩》情采并茂,語言精練,用語淺顯。原為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來《漫叟詩話》和《三國演義》把它改為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當(dāng)時曾有人稱贊:天下的.才共有十斗,曹植一人就占了七斗。
相傳曹植的哥哥魏文帝(曹丕),要他在七步之內(nèi)作成一首詩,不然就要?dú)⑺念^,曹植憤然寫了這首詩。豆和豆秸是同一個根上長出來的,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燒起來把鍋內(nèi)的豆煮得哭泣不已。比喻兄長逼弟弟,十分貼切感人。
[注釋]
燃:燒。
豆萁:大豆的豆秸,是大豆脫粒后剩下的莖,曬干后可以當(dāng)柴燒。
釜:古代用作燒煮食物的無腳鍋。
泣:哭。
本:本來。
同根生:豆子長在豆萁上,豆子和豆萁是一條根上出來的。
煎:煎熬,用火烹燒,這里形容用權(quán)力逼迫。
何:為什么。
原詩:“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譯詩]
煮豆子燃燒的是豆稈,(過濾豆豉做成了豆?jié){。豆稈在灶下焚燒,)豆子在鍋里哭泣。本是生在同一根上,煎熬我何必這么著急?
[賞析]
謝靈運(yùn)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dú)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釋常談》)劉勰的《文心雕龍.才略》中也說:“子建思捷而才俊,詩麗而表逸!泵鞔跏镭懙摹端囋坟囱浴芬舱f:“子建天才流麗,雖譽(yù)冠千古,而實(shí)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辭太華!笨芍叭硕贾赋隽瞬苤膊湃A出眾,稟賦異常的特點(diǎn),而最能表現(xiàn)其才華的例子就是這首《七步詩》。
據(jù)《世說新語.文學(xué)》中說,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對才華橫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懷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內(nèi)作詩一首,如做不到就將行以大法(處死),而曹植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yīng)聲而說出六句詩來,就是上面的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由于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稱之為《七步詩》。據(jù)說曹丕聽了以后“深有慚色"不僅由于曹植在詠詩中體現(xiàn)了非凡的才華,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領(lǐng),使得文帝自覺不如,而且由于詩中以淺顯生動的比喻說明兄弟本為手足,不應(yīng)互相猜忌與怨恨,曉之以大義,自然令文帝羞愧萬分,無地自容。
這首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語言淺顯,寓意明暢,無庸多加闡釋,只須于個別詞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過濾煮熟后發(fā)酵過的豆子,用以制成調(diào)味的汁液!拜健笔侵付骨o,曬干后用來作為柴火燒,萁燃燒而煮熟的正是與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緊,自相殘害,實(shí)有違天理,為常情所不容。詩人取譬之妙,用語之巧,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實(shí)在令人嘆為觀止!氨臼峭,相煎何太急”二語,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墻、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說明這首詩在人民中流傳極廣。
這首詩最早被記錄在《世說新語》之中,后來流傳的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由于在傳播過程中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難肯定。然《世說新語》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遠(yuǎn),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據(jù),而且據(jù)《世說新語》中引《魏志》中了也說曹植“出言為論,下筆成章”,曹操曾試之以《登銅雀臺賦》,植援筆立成,而且斐然可觀,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內(nèi)作出這樣一首好詩也完全是可能的。因此,我們還是把它作為曹植的作品來介紹給讀者諸君。
當(dāng)然,這首詩的風(fēng)格與曹植集中的其他詩作不盡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談不上語言的錘煉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貼切而生動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贏得了千百年來的讀者的稱賞。
曹植墓
位于東阿縣魚山西麓。座東朝西,依山營穴,磚土壘就。1951年夏, 平原省文物管理員會清理。后墓室殘破,1981、1985年先后整葺修復(fù)。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建安時期杰出詩人。魏太和三年(229年)封東阿王,六年二月改徙陳王(今河南淮陽),同年十一月卒,謚“思”。次年三月遷葬于此。
《三國志·魏書》載:“初,植登魚山,臨東阿,喟然有終焉之心,遂營為墓。”墓室為前堂后室磚室墓。前堂4.35米見方,后室長2.20米,寬1.78米。墓壁以青磚錯縫平砌。前堂后室之間辟門,以磚封護(hù)(圖2-5)。清理出石圭、石璧、青玉璜、瑪瑙泡和云母片以及罐、盆、杯、盤、灶、案、車、禽畜俑等各式陶器132件。
墓前左側(cè)有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重修碑樓1座,單層硬山式建筑, 內(nèi)置隋開皇十三年(593年)立曹植墓碑。碑圓首方趺,趺座半入土中,高度不詳。 碑冠與碑身為整石雕出。通首高2.47米,寬1.03米,厚0.21米。碑首雕而不礱,起龕有三身像。碑身高1.80米,鐫文22行,行42~44字不等,共935字。 書雜篆隸楷三體,結(jié)體險峻,氣韻高邁,筆力雄奇。此碑早年湮沒在大清河中,清代撈出,還置墓前。此外尚有題詠、記事碑碣4方。
曹植七步成詩
孫權(quán)占了荊州,殺了關(guān)羽,怕劉備報復(fù),就派使者給曹操送了封信,表示愿意歸順曹操,并且勸曹操順應(yīng)天命,趁早即位稱帝。
曹操接到這封信,就隨手遞給他的心腹大臣看。他微笑著說:“孫權(quán)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爐火上烤哩!
自從漢獻(xiàn)帝遷都許都以來,朝廷大權(quán)和兵權(quán)全掌握在曹操手里。曹操要廢掉漢獻(xiàn)帝,自己稱帝,還不容易?可是他考慮到漢室雖然衰落,還有個正統(tǒng)的名義,怕自己做了皇帝,還有些人心里不服。所以他認(rèn)為孫權(quán)勸他稱帝,是成心要讓他為難。
他沉思一下,又說:“如果真有天命的話,我就做個周文王吧!”意思就是讓他的兒子來做皇帝。
這件事過了不久,曹操舊病發(fā)作,請醫(yī)服藥都沒有用,終于死在洛陽。這一年,他六十六歲。
曹操去世后,太子曹丕繼承他做了魏王和丞相,掌握朝廷大權(quán)。曹丕即魏王位以后,有些人告發(fā)他的弟弟、臨淄侯曹植經(jīng)常喝酒罵人,還把他派去的使者扣押起來。曹丕立即派人趕到臨淄,把曹植逮住了押回鄴城審問。
原來,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的妻子卞(音biàn)后生的。曹操不但是個政治家、軍事家,又是個文學(xué)家,兄弟倆也擅長詩文,文學(xué)史上把他們父子合稱為“三曹”。曹植從小聰明非凡,十幾歲時候,就讀了不少書,能寫很出色的文章。有一次,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有點(diǎn)懷疑,問曹植說:“這是你請人代寫的嗎?”
曹植跪下來說:“兒出口成文,下筆成章。怎么會叫人代寫呢。父王不相信,可以面試!
曹操試了曹植幾次,覺得他果然才華出眾,為此對他特別寵愛,多次想把他封為王太子,只是因為有些大臣反對,才決定不下來。
曹丕怕自己地位不穩(wěn),想方設(shè)法討曹操歡喜。有一次,曹操出外打仗,曹丕、曹植都去送行。臨別的時候,曹植當(dāng)場念了一段頌揚(yáng)曹操功德的文章,大家聽了十分贊賞。
有些人在曹丕耳邊小聲說:“大王要離開了,你只要表示傷心就是了。”曹丕果然抹著眼淚向曹操告別,曹操很受感動,也掉下了淚。
這件事使曹操覺得曹丕文才雖然不如曹植,但是心地老實(shí),對他有感情。再加上左右侍從替曹丕說好話的人不少,曹操寵愛曹植的心漸漸變了。
曹植是個不注意小節(jié)的人。有一次,他竟在王宮里坐著車馬,私自打開王宮外門出去。
這件事可違犯了宮里的規(guī)矩。
曹操聽了這件事,大為惱火,把管宮門的官員辦了死罪。
又有一次,曹操派曹植帶兵出征。曹丕得到消息,事先送酒食去,跟曹植一起喝酒,讓曹植喝得酩酊大醉。正在這時候,曹操派人找曹植去,連催幾次,曹植還沒醒來。曹操只好把派曹植出征的事取消了。
打這以后,曹操就打消了把曹植立為太子的念頭。
曹丕做了魏王以后,仍舊忌恨曹植。這一回,就抓住機(jī)會把曹植抓起來,要處曹植死罪。
他母親卞太后知道了,著急得了不得,連忙在曹丕面前,給曹植求情,要他看在同胞兄弟份上,寬恕曹植。
曹丕不能不聽母親的話,再說,為了一點(diǎn)小事殺了兄弟,自己也不體面,就只把曹植的臨淄侯爵位撤了,降為一個比較低的爵位。
據(jù)說,曹丕把曹植召來以后,為了要懲罰他一下,要他在走完七步的時間里做出一首詩。如果做得出,就免他一死。
曹植略略思索一下,就邁開步子,走一步,念一句,隨口就念出了一首詩: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曹丕聽了,覺得自己對弟弟也逼得太狠,心里感到慚愧,就免去曹植的死罪。
曹丕做了魏王,不像他父親那樣怕人家議論。就在這一年秋天,由他的聯(lián)名親信上書,勸漢獻(xiàn)帝讓位給魏王。
漢獻(xiàn)帝做了三十多年的掛名皇帝,接到大臣上書,就宣布讓位,改稱山陽公。曹丕的親信大臣還隆重舉行一個“推位讓國”的禪讓儀式,表示漢朝的皇權(quán)是獻(xiàn)帝自愿讓的。
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建立魏朝,就是魏文帝。到這時候,東漢王朝才正式結(jié)束。
【曹植的七步詩詩意賞析】相關(guān)文章:
七步詩曹植賞析02-07
曹植的《七步詩》賞析02-04
曹植七步詩賞析02-05
曹植《七步詩》賞析02-05
曹植《七步詩》的意思及賞析02-07
曹植七步詩原文及賞析02-06
曹植《七步詩》原文賞析02-06
七步詩曹植譯文及賞析02-05
七步詩曹植的原文賞析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