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物細無聲話題作文
篇一:潤物細無聲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題記
大千世界,人生區(qū)區(qū)數(shù)十載,相對宇宙,人不得不感嘆人生之須臾。然而,一切一切的感動從人身上被挖掘發(fā)現(xiàn)。雖然,起初它微小,微小到甚至讓人可以忽略的地步,可它潤物細無聲,直至它扣動了我們心靈最薄弱的那根弦時,才發(fā)現(xiàn)它的偉大。
叢飛,一個再也不能從記憶中抹去的名字,一次義演改變了他的一生。當(dāng)他得知中國有那么多的貧困兒童,他不由自主地心動起來,想為他們做點什么。可他也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于是他走街竄巷不停地義演,為的是能將這份愛發(fā)揚出去。他的舉動是那么心甘情愿,他不乞求什么美名,只要能為孩子們多做點什么他都愿意。
他不時為孩子捐這捐那,甚至還借款來給孩子們籌集學(xué)費,而自己家的生活是捉襟見肘,可他還是那么堅持著。以至后來積疾患了胃癌,患了病之后,他仍然用著他的歌聲去繼續(xù)喚醒孩子們的希望。說真的,倘若沒有“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評選”我至今還不能認識這位“潤物細無聲”的人,可當(dāng)扣動了那根弦時,再也不是“潤物細無聲”了。
微塵,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又一個集體。起初,微塵是一位不愿留下姓名的愛心人士所用的署名。在愛心款上,有好幾處都有著微塵的名字,是啊,微塵,自己力量真的很小,乃至到微不足道的地步。就是因為這樣一次又一次的義舉,無聲卻包含著愛。
全社會那些愛心人士都愿意用微塵作為自己的署名,漸漸地也便形成了一個集體。此時,那位初次用“微塵”的捐贈者是該有多么地欣慰!他(她)的無聲的舉動帶動了整個社會的愛心高潮。
以前,看過一篇德國小男孩尋母的報道。小男孩從小被收養(yǎng)在了一間修女院。長大后,小男孩想找自己的親生母親。于是,拖著瘦小的身軀不停地找媽媽。然而,還是沒有消息。有一天,想起了能為媽媽做點了什么。他幫助每一個人后,人們便問他需要什么回報時,他說:“請你也去幫助十個人,再告訴那些人再去幫助另外十個人就夠了!蓖,真的很感動很感動,為了能找到母親,小男孩就能想出這樣的方法。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無聲的想法掀起德國尋母高潮,愛,或許可以傳遞吧!
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是因為他們在成名前從不認為自己是名人。起初,他們的行為舉止微不足道,可當(dāng)他們扣動了人們心靈那根最薄弱的弦時,“潤物細無聲”已不再成“潤物細無聲”了。
篇二:水,潤物細無聲
問世間最有愛心者為何物?非水莫屬。
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是水。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靈的滋潤的,是水;使久飲黃連的人嘗到生活的甘甜的,是水;使鐵石心腸的人受到震撼的,還是水。
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潤一方土地。14年的奉獻讓愛之水變成了接力賽,這一切都源于這個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高淑珍。用自己的愛心,幫助了眾多失學(xué)殘疾兒童走上了求學(xué)的道路。她大愛無疆的廣闊胸懷和堅持不懈的韌勁讓小院子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壯成長,對社會表達愛心,不是富人的專利,家境如此困難的高淑珍用她的行動讓這股暖流流遍中國。也讓人們懂得了身份、家境可以有不同,但奉獻愛心,幫助他人卻沒有什么不同。
如果你是小溪,就不要羨慕大海的驚濤拍岸,你依然可以在山間自由流淌,為人們帶去甘甜。她背起藥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裝著全是她,而她心里還裝著整個村莊。一條路,兩個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華皎潔,愛正漫漫升起。她是周月華,他是艾起。出生后8個月就被診斷為先天性小兒麻痹癥,左腿殘疾的周月華,憑著自己的.頑強意志完成了醫(yī)學(xué)中專課程。最開始行醫(yī)時,她左肩拄著拐杖在山間艱難的行走。后來,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條左腿——她的丈夫艾起。20多年來,她硬是靠著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圓12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嶺,為轄區(qū)近5000村民帶去了醫(yī)療服務(wù)。夫妻二人共同堅守信念,他們無需錚錚誓言,有的只是行動與實干,平凡而偉大的他們賦予世界的只有愛。
他們是水,為人們帶去甘甜,用愛與溫暖將人性澆灌。他們在為轄區(qū)近5000村民帶去醫(yī)療服務(wù)的同時,也許世人知道了最大的富庶在于愛之水的長流。
有愛心的人像水一樣,使沙漠中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使心靈枯萎的人重新看到情感的滋潤。
沒有水,地球?qū)兂苫哪;沒有愛,世界將會變得冷漠。愛就像水一樣,沒有顏色,沒有形狀,看似很渺小,卻滋潤著萬物。人間不能沒有愛,就像地球不能沒有水一樣。
【潤物細無聲話題作文】相關(guān)文章:
潤物細無聲08-04
潤物細無聲高中作文05-30
潤物細無聲初中作文06-30
潤物細無聲滿分作文03-01
愛,潤物細無聲作文2篇01-15
潤物細無聲初中作文700字07-15
愛,潤物細無聲優(yōu)秀作文12-11
喜雨潤物細無聲散文09-14
潤物細無聲演講稿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