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寫的詩歌并賞析
導讀:聞一多,本名聞家驊,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中國現(xiàn)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zhàn)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砺勔欢鄬懙脑姼璨①p析,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也許(葬歌)
聞一多
也許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許,也許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鷹不要咳嗽,蛙不要號,蝙蝠不要飛。
不許陽光撥你的眼簾,不許清風刷上你的眉,無論誰都不能驚醒你,撐一傘松蔭蔽護你睡。
也許你聽這蚯蚓翻泥,聽這小草的根須吸水,也許你聽這般的音樂,比那咒罵的人聲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閉緊,我就讓你睡,我讓你睡,我把黃土輕輕蓋著你,我叫紙錢兒緩緩地飛。
【作者作品及背景】
作者作品:聞一多(1899-1946),原名聞家驊,又名多、亦多,字友三、友山。中國現(xiàn)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zhàn)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詩人,學者,新月派代表詩人,作品主要收錄在《聞一多全集》中。
1946年7月15日,在西南聯(lián)大為悼念被特務暗殺的李公樸的大會上,聞一多發(fā)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講》,當天下午,在昆明西倉坡宿舍門口被反動派的特務槍殺。
背景:1926年秋,聞一多只身離開家鄉(xiāng)湖南浠水,到上海吳淞國立政治大學任教。不久得知其妻子和女兒立瑛即患重病,匆匆返回家鄉(xiāng)。立瑛病情嚴重,不幸夭亡。聞一多含悲寫下這首詩。
【課文賞析】
一落筆,詩人即用“也許”,虛化愛女夭亡的事實。本著對女兒平日活潑嬌憨情態(tài)的清晰記憶,詩人不忍接受女兒亡故的冰冷現(xiàn)實,他但愿愛女一如平日,只是嬌哭既倦,香甜酣眠;本著對女兒的悉心呵護,詩人不許鷹啼蛙鳴、蝙蝠亂飛,以免攪擾女兒酣眠。但臆想畢竟抹不掉事實,鷹啼蛙鳴、蝙蝠翻飛這些景象,還是把事實的冰冷澆入了詩人的心。在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中,詩人強忍悲哀,張開溫暖的臂膀,像以往呵護女兒的生一樣,呵護著女兒的死,保其天真,護其安詳。
第二節(jié),詩人進一步以深摯的父愛,為女兒守望彼岸的寧靜。連陽光、清風,他都嫌怨;他要用一傘青松蔽護女兒的安眠。但同時, 陽光,清風,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反襯著死亡的冰冷沉寂;那一傘松蔭,恰是愛女長眠于斯的標志。所以,詩人為女兒營造彼岸的寧靜時,心底實強忍著硬生生的痛。
第三節(jié),在前文虛化女兒死亡事實的基礎上,詩人對這一事實作了美化。詩人設想女兒在地底下,依然保持著在世時的'天真與好奇,聆聽大自然的奇妙音樂,陶醉在歡快愉悅中。詩人還拿自然天籟與人間的咒罵聲作對比,借此撫慰女兒,也撫慰自己:或許在寧靜的陰間,比在污濁吵雜的人間更能保持品性的天真和靈魂的純潔,能比活在丑陋的人間要好些。
第四節(jié)是詩人思想感情的高潮。一方面,父親對女兒的慈愛發(fā)展到了高潮——詩人傾盡慈愛,悄聲勸慰,仿佛安撫女兒入眠,好讓她進入恬靜的夢鄉(xiāng);而另一方面,詩人的喪女之痛也發(fā)展到了高潮——黃土撒落,紙錢飄飛,女兒死矣!兩股感情,糾結涌蕩。詩歌到此,言已盡,而情不可終;詩人此刻,柔腸寸斷,心肝俱碎。
痛失愛女,詩人內心的凄切悲愴,巖漿般涌蕩奔突。然而,父親對女兒疼愛呵護的溫情,伴隨了女兒的生,也要伴隨女兒的死;女兒的生命曾那么鮮活,女兒的靈魂是那么純潔,詩人怎肯用冰冷的“死”來玷辱她?何況,在藝術上,詩人崇尚錘煉,講求蘊藉。故詩人斂住悲愴,將它掩抑在對女兒的愛之下。因沉浸著濃郁的悲哀,父愛更顯真摯凝重;因掩抑在溫厚的父愛下,悲哀更顯蘊藉深沉。因此,詩的意象、意境童話般純凈,詩的韻律眠歌般舒緩;整首詩,散發(fā)著淳厚的凄美。
【聞一多寫的詩歌并賞析】相關文章:
聞一多的詩歌理論02-04
聞一多《死水》賞析02-21
聞一多的死水賞析02-20
《死水》聞一多賞析02-20
死水聞一多賞析精選02-20
聞一多的死水及賞析02-21
死水聞一多賞析02-21
聞一多死水賞析02-21
聞一多的《死水》賞析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