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文言文賞析
望梅止渴
〖解釋〗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無法實現(xiàn),用空想安慰自己。
〖來源〗該成語源于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三軍皆渴,乃令曰:" 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中文名 望梅止渴 主人公 曹操 發(fā)生地 河南南陽方城縣博望鎮(zhèn) 拼 音 wàng méi zhǐ kě 時 間 南北朝 作 者 劉義慶 出 處 世說新語文言文版
魏武(1)行役(2)失汲道(3),三軍皆渴,乃(4)令曰:" 前有大梅林,饒(5)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6)聞之,口皆出水(7),乘此得及前源。世人曰:魏武多智,非妄論也!
現(xiàn)代漢語版
三國時期,曹操帶兵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陽)的張繡時,經(jīng)過方城縣一個叫梅林鋪的地方。時值中午,烈日當(dāng)空,天氣十分炎熱。曹操派人四處找水,又命令士兵就地挖井,始終見不到一滴水。
士兵們?nèi)姸己芸诳。為了不耽誤行軍,曹操靈機(jī)一動,站在高處,指著前面一個小山包說:“ 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結(jié)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來解渴!笔勘鴤兟牶,嘴里都流口水一時也就不渴了,個個來了精神,加快行進(jìn)速度,最后到達(dá)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注釋
1.魏武:曹操,他的兒子曹丕代漢建立魏國后,追尊他為魏武帝。
2.行役:帶有任務(wù)而跋涉路途,這里指代部隊行軍。
3.三軍:全軍。
4.失汲道:找不到取水的途徑。
5.皆:全,都。
6.乃:于是,就。
7.饒:多,豐富。
8.士卒:士兵,古代的`卒代表現(xiàn)代的兵。
9.出水:流出涎水,流出唾液。
句子翻譯
魏武行役失汲道:曹操行軍沒有取水的地方。
乘此得及前源:最后到達(dá)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出處
南朝 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 魏武 行役失汲道,三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孔渎勚,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宋沈括《夢溪筆談·譏謔》:“ 吳人多謂梅子為‘曹公’,以其嘗望梅止渴也!
【《望梅止渴》文言文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童趣文言文賞析01-27
《口技》文言文賞析01-27
文言文《師說》賞析01-27
杯弓蛇影文言文賞析05-29
師說文言文賞析05-30
《水仙》文言文賞析03-20
山市文言文賞析01-27
文言文《刻舟求劍》原文賞析01-27
畫蛇添足文言文賞析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