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原諒與詩歌賞析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唐張繼
第一句“月落烏啼霜滿天”:是三個意境的跨時間和空間的主觀組合,“月落”“烏啼”和“霜滿天”,因為這三個意境不可能同時和同空間地存在。意境一:皎潔的月光西落,意境二:烏啼一聲劃破寂寥的長空,意境三:呈現(xiàn)在詩人眼前的是彌漫一天的白色秋霜。
“月落”和“霜滿天”不可能同時空存在,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意境;而“烏啼”和“霜滿天”也是虛寫,我們試想,在漫天一片銀白色秋霜的眼前,作者是怎么能親眼看到那“啼”的是“烏”呢?最多是憑經(jīng)驗判定而已,作者能斷定和親耳所聽是實的是“啼”。這一組意境有聲有色,以動寫靜,跨越時空。是環(huán)境的渲染和鋪墊。最可感的是“啼”和“霜滿天”,令詩人情緒無處著落和憑寄,只能面對一天秋霜,聽心靈的孤魂在橫無際涯的彌漫秋霜中追尋和游弋。
第二句“江楓漁火對愁眠”:這一句的“眼”是“愁”。此句可謂是寫“愁”的千古佳句。詩人在愁什么呢?詩人是位抱負(fù)遠(yuǎn)大的才子,其時已得進(jìn)士功名,也許是憂國憂民?也許是懷才不遇?也許是仕途艱難?我們不得而知。
“江楓”是寒山寺山門外的“江村橋”和“楓橋”。其間約150米。魚舟依橋而泊,點點漁火仍然在霜天里朦朧可辨。詩人獨在羈旅,棲身滯舟之中,夜泊楓橋,長夜難以入眠。故托物言志,因心生境,怎一個“愁”字了得!
而水上之舟多與愁結(jié)緣,正如清代詞人李清照所言:“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艨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詞《武陵春》)”唐李白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宣州謝眺樓餞別校叔書云》)”而水,自然引發(fā)“愁”緒。南唐后主李煜有“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我們注意到“橋”這個意象,多有橫跨、承載的象征意義,橫跨在舟和水之上,恰巧與愁緒構(gòu)成相逆的意象反差,達(dá)到欲罷不能的藝術(shù)效果。“對愁眠”是本句的落腳點,也是重心之所在。尤其是“對”字,抒寫出詩人難以入眠,愁緒難以排解,在如“火”的愁緒中的煎熬與無奈,只能在愁之中渴望入眠。這里我想到李白的:“眾鳥高飛去,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敬亭山獨坐》)!逼渲械摹跋嗫磧刹粎挕焙汀敖瓧鳚O火對愁眠”的“相”和“對”有著相同的字意,而兩人的境界和詩緒卻天攘之別。
江村橋,《蘇州市志》載:“建于唐代,清康熙四十五年由當(dāng)?shù)厝顺涛臒òl(fā)起募捐重建。”《江村橋重修記》載:“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修。后因乏于修護(hù),拱券松動,橋面、橋臺及欄桿多有損毀,1983年8月再次整修。1984年6月竣工,共用一萬四千余元!蓖蹶啤对謵饾O隱小圃記》:“楓橋之水從梁溪(即無錫)來,過橋分支西南流,別為西塘。又有橋,名江村,其南則袁子又愷漁隱小圃在焉!苯鍢蛭挥诤剿抡毡谇捌,東西向跨古運河,跨度9。8米,為石砌單孔拱橋。東堍有南北側(cè)引橋,南側(cè)9級石級,北側(cè)10級石級,寬2。1米,向上25級石級到頂,長38。7米;橋面3條豎石,中間寬大,兩側(cè)對稱,橋面寬2。4米,長2。88米;北堍直接33級石級,底寬3米。石橋欄間用磚封砌。(《寒山寺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楓橋”,“在閶門外九里,自古有名。南北客經(jīng)由,未有不憩此橋而題詠者!保ā秴强ぶ尽罚┟鞲邌ⅰ恫礂鳂颉吩姡骸爱嫎蛉儆辰牵娎飾鳂颡氂忻。幾度經(jīng)過憶張繼,烏啼月落又鐘聲!痹娒婕皸鳂虻挠蟹冻纱、陸游、程師孟、沈周、曹仁虎諸名家,與張繼《楓橋夜泊》詩同名的有朱彝尊、董靈頂、毛大瀛、李繩諸詩人。詩里楓橋不下百首。
第三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即蘇州城外的寒山寺。
這一句是詩人思緒的回環(huán)跌蕩,思緒收放自如,語句平白如話,毫無雕琢的邊痕。既由遠(yuǎn)到近地點明了寒山寺的地理位置,也表明了作者愁緒的心情在恍惚迷離之中無所著落,讓讀者跟著詩人到“姑蘇城外”一游,由“姑蘇”到“城外”再到“寒山寺”,讓驛動的心找到歸依之處、棲息之所。這就印證和表明了眾生本具佛性、皆傾心向佛的本性。為了說明鐘聲的來源,這首短短的四句詩,詩人卻用了一個整句,來說寒山寺。可見“鐘聲”在詩人心中的份量。
第四句“夜半鐘聲到客船”:這一句也是三個意象的主觀組合。在這里我不想過多辯解“夜半鐘聲”是實寫還是虛寫,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全句乃至全詩的諧和而美妙的意境。
夜半時分,從寒山寺,有鐘聲飄進(jìn)了客船。語句同樣平白如話。這鐘聲蕩開了詩人的愁緒、警醒了詩人告別徘徊無依的苦楚、喚醒了詩人昂揚奮進(jìn)的斗志和積極進(jìn)取的愿心,這和諧悅耳的鐘聲也把詩人送入到甜美的夢鄉(xiāng)。
讓我們在這和諧的鐘聲里,體驗這美妙的意境。鐘聲起落,“咚”一聲,這聲音從空中傳來,在空中消失。如微風(fēng)吹過海面,風(fēng)平而后浪靜,夜又歸于平靜。這是空的妙用,動靜相生。如唐王維《鳥鳴澗》中的“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碧仆跫度肴粢分械摹跋s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聲音振動耳鼓,從空中穿越,無影無形而無蹤跡,看不見摸不著,跨越時空,乃至于到今天我們還在回味張繼如歌的鐘聲。如破冰的船、似降魔的劍,振聾發(fā)聵,讓人了知世事無常,沒有永恒不變的事物,沒有永久不變的擁有。人如過客,在此暫住。惟有勇猛精進(jìn),傾心向佛,自凈其意,眾善奉行。正所謂“晨鐘暮鼓警醒世間名利客鐘聲佛聲喚回苦海迷路人。”
到此,張繼在寒山寺的鐘聲中得到了解脫和平靜。張繼留傳的`詩不多,惟有該詩穿越千年的時空,在人們心中回蕩。首先這先是一首詩,是一首關(guān)于寒山寺的詩,關(guān)于寒山寺鐘聲的詩,一首平白如話朗朗上口、為大眾樂于吟詠的好懂的詩!肮锰K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笨此破戒佒睌,實更具神韻。詩人完美地運用了詩歌動靜結(jié)合的藝術(shù)手法,為后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好想親臨其的意境。寒山寺因為張繼這一聲鐘聲,千年傳揚,鐘聲詩韻,日久彌新。文人以詩與佛門結(jié)緣,該詩堪為典范。
唐代懷海禪師所制《百丈清規(guī)》稱:寺院“曉二時鳴大鐘一百零八聲,以覺醒百八煩惱之迷夢”。蕓蕓眾生,“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增!
綜觀全詩,“月落”為縱向從上到下,“烏啼”為一聲點,而“霜滿天”為生發(fā),好似轟然炸開的背景氛圍。
“江楓漁火對愁眠”為局部的特寫,“愁”是“鐘”的鋪墊,也是一厚一重之筆。
“姑蘇城外寒山寺”是馳騁之筆,奪勢。
“夜半鐘聲到客船”是全詩的靈魂。與開頭的“烏啼”遙相呼應(yīng),回環(huán)往復(fù),渾然一體。全詩只有“烏啼”和“鐘聲”是寫聲的,首尾銜接。如長空之閃電,平地之雷聲,在一天秋霜的客子漁火之中回蕩不息。有著動人心魄的藝術(shù)效果。
至今,人們一次又一次地去游覽寒山寺,一方面是為了從實地去觀景,更重要的是為了去體驗唐人張繼在詩歌中所描繪的優(yōu)美的詩歌意境。
【楓橋夜泊原諒與詩歌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楓橋夜泊賞析09-06
《楓橋夜泊》的賞析02-03
《楓橋夜泊》的詩詞賞析07-11
張繼的《楓橋夜泊》賞析04-06
關(guān)于楓橋夜泊賞析05-04
《楓橋夜泊》原文及賞析05-08
張繼《楓橋夜泊》賞析06-02
楓橋夜泊的解釋及賞析02-21
《楓橋夜泊》古詩賞析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