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堂東湖作》閱讀答案及賞析
三堂東湖
韋莊
滿塘秋水碧泓澄,十畝菱花晚鏡清。
景動新橋橫蝃蝀,岸鋪芳草睡鵁鶄。
蟾投夜魄當(dāng)湖落,岳倒秋蓮入浪生。
何處最添詩客興?黃昏煙雨亂蛙聲。
1.這首詩在語言風(fēng)格及用詞方面有什么特色?請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1)用明白曉暢的語言遣詞造句,寫眼中所見和心中所感,用真切的情意打動讀者。詩歌開篇直接入題,然后以湖面為中心,將湖上、岸上、天上、四周的自然景物組織在一起,營造出活潑、優(yōu)美、迷人、寧靜的氛圍。(2)用詞生動準(zhǔn)確。如“動”“橫”“鋪”“睡”“投”“落”“倒”“生”等,使本來靜的景物有了動態(tài),也使本來各不相干的景物相互融合,使整首詩的畫面渾然一體。再如形容詞“亂”,用來形容蛙聲,惟妙惟肖。還有名詞“蟲帶蟲東”“交鳥青鳥”“黃昏”“煙雨”等,讀來流利自然,聲韻和諧,增添了語言的音樂美。
解析:韋莊的律詩,多明快清新。就這首詩而言,詩人并沒有使用什么手法,而是通過對自然的觀察,直接描寫所見景色,直抒心中感受。詩歌開篇就從“滿塘秋水”著筆,直接入題。接著描寫看到的景色:湖面上搖蕩著十畝菱花,湖上橫跨新橋,湖岸上芳草如茵,池鷺?biāo)P,蛙鳴聲聲等,這些描寫都明白曉暢,語言平實(shí)。另外,詩歌使用的動詞、名詞、形容詞等都十分生動恰當(dāng),比如“亂”,形象地描繪了蛙鳴的情態(tài)。
賞析
《三堂東湖作》,為晚唐著名詩人韋莊所作,是一首描寫自然風(fēng)光的律詩七言律詩。
此詩詠“東湖”,開篇即從“滿塘秋水”落筆,直接切題,起得爽健自然。接著,在夜里,在那碧綠深沉的湖水上,作者便讓各種景色次第呈現(xiàn)出來;湖面上浮著十畝菱花,平展在明鏡般清澈的水中;湖上橫跨的新橋,像一條長虹,影子在水中蕩漾;湖岸上,芳草如茵,睡著靜靜的池鷺;在清澈的湖底,月亮投下它的影子,像從天上掉了下來,而四圍的山峰也倒映著它們的倩影,像一朵朵盛開的蓮花。作者以湖面為中心,將湖上、岸邊、天上、四周的自然景物都組織在一起,匯集到湖中,成為活潑、優(yōu)美、迷人而又寧靜的一潭。這當(dāng)中,既有平面的擴(kuò)展,也有上下立體的交叉;既有動態(tài)中的.活潑可愛,也有寧靜中的安詳恬和。然而,作者最后還說,那最能惹動詩興的,還是黃昏時(shí)候,在煙雨迷蒙中,那響徹田野的閣閣的蛙聲。詩中描述的這一切,猶如一條清澈的小溪。從詩人的筆下涓涓流出,直淌到讀者心間,沁人肺腑。文字上決沒有故作艱深、矯揉造作之感,而是一任自然,如娓娓交談,親切動人。其中“蝃蝀”(dìdōng,長虹的別稱)一詞,雖出自《詩經(jīng)·鄘風(fēng)》“蝃蝀在東,莫之敢指!钡迷谶@里,和原詩意思已毫無關(guān)系,只是借來與對句的“鵁鶄”(jiāoqīng,即池鷺)對偶罷了,而中間兩聯(lián)的對偶,本是律詩應(yīng)當(dāng)遵循的規(guī)則,也不是勉強(qiáng)做作。至于“蟾投夜魄”,看來象是用了《五經(jīng)通義》(“月中有兔與蟾蜍何?月,陰也;蟾蜍,陽也,而與兔并明,陰系陽也”)和《后漢書·天文志》(“姮娥遂托身于月,是為蟾蜍”)的典故,但月中有蟾蜍,本系古代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這里信手拈來,驅(qū)使自如,渾化無跡,毫無使事用典的痕跡。
【《三堂東湖作》閱讀答案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三堂東湖作原文及賞析08-19
新年作閱讀答案附賞析09-12
新年作閱讀答題及賞析02-28
《田園作》閱讀賞析03-03
松堂游記閱讀練習(xí)及賞析06-29
一叢花·溪堂玩月作原文賞析10-21
《一叢花·溪堂玩月作》原文及賞析08-27
一叢花·溪堂玩月作原文及賞析07-23
《塞上》閱讀答案及賞析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