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賞析

《葬花吟》的賞析

時間:2022-11-16 12:29:59 賞析 我要投稿

《葬花吟》的賞析

  相信大家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生活中,應(yīng)該都接觸過古詩詞賞析吧,那么怎么去賞析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葬花吟》的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葬花吟》的賞析 1

  說到《葬花吟》,我們不得不先談黛玉葬花。自《紅樓夢》問世以來,“黛玉葬花”便廣為傳頌,成為紅樓最動人的故事。

  早在明代中葉,唐伯虎在他的桃花庵前種過不少牡丹,有時大叫痛哭,至花落時一一細(xì)拾,盛以錦囊,葬于藥欄東畔,作《落花》詩以送之(《六如居士外集?卷六》)。唐寅《花下酌酒歌》里的“今日花開又一枝,明日來看知是誰?明年今日花開否?今日明年知是誰?”極似黛玉的“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葬花故事也遠(yuǎn)非唐寅一家,與曹雪芹先人交好的杜濬也寫過《花冢銘》,其中這樣寫道“余性愛瓶花,不減連林,嘗竊有慨世之蓄瓶花者,當(dāng)其榮盛悅目,珍惜非常,及其衰悴,則舉而棄之地,或轉(zhuǎn)入溷渠莫恤焉,不第唐突,良亦負(fù)心之一端也,余特矯其失,凡前后聚瓶枯枝計(jì)百有十三枝,為一束,擇草堂東偏隙地,穿穴而埋之。(《變雅堂之集?卷八》)曹雪芹根據(jù)這些原形,比較綜合之后,構(gòu)造了《紅樓夢》的黛玉葬花,葬花從此廣為流傳。

  黛玉葬花起于第二十三回,賈寶玉在大觀園沁芳閘橋邊桃花下偷讀西廂,正讀至落紅成陣處,只見一陣風(fēng)吹過,桃花落得他滿身滿書都是,寶玉要抖將下來,又恐怕腳步踐踏了,故兜了花瓣抖向池內(nèi),讓他們隨水流出閘去,正踟躕將地上的花如何處置時,肩鋤掛囊,手拿花帚的黛玉來了,將花掃了裝在囊里,送到畸角上的花冢埋掉,接著上演了共讀西廂一幕。其后一回賈政將寶玉叫去了一日,黛玉替他擔(dān)憂,晚飯后聞得寶玉回來,便往怡紅院去探視,正見寶釵寶玉一起進(jìn)院去,故在別處停一會兒后再往怡紅院,不料晴雯將她誤作別人,閉門不開,恰在進(jìn)退不定之時,又聽見寶釵寶玉二人的笑語之聲,黛玉哪受得了此氣,回去一夜不曾睡得安穩(wěn)。次日一早與寶玉見面,寶玉便說:“好妹妹,你昨日可告了我不曾?叫我懸了一夜心!鼻∨c黛玉疑寶玉因?yàn)閻浪蛐蟾婀什豢祥_門相符,氣憤委屈之下便偷偷來至葬花處吟唱《葬花吟》。

  曹雪芹對賈寶玉的評語是“情不情”,黛玉則是“情情”,意為寶玉將感情傾注于無情之物,即博愛萬物,而黛玉則是將感情傾注于用情的人,讀至葬花處,筆者不禁生疑,黛玉所葬之花豈非無情之物,博愛無情之物者有豈止寶玉一人哉?寶玉將落花拋至流水,一經(jīng)流出便依舊把花糟蹋了,哪如黛玉將花埋了,隨土化了來得干凈,如此看來,黛玉倒盛過寶玉了。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這是《葬花吟》的第一節(jié),寫暮春之景;▋杭奔钡氐蛑x了,經(jīng)風(fēng)一吹變成了漫天的花雨,褪盡了嬌艷的紅艷,消逝了醉人的芳香,有誰去憐惜她們呢?柔弱的蛛絲飄蕩在春日的臺榭前,幾時被風(fēng)吹散呢?還有那飄零的柳絮撲進(jìn)繡簾,是在乞求閨中人的憐惜么?

  自古以來花便是女性的象征,以花喻人,以人喻花,詩詞中常用此手法。《紅樓夢》中的花與人也是對應(yīng)的,牡丹對應(yīng)寶釵,芙蓉對應(yīng)黛玉,海棠對應(yīng)湘云,杏花對應(yīng)探春,老梅對應(yīng)李紈,并蒂花對應(yīng)香菱,桃花對應(yīng)襲人,另外晴雯號稱“芙蓉仙子”。由此詩中的花當(dāng)指大觀園的女兒們,花兒的凋謝也預(yù)示著她們的逝去。世人對待她們的消逝也如同對待花兒一樣,誰會來惜取將殘的紅顏呢?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劇,女性的生命不過曇花一現(xiàn),花開過后便要迅速飄落,任那些曾欣賞她們的人踐踏,芳魂艷魄都將不存,留下的只是一縷塵香。

  “有誰憐”隱含了一段答語,世人春風(fēng)都不懂得憐惜落花,對她們的逝去都是冷眼旁觀,置之不理,懂得憐惜落花的只有黛玉了,自稱絳洞花主的寶玉也不懂,將殘紅付與無情的流水,豈知流出大觀園后便會被糟蹋,甚至比被人踐踏更為悲慘。

  游絲之軟,游絲之弱,不禁讓人聯(lián)想到黛玉的身世,出身于詩書之家,幼年喪母,父親死后益發(fā)無依無靠,一個孤苦伶仃的女孩像浮萍一樣寄居賈府生命之軟弱,不正如檐下飄蕩游絲么,隨時都有可能被風(fēng)斬?cái)。僅憑賈母的疼愛和寶玉的那份愛情維系著生命,怎經(jīng)得日日夜夜的風(fēng)吹雨打。

  王國維說“人生只似風(fēng)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江心點(diǎn)點(diǎn)萍”。落絮的人生,落絮的命運(yùn),天意如此,無可奈何。

  “落花”“游絲”“落絮”,同樣的飄零,同樣的憂傷,同樣的命運(yùn),同樣的還有那花下的葬花人。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處訴,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fù)去?

  第二節(jié)轉(zhuǎn)而寫人。暮春是個憂傷的季節(jié),彈指間紅顏衰老,百花凋零,無可奈何,惟有惋惜。黛玉本就多愁善感,加之對寶玉的誤解,更是滿懷憂郁惆悵。許多版本的“無處訴”作“無釋處”或“無著處”,筆者認(rèn)為不妥。第三十七回黛玉《詠白海棠》中“嬌羞默默同誰訴”,第三十八回黛玉《詠菊》中“片言誰解訴秋心”,《菊夢》中“醒時幽怨同誰訴”,皆用“訴”而不用“釋”或“著”,此處亦是。最后一句寫黛玉不忍心踐踏落花,同時也暗含其他人卻在落花上走過的意思。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

  第三節(jié)又轉(zhuǎn)回寫景。柳葉和榆莢只知道炫耀自己的芳菲,卻不管桃花的飄零,李花的紛飛,等到來年春回大地,桃李又含苞吐蕊,只是閨中卻無昔日的葬花人。讀至這里,不禁萌生對柳絮榆莢的厭惡之情,只是天地不仁,世道無情,我們又何必去怪罪柳絲榆莢呢?在這個世道上,多數(shù)人都是只顧自己能夠芳菲百年,哪管別人的死活。王熙鳳說得好“‘坐山觀虎斗--坐收其利’,‘借劍殺人--不露痕跡’,‘引風(fēng)吹火--費(fèi)力不多’,‘站干岸兒--不沾事’,‘推倒油瓶子不扶--懶到家了’,都是全掛子的武藝”,錦上添花的不少,雪中送炭的難尋。此節(jié)連用兩層對比,前兩句柳絲榆莢的芳菲與桃花李花的飄零對比,后兩句將人與桃李對比,層層遞進(jìn),環(huán)環(huán)相扣。另外筆者疑此節(jié)為后文埋下伏筆,“柳絲榆莢”可能暗指李紈和賈蘭。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fā)隨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第四節(jié)轉(zhuǎn)寫燕子。前一節(jié)已言桃李不如柳絲榆莢,人不及桃李,悲已至極,因此將視角植物轉(zhuǎn)向梁間飛燕。燕巢飄香,這本是可喜之事,黛玉卻惱燕子無情,本節(jié)之妙正在于此。此節(jié)虛寫燕子,實(shí)寫惜花,燕巢已然生香,自是銜花筑巢的結(jié)果,怎能不讓惜花的黛玉生恨。情由景發(fā),景由情生,黛玉又想到了明年的自己,回答上節(jié)之問,重拾上文之悲。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

  明媚鮮艷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第五節(jié)寫花之境遇。一年三百六十日的風(fēng)霜無情地摧殘花枝,艷麗的芳華能有幾時呢?一旦飄落便化作香塵,再也無處尋覓。風(fēng)似刀,雪如劍,最后著一“逼”字,尤顯殘酷無情。這樣的日子令人望而卻步,更何況一年三百六十日,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日日如此,歲歲不改。此節(jié)明寫花,實(shí)寫人,黛玉寄居賈府,陷于孤立無援的處境,這句正是反映了她所受的痛苦和煎熬。因?yàn)轱L(fēng)刀霜劍無孔不入,所以她才步步留神,時時警惕,即便如此,黛玉仍逃脫不了命運(yùn)之劍,最終還是傷痕累累地逝去。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dú)把花鋤偷灑淚,灑上花枝見血痕。

  第六節(jié)寫葬花之人。黛玉獨(dú)自一人,手把花鋤,邊哭邊葬,讀來無限悲傷,最后一句“灑上花枝見血痕”更是斷腸之語。許多版本將“花枝”誤作“空枝”,所謂“花之顏色人之淚”,花之顏色乃淚染成,不必灑上“空枝”后見血痕。這日本是餞花節(jié),大觀園的其他女孩都在慶祝,而黛玉避開他人,獨(dú)自至花冢前默默灑淚,這本已悲,竟又血淚,令人心痛。想當(dāng)年娥皇女英哭于九嶷,血淚灑于青竹之上,故有斑竹,其后又于瀟湘之間投水自盡,號為湘夫人。黛玉瀟湘妃子,竟亦哭出血淚,染紅花枝,想至黛玉死時,其院內(nèi)亦盡是斑竹,筆者心亦滴血。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第七節(jié)轉(zhuǎn)而寫景。日已黃昏,杜鵑無語,青燈照壁,冷雨敲窗,初睡之人,未溫之被,盡是黛玉想象之境,如此凄涼之境恐怕也只在想象中才有。傳說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望帝,國亡之后甚是悲痛,死后魂化為杜鵑鳥,悲鳴是滴出血來。這里黛玉自比杜鵑,緊應(yīng)上節(jié)之血淚,亦嘆自己命運(yùn)之悲慘。等光弱故青,心寒故雨冷,此時此境怎能入眠?黛玉由情生景,自景見情,傳情入景,自景悟情,情景反復(fù),循環(huán)不絕。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第八節(jié)是黛玉的自問自答。

  問曰:“什么事這么傷神呢?”

  答曰:“半為憐春半惱春。”

  問曰:“為什么既憐又惱呢?”

  答曰:“憐春忽至,惱春忽去。”

  問曰:“有來就有去,自然之理,有什么可惱呢?”

  答曰:“來時不告訴自己,去時也不打聲招呼!

  短短四句,三問三答,十分精練,卻用口語寫出,清新自然,不加雕飾,平白如話,妙不可言,大有“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保ㄙZ島《訪隱者不遇》)之風(fēng)。此節(jié)終于跳出了前面愁惆悲慘的氛圍,微微帶些傷愁,更多的則是黛玉的活潑,讓人稍稍有點(diǎn)喘息之機(jī)。另外,許多版本將口語“奴”作書面語“儂”,不妥,“奴”顯小女兒隨口成句之口吻,“儂”則帶文人之酸氣。

  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第九節(jié)寫幻境。在憐春惱春之后,黛玉又回憶起了昨晚之事,所謂的悲歌只是自己的心在沉沉低吟而已,花兒哪有靈魂,鳥兒哪有精靈,黛玉怎能聽到它的悲歌呢?在庭外悲歌的只是自己的孤魂;ɑ昱c鳥魂都難以挽留,自己的靈魂又怎能挽留呢?問鳥兒,鳥兒默默無語,問花兒,花兒低頭含羞。他們雖然無語,卻已給出了答案,悲歌的是自己,無法挽留的亦是自己。

  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第十節(jié)寫心愿。筆者幼時亦常想變成一只小小鳥,飛向藍(lán)天,不想黛玉亦有此意。前兩句豪情萬丈,要生出雙翼,隨花飛出禁錮自己的大觀園,飛到那無愁的天盡頭。后兩句筆鋒頓轉(zhuǎn),一落千丈,只可惜那天盡頭哪有埋葬鮮花的墳丘,哪有埋葬自己的墳?zāi)。在黑暗痛苦中的黛玉終于想到了逃避,欲逃離苦海飛向無憂怎么可能呢?只能用云天盡頭無香丘來蘊(yùn)藉自己。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掊凈土掩風(fēng)流。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qiáng)于污淖陷渠溝。

  第十一節(jié)以死明志。這一節(jié)是對“風(fēng)刀霜劍”的控訴,是寧肯葬身黃土也不愿隨波逐流,同流合污的掙扎和抗拒。一個弱不禁風(fēng)的小女子竟以死來保衛(wèi)自己的真率純潔,免受玷辱,足以對她致以崇高的敬意。自前一節(jié)以來,激情一路高漲,至此達(dá)到巔峰,格調(diào)十分悲壯!百|(zhì)本潔來還潔去”便是黛玉的一生,真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芙蓉。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第十二節(jié)葬花葬奴;▋猴h落尚有葬花人收以錦囊,掩以凈土,葬花人死時會有誰來收葬呢?人不如花,這就是宿命吧!鞍V”乃是黛玉一生的概括,因?yàn)榘V,在污淖前堅(jiān)貞不屈,因?yàn)榘V,以淚還恩,至死不悔。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第十三節(jié)花落人亡。此節(jié)是對上節(jié)的回答,未卜儂身何日喪?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他年葬儂知是誰?那時花已落人已亡,什么都不知了,還問這個干什么呢?

  《葬花吟》是《紅樓夢》塑造黛玉形象的重要章,是紅樓詩詞中的杰作。這種詩文結(jié)合的寫法在其他小說如《三國演義》《水滸傳》中亦不少見,但結(jié)合如此緊密而非堆砌之作卻是前無古人。如果沒有《葬花吟》和《芙蓉女兒誄》,黛玉與晴雯的形象便大打折扣。

  脂硯齋對黛玉葬花十分欣賞,曾欲請人畫出《葬花圖》,但誓不遇仙筆不寫,過了八年,雖遇到了善于描美人的余集,仍未畫成,最終只能感慨“恨與阿顰結(jié)一筆墨緣之難若此”可見黛玉葬花之美麗動人,絕非一般畫家能描繪得出的。

  脂硯齋對于《葬花吟》有六條批語:

  1.甲戌眉批:“開生面”、“立新場”,是書多多矣,惟此回處更生更新。非顰兒斷無是佳吟,非石兄?jǐn)酂o是情聆。難為了作者了,故留數(shù)字以慰之。

  2.庚辰側(cè)批:詩詞文章,試問有如此行筆者乎?

  3.庚辰眉批:“開生面”、“立新場”是書不止“紅樓夢”一回,惟是回更生更新,且讀去非阿顰無是佳吟,非石兄?jǐn)酂o是章法行文,愧殺古今小說家也;恕

  4.甲戌側(cè)批:余讀《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兩忘,舉筆再四不能加批。有客曰:“先生身非寶玉,何能下筆?即字字雙圈,批詞通仙,料難遂顰兒之意。俟看過玉兄后文再批!编嫖∽栌嗾呦胍唷妒^記》來的?故擲筆以待。

  5.甲戌:埋香冢葬花乃諸艷歸源,《葬花吟》又系諸艷一偈也。

  6.蒙回后總評:心事將誰告,花飛動我悲。埋香吟哭后,日日斂雙眉。

  一些反對《紅樓夢》的頑固派也不得不承認(rèn)《葬花吟》之不同凡響,如吳云在《竹心録》題詞中這樣寫道“二十年來,士夫幾于家有《紅樓夢》一書,仆心弗善也,惟閱至葬花,嘆為深于言情,亦雋亦雅矣”。

  寶玉聽《葬花吟》時痛倒在山坡之上,第三十五回鸚鵡亦會唱《葬花吟》,信然。

  《葬花吟》的賞析 2

  清代:曹雪芹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fù)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dú)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未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fēng)流。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qiáng)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程高通行本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fù)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死葬花人。

  獨(dú)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抷凈土掩風(fēng)流!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qiáng)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有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甲戌本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簾中女兒惜春莫,愁緒滿懷無處訴。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fù)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柳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歲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dú)把香鋤淚暗灑,灑上花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落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冷土掩風(fēng)流。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qiáng)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奴收葬,未卜奴身何日亡?

  奴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奴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周汝昌校本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花兒已經(jīng)枯萎凋殘,風(fēng)兒吹得它漫天旋轉(zhuǎn)。退盡了鮮紅顏色,消失了芳香,有誰對它同情哀憐?

  柔軟的蛛絲兒似斷似連,飄蕩在春天的樹間。漫天飄散的柳絮隨風(fēng)撲來,沾滿了繡花的門簾。

  閨房中的少女,面對著殘春的景色多么惋惜。滿懷憂郁惆悵,沒有地方寄托愁緒。

  手拿著鋤花的鐵鋤,挑開門簾走到園里。園里花兒飄了一地,我怎忍心踏著花兒走來走去?

  輕佻的柳絮,淺薄的榆錢,只知道顯耀自己的芳菲。不顧桃花飄零,也不管李花紛飛。

  待到來年大地春回,桃樹李樹又含苞吐蕊?蓙砟甑拈|房啊,還能剩下誰?

  新春三月燕子噙來百花,散著花香的巢兒剛剛壘成。梁間的燕子啊,糟蹋了多少鮮花多么無情!

  明年百花盛開時節(jié),你還能叼銜花草。你怎能料到房主人早已死去,舊巢也已傾落,只有房梁空空。

  一年三百六十天啊,過的是什么日子!刀一樣的寒風(fēng),利劍般的嚴(yán)霜,無情地摧殘著花枝。

  明媚的春光,艷麗的花朵,能夠支撐幾時。一朝被狂風(fēng)吹去,再也無處尋覓。

  花開時節(jié)容易看到,一旦飄落難以找尋。站在階前愁思滿懷,愁壞了我這葬花的人。

  手里緊握著花鋤,我默默地拋灑淚珠。淚珠兒灑滿了空枝,空枝上浸染著斑斑血痕。

  杜鵑泣盡了血淚默默無語,愁慘的黃昏正在降臨。我扛著花鋤忍痛歸去,緊緊地關(guān)上重重閨門;

  青冷的燈光照射著四壁,人們剛剛進(jìn)入夢境。輕寒的春雨敲打著窗欞,床上的被褥還是冷冷冰冰。

  人們奇怪是什么事情,使我今天這樣格外傷心?一半是對美好春光的愛惜,一半是惱恨春天的逝去。

  我高興春天突然來臨,又為它匆匆歸去感到抑郁。春天悄然無語地降臨人間,又一聲不響地離去。

  昨晚不知院外什么地方,傳來一陣陣悲涼的歌聲。不知道是花兒的靈魂,還是那鳥兒的精靈?

  不管是花兒的靈魂,還是鳥兒的精靈,都一樣地難以挽留。問那鳥兒,鳥兒默默無語,問那花兒,花兒低頭含羞。

  我衷心地希望啊,如今能夠生出一雙翅膀。尾隨那飛去的花兒,飛向那天地的盡頭。

  縱使飛到天地的盡頭,那里又有埋葬香花的魂丘?

  不如用這錦繡的香袋,收斂你那嬌艷的尸骨。再堆起一堆潔凈的泥土,埋葬你這絕代風(fēng)流。

  愿你那高貴的身體,潔凈的生來,潔凈的死去。不讓它沾染上一絲兒污穢,被拋棄在那骯臟的河溝。

  花兒啊,你今天死去,我來把你收葬。誰知道我這薄命的人啊,什么時候忽然命喪?

  我今天把花兒埋葬,人們都笑我癡情。等到我死去的時候,有誰把我掩埋?

  不信請看那凋殘的春色,花兒正在漸漸飄落。那也就是閨中的少女,衰老死亡的時刻。

  一旦春天消逝,少女也便白發(fā)如絲;▋旱蛄闳怂廊,花兒人兒兩不知!

  注釋

  ⑴榭(xiè):建在高土臺或水面(或臨水)上的的建筑,是一種借助于周圍景色而見長的園林或景區(qū)休憩建筑。

 、葡闱穑菏歉鶕(jù)佛教名詞“香山”新造的詞,意思是香氣繚繞的小山丘,比喻有一小方受佛教庇護(hù),可以安居樂業(yè)的土地。不奢求香氣繚繞的蓬萊仙境。

 、且粧g(póu):意思是一捧之土。典出《史記·張釋之馮唐傳》:“假令愚民取長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凈土:佛教專用名詞,原意指完全被佛教度化的土地,凈土上除了佛教之外沒有任何其它外道。與“一抔”聯(lián)用后成為雙關(guān)語,也指只有漢文化,不被佛教文化沾染的土地。

 、群熤信畠合Т耗骸昂熤小迸c上句為頂針續(xù)麻格!澳保澳骸钡墓抛。

  ⑸灑上花枝見血痕:此句與兩個傳說有關(guān):①娥皇、女英在湘江哭舜,泣血染竹枝成斑。所以林黛玉號“瀟湘妃子”。②蜀帝杜宇魂化杜鵑鳥,啼血染花枝,花即杜鵑花。所以下句接言“杜鵑”。案:周汝昌言:(花枝)謂花即淚染,非“空枝”之義。

 、仕暝崤钦l:這一句中在周匯本中出現(xiàn)了矛盾。在《葬花吟》中打出的是“奴”,而在下一章節(jié)中寶玉感慨句寫出的是“我”,而周先生在注釋中特意說明用“奴”“我”字樣可體現(xiàn)小女隨口吟成,改成“儂”盡顯文人酸氣。

  參考資料:

  1、曹雪芹 著 周汝昌 校訂 .紅樓夢(上)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269-270 .

  2、季學(xué)原 .紅樓夢詩歌精華 .貴陽 :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2 :98-104 .

  賞析

  全詩血淚怨怒凝聚,通過豐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畫面,濃烈而憂傷的情調(diào),展現(xiàn)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內(nèi)心的矛盾與痛苦、細(xì)微而復(fù)雜的心理活動,表達(dá)了其在生與死、愛與恨等復(fù)雜的斗爭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一種對自身存在焦慮不安的體驗(yàn)和對生命迷茫的情感。將花擬人,以花喻人,把花的命運(yùn)與人的命運(yùn)緊相聯(lián)系,有力地控訴了那些摧殘花的自然界和扼殺人的黑暗社會惡勢力。明寫花,實(shí)寫人,將人物的遭遇、命運(yùn)、思想、感情融匯于景與物的描繪之中,創(chuàng)造出內(nèi)涵豐富、形象鮮明生動的意境,具有強(qiáng)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整首詩是林林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價值的真實(shí)寫照。全詩抒情淋漓盡致,語言如泣如訴,聲聲悲音,字字血淚,滿無一字不是發(fā)自肺腑、無一字不是血淚凝成,把林林黛玉對身世的遭遇和感嘆表現(xiàn)得入木三分!对峄ㄒ鳌穼懗鲋魅斯诨孟胱杂尚腋6豢傻脮r,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是為其思想價值。

  此詩另一價值在于它為后人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筆下的寶黛悲劇的重要線索。甲戌本上脂硯齋的批語指出:沒有看過“寶玉之后文”是無從對此詩加批的;批書人“停筆以待”的也正是與此詩有關(guān)的“后文”。所謂“后文”當(dāng)然是指后半部佚稿沖寫林黛玉之死的文字。如果這首詩中僅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紅顏薄命,那也用不著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詩中所寫非泛泛之言,而大都與后來林黛玉之死情節(jié)聲切相關(guān)時,才有必要強(qiáng)調(diào)指出,在看過后面文字以后,應(yīng)回頭來再重新加深對此詩的理解。由此可見,《葬花吟》實(shí)際上就是林林黛玉自作的“詩讖”。

  為落花縫錦囊,為落花埋香冢;還要悲哭,還要作詩。這種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荒唐”舉動,唯有癡情如寶黛者方能理解,也唯有發(fā)生在寶黛身上方能為世人所理解。和曹雪芹同時期的富察·明義《題紅樓夢》絕句說:“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自不如。安得返魂香一縷,起卿沉痼續(xù)紅絲?”“似讖成真”,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寫林黛玉之死的情節(jié)的人才能說出來的話。以前紅學(xué)研究者還以為明義未必能如脂硯那樣看到小說全書,從此絕句中可以看出,他讀到過后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極大,或者至少也聽作者交往的圈子里的人比較詳盡地說起過后半部的主要情節(jié)。如果說,明義絕句中提到后來的事像“聚如春夢散如煙”、“石歸山下無靈氣”之類,還可由推測而知的話;那么,寫寶玉貧窮的“王孫瘦損骨嶙峋”,和寫他因獲罪致使他心中的人為他的.不幸憂忿而死的“慚愧當(dāng)年石季倫”等詩句,是再也無從憑想象而得的。

  上面所引之詩中的后兩句也是如此:明義說,他真希望有起死回生的返魂香,能救活林黛玉,讓寶、黛兩個有情人成為眷屬,把已斷絕的月下老人所牽的紅絲繩再接續(xù)起來?上攵,只要“沉痼”能起,“紅絲”也就能續(xù),這與后來續(xù)書者想象寶、黛悲劇的原因在于婚姻不自主極為不同。倘若一切都如程偉元、高鶚整理的續(xù)書中所寫的那樣,則賈寶玉已有他屬。起林黛玉“沉痼”毫無作用。“續(xù)紅絲”當(dāng)然不是為了要她做寶二姨娘。

  《葬花吟》“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等末了數(shù)句,書中幾次重復(fù),特意強(qiáng)調(diào),甚至通過寫鸚鵡學(xué)吟詩也提到?芍t顏老死之日,確在春殘花落之時,并非虛詞作比。同時,這里說“他年葬儂知是誰”,前面又說“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飄泊難尋覓”等等,則林黛玉亦如晴雯那樣死于十分凄慘寂寞的境況之中可以。那時,并非大家都忙著為寶玉辦喜事,因而無暇顧及,恰恰相反,寶玉、鳳姐都因避禍流落在外,那正是“家亡莫論親”、“各自須尋各自門”的日子,詩中“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或含此意。

  “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幾句,原在可解不可解之間,憐落花而怨及燕子歸去,用意甚難把握貫通。倘作讖語看,就比較明確了。大概春天里寶黛的婚事已基本說定了,即所謂“香巢初壘成”,可是,到了秋天,發(fā)生了變故,就像梁間燕子無情地飛去那樣,寶玉被迫離家出走了。因而,她悲嘆“花魂鳥魂總難留”,幻想著自己能“脅下生雙翼”也隨之而去。她日夜悲啼,終至于“淚盡證前緣”了。

  這樣,“花落人亡兩不知”,若以“花落”比林黛玉,“人亡”(流亡也)說寶玉,正是完全切合的。賈寶玉凡遭所謂“丑禍”,總有別人要隨之而倒霉的。先有金釧,后有晴雯,終于輪到了林黛玉,所以詩中又有“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qiáng)于污淖陷渠溝”的雙關(guān)語可用來剖白和顯示氣節(jié)。“一別秋風(fēng)又一年”,寶玉在次年秋天回到賈府,但所見怡紅院已“紅瘦綠稀”(脂評),瀟湘館更是一片“落葉蕭蕭,寒姻漠漠”(脂評)的凄涼景象,林黛玉的閨房和寶玉的絳蕓軒一樣,只見“蛛絲兒結(jié)滿雕梁”(脂評謂指寶黛住處),雖然還有薛寶釵在,而且以后還成其“金玉姻緣”,但這不能彌補(bǔ)他“對境悼顰兒”時所產(chǎn)生的巨大精神創(chuàng)痛。“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就是這個意思。這些只是從脂評所提及的線索中可以得到印證的一些細(xì)節(jié),所述未必都那么妥當(dāng)。但此詩與寶黛悲劇情節(jié)必定有照應(yīng)這一點(diǎn),應(yīng)不是主觀臆斷;其實(shí),“似讖成真”的詩還不止于此,林黛玉的《代別離·秋窗風(fēng)雨夕》和《桃花行》也有這種性質(zhì)。前者仿佛不幸地言中了她后來離別寶玉的情景,后者則又像是她對自己“淚盡夭亡”(脂評)結(jié)局的預(yù)先寫照。

  有人說《葬花吟》是從唐寅的兩首詩中“脫胎”的(《紅樓夢辨》)。詩歌當(dāng)然是有所繼承借鑒的,但不應(yīng)把文藝創(chuàng)作的“源”和“流”的關(guān)系弄顛倒了。說到《葬花吟》在某些遣詞造句、意境格調(diào)上利用前人之作,實(shí)不必到明人的集子中去找。唐初劉希夷《代悲白頭翁》中“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fù)誰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之類為人熟知的詩句也足以借取利用。即如葬花情節(jié),也未必徑取唐寅將牡丹花“盛以錦囊,葬于藥欄東畔”事,作者的祖父曹寅的《楝亭詩鈔》中也就有“百年孤冢葬桃花”的詩句,也不足以啟發(fā)他的構(gòu)思。但這些都是“流”,都僅僅是利用,既不表現(xiàn)詩的主要精神,也決不能代替作者源于現(xiàn)實(shí)生活的創(chuàng)造。何況,如前所述,此詩中,作者運(yùn)筆鬼斧神工之處,完全不在于表面上那些傷春惜花詞句的悱惻纏綿。

  “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不自知!绷主煊襁@首抒情詩,實(shí)際上也是隱示其命運(yùn)的讖語。她如一朵馨香嬌嫩的花朵,悄悄地開放,又在狂風(fēng)驟雨中被折磨得枝枯葉敗,從世界上悄悄消逝。說這首詩是讖語,是就其整體的思想而言,并不是說每字每句都隱示著林黛玉的具體遭遇。

  《葬花吟》是曹雪芹創(chuàng)作的章回小說《紅樓夢》女主人公林林黛玉所吟誦的一首詩。這首詩在風(fēng)格上仿效初唐體的歌行體,名為詠花,實(shí)則寫人。

  《葬花吟》中消極頹傷的情緒也是極其濃重且不容忽視的。它曾對缺乏分析思考能力的讀者起過不良的影響。這種情緒雖然在藝術(shù)上完全符合林林黛玉這個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地位所形成的思想性格,但畢竟因作者在某種程度上有意識借所傾心的人物之口來抒發(fā)自己的身世之感,而顯露了他本身思想的弱點(diǎn)。

  其實(shí)《葬花吟》不僅僅是林黛玉一個人的詩讖,同時也是大觀園群芳共同的詩讖。她們盡管未來的具體遭遇各不相同但在“有命無運(yùn)”這一點(diǎn)上卻沒有兩樣,都是在“薄命司”注冊的人物。隨著賈家的敗落,所有的大觀園內(nèi)的女孩兒都要陷于污淖、溝渠之中,都沒有好命運(yùn)。

  《葬花吟》的賞析 3

  關(guān)于作者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紅樓夢》的作者,祖籍存在爭議(遼寧遼陽、河北豐潤或遼寧鐵嶺),出生于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nèi)務(wù)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绔、富貴風(fēng)流的生活。曾祖父曹璽任江寧織造;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過康熙帝的伴讀和御前侍衛(wèi),后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jiān)察御使,極受康熙寵信。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賣字畫和朋友救濟(jì)為生。曹家從此一蹶不振,日漸衰微。曹雪芹素性放達(dá),愛好廣泛,對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yī)、織補(bǔ)、工藝、飲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堅(jiān)韌不拔的毅力,歷經(jīng)多年艱辛,終于創(chuàng)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shù)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后,生活窮苦,“滿徑蓬蒿”,“舉家食粥酒常賒”。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yī)而逝。

  《葬花吟》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fù)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dú)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未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fēng)流。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qiáng)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詩歌賞析

  《葬花吟》出自《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在曹雪芹筆下,薛寶釵屬于體態(tài)微豐滿的類型,書里說“臉若銀盆,眼如水杏”;有一次,寶玉想看寶釵手上戴的一串珠子,但因?qū)氣O生的肌膚豐澤,褪了好半天才褪下來,所以書里常把它比作楊貴妃。而黛玉常年生病,相比下來十分瘦弱,書里對她的描寫是這樣: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diǎn)點(diǎn),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fēng)。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所以,這一回回目里的“飛燕泣殘紅”明顯是將黛玉比作了趙飛燕。趙飛燕是漢成帝的寵妃,以體態(tài)輕盈著稱,曾自創(chuàng)“掌上舞”,據(jù)說可以在人手掌之中旋轉(zhuǎn)起舞,可見其身姿之輕盈。后世經(jīng)常把趙飛燕和楊貴妃作為瘦弱女子和豐滿女子的代表,有“環(huán)肥燕瘦”之說。曹雪芹也是受了這個影響,在這一回的回目中,把薛寶釵比作楊貴妃,林黛玉比作趙飛燕。

  在《紅樓夢》里,明確寫到的黛玉葬花有兩次,這首《葬花吟》是第二次葬花時所作的。那天是芒種節(jié),正是暮春百花凋謝之時,大觀園的女兒們在那一天要餞別眾花。對于懷著一顆詩心而又寄人籬下的黛玉而言,自己本就漂泊無依,歸宿無定;再碰上這個百花凋零,意味著紅顏不再的傷感日子,心情一下跌入谷底。所以詩中說“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又說“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恰巧在餞花日前一天,又發(fā)生了一個小誤會。黛玉晚飯后去找寶玉,寶釵先來了一步,晴雯抱怨寶釵大半夜還去串門,擾得她們不得休息,索性把門鎖了。黛玉叫了半天門,晴雯沒聽出來是黛玉,偷懶不想開門,就假傳圣旨,說寶玉說的不讓開門?墒沁^了一會兒。寶釵居然從怡紅院里出來了,黛玉就躲在樹邊默默看著。詩里“昨宵庭外悲歌發(fā)”那一段就源自這段故事。

  寶釵和寶玉素有“金玉良緣”之說,黛玉本身就很介意。加上這么一出,黛玉把晴雯的話當(dāng)了真,以為寶玉真心疏遠(yuǎn)自己,各種傷心絕望一起涌到百花飄零之日,匯成了這首《葬花吟》。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上次與寶玉共葬落花,原本以為寶玉是那個可以葬自己的人,可是經(jīng)過昨晚之事,寶玉似乎也不可信!耙怀罕M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詩在徹底的孤獨(dú)與決絕中戛然而止。

  其實(shí)把《紅樓夢》里的詩詞曲單獨(dú)拿出來,與唐詩宋詞元曲里的名一比較,就會發(fā)現(xiàn)前者算不得一流的。但把它們放回小說情境之中,放回人物身上,又會發(fā)現(xiàn)它們的偉大。因?yàn)檫@是一個經(jīng)歷過人世滄桑的作者站在眾多十余歲少男少女的角度,體會著他們的喜怒哀樂,還原著他們的口吻而寫下了這些詩句,并且還在詩句中伏筆了每一個人的命運(yùn)。

  《葬花吟》的賞析 4

  【原文】

  葬花吟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fù)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dú)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為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fēng)流;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qiáng)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賞析】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嘆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這一藝術(shù)形象,表現(xiàn)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兒誄》一樣,是作者出力摹寫的文字。這首風(fēng)格上仿效初唐體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盡致,藝術(shù)上是很成功的。

  這首詩并非一味哀傷凄惻,其中仍然有著一種抑塞不平之氣。“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就寄有對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懣;“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豈不是對長期迫害著她的冷酷無情的現(xiàn)實(shí)的控訴?“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杯凈土掩風(fēng)流。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qiáng)于污淖陷渠溝。”則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這些,才是它的思想價值之所在。

  這曾詩的另一價值在于它為我們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筆下的寶黛悲劇的重要線索。甲戌本有批語說:“余讀《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憾慨,令人身世兩忘,舉筆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日:‘先生身非寶主,何能下筆?”即字字雙圈,批詞通仙,料難遂顰兒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孢!阻余者想亦《石頭記》來的,散停筆以待!敝档米⒁獾氖桥Z指出:沒有看過“玉兄之后文”是無從對此詩加批的;批書人“停筆以待”的也正是與此詩有關(guān)的“后文”。所謂“后文”毫無疑問的當(dāng)然是指后半部佚稿沖寫黛玉之死的文字。如果這首詩中僅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紅顏薄命,那也用不著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詩中所寫非泛泛之言,而大都與后來黛玉之死情節(jié)聲切相關(guān)時,才有必要強(qiáng)調(diào)指出,在看過后面文字以后,應(yīng)回頭來再重新加深對此詩的理解。由此可見,《葬花吟》實(shí)際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詩讖。這一點(diǎn),我們從作者的同時人、極可能是其友人的明義《題紅樓夢》絕句中得到了證明。詩曰;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自不如。安得返魂香一縷,起卿沉痼續(xù)紅絲?“似讖成真”,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寫黛玉之死的情節(jié)的人才能說出來的話。以前,我們還以為明義未必能如脂硯那樣看到小說全書,現(xiàn)在看來,他讀到過后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極大,或者至少也聽作者交往的圈子里的人比較詳盡地說起過后半部的主要情節(jié)。如果我們說,明義絕句中提到后來的事象“聚如春夢散如煙”、“石歸山下無靈氣”之類,還可由推測而知的話;那么,寫寶王貧窮的“王孫瘦損骨嶙峋”,和寫他因獲罪致使他心中的人為他的不幸憂忿而死的“慚愧當(dāng)年石季倫”等詩句,是再也無從憑想象而得的。上面所引之詩中的后兩句也是如此:明義說,他真希望有起死回生的返魂香,能救活黛玉,讓寶、黛兩個有情人成為眷屬,把已斷絕的月下老人所牽的紅絲繩再接續(xù)起來。試想,只要“沉痼”能起,“紅絲”也就能續(xù),這與后來續(xù)書者想象寶、黛悲劇的原因在于婚姻不自主是多么的不同!倘若一切都如程偉元、高鶚整理的續(xù)書中所寫的那樣,則寶玉已有他屬,試問,起黛玉“沉痼”又有何用?難道“續(xù)紅絲”是為了要她做寶二姨娘不成?

  此詩“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等末了數(shù)句,書中幾次重復(fù),特意強(qiáng)調(diào),甚至通過寫鸚鵡學(xué)吟詩也提到?芍t顏老死之日,確在春殘花落之時,并非虛詞作比。同時,這里說“他年葬儂知是誰”,前面又說“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飄泊難尋覓”等等,則黛玉亦如晴雯那樣死于十分凄慘寂寞的境況之中可以無疑。那時,并非大家都忙著為寶玉辦喜事,因而無暇顧及,恰恰相反,寶玉、鳳姐都因避禍流落在外,那正是“家亡莫論親”、“各自須尋各自門”的日子,詩中“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或含此意。“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幾句,原在可解不可解之間,憐落花而怨及燕子歸去,用意甚難把握貫通,F(xiàn)在,倘作讖語看,就比較明確了。大概春天里寶黛的婚事已基本說定了,即所謂“香巢已壘成”,可是,到了秋天,發(fā)生了變故,就象梁間燕子無情地飛去那樣,寶玉被迫離家出走了。因而,她悲嘆“花魂鳥魂總難留”,幻想著自己能“脅下生雙翼”也隨之而去。她日夜悲啼,終至于“淚盡證前緣”了。這樣,“花落人亡兩不知”,若以“花落”比黛玉,“人亡”(流亡也)說寶玉,正是完全切合的。寶玉凡遭所謂“丑禍”,總有別人要隨之而倒霉的。先有金釧兒,后有晴雯,終于輪封了黛玉,所以詩中又有“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qiáng)于污淖陷渠溝”的雙關(guān)語可用來剖白和顯示氣節(jié)!耙粍e秋風(fēng)又一年”,寶玉在次年秋天回到賈府,但所見怡紅院已“紅瘦綠稀”(脂評),瀟湘館更是一片“落葉蕭蕭,寒姻漠漠”(脂評)的凄涼景象,黛玉的閨房和寶玉的絳蕓軒一樣,只見“蛛絲兒結(jié)滿雕梁”(脂評謂指寶黛住處),雖然還有寶釵在,而且以后還成其“金玉姻緣”,但這又怎能彌補(bǔ)他“對境悼顰兒”時所產(chǎn)生的巨大精神創(chuàng)痛呢?“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難道不就是這個意思嗎?這些只是從脂評所提及的線索中可以得到印證的一些細(xì)節(jié),所述未必都那么妥當(dāng)。但此詩與寶黛悲劇情節(jié)必定有照應(yīng)這一點(diǎn),大概不是主觀臆斷吧;其實(shí),“似讖成真”的詩還不止于此,黛玉的《代別離·秋窗風(fēng)雨夕》和《桃花行》也有這種性質(zhì)。前者仿佛不幸地言中了她后來離別寶玉的情景,后者則又象是她對自己“淚盡夭亡”(脂評)結(jié)局的預(yù)先寫照。

  早年經(jīng)歷朱治早年曾擔(dān)任縣吏,后被察舉為孝廉,州里辟其為從事,隨孫堅(jiān)到處征戰(zhàn)。中平五年(188年),拜為司馬,隨軍討伐長沙、零陵、桂陽等三郡的周朝、蘇馬等賊軍,立有戰(zhàn)功,孫堅(jiān)表他行都尉。初平二年(191年),關(guān)東聯(lián)軍討伐董卓,朱治隨孫堅(jiān)大破董卓于陽人,進(jìn)入洛陽,被表行督軍校尉,特許將領(lǐng)步騎,往徐州幫助陶謙討伐黃巾軍。

  從平江東同年,孫堅(jiān)戰(zhàn)死,朱治便輔助孫策,依靠于袁術(shù)。后來知道袁術(shù)不立政務(wù)、品德,便勸孫策返回江東自立。

  朱治太傅馬日磾在壽春,辟朱治為掾?qū),升為吳郡都尉。?dāng)時吳景在丹楊任官,而孫策受命為袁術(shù)攻打廬江,劉繇深怕為袁術(shù)、孫策所吞并,產(chǎn)生誤解、猜疑。但孫策的家人都在州中,于是,朱治派人到曲阿迎接孫策母親及孫權(quán)等幼弟,提供養(yǎng)護(hù),對孫家甚有恩惠。興平二年(195年),朱治從錢唐想進(jìn)至吳,吳郡太守許貢在由拳抵抗他,兩軍發(fā)生戰(zhàn)斗,大敗許軍。許貢南逃投靠山賊嚴(yán)白虎,朱治遂進(jìn)入?yún)强ぃI(lǐng)太守事務(wù)。孫策成功平定江東。建安二年(197年),朱治舉孫權(quán)為孝廉。

  轉(zhuǎn)戰(zhàn)江南建安五年(200年),孫策被許貢門客所傷,不治身亡。朱治與張昭、周瑜等繼續(xù)幫助孫權(quán)。建安七年(202年),孫權(quán)表朱治為吳郡太守,行扶義將軍,以割婁、由拳、無錫、毗陵為食邑,設(shè)置長吏。后參與征討夷越,平定東南,擒獲黃巾余軍陳敗、萬秉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占領(lǐng)荊州,威震南土,孫權(quán)之堂兄、曹操的親家孫賁畏懼,欲送兒子到曹軍處為人質(zhì)。朱治聽到后,向?qū)O賁陳說安危,孫賁便不送子質(zhì)。孫權(quán)視他為上將,后孫權(quán)為吳王,朱治每次進(jìn)見,孫權(quán)都會親自迎接,以厚禮待他,設(shè)宴、贈予,恩澤、敬意特別多,而朱治的隨從甚至也有禮物。

  晚年生涯黃武元年(222年),朱治被封為毗陵侯。黃武二年(223年),拜為安國將軍,授與金印、紫綬,徙封邑到故鄣。孫權(quán)常贊嘆朱治憂心、勤于王事,令其擔(dān)任督軍御史典屬城文書,不過,朱治只愿意接受領(lǐng)四縣的租稅。但當(dāng)?shù)刈拥芗皡撬拇笮占易宥嗟娇こ鍪,郡吏常常以千?jì),朱治統(tǒng)轄了數(shù)年,全部遣到王府,每次都有數(shù)百人。每年進(jìn)獻(xiàn),孫權(quán)都答報過厚。而當(dāng)時丹楊深地,叛亂頻頻發(fā)生,而朱治仍覺年事而高,思戀故鄉(xiāng),自表到故鄣屯兵,鎮(zhèn)撫山越?ぶ械拈L老、朋友都到朱治家拜訪,朱治任都引見,與他們共飲歡宴,鄉(xiāng)黨的人都引以為榮。在故鄣留了數(shù)年,返回吳郡,住了三十一年。黃武三年(224年),朱治逝世,享年六十九歲。據(jù)清乾隆《安吉州志》載,墓在順安鄉(xiāng)姚塢(今三官鄉(xiāng))。

【《葬花吟》的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葬花吟》賞析07-02

曹雪芹《葬花吟》賞析01-29

《葬花吟》品讀賞析06-23

葬花吟翻譯賞析02-27

葬花吟原文及賞析07-22

《葬花吟》曹雪芹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3-17

葬花吟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7-26

葬花吟隨想散文07-11

葬花吟賞析初中語文基礎(chǔ)知識總結(jié)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