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賞析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1-02-24 15:40:34 賞析 我要投稿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1

  點絳唇·波上清風(fēng)

  波上清風(fēng),畫船明月人歸后。

  漸消殘酒,獨自憑闌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

  重回首,淡煙疏柳,隱隱蕪城漏。

  古詩簡介

  《點絳唇·波上清風(fēng)》是北宋詞人魏夫人創(chuàng)作的文學(xué)作品。這是一首表現(xiàn)人生聚散匆匆的憾恨之情的詞。上片寫清風(fēng)、明月、畫船,這些本來應(yīng)該是費心悅目的。但是,詞人所面對的卻是難堪的別離。周圍的景物雖清新秀麗,糾纏主人公的愁思卻拂之不去。下片就轉(zhuǎn)為直接的愁緒抒發(fā),將人生不如意時的愁苦含蓄委婉地表達了出來。整首詞用語恰當(dāng),語意清新,含蓄雋永,是一首難得的佳作。

  翻譯/譯文

  水上清風(fēng)徐徐波平浪靜,在畫船上宴飲話別好友,直到天色傍晚歸來之后,日間酒意漸消離恨涌心頭。獨自憑欄遠(yuǎn)望很久很久。

  人生歡聚離散來去匆匆,這種離愁別恨年年都有,人人都不堪重回首。天邊云煙迷茫稀疏楊柳,隱隱傳來聲聲蕪城更漏。

  注釋

  1、畫船:裝飾華麗的游船。

  2、殘酒:指殘留的醉意。

  3、獨自憑欄久:一個人依憑著欄桿站了很長時間。

  4、聚:團聚、相聚。

  5、散:離散、分手。

  6、回首:回顧、回憶。

  7、隱隱:隱約。

  8、蕪(wú)城:即廣陵城,今江蘇揚州。曾在戰(zhàn)亂中荒蕪,鮑照為之作《蕪城賦》,故稱蕪城。這里指游人所去的地方。

  9、漏:指更漏,古代的報時器。

  賞析/鑒賞

  詞的上片由景物引出人物。清風(fēng)拂過水面,明月瀉下銀輝,鱗鱗微浪閃動著光波,月夜恬靜、皎潔、優(yōu)美。此刻,一只裝飾華美的小船蕩離江岸,駛向迷茫的遠(yuǎn)方,一個女郎憑依著樓頭的欄桿,借著朦朧的月色,凝神目送那漸漸消失在夜空中的一葉輕舟。江波、清風(fēng)、明月、畫船,開端并列幾個富有特征的意象,就構(gòu)成了一個清麗純凈、沁人心脾的意境。值此良宵美景,與意中人聯(lián)袂共賞,該是何等快意愜懷;然而,其人竟登舟飄然遠(yuǎn)去,“良辰好景虛設(shè)”,令人黯然神傷!安ㄉ锨屣L(fēng)”、“畫船明月”之下,突然接上“人歸后”,這三字,使意脈陡轉(zhuǎn),氣氛驟變,頓時給主人公帶來了無限的寥落和空虛。“人歸后”三字含蘊豐厚,既點明行人,又暗示送者獨留,從而逗出下文對居者的描寫!皾u消殘酒”是翻進一層的寫法,臨行前,置酒餞別,雙方筵席間繾綣叮嚀,依依難舍之情,一并涵蓋在內(nèi),筆法較為經(jīng)濟。殘酒漸消,說明分手已為時不短,仍要獨自久久憑欄,足見依戀之深!皯{欄久”緊承“漸消殘酒”,“獨自”應(yīng)上“人歸后”。這位女郎兀自一人,夜幕中憑欄佇立,不忍離去,她對行人的無限鐘情便得到了顯露。

  下片換頭寫“獨自憑欄”的思緒。人之聚散,雖屬常事,但別離總給人帶來憂傷。蘇軾《南歌子·感舊》詞云:“寸恨誰云短,綿綿豈易裁!睂τ趹偃,短暫的分離已足可消魂,何況年年分別,歲歲離恨,而這回又歸期難憑呢。這二句,像是女主人公的內(nèi)心獨自,她從當(dāng)前的離別進而回想起昔日多少次的“聚散匆匆”,其中包含著無數(shù)的辛酸與憂慮,期待與不安,容納了多少實際的生話內(nèi)容。她凝神冥想,思緒翻騰,卻沒有覺察到時間如奔逝的流水從身邊悄悄掠過。猛然,遠(yuǎn)處的蕪城傳來隱隱的更鼓聲,原來夜已很深,回首遙望,向時的津渡一片沉寂,只有殘月映射下的兩行疏柳、幾縷淡煙,依稀可辨。南朝宋竟陵王劉誕作亂,城邑荒蕪,遂稱蕪城。鮑照寫過著名的《蕪城賦》,其后,詩人常借蕪城以寄慨。蕪城,亦可泛指荒城。煞拍三句,以景結(jié)情,言止而意無盡!爸鼗厥住边b接“人歸后”,“蕪城漏”暗合“憑欄久”,全篇渾然一體,妙合無垠。

  此篇詞寫月夜送別,側(cè)重點在居者的憂思,別后月夜的佇望和凝想,詞中對女主人公自我形象的描寫著墨不多,攝取清風(fēng)、明月、淡煙、疏柳、隱隱鼓漏等清麗秀逸的景物來襯映烘托,創(chuàng)造出一個優(yōu)美的意境,從而使詞人深情誠篤的心靈也宛然在目。吳蘅照說:“言情之詞,必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致!保ā渡徸泳釉~話》)此詞正具有這種特色。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2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

  煙水茫茫,千里斜陽暮。山無數(shù),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

  翻譯

  我酒醉后架著小船,在湖中蕩漾,聽任流水把小船推向花草深處,F(xiàn)實世界的名利纏身,不能解脫,沒有辦法在這如花的仙境住下去。

  煙水茫茫,籠罩在夕陽的余輝里。兩岸的青山排列無數(shù),晚風(fēng)吹來,落花如雨,竟然不記得來時走過的路了。

  注釋

  塵緣:佛教名詞。佛經(jīng)中把色、聲、香、味、觸、法稱作 “六塵”。以心攀緣六塵,遂被六塵牽累,故名。

  亂紅:落花。

  賞析一

  上片首二句本自陶淵明《桃花源記》的開篇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边@個“花深處”,就是指桃源。在郴州,詞人為了排憂遣恨,不得不借酒解愁。醉眼朦朧之中,詞人受潛意識的支配,仿佛覺得自己劃起了小舟,正輕松自如地隨著溪流浮泛,朝桃花源進發(fā)。路上,“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桃花源記》)。詞人十分欣喜,他左顧右盼,不知不覺中,已“林盡水源”,來到了“花深處”。閱讀這兩句,關(guān)鍵是要抓住“醉”這個核心詞語。醉入夢鄉(xiāng),本是常事,所以說這兩句是寫夢境幻象。“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笔窃~人神志清爽后的抱恨之言。佛教認(rèn)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是污染人心、使生嗜欲的根源。秦觀在這兒是借“塵緣”指世俗之事,如名利一類,自是相對靈境而言的。假如自己不出來求仕為宦,就不至于有此時的遷謫之禍,這就是“塵緣相誤”。在寫法上,只說“塵緣相誤”,隱去塵緣的具體內(nèi)容,便產(chǎn)生空靈蘊藉,詞情搖曳生姿的效果。此刻自己身受官府羈絆,即使想找一個類似于“桃花源”的遠(yuǎn)僻之地平安度日也不可得——這就是“無計花間住”。

  過片二句,勾勒出一幅“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滿庭芳·山抹微云》)一般的黃昏景象!懊C!薄扒Ю铩庇冉o人天涯飄泊之感。緊接一句“山無數(shù) ”,與“煙水茫茫”呼應(yīng),構(gòu)成“山重水復(fù)疑無路”(陸游《游山西村》)的境界,這就與上片“塵緣相誤”二句有了內(nèi)在的聯(lián)絡(luò),上下片意脈不斷。下片開頭四句,乃是詞人有意識地?fù)袢∪耸篱g的四種凄涼景象,來影射他黯淡、感傷的心境!盁熕C!,則前途渺遙可知;“千里斜陽暮”,暗示著詞人的處境將每況愈下;“山無數(shù)”,正是阻力重重、難回朝廷的象征;“亂紅如雨”,就是說美好事物正在橫遭摧折。這四種景象并集一起,凝現(xiàn)出巨大的藝術(shù)感染力。詞人雖無片言只語關(guān)涉愁苦,而愁苦、失望之情已溢滿紙面。結(jié)句“不記來時路”,源于《桃花源記》。陶淵明說,武陵漁人出桃花源后,在返家的路上處處作了標(biāo)志,“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這個結(jié)句正暗應(yīng)了題目和開頭,道出了詞人夢醒之后無路可走的窘境和苦況,表達了他“抽身退步悔已遲”和“世外桃源不可得”的愁怛心緒。

  這首詞所反映的思想,是作者由于無端遭受打擊,導(dǎo)致了他對現(xiàn)實的不滿,并由此產(chǎn)生了對世外桃源的向往。但有的評論者認(rèn)為句句都有暗寓,這只能是一種猜測。此詞所表現(xiàn)出的那種迷離恍忽的境界,只是秦觀在藝術(shù)上喜歡朦朧美的一種手法而已。

  賞析二

  公元1094年(紹圣元年),“新黨”章惇上臺掌權(quán),大肆打擊元祐黨人,秦觀先貶杭州通判,途中接旨再貶為處州酒稅。紹圣三年,又貶郴州。這一連串打擊使他陷入受壓抑而不能自拔的深沉的悲哀之中。他的名詞《踏莎行》(霧失樓臺)就是在郴州旅舍所寫。這首《點絳唇》(桃源)大約也是貶居郴州時所寫。

  詞題“桃源”,即指桃花源,這是東晉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構(gòu)想的理想圖畫。在這個桃花源世界里,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人間爾虞我詐,賦稅戰(zhàn)亂現(xiàn)象,而是一個環(huán)境寧靜,風(fēng)景優(yōu)美,人民淳樸,和平勞動,生活幸福的世界。這就是后代失意文人所津津樂道的世外桃源世界。秦觀貶居郴州后,聞知這個桃花源就在郴州以北,自然眷念于心。在《踏莎行》里,早就寫出了“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的佳句,以表現(xiàn)他對桃源的向往和望不見的悵惘。這首《點絳唇》詞,也是寫他在遭受一連串政治打擊,經(jīng)受了人間種種坎坷之后,抒發(fā)他厭倦現(xiàn)實黑暗世界,向往世外桃源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他對現(xiàn)實世界的不滿。

  詞一開始“醉漾”兩句,一下子就把人帶進一個優(yōu)美的境界,寫他在郴州,借酒澆愁情狀,在醉眼朦朧中,他劃起了一葉小舟,向“花深處”進發(fā)。“花深處”即指的是“桃花源”。且是信流而行,路上,一片春花爛漫的世界,不知不覺來到了“花深處”。這首二句,頗似陶潛《桃花源記》開篇:“緣溪行,忘路之遠(yuǎn)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钡木辰缑鑼。一種欣喜愉悅之情,蘊藏在平淡的語言之外,頗耐人尋味。“塵緣”二句,是作者醉醒后怨恨之言。“塵緣”,本佛教名詞,《圓覺經(jīng)》所謂“小塵”,即指聲、色、香、味、觸、法六種。佛家以為以心攀緣六塵,遂為六塵所牽累,故謂之塵緣。佛家認(rèn)為“六塵”是污染人心,令人產(chǎn)生嗜欲的根源。人要想恢復(fù)其真性,就必須脫離“六塵”的干擾,做到六塵不染。秦觀在這里是借指人間爭名奪利一類的世俗之事,悔恨自己當(dāng)初不該誤入仕途,以致遭今日貶謫之禍,這正是“塵緣相誤”的結(jié)果!盁o計花間住”,進一步說如今身不由己,為官府羈絆。想找一個沒有塵緣干擾的和平寧靜的桃花源地方,也不可得。詞的開始兩句,表欣喜之情,這里兩句則側(cè)重感慨失望。這種有喜有慨,喜慨交錯,詞情搖曳生姿,非常感人。

  詞的下片,“煙水”四句,側(cè)重景物描寫。通過各種凄涼景色,來影射詞人感傷的心懷。“煙水”兩句,勾勒出一幅令人銷魂的黃昏圖畫。“煙水茫!狈置靼祵懬巴久烀!扒Ю镄标柲骸眲t暗示其處境日下!吧綗o”二句,象征阻力重重,風(fēng)起花落,美好事物橫遭摧殘!皝y紅如雨”,似化李賀“桃花亂落如紅雨”意而來,原是指殘春時節(jié)了。以上四種景象合起來,便又形成煙水茫茫,斜陽千里,山峰無數(shù)風(fēng)起花落,日暮窮途的渾成意境,有巨大的藝術(shù)感染力。詞的末句“不記來時路”。源于《桃花源記》:“遂迷,不復(fù)得路!睂懰笆劳馓以床豢傻谩钡倪z憾心情。

  創(chuàng)作背景

  北宋紹圣元年(1094年),“新黨”章惇上臺掌權(quán),大肆打擊元祐黨人,秦觀先貶杭州通判,途中接旨再貶為處州酒稅。紹圣三年(1096年),又貶郴州。這一連串打擊使他陷入受壓抑而不能自拔的深沉的悲哀之中。這首《點絳唇·醉漾輕舟》大約也是貶居郴州時在謫徙途中所作。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3

  點絳唇·離恨

  宋代:蘇軾

  月轉(zhuǎn)烏啼,畫堂宮徵生離恨。美人愁悶。不管羅衣褪。

  清淚斑斑,揮斷柔腸寸。嗔人問。背燈偷揾,拭盡殘妝粉。

  譯文

  月轉(zhuǎn)換下沉了,烏鴉啼叫起來,華麗的堂室里響起了傳遞離情別恨的音樂。美女們愁苦煩悶,竟然顧不上羅衣被脫下來。

  清亮的斑斑淚,揮灑后而柔腸寸斷。憎惡人們發(fā)問,只好背著燈光暗暗地把淚水擦掉,連同臉上的化妝粉揩干凈了。

  注釋

  點絳唇:詞牌名,出自南朝梁江淹《詠美人春游》: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又名《點櫻桃》,雙調(diào),有41字、42字、43字諸體。

  月轉(zhuǎn)烏啼:表明夜深。

  畫堂:古代宮中彩繪的殿堂。

  宮徵:這里泛指音樂。宮:古代五聲音階的第一音級。徵(zhǐ):古代五聲音階的第四音級。

  羅衣:輕軟絲織品制成的衣服。

  褪:脫落。

  嗔(chēn):發(fā)怒。

  搵(wèn):揩拭眼淚。

  殘妝:被侵亂過的妝顏。

  賞析

  上片,寫歌女們在夜深人靜時的遭遇。第一、二句點明時間“月轉(zhuǎn)烏啼”,更暗示了此時是歌女們的凄涼酸楚的生活時刻。在一種正常人休息的正常時刻,卻從“畫堂”里傳來了離情別恨的音樂聲,可以窺見歌女們懷念家人的傷心碎腑之苦痛。第三、四句進一層寫美人“愁悶”。不僅僅在于娛樂皇公貴族,而且還在于歌女顧不上去脫“羅衣”,早已被皇帝皇后脫下了,自然人格上受到侮辱。“畫堂”,腐朽淫威的殿堂,哪能容得下纖弱“美人”。蘇軾憤然而訴:“畫堂”里充滿了音樂傳遞的“離恨”和“愁悶”。

  下片,特寫歌女們的淚斑與殘粉。第一、二句“清淚斑斑,揮斷柔腸寸”,寫斑斑血淚變“清淚”,淚向肚里流,這種“離恨”的表現(xiàn)。揮淚痛斷柔腸,痛向心里藏,這種“愁悶”的心情。最后三句更進一層,突出兩個典型細(xì)節(jié):一是不愿旁人細(xì)問,二是背著燈暗暗地揩拭淚水,直至揩盡被皇公貴族們所侵染過的殘妝和脂粉。從清淚、柔腸、嗔人、偷搵、拭殘妝這些行為的表現(xiàn),將被壓迫、被侮辱的歌女形象活脫脫地推向世人面前,不得不為歌女感到同情和愛憐。

  該詞的藝術(shù)貢獻,在于塑造了一位成功的“淚美人”形象,并為婉約詞提供一種經(jīng)過“雅化”的新風(fēng)貌。蘇軾寫歌女不同于其他詞家,重在寫“神”和內(nèi)心的“涼”,具有超脫塵俗、高潔晶瑩的美感,是尋常的“宮體詞”不能比的。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4

  落木蕭蕭,琉璃葉下瓊葩吐。素香柔樹。雅稱幽人趣。

  無意爭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結(jié)愁千緒。似憶江南主。

  翻譯

  樹葉還是稀稀落落的,丁香樹葉下丁香花就開放了,吐露出的素淡的香氣環(huán)繞著樹,雅士稱贊這是幽居之士的樂趣。

  丁香花沒有想爭奪春光,梅花不要嫉妒。她在春雨中愁緒滿懷,好像在懷念江南故土。

  譯文

  樹葉還是稀稀落落的,丁香樹葉下丁香花就開放了,吐露出的素淡的香氣環(huán)繞著樹,雅士稱贊這是幽居之士的樂趣。 丁香花沒有想爭奪春光,梅花不要嫉妒。她在春雨中愁緒滿懷,好像在懷念江南故土。

  韻譯

  冷落凄清秋葉飛,瓊枝玉葉卻吐蕊。

  柔樹飄出縷縷香,恰如幽隱貞人美。

  無意爭春斗嬌艷,梅花開盡莫相妒。

  心含春雨愁千緒,好似想起江南主。

  賞析一

  此詞上闋從兩個方面落筆:一個方面是寫丁香之形態(tài),如“琉璃葉下瓊葩吐”,另一個方面是寫丁香之意趣,所謂“幽人趣”。而扣題的只有一句“素香柔樹”。首句“落木蕭蕭”,本是用來描寫秋天景象的,這里被移用來描寫丁香尚在含葩而未吐蕊時的環(huán)境和氛圍,也是一種襯托。

  下闋由形而傳神,寫丁香之精神所在。也從兩個方面落筆,一個方面是寫其無意與群芳,尤其是“自古承春早,嚴(yán)冬斗雪開”(朱慶馀《早梅》),號稱內(nèi)修外美、玉蕊清香的梅花,爭春斗艷,另一個方面是寫丁香散露出的那種愁緒。全詞的精彩之處全在其“豹尾”:作者大膽懸想,丁香之所以“結(jié)愁千緒”,也許是它在思憶江南的主人吧。至此,本無情之花卉植物,便化為了有情意之作者心志的寄托,一懷愁緒,滿腔悲情,也就有了具體的著落。

  賞析二

  這是入選高級中學(xué)課本的一闕詞。

  作者王十朋(1112-1171),字龜齡,號梅溪,浙江樂清人,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一代名臣。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中進士第一,官至龍圖閣學(xué)士。他學(xué)識淵博,詩文自有風(fēng)格,F(xiàn)收入《梅溪先生文集》前后集中,計有詩1700多首,賦7篇,奏議46篇,其他如記、序、書、啟、論文、策問、行狀、墓志銘、祭文、銘、贊等散文、雜文140多篇。此外還有《春秋》、《論語》講義8篇等。朱熹將他與諸葛亮、杜甫、顏真卿、韓愈、范仲淹五君子相提并論,說:“海內(nèi)有志之士聞其名,誦其言,觀其行,而得其人,無不斂衽心服!

  王十朋以《點絳唇》詞調(diào)分詠丁香、竹、茉莉、蘭、梨、海棠、牡丹、荼蘼、蓮、水仙、菊、桂、含笑、臘梅、芍藥、梅、瑞香、檐葡,以花喻人,托物言志,各具特色,共十八首。并且各冠以“香”字雅稱,如“素香”丁香、“細(xì)香”竹、“梵香”茉莉、“國香”蘭等等,被稱為“十八香”!饵c絳唇·素香丁香》即為其中之一。

  其詞大意為:落葉蕭蕭,凄涼時節(jié)。丁香葉下,花兒吐露芬芳。那香氣素淡,那枝葉柔蔓。她的志趣高雅,堪與高士相投。她無意與你爭寵,梅花勿要嫉妒。她在春雨中愁緒萬端,好像是想起了滿懷愁情的江南舊主。

  這闕詞結(jié)合丁香素香特性,上半闕先用“落木蕭蕭”烘托悲涼氣氛,接著以“琉璃葉下瓊葩吐”,令人眼睛一亮。然后語鋒一轉(zhuǎn),“素香柔樹,雅稱幽人趣”,表明高雅淡泊的志趣。下半闕則進一步闡述自己與世無爭的心態(tài):“無意爭先,梅蕊休相妒!弊詈笸侣缎穆暎何也皇恰盃幭取保病盁o意爭先”,面對綿綿春雨,我“結(jié)愁千緒”,想起了當(dāng)年的江南國主。從而抒發(fā)了作者在“落木蕭蕭”的環(huán)境下,瓊葩獨吐而又遭梅蕊相妒時,彷徨無主、孤寂苦悶的復(fù)雜情緒。

  全詞多處用典,內(nèi)涵深遠(yuǎn)!奥淠臼捠挕背鲎蕴贫鸥ζ呗伞兜歉摺罚骸盁o邊落木蕭蕭下”;“素香柔樹,雅稱幽人趣”脫胎于杜甫五古《丁香》:“丁香體柔弱,亂結(jié)枝猶墊。細(xì)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艷。深栽小齋后,庶近幽人占。晚墮蘭麝中,休懷粉身念”;“無意爭先,梅蕊休相妒”與陸游《卜算子·詠梅》“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含春雨,結(jié)愁千緒,憶似江南主”疑即指“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的作者南唐中主李璟或善寫愁詞的婉約詞人南唐后主李煜。(作者:阿群)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5

  點絳唇·途中逢管倅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

  別離何遽,忍唱陽關(guān)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

  愁無據(jù)。寒蟬鳴處,回首斜陽暮。

  古詩簡介

  《點絳唇·途中逢管倅》是一首由南宋詞人趙彥端創(chuàng)作的詞,該詞表現(xiàn)出偶逢遽別、客中送客的深沉感慨。詞的上片抒寫羈旅途中“他鄉(xiāng)遇故知”時的復(fù)雜情感,語淺而情深,滿含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傷感惆悵,語境典型而凄愴。詞的下片以周圍景物作烘托,渲染別離后的依依不舍之情,以離人眼中之景作結(jié),使全詞籠罩在一片凄涼、蒼茫的氛圍中,語盡而意不盡。全詞表現(xiàn)出一種特別的離情,語境清淡,感情深沉凄惻。

  翻譯/譯文

  漂泊在他鄉(xiāng),我人已憔悴。在途中與故人相逢,二人感情依然深厚。剛重逢又要馬上分離,多么倉促,怎么忍心唱凄切的《陽關(guān)》曲!

  我本是漂泊在外的人,反而要送他人遠(yuǎn)去。愁苦無邊無際,秋蟬哀鳴,回首望去,暮色蒼茫。

  注釋

 、冱c絳唇:詞牌名,詞調(diào)最早見于南唐馮延已的《陽春集》,又名十八香、沙頭雨、南浦月、尋瑤草、萬年春、點櫻桃。此曲句式上片為四七四五,下片為四五三四五。人聲韻,上下片首句均不押韻。

 、诠軅y(cuì):其人不詳,據(jù)詞中推測,應(yīng)是作者好友。倅,對州郡副貳之官的稱呼。

 、坫俱玻褐缸髡攥F(xiàn)在困苦的樣子。

 、芴煅模捍酥杆l(xiāng)。

 、轃o據(jù):即無端、無邊無際之意。

  創(chuàng)作背景

  該詞具體創(chuàng)作年份未知,詞題中的“管倅”其人亦生平不詳,只知是一位姓管的通判,也許正是若干年前詞人任知府時的通判。從詞中所敘的情況可知,管倅與詞人是老朋友,故人相遇,不久又分手。詞人客中送別,格外感到凄愴,便寫了這首詞。

  賞析/鑒賞

  詞的上片重在描寫故人的偶遇與匆別!般俱蔡煅摹秉c明相逢時的境況,“憔悴"暗示皆已暮年,“天涯”說明地點在他鄉(xiāng)!肮嗜讼嘤銮槿绻省 一句含兩個“故”字,言明兩人感情之深厚,雖多年未見,但一見之下,依然如故。兩個垂暮之年的老人,在他鄉(xiāng)偶然相遇,場面極為溫馨。作者如此極言相遇之樂,目的在于更深地跌出下文所寫的別離之苦,這叫做“欲抑故揚”,乃一種為文跌宕的妙法。所以這場面與后文描繪的情景形成鮮明對比。重逢之后,無奈“別離何遽”,令人不由得黯然神傷。離別之際,含淚欲唱《陽關(guān)》曲,卻哽咽難成句。作者與老友間深厚的情誼令人感動,不免讓人潸然淚下。

  詞的下片起句便點明離別緣由:“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兩個顛沛流離、相聚他鄉(xiāng)的故友,為了各自的生計,不得不相見之后又匆忙分離。但正所謂相見時難別亦難,面臨分離,作者“愁無據(jù)”,即將到來的離別沖淡了重逢的喜悅,繼而便是無邊的愁緒。最后兩句,“寒蟬”與“斜陽暮”皆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作者不借重于比喻,而是巧妙地將它融入于景物描寫之中,用凄切的寒蟬聲和暗淡的夕陽光將它輕輕托出。“寒蟬鳴”為聲,“斜陽暮”為色,前者作用于聽覺,后者作用于視覺。送別故友后,聽聞寒蟬凄切,回首遙望,已是日暮時分。寒蟬與日暮無疑更營造了傷感悲涼的氣氛。這樣通過聲色交互而引起讀者諸種感覺的移借,便派生出無窮無盡的韻味來。

  全詞風(fēng)格婉約、言辭樸實、情感真摯,沒有對匆匆相逢又別離的全過程進行具體描寫,而是側(cè)重突出即將分手之時的愁情,寫得凄惻動人,可謂送別詞中的佳作。唐代詩人李益的《喜見外弟又言別》詩就對這種客中相見又分手的情形作了細(xì)致的刻畫,可與本詞參照理解。

  名家點評

  現(xiàn)代作家畬田:全詞情深意遠(yuǎn),清新淡雅。上片起句即渲染身世之悲與故人相遇之快樂,引出下文的離別之苦。欲抑先揚,節(jié)奏頓挫。結(jié)尾的“寒蟬”、“斜陽”分別用聲音和景色映襯“行人”的愁苦,韻味深厚。(《宋詞300首》)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6

  點絳唇·呈洛濱筠溪二老

  清夜沉沉,暗蛩啼處檐花落。乍涼簾幕,香繞屏山角。

  堪恨歸鴻,情似秋云薄。書難托,盡交寂寞,忘了前時約。

  翻譯

  在一個夜色沉沉的清秋晚上.只聽見暗處的蟋蟀在屋檐前落花的地方鳴叫。夜深靠近簾幕就感到一股涼意忽然透出,室內(nèi)香爐里散發(fā)出來的香煙,輕盈地繚繞在屏風(fēng)的一角。

  心里不免怨那些歸來的鴻雁,它們的睛意猶如秋云那樣單薄,不肯傳遞書信。書信難寄,把自己的心事都交給寂寞吧.那就忘記了從前的約會。

  注釋

  呈:奉獻給。洛濱,即富柔直,字委申,北宋宰相富弼之孫。靖康初年賜進士出身。高宗建炎四年官至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后因堅持抗金為秦檜所忌,不久便被罷職。晚年游覽于山水之間,與蘇遲、葉夢得、張元干等一塊游玩吟唱。公元1156年(紹興二十六年)去世。筠溪,即李彌遜,字似之,自號筠溪翁。徽宗大觀三年進士。南渡后以起居郎遷中書舍人。后因反對秦檜議和,不久被落職。公元1140年(紹興十年)歸隱福建連江西山,與張元干、富柔直等吟唱游玩。公元1153年(紹興二十三年)去世。

  暗蛩:在暗處藏身的蟋蟀。蛩,蟋蟀。

  檐花落:屋檐上的水流下來,在燈光的照映下就像銀花一般。

  香:蕙香,此指由香爐里冒出的香煙氣。。

  屏山:屏風(fēng)。

  鴻:大雁。

  書:信。

  盡交:即盡教、聽任之意。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所作具體年代不詳。據(jù)張元干《精嚴(yán)寺化鐘疏》文:“歲在戊辰(即紹興十八年),僧結(jié)制日,洛濱、最樂、普現(xiàn)(即筠溪)三居士,拉蘆川老隱過其所而宿焉”,此詞大約是作于這個時期。

  賞析

  上片著重寫景,寓情于景;下片著重抒情,曲折地表達出仕途的險惡與中原未復(fù)悵惘情緒。起二句刻畫出一幅幽靜的秋夜景色,而“啼”字和“落”字,又顯示出靜中有動,動中見靜的意趣激發(fā)了同篇的活力。一個美好的深秋之夜,雨檐滴水,蟋蟀鳴叫,仿人讀來歷歷在目,如聞其聲。這種寧靜的境界與梁代王籍《入若耶溪》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有同工異曲之妙。詞中這二句是化用杜甫《醉時歌》:“清夜沉沉動春酌,燈前細(xì)雨檐花落”的詩句。清王嗣奭《杜肊》解“檐花落”云:“檐水落,而燈光映之如銀花!狈浅=咏谑聦。

  “乍涼”二句承上,從戶外幽靜之境轉(zhuǎn)而到室內(nèi)境況。秋雨連綿,靠近簾幕就感到寒氣逼人,屋內(nèi)香爐里散發(fā)著輕盈的煙縷,裊裊直上,縈繞在屏風(fēng)的上端。詞人由遠(yuǎn)及近,刻畫生動,具體入微,把聽覺、感覺、視覺組合在一起,增強了詞人的立體感,這樣也就著力渲染秋夜清冷的氣氛和孤獨寂靜的境界。

  下片抒情,詞人傾吐了蘊藏在心靈深處的難以直言的思緒!翱昂蕖倍,以“歸鴻”作比喻,說明心事難寄。古代有鴻雁傳書的說法,但這里是寫征鴻的情意如那秋云一樣淡溥,不肯傳書,所以顯得可恨。這與李清照《念奴嬌》:“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的意境相接近,而一“恨”字,感情色彩更為強烈!扒镌票 笔怯枚鸥Α肚镬V》:“天際秋云薄,從西萬里風(fēng)”的詩句。朱敦儒在《西江月》中寫到:“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如秋云。”因此,詞人在這里埋怨征鴻情薄,蘊含著復(fù)雜的人情世態(tài)的深層用意。

  “書難托”三句,從上句“堪恨”而來,正因于“征鴻”不傳書信,而金兵占領(lǐng)中原,所以難以寄言,因此又誰能理解,作者的萬千心事呢?詞人在《蘭陵王》詞中說:“塞鴻難托,誰問潛寬舊帶眼。”在這令人惱而又相思的歲月里,既無法寄聲傳語,那就讓忘掉過去的一切,任憑自己的寂寞無聊吧以此來打發(fā)歲月。

  這首小令寥寥四十一字,但寫得概括,凝練、疏雋給人以美的享受,不覺使人動情,全詞緣情設(shè)景,筆力委婉曲折,抒發(fā)了詞人對中原不能收回的愁恨之情,更顯得意境沉郁深厚。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7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還高宴。江村海甸。總作空花觀。

  尚想橫汾,蘭菊紛相半。樓船遠(yuǎn)。白雪飛亂?沼心昴暄。

  翻譯

  現(xiàn)在身強力壯,發(fā)那悲秋的哀嘆干什么。無論在村外的江邊,都要像看待“空花”一樣。

  還在想濟汾河橫中流的情景,蘭菊紛紛各半。樓船遠(yuǎn)去,白雪紛飛,唯有年年飛來的大雁。

  注釋

  悲愁:悲嘆秋天來臨。

  海甸:近海地區(qū)。此處指郊外。

  空花:即空華。虛幻之花,比喻妄念。

  橫汾:此詞的后半闋的“橫汾”、“蘭菊”、“樓船”、“雁”等,均為漢武帝《秋風(fēng)辭》所有!皺M汾”取“濟汾河,橫中流”之意。

  白雪:此指白色的浪花。別本作“白云”。

  創(chuàng)作背景

  元祐五年(1090)重九日作,蘇軾任杭州太守期間,結(jié)識了不少新朋友,其中一個叫蘇堅,字伯固,泉州人。蘇試治理西湖,他出力很大。兩人情誼甚篤,唱和頗多。元祐四年(1089)重九蘇堅作有《點絳唇》詞,蘇軾和有《己巳重九和蘇堅》,元祐五年又用元祐四年韻腳和了這首詞。

  賞析

  重陽必登高。文人登高,難免要寄托秋天的情思!白怨欧昵锉帕取,悲秋好像成了一種傳統(tǒng)。蘇軾針對這種情緒,詞一開始就說:“不用悲秋,今年身健還高宴!边@一驚人之語,是針對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中“老去悲秋強自寬”和“明年此會知誰健”而發(fā)的。杜甫詩的意思是:人已老大,在秋天更容易產(chǎn)生悲哀的情緒,今天我們在一起聚會,只是勉強寬慰自己而已,明年重九再舉行宴會,還不知誰健在呢?杜甫作此詩時僅49歲,還不到嘆老悲衰的年齡,但他處在安史之亂的動蕩年代里,又因上疏救房瑁,被目為房瑁死黨,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因此對前途悲觀,情緒低沉。蘇軾同情杜甫的處境,但不同意他悲觀失望的情緒。蘇軾一生也不得志,在黨爭激烈的宋代,因政見與舊黨和新黨均不合,既得罪了新黨,又得罪了舊黨。先被新黨捏造罪名,抓進監(jiān)獄,長達半年之久,這就是有名的“烏臺詩案”;現(xiàn)又被舊黨排斥在外,在杭州做個太守。對這一切,他都以“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態(tài)度對待之。

  下片“尚想橫汾,蘭菊紛相半”!皺M汾”、“蘭菊”,事出漢武帝《秋風(fēng)辭》:“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薄肚镲L(fēng)辭》是漢武帝“行幸河?xùn)|,祠后土,顧視帝京欣然中流,與群臣飲宴,上歡甚,乃自作《秋風(fēng)辭》。”(《樂府詩集》卷八十四引《漢武帝故事》)此詩筆力雄健,表現(xiàn)了一代英主在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里,泛舟中流,與群臣飲宴的歡樂景象。“尚想”二字,透露出蘇軾對漢武帝那種具有沖破秋天的肅殺氛圍而俯仰天地的氣概,抱有向往之情。但漢武帝畢竟隨著歷史的長河而去了,留給后人的只有“白云飛亂。空有年年雁”。這兩句用漢武帝《秋風(fēng)辭》首二句:“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及唐李嶠《汾陰行》:“不見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而略有變化,流露出對漢武帝高吟《秋風(fēng)辭》之事淪為歷史陳跡的嘆惋。

  這首詞表現(xiàn)了作者對“悲秋”與眾不同的看法,一反文人悲秋的傳統(tǒng),唱出了高昂的調(diào)子,實在可貴。他用自己潛心佛老所獲得的不隨物悲喜的思想和超脫的人生態(tài)度對待生活,在遭受挫折時,不悲觀失望;在境遇順達時,也不沾沾自喜,從而永遠(yuǎn)保持自己內(nèi)心的平衡,走過人生中的坑坑坎坎。這在惡濁的封建秩序下,具有相對的進步意義。在表現(xiàn)方法上,或翻用古詩,或引用古事,并用“尚想”、“空有”等字,化實為虛,還能融佛理于淺顯明白的語言之中,都是值得稱道的。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8

  點絳唇·病起懨懨

  病起懨懨,畫堂花謝添憔悴。亂紅飄砌,滴盡胭脂淚。

  惆悵前春,誰向花前醉?愁無際。武陵回睇,人遠(yuǎn)波空翠。

  古詩簡介

  《點絳唇·病起懨懨》是宋代大臣韓琦的詞作。此詞通過對作者剛剛病愈后徘徊香徑時所見所感的描述,抒發(fā)了作者悼惜春光將盡殘花凋落、感傷年華流逝與懷人不見的惘悵和哀愁之情。全詞由落花而傷春,由傷春而懷人,暗寄時事身世之慨,筆鋒婉妙,情韻幽深。

  翻譯/譯文

  大病初起,精神困倦,畫堂里落花滿地,使我平添了幾許愁緒。凋零的花瓣在空中飛舞,墜落到石階上,如簌簌而落的胭脂淚,讓人心碎。

  春天匆匆而逝,人也別離,與誰在花前共舞?愁緒如海,無邊無際。轉(zhuǎn)首回望那駐春藏人的好地方,而人在千里之外,只有碧波依舊濃翠。

  注釋

 、劈c絳唇:詞牌名!肚逭婕啡搿跋蓞握{(diào)”,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異,今京劇中猶常用之。雙調(diào)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韻,后片四仄韻。

  ⑵懨懨: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的樣子。一本作“厭厭”。

 、瞧觯号_階。

 、任淞辏哼@里指武陵溪,語出陶淵明《桃花源記》;仨恨D(zhuǎn)眼而望。

  創(chuàng)作背景

  韓琦是北宋大臣、名將,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xué)士,累封魏國公。此詞當(dāng)作于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之后韓琦的晚年時期。宋吳處厚《青箱雜記》卷八載:“韓魏公晚年鎮(zhèn)北州,一日病起,作《點絳唇》小詞。”韓魏公即韓琦,所謂“晚年鎮(zhèn)北州”,指韓琦從熙寧元年(1068年)至熙寧五年(1072年)任河北路安撫使、判大名府之職。由此可知,此詞是作者北鎮(zhèn)大名等地時,病起觀景而作。作此詞的當(dāng)時,王安石正大刀闊斧推行新法,反對新法的大臣紛紛遭貶。韓琦對新法是不滿的,熙寧三年(1070年)二月,他曾上書請罷青苗法,與王安石發(fā)生了尖銳矛盾,王安石曾為此稱疾不朝,韓琦也因此被解除了河北安撫使的職權(quán)。此后,他心情苦悶,憔悴多病,同時也很懷念被貶出朝廷的那些同僚,因此寫下此詞感懷。

  賞析/鑒賞

  此詞抒發(fā)了作者病體初愈、徘徊香徑時,悼惜春殘花落、感傷年華流逝的惘悵和哀愁。

  詞的上片,情景交融,辭意凄婉!安∑饝脩谩保础肚嘞潆s記》所說的“一日病起”,這句是實寫作者當(dāng)時的情況。由于生病,心緒愁悶,故見畫堂前正在凋謝的花枝,也好像更增添了幾分憔悴!爱嬏谩本,不僅點出了暮春的節(jié)候特征,而且亦花亦人,花人兼寫:“憔悴”,既是寫凋謝的花,也是寫老病的人;人因“病起懨懨”,而覺得花也憔悴;而花的凋謝也更增加了病人心理上的“懨懨”!皝y紅”兩句,緊承“畫堂”句,進一步描繪物象,渲染氣氛。有“畫堂花謝”,即有“亂紅飄砌”。“砌”應(yīng)“畫堂”,“亂紅”應(yīng)“花謝”,連環(huán)相扣,正是作者用筆縝密之處。“滴盡胭脂淚”,則情濃意切,極盡渲染之能事!半僦瑴I”,形象地描繪“亂紅”的飄墜,賦予落花以傷感的人情,同時也包含了作者自己的傷感。

  下片轉(zhuǎn)入懷人念遠(yuǎn)!般皭潯眱删,寫前春人去,無人在花前共醉,只有“惆悵”而已。“惆悵”之至,轉(zhuǎn)而為“愁”,愁且“無際”,足見其懷人之深。最后兩句,更以特出之筆,抒發(fā)此情!拔淞昊仨保础盎仨淞辍,由結(jié)句的“波空翠”看,作者當(dāng)是由眼前的“亂紅飄砌”而聯(lián)想到“落英繽紛”的武陵溪,而那里正是駐春藏人的好地方。但這里并非是實指,而是借以代指所懷念的人留連之地。不過,人在遠(yuǎn)方,雖凝睇翹首,終是懷而不見,望中徒有翠波而已。“空”字傳神,極能表現(xiàn)作者那種悵惘、空虛的心情。

  由落花而傷春,由傷春而懷人,暗寄時事身世之慨,全詞閑筆婉妙,深情幽韻,若不能自勝。這種情調(diào)與政治舞臺上剛毅英偉、喜怒不見于色的韓琦絕不相類。同樣的情況,還有范仲淹、司馬光等,皆一時名德重望,他們都寫過艷麗的小詞。其實,這倒是一種正,F(xiàn)象,如楊慎《詞品》所說:“人非太上,未免有情。”唐韓偓《流年》詩有云:“雄豪亦有流年恨,況是離魂易黯然。”再者,這與詞的發(fā)展特點有關(guān)。詞之初起,便以抒情為上,《花間》之后,便形成了婉約的傳統(tǒng),韓琦生活的那個時代,詞還沒有突破這個傳統(tǒng)。

  名家點評

  邱鳴皋、秋如春:這首詞很可能有其特定的寓意!獬撕颖卑矒崾沟穆殭(quán)后,他(韓琦)心情苦悶,憔悴而多病,同時也非常懷念那些貶出朝廷的志同道合的同僚。凡此,皆與詞中所表現(xiàn)的氣氛與感情極相符合。只是他的這種思想感情,由于當(dāng)時形勢所迫,動輒得咎,不得不借助于傷春懷人的傳統(tǒng)手法表達罷了。

  吳處厚《青箱雜記》:文章純古,不害其為邪;文章艷麗,亦不害其為正。然世或見人文章鋪陳仁義道德,便謂之亞人君子;若言及花草月露,便謂之邪人。茲亦不盡也。皮日休曰:余嘗慕宋璟之為相,疑其鐵腸與石心,不解吐婉媚辭,及睹其文,而有《梅花賦》,清便富艷,得南朝徐庚體。然余觀近世所謂正人端士者,亦有艷麗之詞,如前世宋璟之比。如韓琦《點絳唇》。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9

  原文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云去。數(shù)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賞析

  姜夔論詩有四素:氣象、體面、血脈、韻度。對四者的要求且是“氣象欲其渾厚”、“體面欲其宏大”、“血脈欲其貫通”、“韻度欲其飄逸”。雖是論詩之語,移之于詞,也甚貼切。讀此詞,知其所言非虛。此詞之意境,呈為一宇宙。

  上片之境,乃詞人俯仰天地之境。“燕雁無心”。燕念平聲(yān煙),北地也。燕雁即北來之雁。時值冬天,正是燕雁南飛的時節(jié)。陸龜蒙詠北雁之詩甚多,如《孤雁》:“我生天地間,獨作南賓雁!薄稓w雁》:“北走南征象我曹,天涯迢遞翼應(yīng)勞!薄毒┛凇罚骸把泐l辭薊北!薄督鹆甑馈罚骸氨毖阈行兄!薄堆恪罚骸澳媳甭泛伍L!卑资娫~亦多詠雁,詩如《雁圖》、《除夜》,詞如《浣溪沙》及此詞?赡芘c他多年居無定所,浪跡江湖的感受及對龜蒙的萬分心儀有關(guān)。劈頭寫入空中之燕雁,正是暗喻飄泊之人生。無心即無機心,猶言純?nèi)翁烊。點出燕雁隨季節(jié)而飛之無心,則又喻示自己性情之純?nèi)翁烊。此亦化用龜蒙詩意。陸龜蒙《秋賦有期因寄襲美》:“云似無心水似閑!薄逗鸵u美新秋即事》:“心似孤云任所之,世塵中更有誰知!毕戮渚o接無心寫出:“太湖西畔隨云去!毖嘌汶S著淡淡白云,沿著太湖西畔悠悠飛去。燕雁之遠(yuǎn)去,暗喻自己飄泊江湖之感。隨云而無心,則喻示自己純?nèi)翁烊恢,宋陳郁《藏一話腴》云:白石“襟期灑落,如晉宋間人。語到意工,不期于高遠(yuǎn)而自高遠(yuǎn)!狈冻纱蠓Q其“翰墨人品,皆似晉宋之雅士!睆堄稹栋资廊藗鳌芬嘣黄洹绑w貌輕盈,望之若神仙中人!钡资c晉宋名士實有不同,晉宋所謂名士實為優(yōu)游卒歲的貴族,而白石一生布衣,又值南宋衰微之際,家國恨、身世愁實非晉宋名士可比。故下文寫出憂國傷時之念。太湖西畔一語,意境闊大遙遠(yuǎn)。太湖包孕吳越,“天水合為一”(陸龜蒙《初入太湖》)。此詞意境實與天地同大也!皵(shù)峰清苦。商略黃昏雨!鄙搪砸徽Z,本有商量之義,又有醞釀義。湖上數(shù)峰清寂愁苦,黃昏時分,正醞釀著一番雨意。此句的數(shù)峰之清苦無可奈何反襯人亡萬千愁苦。從來擬人寫山,鮮此奇絕之筆。比之辛稼軒之“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虞美人》),又是不同的況味。

  下片之境,乃詞人俯仰今古之境!暗谒臉蜻,擬共天隨住!钡谒臉蚣础皡墙峭庵嗜獦颉保ㄠ嵨撵獭督^妙好詞校錄》),“以泉品居第四”故名(乾隆《蘇州府志》)。這是陸龜蒙的故鄉(xiāng)!秴强D經(jīng)續(xù)志》云:“陸龜蒙宅在松江上甫里!彼山磪墙。天隨者,天隨子也,龜蒙之自號。天隨語出《莊子。在宥》“神動而天隨”,意即精神之動靜皆隨順天然。龜蒙本有胸懷濟世之志,其《村夜二首》云:“豈無致君術(shù),堯舜不上下。豈無活國力,頗牧齊教化。”可是他身處晚唐末世,舉進士又不第,只好隱逸江湖。白石平生亦非無壯志,《昔游》詩云:“徘徊望神州,沉嘆英雄寡!薄队烙鰳贰罚骸爸性郏窬╆壤,南望長淮金鼓!钡嗯e進士而不第,飄泊江湖一生。此陸、姜二人相似之一也。龜蒙精于《春秋》,其《甫里先生傳》自述:“性野逸無羈檢,好讀古圣人書,探大籍識大義”,“貞元中,韓晉公嘗著《春秋通例》,刻之于石”,“而顛倒漫漶翳塞,無一通者,殆將百年,人不敢指斥疵纇,先生恐疑誤后學(xué),乃著書摭而辨之!卑资瘎t精于禮樂,曾于南宋慶元三年“進《大樂議》于朝”,時南渡已六七十載,樂典久已亡滅,白石對當(dāng)時樂制包括樂器樂曲歌辭,提出全面批評與建樹之構(gòu)想,“書奏,詔付太常!保ā端问贰分玖罚┮圆家露鴮鹘y(tǒng)文化負(fù)有高度責(zé)任感,此二人又一相同也。正是這種精神氣質(zhì)上的認(rèn)同感,使白石有了“沉思只羨天隨子,蓑笠寒江過一生”(《三高祠》詩),及“三生定是陸天隨”(《除夜》詩)之語。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即是這種認(rèn)同感的體現(xiàn)。

  第四橋邊,其地仍在,天隨子,其人則往矣。中間下擬共二字,便將仍在之故地與已往之古人與自己連結(jié)起來,泯沒了古今時間之界限。這是詞人為打破古今局限尋求與古人的精神句誦而采取的特殊筆法。再如劉過《沁園春》之與東坡、樂天、林和靖交游,亦是此一筆法。以上寫了自然、人生、歷史,筆筆翻出新意結(jié)筆更寫出現(xiàn)時代,筆力無限!敖窈卧S”三字,語意豐富,涵蓋深廣。何許有何時、何處、為何、如何等多重含義。故“今何許”包含今是何世、世運至于何處、為何至此、如何面對等意。此是囊括宇宙、人生、歷史、時代之一大反詰,是充滿哲學(xué)反思意味一大反詰。而其中重點,主要在“今”之一字。憑欄懷古,筆力雄勁,氣象闊大。古與今上下映照成文,補足“今何許”一大反詰之歷史意蘊。應(yīng)知此地古屬吳越,吳越興亡之殷鑒,曾引起晚唐龜蒙之無限感慨:“香徑長洲盡棘叢,奢云艷雨只悲風(fēng)。吳王事事須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保ā秴菍m懷古》)亦不能不引起南宋白石之無限感慨:“美人臺上昔歡娛,今日空臺望五湖。殘雪未融青草死,苦無麋鹿過姑蘇!保ā冻埂罚

  懷古正是傷今!皻埩鴧⒉钗,”柳本纖弱,那堪又殘,故其舞也參差不齊,然而仍舞之不已。舞之一字執(zhí)著有力,蒼涼中寓含悲壯,悲壯中透露蒼涼!皻埩鴧⒉钗琛边@一自然意象,實際上是南宋衰世的象征,隱然包含著雖已殘破仍不甘滅亡的意味。這與李商隱《登樂游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象征唐朝國運的不可挽回有同工之妙。而其作為自然意象之本身,則又補足“今何許”一大反詰之自然意蘊。結(jié)筆之意境,實為南宋國運之寫照。返觀數(shù)峰清苦二句,其意蘊正為結(jié)尾之伏筆。在此九年之前,辛稼軒作《摸魚兒》,結(jié)云:“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蹦耸峭灰饩。白石本詞用舞字結(jié)穴,蘊含無限蒼涼悲壯。

  善于提空描寫,從虛處著筆,是白石詞的'一大特點。此詞將身世之感、家國之恨融為一片,乃南宋愛國詞中無價瑰寶。而身世家國皆以自然意象出之,自然意象在詞中占優(yōu)勢,又將自然、人生、歷史(尚友天隨與懷古)、時代打成一片,融為一體。

  尤其“今何許”之一大反詰,其意義雖著重于今,但其意味實遠(yuǎn)遠(yuǎn)超越之,乃是詞人面對自然、人生、歷史、時代所提出之一哲學(xué)反思。全詞意境遂亦提升至于哲理高度!敖窈卧S”,真可媲美于《桃花源記》“問今是何世”,《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這首詞無限感慨,全在虛處,正是“意愈切而詞愈微”,這種寫法,易形成自我抒寫之形象與所寫之意象間接開距離,造成朦朧之美感。此詞聲情之配合亦極精妙。上片首句首二字燕雁為疊韻,末句三四字黃昏為雙聲,下片同位句同位字第四又為疊韻,參差又為雙聲。分毫不爽,自然天成。雙聲疊韻之回環(huán),妙用在于為此一尺幅短章增添了聲情綿綿無盡之致。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10

  遼鶴歸來,故鄉(xiāng)多少傷心地。寸書不寄。魚浪空千里。

  憑仗桃根,說與凄涼意。愁無際。舊時衣袂。猶有東門淚。

  翻譯

  我像那“遼東鶴”,離開多年之后,終于又歸來了。這熟悉而又生疏的故鄉(xiāng),有多少能勾起我傷感落淚的地方。都說魚能傳書,可是江波空自千里長流,這些年我們競未通過一封信。

  如今物是人非,我只能通過她的妹妹代我轉(zhuǎn)達凄涼的心情。 不知道這哀愁何處才是盡頭?我只記得:舊日的衣袖上,還留著她在東門送別我時滴落的淚水。

  注釋

  遼鶴:常用以指重游舊地之人。

  魚浪:此處說戀人沒有寄書,自己空等了千里外戀人的消息。

  桃根:桃根為桃葉之妹。

  衣袂:衣袖。

  東門:泛指離別之地。句意為衣袖上仍有當(dāng)年的淚痕。

  賞析

  “遼鶴歸來,故鄉(xiāng)多少傷心地”,起首二句以比興發(fā)端。將自己比作離家千年的遼東鶴,一旦飛回故鄉(xiāng),事事處處都引起對往昔生活的深情回憶,觸發(fā)起無限傷感的情懷,“遼鶴”用的是《搜神后記》中丁令威的故事!薄肮枢l(xiāng)多少傷心地”,《夷堅二志》作“故人多少傷心事。”

  “寸書不寄,魚浪空千里”兩句。暗用典故。劉向《列仙傳》載:“陵陽子明釣得白魚,腹中有書!坝,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有句云: “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边@里化用舊典,補敘別后多年了無音們。上句似先寫對方不寄書,實足從巳方感覺而后得知。下句直說自己久盼情狀。盼而“空”是結(jié)果”久盼的全過程,便從這個“空”字透露出來,從這個“空”,才回過頭來察覺了本是由于對方的“寸書不寄”。詞意平實,卻蘊思細(xì)致,深有韻味。

  過片又回到眼前,“憑仗桃根,說與凄涼意”。人事變遷,信音遼邈,重來舊處,不見伊人,欲訴無由。東晉王獻之有《桃葉歌》三首,其二云:“桃葉復(fù)桃葉,桃葉連桃根。桃葉,獻之愛妾名,其妹名桃根。姊妹連枝,憑她說與,作者用比曲說如此雖隔一層,也是有死勝無了!捌鄾鲆狻保兑膱匀尽纷鳌跋嗨家狻!捌鄾觥币埠,“相思”也好,都是指多年積蓄未了情。 “凄涼”二字似乎表達得更深一些。有此二字,亦足以道出滿腔幽情了。

  結(jié)尾“愁無際”三字,包含了別來至今,蕩漾在自己心中的無盡的悲感!芭f時衣袂,猶有東門淚”寫黯然銷魂之意,將情感推向極致。詞人看到她的舊時衣物至今猶在,內(nèi)心情感無法抑制,除了泫然淚下之外,再也說不出任何話語。古樂府《東門行》曰:“出東門,不顧歸!啊睎|門”在古典文學(xué)中是帶有濃厚悲傷色彩和感傷意蘊的送別之所,被賦予“一去不返”的定性。詞人在這里化用,足以體現(xiàn)他仿佛認(rèn)命一般,對于那些離去的人和事不抱任何希冀與期待了。

  這首詞直抒胸臆,雖淡淡寫來,亦有深情無限。全篇章法多變,搖曳生姿,起承轉(zhuǎn)合,各具其妙。最妙處當(dāng)是結(jié)句,觸物生情,遙應(yīng)篇首,既綰合全篇,又點透題旨,有語淡情深之余味。

  創(chuàng)作背景

  周邦彥年輕時與蘇州歌伎岳楚云交往甚密。后來周邦彥離開蘇州回到京師,但對其情意卻絲毫未減。當(dāng)詞人再次回到蘇州,她已嫁與他人。幾天之后,周邦彥參加蘇州太守蔡巒的宴會時,見到了岳楚云的妹妹,于是詞人便創(chuàng)作了這首《點絳唇·傷感》來表達自己的無盡相思之情。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11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翻譯

  暮春時節(jié),深閨里無邊的寂寞如潮水般涌來,這一寸的柔腸卻要容下千絲萬縷的愁緒。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卻越容易流逝,淅淅瀝瀝的雨聲催著落紅,也催著春天歸去的腳步。

  在這寂寞暮春里,倚遍了每一寸相思闌干,縱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無情緒。輕問一聲:“良人呵,你在何處?”眼前只有那一眼望不到邊的連綿衰草,蔓延著良人必經(jīng)的道路。

  注釋

  “寂寞”二句:此系對韋莊調(diào)寄《應(yīng)天長》二詞中有關(guān)語句的隱括和新變。

  人何處:所思念的人在哪里?

  賞析一

  這是一首借傷春寫離恨的閨怨詞。全詞情詞并勝,神韻悠然,層層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無限愁情。

  首先詞人將“一寸”柔腸與“千縷”愁思相提并論,使人產(chǎn)生了一種強烈的壓抑感,仿佛她愁腸欲斷,再也承受不住!跋Т骸眱删,不復(fù)直言其愁,卻“惜春春去”的矛盾中展現(xiàn)女子的心理活動。淅瀝的雨聲催逼著落紅,也催逼著春天歸去的腳步。唯一能給深閨女子一點慰藉的春花也凋落了,那催花的雨滴只留下幾聲空洞的回響。惜春,惜花,也正是惜青春、惜年華的寫照。

  下片寫憑闌遠(yuǎn)望。中國古典詩詞中,常用“倚闌”表示人物心情悒郁無聊。這里詞人“倚”這個動詞后面綴以“遍”字,活畫出一深閨女子百無聊賴的煩悶苦惱。下句中又以“只是”與“倚遍”相呼應(yīng),襯托出因愁苦而造成的“無情緒”,這就有力地表現(xiàn)了愁情深重,無法排解。

  結(jié)尾處,遙問“人何處”,點明憑闌遠(yuǎn)望的目的,同時也暗示了“柔腸一寸愁千縷”、“祇是無情緒”的根本原因。這里,詞人巧妙地安排了一個有問無答的布局,卻轉(zhuǎn)筆追隨著女子的視線去描繪那望不到盡頭的萋萋芳草,正順著良人歸來時所必經(jīng)的道路蔓延開去,一直延伸到遙遠(yuǎn)的天邊。然而望到盡頭,唯見“連天芳草”,不見良人蹤影。

  這首詞上片寫傷春之情,下片寫傷別之情。傷春、傷別,融為柔腸寸斷的千縷濃愁?坍嫵鲆粋愛情專注執(zhí)著、情感真摯細(xì)膩的深閨思婦的形象。寫出了讓人肝腸寸斷的千縷濃愁:寂寞愁、傷春愁,傷別愁以及盼歸愁。結(jié)尾“望斷”二字寫盡盼歸不能的愁苦,此時感情已積聚至最高峰,全詞達到高潮。

  賞析二

  這首詞的基本內(nèi)容:

  上片第一句“寂寞深閨”,寫一個青年女子在自己深藏后院的閨房里,心中感到非常寂寞;第二句“柔腸一寸愁千縷”,寫青年女子的愁狀,一寸柔腸便有千縷愁絲,那么整個人呢?可見她的寂寞和憂愁該有多么厲害。第三四句“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睂懬嗄昱討n愁的環(huán)境:給人帶來希望并讓人惋惜的春天走了,又下起了催著春花凋落的雨。這一切,能不讓人愁上加愁嗎?這是上片的內(nèi)容。

  下片第一二句“倚遍欄干,只是無情緒!”還是寫青年女子的愁狀。待在閨房里是“寸腸千縷愁”,只好走到閨房外面。但過去青年女子是不能隨便走下閨房樓梯的,所以只能在上面依著欄桿想一想,望一望。想什么?正是那“催花雨”讓她想到了“人何處?”想道了離自己而遠(yuǎn)去的意中人現(xiàn)在何處?,是否也在淋雨?什么時候回來?這才是青年女子真正憂愁的原因;那她望什么?望外面的風(fēng)景嗎?不是,是望自己的想象中的景象——意中人歸來時的情景。望到了嗎?沒有。那望到了什么?望到了“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笔前。⊥降氖沁B到天邊的無際荒草,是望不見歸路——意中人歸來的那條路。這就是青年女子倚欄眺望的凄涼情景、心理狀態(tài)和無望結(jié)果。

  以上就是這首詞在四十一個字中所表達的基本意思。

  這首詞的結(jié)構(gòu)和寫作藝術(shù)手法:

  全詞由寫寂寞之愁,到寫傷春之愁,再寫傷別之愁,更寫盼歸之愁,這樣全面地、層層遞進地表現(xiàn)了青年女子心中愁情不斷累積的情狀,是遞進的寫法。一個“雨”字,把上下兩片勾聯(lián)在一起;遠(yuǎn)處是無際荒草,近處是雨催花落;閨房內(nèi)是愁腸寸斷,閨房外是滿目凄涼。多么凄美的意境!詞人在這里把青年女子的“愁”的確已然寫盡、寫透,可謂淋漓盡致!所以明代陸云龍在《詞菁》中稱道此首詞是“淚盡個中”,《云韶集》也盛贊此作“情詞并勝,神韻悠然!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12

  原文:

  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馀花落處。滿地和煙雨。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王孫去。萋萋無數(shù)。南北東西路。

  詩詞賞析:

  前兩句用典,寫人去園空、草木無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皝y生”二字,顯出荒蕪之狀。“誰為主”的嘆問,點明園的荒涼無主,蘊含著詞人對人世滄桑的慨嘆。三、四句渲染襯托,描寫無主荒園在細(xì)雨中的情景:春色凋零,花朵紛墜,枝頭稀疏的余花,也隨濛濛細(xì)雨飄逝“滿地”,境界開闊而情調(diào)婉傷。雖寫雨中落花,卻含草盛人稀、無可奈何的惆悵,為寫離別奠定感情基調(diào)。以下幾句寫離情!坝质请x歌,一闋長亭暮”此句情景交融,長亭,亦稱十里長亭,古人送行餞別之地;此暗指別意綿綿,難舍難分,直到日暮。詞人抓住特定時刻,刻畫出這幅黯然銷魂的長亭送別的畫面。最后“王孫”三句,是全詞之主旨。凝望著親人漸行漸遠(yuǎn),慢慢消失了,唯見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無涯。 結(jié)尾處詞人以景結(jié)情,渲染了無限惆悵和依依惜別的感情,給人留下無窮的想像。整首詞的語言清新柔婉,屬婉約一派。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13

  原文:

  高柳蟬嘶,采菱歌斷秋風(fēng)起。晚云如髻。湖上山橫翠。

  簾卷西樓,過雨涼生袂。天如水。畫樓十二。有個人同倚。

  詩詞賞析:

  這首詞通過初秋景物的描寫,委婉含蓄地表露了懷人之情。上片寫景。高柳蟬嘶,湖山橫翠。秋風(fēng)菱歌,晚云如髻。一派清秋景色。下片抒情。簾卷西樓,雨后生涼,獨自倚欄,益增懷人秋思。全詞構(gòu)思清新,秀媚有致。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14

  《點絳唇》

  波上清風(fēng),畫船明月人歸後。

  漸消殘酒。獨自憑闌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重回首。

  淡煙疏柳。隱隱蕪城漏。

  【作者】:

  魏夫人(?-?) 名字失傳,襄陽(今屬湖北)人。文學(xué)家魏泰之姊,宰相曾布之妻,封魯國夫人,時稱魏夫人。現(xiàn)存其詞十四首,語言清麗,音調(diào)諧婉,后人對其詞評價頗高。周泳先輯有《魯國夫人詞》。

  【賞析】:

  此詞上片寫景,明月清風(fēng),畫船載酒,轉(zhuǎn)眼夜闌人散,殘酒漸消,獨自憑欄,不勝悵惘。下片抒情,嘆人生聚散匆匆,別恨年年。那淡煙疏柳,蕪城殘漏,益增慨嘆。這首詞,清新雅潔,幽怨纏綿,表現(xiàn)了魏詞的特色。

  薛礪若《宋詞通論》:她(魏夫人)在女作家中,確為超群出眾之才。詞中名句如“愁聽隔溪殘漏,正一聲凄咽”,“淡煙疏柳,隱隱蕪城漏”,即與并時諸賢相較,亦為出色當(dāng)行之作。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15

  點絳唇·春愁

  香冷金爐,夢回鴛帳余香嫩。更無人問。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頓覺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盡。薄暮東風(fēng)緊。

  注釋

  金爐:又作‘金猊’,香爐的一種。其形似獅。

  休文:即梁沈約,她是一個多愁多病的才子。

  注釋

  金爐:又作‘金猊’,香爐的一種。其形似獅。

  休文:即梁沈約,她是一個多愁多病的才子。

  賞析

  婉約詞表現(xiàn)的往往是一種深沉委婉的思緒,心靈的潛流,雖窄卻深。高度的物質(zhì)文明陶冶了文人細(xì)膩的感受,時代的陰影又使得有宋一代文學(xué)帶上了哀怨的色彩,而詞這種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自身積淀的審美標(biāo)準(zhǔn)也影響了詞作者命題和立意。所以,作為一代中興名相的趙鼎,也將這首“春愁”詞也寫得婉約低回,那么此詞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詞的上片寫春夢醒來獨自愁。“香冷金爐,夢回鴛帳馀香嫩。”這兩句說的是,金爐中,香已冷,繡著鴛鴦的帳惟低垂著,一切都是那么閑雅,那么靜謐,那么溫馨。一個“嫩”字以通感的手法寫出了余香之幽微,若有若無。但這種寧靜而溫馨的環(huán)境又似乎處處暗含著一種無可排解的孤獨和感時傷懷的愁緒,這愁緒猶如那縷縷余香,捉摸不到,又排遣不去。

  “更無人問,一枕江南恨!边@說的是午夢醒來,愁緒不散,欲說夢境,又無人相慰相問!昂蕖币浴耙徽怼毙揎,猶如用“一江”、“一舟”來修飾“愁”,化抽象為具體事物,組接無理而化合巧妙。夢中的追尋越是迫切,醒來的失望就越發(fā)濃重。至于這恨,所指到底是什么,詞人沒有講明,也無須講明,這是因為這是一種無所不的閑愁閑恨,是一種泛化了的苦悶,這恨中蘊含的既有時代的憂郁,也有個人的愁緒。傷春愁春只是此詞的表層含義,人生的喟嘆,世事的憂慮,才是此詞的深層含義。

  下片以“消瘦休文”自比。沈約病中日益消瘦,以至“百日數(shù)旬,革帶常應(yīng)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故此后人常以“沈腰”來比喻消瘦!邦D覺春衫褪”以夸張的手法突出“消瘦”的程度。“春衫裉”即春衫寬。這兩句說的是衣服覺寬,人兒憔悴、苦澀之中有著執(zhí)著!邦D”字以時間之短與衣衫之寬的對比突出消瘦之快,“頓”還有驚奇、感嘆、無奈等復(fù)雜感情。

  “清明近,杏花吹盡,薄暮東風(fēng)緊!边@三句以景作結(jié),含不盡之意。這三句說的是清明已近,那鬧春杏花已吹落殆盡,春色將老“一片飛花減卻春,風(fēng)飄萬點正愁人!边@種冷清的境界里,作者獨立無語,不覺又是黃昏,頓感東風(fēng)陣陣夾寒意。

  清明時節(jié)多風(fēng)雨,若再有風(fēng)雨夜過園林,無多春色還能留幾分呢?東風(fēng)帶來春雨,催開百花,然而東風(fēng)又吹老園林,送走春色,所以宋人常有“東風(fēng)惡”之語。“薄暮東風(fēng)緊”寫的是眼前之景,暗含的卻是擔(dān)憂明日春色將逝之情。一個“緊”字通俗而富有表現(xiàn)力,既寫出了東風(fēng)緊吹的力度,又寫出了作者“一任羅衣貼體寒”,守住春光不放的深情。

  這首詞屬于婉約派詞作,但婉而不弱,約而不晦。譬如詞的結(jié)尾,寫的是日暮花落之景。詞人傷春惜花,守至日暮,依然不愿去,雖無可奈何又依依不舍,惋嘆之中又有著堅韌,婉約之中猶有筋骨。詞的語言含蓄有味而通俗易懂,雖到口即消卻耐人尋味。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寫春景,抒離恨。上片寫室內(nèi)情景。香冷 金猊,夢回鴛帳,離恨一枕,悄無人問。下片寫室外景色。清明節(jié)近,杏花隨風(fēng),薄暮來臨,東風(fēng)漸緊。委婉柔媚,意境幽美。

【《點絳唇》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點絳唇·梅》原文及賞析11-19

《點絳唇·送李琴泉》原文及賞析10-16

點絳唇·途中逢管倅原文及賞析10-16

點絳唇詩詞賞析02-23

點絳唇·紹興乙卯登絕頂小亭原文賞析10-21

點絳唇·十月二日馬上原文及賞析10-15

點絳唇·途中逢管倅_趙彥端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10-15

《點絳唇·途中逢管倅》詩詞鑒賞06-27

《點絳唇·蹴罷秋千》詩詞鑒賞06-23

《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姜夔宋詞注釋翻譯賞析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