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琳》原文及翻譯賞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古詩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寄王琳》原文及翻譯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寄王琳
朝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原文:
玉關道路遠,金陵信使疏。
獨下千行淚,開君萬里書。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身在玉門關外道路竟如此遙遠,翹望故都金陵音信又何等稀疏。
我現(xiàn)在激動地流下千行熱淚,只因為拜讀了您萬里寄來的手書。
注釋
、偻趿眨海526—573年),字子珩,南北朝時期名將。庾信好友。
、谟耜P: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逗鬂h書·班超傳》載,班超于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率軍赴西域,至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自以久在絕域,年老思鄉(xiāng)”,遂上疏請歸,疏中說:“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扁仔旁谶@里暗用其事,以自己羈旅長安比班超“久在絕域”,所以說“玉關道路遠”。
、劢鹆辏毫撼瘒冀ǹ担衲暇P攀梗褐甘拐。疏:稀少。
、芮袦I:梁王僧孺《中川長望》:“故鄉(xiāng)相思者,當春愛顏色。獨寫千行淚,誰同萬里憶。”
、菥褐竿趿。萬里書:從遠方寄來的信。時王琳在郢城練兵,志在為梁雪恥,他寄給庾信的書信中不乏報仇雪恥之意,所以庾信為之泣下。
古詩簡介
《寄王琳》是南北朝時期著名詩人庾信所作的一首寄贈小詩。庾信在長安,收到王琳自金陵寄來的信件后所寫,“以詩代書”寄給王琳。
全詩所寫均為書信往來之事,語言質樸,感情真摯,雖寥寥數(shù)語卻寫出了詩人對故國的思念和詩人與王琳之間的深厚友情。
創(chuàng)作背景
庾信是梁朝著名的文學家。侯景之亂初步平定時,梁元帝派他出使北方的西魏,被西魏留下不許南歸。庾信十分思念南方的故國。這首詩是他在北方收到王琳寄給他的信以后所作。
賞析
詩的起首“玉關道路遠,金陵信使疏”,言詩人與王琳一仕北朝、一仕南國,相隔遙遠,音訊難通!敖鹆辍、“玉關”二地名相對,“道路遠”又與“信使疏”相對;“遠”字表示空間的距離,“疏”表示時間的久隔,這兩句對仗工整,為下句起到鋪墊的作用。
“獨下千行淚,開君萬里書”意為接到王琳來自遠方的書信,不禁滄然淚下,未曾見到信上的文字,卻已經(jīng)淚灑千行了。這一流淚啟信的細節(jié)描寫,比開君萬里書,讀罷千行淚更為感人,生動地表現(xiàn)出作者悲喜交集,感慨萬端的復雜心情。尤其是一個“獨”字,蘊意極深。當時,庾信雖然受到北周朝廷的賞識,在長安供職俸祿,但他“身在曹營心在漢”,暗中與王琳通信,一刻也沒有忘記故國之恥。在復雜的政治環(huán)境下,他的鄉(xiāng)關之思和南歸之意是不能直率表露的,只能通過詩文曲折婉轉地表現(xiàn)。用一個“獨”字,既寫出了暗中有所希冀,也寫出了作者身在異邦,孤獨苦悶的環(huán)境和感受。“萬里書”與“千行淚”相對,皆用夸張的手法,描寫此信得來之不易,又與上二句“道路遠”、“信使疏”相照應,針線十分緊密,構思亦很巧妙。僅僅二十個字,卻抵得過千言萬語,包孕著作者十分復雜的情感,深沉含蓄,催人淚下。
前二句言南北道遠,音訊疏隔。言外之意:今日居然接到故人書信,不勝驚喜。后二句寫拆閱書信時的心情。王琳懷雪恥之志,可以想象信中滿紙慷慨悲壯之詞,使詩人深受感動,為之下淚。詩人為何拆書下淚?是有感于故人萬里寄書的情誼?還是觸動了悠悠鄉(xiāng)思?或是感慨于故人的忠烈之情,而羞慚于自己的茍全?詩中均未言明。無限話語盡在潸然而下的“千行淚”中。
。圩髡吆喗椋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蘭成。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庾信可以說是南北朝文學的集大成者。他以聰穎的資質,在梁這個南朝文學的全盛時代積累了很高的文學素養(yǎng),又來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經(jīng)歷豐富了創(chuàng)作的內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
人物生平
父肩吾,官至散騎常侍,中書令,文名卓著。公元527年,庚信侍昭明太子東宮講讀;532年,為皇太子抄撰學士;548年侯景作亂,任健康令,奉命御敵,未幾兵敗,西奔江陵;554年,奉命出使西魏,魏帝惜其才,強留長安;556年,北周代魏,轉仕北周,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575年陳朝請求北周放其回國,北周不許。579年,托病辭官;公元581年隋開皇元年,庚信已經(jīng)69歲,七月死于北方:
父親是高官,又是譽滿江南的大詩人,庚信的童年生活生活優(yōu)越安定。他天生聰敏,又兼家學濡染,自幼便博覽群書,據(jù)說尤善左傳,很快便有文名。15歲那年受詔入東宮19歲就成為抄撰學士。當時父子二人均在東宮,出入禁廷,當時帝亦好文,對之恩寵有加。
生活無憂無慮,仕途青云直上,又是才華橫溢文名遠播的詩人。即使不是為了佳人,一個男人最希望的大概也是成為才子。而一個才子最希望的呢,又是可以披堅執(zhí)銳,馳騁沙場。庚信雖然沒打過仗,但僅僅是紙上談兵,就使賊盜聞風而散,這如何不讓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呢?這一時期庾信的詩文,多是宮廷艷賦,史評詩文“綺艷”,大概主要說的就是這個時期的作品。
侯景的那一年,庚信36歲,叛軍攻建康。當時庚信正是建康令。簡文帝命令庚信率領宮中一般文武守宮城。據(jù)說景軍來時 人人著鐵面。庚信見事不妙,就棄軍逃跑了。后來景軍攻下宮城,庚信便逃往江陵。吃敗仗的滋味大概是不好受吧,庚信受到此生第一次的大挫,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也許不如想象里的那么完美,軍事才能大概要打幾個折扣,至少貪生畏死是一定的.了。其實這也很好理解,文武雙全本就是一句夢話的。歷來的才子將軍,不過是武而優(yōu)則詩,寫出來的東西,大概都是大風起兮或者怒發(fā)沖冠之類?雌G舞搖羽扇的文弱書生,不做奸佞就該燒香了,做將軍是做不來的。
后一年,叛軍宋子仙攻下會稽,捉了庚信之父肩吾。宋要肩吾馬上作詩,不然就要殺頭。肩吾揮筆而就,詞采豐美,子仙于是讓他做了建昌令。
39歲那年,庚信又往江陵,途中遇到景軍攻郢州,景軍吃了敗仗,庚信就乘興進去看看。當時的新任郢州刺史名叫蕭韶,是庚信的老熟人。蕭韶小的時候,庾信很喜歡他,就供給衣食,并有斷袖之歡。
蕭韶長大當了官,庚信遠遠的跑來,蕭韶接待的不是很熱心。吃飯的時候,不顧尊卑的坐在庾信的榻上,坐了也就算了,還有一臉的傲氣。庚信很是不爽,就借酒撒潑,把蕭韶面前的杯盤碗盞丟了一地,肆意踐踏。完了說,你長臉了今天。當時賓客滿堂,大家瞠目結舌,把蕭韶弄的很不好意思。文人的自尊心自然極強,不過通常都忘了有自尊心的不只他一個。庚信睚眥必報,其沒有涵養(yǎng)竟至如此。庚信到了江陵,任御使中丞,就住在宋玉的舊宅,大概也時常做些高唐神女的夢吧。同年庾信失其父。
此后的挫折就接二連三,42歲那年,庚信奉命出使西魏魏帝早聞其名,心常向往之,這次既然來了,當然就沒有放回去的道理。庚信無可奈何,就在西魏做了官,并且慢慢地越做越大。南北朝少有安寧,再過兩年,北周代魏。反正已經(jīng)失節(jié)了一次也就不在乎多失一次,于是庚信又在北周為官。再一年,陳代梁,庚信的故國沒有了。
從此,庚信只好更死心塌地的隨遇而安了這一段時間,是庚信的詩文成就最突出的時期。受后世贊嘆,以為領南北朝的是詠懷詩。所詠的懷里,征引古人,含糊著一些為故國立功的想法,不過被懦弱壓的只剩下無可奈何了,所詠也不過是空談。還有一部分,就是為這個帝那個帝歌功頌德了,以及郊廟歌辭之類。既然懦弱,一方面沒有膽量,另一方面也難得有骨氣,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至于說他做官為政簡靜,吏民為安;又和趙滕諸王詩文往來,交若布衣之交;又為群公作碑志;還有像王褒這樣的同為降臣文情相當?shù)呐笥眩膊贿^就是文人本色。滕王曾為其編《庚開府集》12卷。后人又陸續(xù)為之輯集,隨輯隨亡,早期的宮廷詩大多亡遺。
庚信63歲時,南陳要求北周讓其回國,北周武帝沒有答應,庚信由是斷了回鄉(xiāng)的念頭。67歲庚信托病辭官。越年,好友趙滕二王被誅。再一年,隋代周。不久之后,庾信就死了。
【《寄王琳》原文及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寄王琳》庾信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4-12
庾信《寄王琳》賞析08-17
《寄人》原文及翻譯賞析03-08
寄人原文翻譯賞析03-13
寄王舍人竹樓原文及賞析08-19
登樓寄王卿原文及賞析07-22
夜雨寄北原文翻譯及賞析02-16
夜雨寄北原文翻譯賞析02-24
早春寄王漢陽原文及賞析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