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精選26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1
起初買這本書是因為陳喬恩(女神)在一期訪談節(jié)目中推薦此書,本著愛屋及烏的原則決定拜讀此書。書拿到手里很厚實的一本,按照我看書的速度估計要花一個月時間,結果剛完前兩篇文章就中毒了,接下來的一周時間里只要有時間就會抓緊時間看。
這本書太多吸引我的地方,幾乎每一篇都是一個巨好的電影劇本,題材、故事、人物,無不精彩,合情合理,又出人意料,因為幾乎每一位精神病人,都有超強的邏輯思維,絲毫不擔心劇情上邏輯出紕漏,而電影又是很好的手段,去完全構建起他們眼中的世界,可以完全依照他們的規(guī)則來建制起另一個迥異的世界,這多么有趣。借書里的話說,“我自己也有成為精神病的潛質,這讓我擔心又興奮,興奮的是我發(fā)現了一個很大很大的新鮮領域,讓我饒有興致,這起碼在接下來較長的時間里我有一個好的興趣點,我是知道的”這也是我讓我無法停止閱讀的原因。這本書給我很多啟示,很多故事讀過許久再回想起來有會有另一番滋味。
讀完這本書讓我想起一句詩“聽從生活的安排,是快樂的”我對這種聽從有時候是接受的,有時候又覺得接受就是違背本意的所以時常會糾結。這或許就是書名的本意吧!天才也好,瘋子也罷都是安排,聽從安排或許就是快樂吧!
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很有自省的價值的(很多次理所應當的瞬間我們真的很難排除自己就是病人的事實),此書推薦給那些曾經像我一樣心靈長滿雜草的拓荒者。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2
以前以為精神病是受到極大的壓力和刺激造成的,通過這本書的描寫,原來很多精神病人是自己吊死在一個問題上鉆牛角尖想出來的。書中沒提到病人的生理指標,我想他們的病態(tài)應該不光是思想行為上的,大腦有器質性病變才能下診斷吧
你可以思考宇宙人生社會和萬物的奧秘,如果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體系,同時給社會和他人帶來積極影響,那么你是哲學家和思想家;如果上天啟示給你這些,你是宗教家。而這本書里的精神病人雖然有天才的潛質,思考的東西有意義卻是一己之偏見,無視現實生活甚至超越社會規(guī)則和道德。所以說理論要和實踐相結合,精神應當建立在物質之上,因為人既是肉體,就還是物質的。如果把自己的一日三餐現實生活安排好再去思考一些課題,遇到阻礙保持平和心態(tài),估計也不會瘋了。
不過歷史上一些科學家哲學家物理學家藝術家真有瘋的,可人家歷史留名了,而這些精神病人就只是炮灰了,可惜!
比起只追求世事繁華功名利祿的人來說,這些精神病人似乎更加純凈有追求,積極探索宇宙的奧秘。可是對于普通人來說,將理論和現實結合好,找到自己在宇宙中的價值就好,可以思考而不是妄想呀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3
本書的案例中,有些觀點還真是讓人覺得神乎其神的,但不知為什么,說得越玄就越讓我覺得不可信。并不是因為那些知識超出了我的認知,而是溝通本身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說的內容,二是說的方式。即便我可以努力嘗試去理解書中的內容,但字里行間透露出的詭異氣息卻始終無法消散。
書中人物夸夸其談,自認為才華橫溢,但在我看來,卻有很多根本就是偽命題。例如那些自稱可以往返現在與未來的人,你不如收起對我們普通人的鄙視目光,拿出讓人相信的真憑實據。像機器貓似的真刀真槍地往外掏新式裝備,看誰再敢跟你叫板?好吧,也許他們會說:“我又不是科學家,我怎么會發(fā)明那些玩藝兒?你現在要是穿越回唐朝,你發(fā)明出個電視機讓我看看!”這話貌似有些道理,可是,在這樣一個人人都有舞臺施展才華的年代,你就算搞不出發(fā)明,總可以寫本科幻小說吧?說不定還能得個雨果獎、星云獎。再退一步說,你文筆不行,寫不出小說,那你也可以去央視《挑戰(zhàn)不可能》節(jié)目大顯身手啊!
噢,這些你都不行?你只會睜眼說瞎話?那好吧,把你當作精神病,其實也沒冤枉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4
這個世界上,到底誰是天才?誰是瘋子?
在我們眼中,那些言行不正常的人便被冠上瘋子的稱號。我們以一個所謂正常人的視角審視著這個世界。殊不知,那些被我們冠上瘋子稱號的人們或許也正在用一種另類的眼光觀察著我們。誰能說清到底誰才是不正常的瘋子呢?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瘋子”的內心世界。他們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專心致志地研究他們感興趣的事情。這些所謂瘋子的人,對他們所感興趣的領域研究頗深,說起來頭頭是道,而且理論依據充足,讓人找不到反駁的理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度懷疑自己才是不正常的“瘋子”。真是一本有魔力的可怕的書!
反觀我們教育領域里的孩子,有些孩子總是與眾不同,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yè)不按時完成,課堂上左顧右盼,小動作不斷......一度成為讓我們頭疼的壞孩子。對于這些“壞孩子”,我們斥責,懲罰,叫家長。但若我們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弄清楚他們各種令人惱火行為背后的心理活動,也許我們能發(fā)現不一樣的他們。深入了解孩子并加以引導,才能讓“瘋子”成為“天才”。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等待開發(fā)的寶藏,我們這些開發(fā)者要找準他們的路線及結構,小心翼翼地加以雕琢,使他們成為最閃亮的明珠,而不是被遺棄的廢墟。孩子的美好未來,靠你我一起努力打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5
讀了這本書,多了一些書里觀點。以后看到瘋子,也許能有一種包容的心態(tài),而不是同情,恐懼,遠離。
精神病人的世界,他們也有性格,有人沉默寡言,有人喜歡說個不停,有人直來直去,有人喜歡拐彎抹角,跟大家眼中的正常人沒什么區(qū)別。唯一不同的是:會做一些“正常人”不能理解的事兒。而他們做這些事兒的根源就在于:跟“正常人”的世界觀不同。他們的世界觀與眾不同,甚至令人匪夷所思,讓人難以理解。
各種各樣的病歷,印象最深是蘇薩克氏癥候群,她的記憶似乎只能保持24小時,每一天對她來說,都是全新的一天。不要以為失憶只是不記得一些人、一些事那么簡單,他們同時會遺忘了一些技能,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會出現障礙,他們會變得暴躁、遲鈍,而且合作能力也會大大降低。他們擁有屬于他們自己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混沌的,畫面、色澤、美感,好像都已經失去了其原本的意義,甚至有時候,連看對面的人,也會恍惚,腦海中會浮現出“兩只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這樣是一個人”的可笑概念。
也許我們永遠無法知道他們的世界,就像如果他們得不到有效的康復,就永遠不可能再回到正常人的世界中一樣。但有時候,不得不承認,在他們那斷篇的,無法拼湊完全的記憶世界里,悲傷和抱怨存在的空間非常有限,而他們的快樂程度也會遠遠高于正常人。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6
實話實說,我是看不懂這本書的。那些人講得東西太深奧,像什么量子力學,四維空間,我都不明白?蛇是想看,不為什么,就是想。
作者說,有一個精神病科醫(yī)師告誡他,不要想那些病人告訴你的世界觀,不然你遲早也會瘋的。讀到這里,突然有些羨慕作者,至少他能理解精神病人的世界,而我不能。換句話說,因為我知識不夠,理解力也不夠,所以我連瘋的資格都沒有。
我是個普通人,沒有超高的智商,也沒有超高的情商,平平凡凡的過一輩子,也許就是我的歸宿了?戳诉@本書,突然覺得諷刺,我不能成為什么改變世界的大人物,卻連瘋也做不到了嗎?你可能想說,瘋有什么好的。但我并不是想瘋,只是想擁有掌控自己命運的能力。
所以從現在起,努力地讀書,不為別的,只為讓自己的命運屬于自己。每天早上起來,問一問自己,我真的足夠優(yōu)秀嗎?
我并不比別人優(yōu)秀多少,至少智商不足以高到加入門薩——這本書里的一個精神病人就是門薩會員。所以沒什么可沾沾自喜的,一點成績,一柜圖書,都沒什么了不起,至少我現在,連瘋的資格都沒有。
每個天才都有可能是個瘋子,每個瘋子也都有可能是個天才。我不是天才,也不想當個瘋子,至少現在不想。但如果有一天,我因為什么事想不開而瘋了,我希望能做個真正的瘋子,天才的瘋子,希望那時候,我能有瘋的資格。
好好讀書吧,不然當你在某一天突然發(fā)現,你連瘋的資格都沒有,該是多么可悲!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7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耗時差不多一個月才看完,確實如作者自己所說,只需要你在看的時候,能有一點兒的思考,他就是欣慰的。
第一次看這種類型的書,已經完全不知道書中具體講的是什么,只依稀記得書中講了很多的不一樣的故事?赐旯适潞髸屪约河悬c凌亂感,有時候甚至會懷疑自己之前所知道的一切,而認真思考書中講的故事這個思維方式的正確性。天才和瘋子只有那么一線之隔。
很多觀點已經逐漸忘卻,但是自己作者自己說過,為什么能堅持做這個心理。每天抱著空杯的心理,擁抱每一個病人,傾聽他們的故事。只有你摒棄自己的成見,你才能體會、理解病人,同時才能感同身受。真正做到感同身受是多么的難,真是因為主人公做到了,所以他才能得到病友的信任,才能堅持下來。
生活在人的江湖中,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存在著形色各異的思想,所以在日常中遇到思想各異的人,我們可以抱著寬容的態(tài)度,認真的傾聽,需要完全的贊同,但可以表示理解!多一份理解,多一分寬容,世界都美好了。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8
“這個世界,究竟是什么樣的?”
這本書的答案是:沒有人能夠說清楚這個世界到底是怎樣的了,但是你可以在你自己眼中可以明白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上,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或許在這一類人中,他們對這個世界有著獨特的見解,他們就是精神病人。這個就是這本書主要新穎的地方吧!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此書是高銘老師所著,里面的文字通俗易懂,都是以對話方式呈現的,讀者大多可以很容易理解,并且能夠隨著作者投入到書的情景里面去,大多數看這本書的人都會廢寢忘食,并且還可以看好幾遍。在作者的描述中,讓我知道在精神病人的世界中,原來有這么多的想法,他們的思維超乎了平常人的思維邏輯,他們的推理方式實在是不得不讓我對他們刮目相看,讓我刷新了對他們的認知。
他們的眼中,我們是那么的的無知、渺小、愚蠢,我很驚訝他們的想法,是那么的獨特,創(chuàng)造了不一樣的世界感知,他們能夠通過很小的東西聯想出更大的事物,并通過自己的頭腦無止境的思考下去。
里面有提到一個精神病醫(yī)生,他說道:如果這個精神病人是快樂的,那我們就沒有必要去打斷他。是的,我們不要用另類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如果你覺得他傻的話,然后在他的眼中,你或許什么都不是,根本就瞧不起你。
希望他們能夠健康快樂的思考下去,生活下去。有時我們可能無法理解他們?yōu)槭裁催@樣做,或許他們只是想證明自己是對的。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9
有時天才和瘋子真的只有一步之遙。《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一本以精神病人為題材的書,講述了作者與精神病人溝通、并且試圖了解關于他們世界的故事。通過這本書,讓我們更加深刻的去思考天才和瘋子到底有什么區(qū)別。
什么是瘋子?什么是天才?天才是瘋子的基礎,天才的極致便是瘋子。有多少瘋子,在自己的世界里正常著,又有多少天才,在自己的世界里瘋狂著。一道看似鮮明的界限,區(qū)分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和群體,界限左右,瘋狂與正常。界限之上,困惑與彷徨。有人說過:不瘋魔不成活。在這本書中,很多精神病人的言論都讓我們無比認同,因為他們思維邏輯清晰,言辭合理、無懈可擊。他們好像是天生的哲學家、科學家一般,用作者書中的話來說:哲學家與瘋子的區(qū)別在于,一個只是在想,而一個真的去做了。
精神病人是簡單的、坦率的,甚至可以說是死腦筋。世上沒有太多非黑即白的事情,因此世人選擇中庸。太多的人為利益或者其他世俗的東西而選擇放棄追求。而精神病人那種無所畏懼、不被外物所擾的精神卻讓人感動。他們的呢喃細語不會被大多數人認同,他們的觀點想法不會被大多人采納,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對于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是再正常不過的,那我們又憑什么說精神病人的想法是瘋狂的呢?
或許有很多人一直認為那些精神病患者,或者說是“瘋子”,就是那種傻傻的、呆呆的、瘋狂的。但其實,也許有些“瘋子”,他們很痛苦,很無奈,沒有人理解他們,他們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如果我們能夠對他們多一份容納,少一份鄙夷,多一份關懷,少一份斥責,多一份信任,少一份質疑,那么是不是能減少一個瘋子,多出一份美好的未來呢?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要試著去理解別人的世界,接受別人的觀點,多傾聽他人的想法與意見,這樣我們就能看到別人眼里不一樣的東西,發(fā)現不一樣的世界,無論是對自己還是他人,都是有益無害的。天才和瘋子的區(qū)別就在于他們的觀點是否被大多數人所認可、證明。每一個天才在不被認可、無人理解的時候,不就是人們口中和心中所認為的瘋子嗎?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10
這本書我記得很久之前買的,翻了一下購物車是16年10月下單的,買后看了大概三分之一,有點瘆人,就沒繼續(xù)看了。買之前不知道是講的什么,以為是天才少年,思維奇特之類的,看后簡單總結,是一本以對話形式寫精神病人的書,這本書看一遍就好。
當時火爆的原因應該是:一這是寫精神病人的;二是可能挺多人找到了共鳴。內容應該是真實案例,有當事人驚悚的回憶,或者是殺人經歷,這點讓人有點害怕。
但整體看完你會思考,他們中的有的人真的是精神病人嗎?還是只是思想偏執(zhí),有點死心眼兒,在追求答案、刨根問底的過程中迷失了自己?其中有的確有病的,但那種高級知識分子,怎么最后也認為自己是病人了呢?因為他們在探尋結果時,找不到答案了嗎?還是發(fā)現自己的答案超出常人認知了,這種獨特的思維顯得有點格格不入,然后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有?
這些病人里也有作者佩服的人,無論從知識的淵博程度,還是理智的邏輯分析能力,無論是涉及物理學還是社會學、哲學,有些人完全有一套自己的思想體系。你不能說他們不對,而是我們未知。
不止一個人告訴我,看問題要看本質,不能只看表面。遇見事情時,有多少人能停下來思考一下,認真的研究本質?
作者后記里有一段經歷我覺得特別好,開始是對詩詞感興趣,然后了解詩人時代背景,怎么寫出的詩,接下來同時期的世界上發(fā)生了什么事,又從政治、人文、經濟、宗教多方面綜合了解,自己的思想價值體系和對世界認識的一個架構無形中就形成了。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11
很早知道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圖書,卻不知道這是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看完以后,我會發(fā)現這些人比正常人還正常,書中涉及到的內容太多太多了,心理學、宗教、量子物理、多重宇宙以及瑪雅文明等,真的不懂這些人到底是瘋子還會天才,這個世界有我們太多不理解的東西。
這個世界究竟是什么樣子的?或許我們自己也說不清楚吧,作者卻從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向探索這個世界,首先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勇氣,不斷地訪問這些精神病,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不同尋常的世界觀。只是有限,有些地方雖然沒有看懂,略有遺憾。但是卻感覺到他們的世界觀很奇特,知識是那么的豐富,每個故事都有令人深思的問題在里面。他們的執(zhí)著是那么可怕,對這個世界的疑問是那么的多。或者這就是我們質疑他們?yōu)樯窠洸〉脑虬,在他們嚴重我們何嘗又不是一群怪人呢?真的不知道是他們真的瘋了,還是我們已經習慣了命運的安排。
想到《靈魂的尾巴》里面的幾句話:想出去很簡單,就跟靈魂盤起尾巴基金軀殼當人一樣,想不被人當神經病,那就必須藏好一些想法,不要隨便告訴別人,這樣就安全了。正常人之所以為正常人,大概是因為我們在很多時候隱藏了我們心中的想法吧,感覺這真的像一個悲劇的故事,。
其中的《角度問題》也讓我深有感觸,隨著時間的流逝,閱歷的豐富,現在的我們想事情越來越復雜了,我們習慣自己的經驗和態(tài)度去教育孩子,試想一下,這樣的操作孩子真的能接受嗎?他們真的會理解嗎?動畫片《天上掉下個豬八戒》里面有這樣一個場景,八戒倒立以后發(fā)現福迪變高了,變得不是福迪,而是看人的角度。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看事情的話,或許就能明白他人的看法了吧。有時候我想不明白精神病人講的那些話,換個角度或許就懂了,作者也是這樣走進他們的世界的吧。如果哪天你看到我不正常了,或許是你不正常了,哈哈哈...
作者說這本書是一個悲劇,現在想想也確實如此,書中提到很多神奇的想法,四維生物、靈魂的尾巴,時間的盡頭,多重宇宙...這些“瘋子”嚴密的邏輯性和推理又讓我們無言以對。而我們早已不再對這個世界充滿各種各樣的疑問,習慣了每天的事情,到底誰才是天才,誰才是瘋子?不管如何,我們已經漸漸地走向普通人這條路。通過這些“瘋子”的故事,希望我們可以從他們世界觀中獲得一些啟迪,對這個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有一些不一樣的了解。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12
我曾經和大多數人一樣,認為那些被關進精神病院的瘋子思維混亂,只會胡言亂語。但實際上,那些精神病人其實沒有傳言中那么恐怖。他們有著只屬于他們的思維方式,和縝密到讓你找不出任何破綻的世界觀。他們的知識面可能比你要廣得多,他們可能精通量子物理學,可能精通哲學……他們總能看到那些普通人看不到的東西。
還記得,我打開這本書看的第一篇訪談實記,叫角色問題。說實話,我當時覺得我看的是一個短篇科幻小說,一篇讀完,給我的感覺只有一個——不可思議。
這一篇說的是一個妄想癥患者,他認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由他創(chuàng)造,且是為了對他這個主人公產生影響而存在。他的人生如同一本小說,他自己便是這本小說的主人公兼作者,所有的事都會按照他所想的樣子去發(fā)展。相信你一定會覺得這很荒謬,無法理解。但是,在結尾,作者發(fā)現這位患者準確地預測了自己出院的時間。這也就是我上文中說到覺得不可思議的原因。
如果你看到了這篇訪談實記,那么你將會有和作者一樣的感覺——這個患者的世界觀堅不可摧。
我相信,看到這里,你應該也已經對那所謂的瘋子有了一定的改觀;蛟S,你認為上面那個患者只是運氣好,并不能說明什么。
但相信我,如果你看完了這本書,你一定會驚異于那些所謂的瘋子的智商的。
現在的我,對這個特殊的群體充滿了敬畏。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獨特的、不為常人所理解的世界觀是一種創(chuàng)新。他們創(chuàng)新了多種不同于我們的新的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就像大家經常說的,“換一個角度看世界”。
現在的我們,常常會缺乏這種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我總聽到別人說,只要你能拿一個東西來,我們中國立刻可以給你造出一模一樣的?,這句話聽起來總是那么刺耳。
在科技方面是這樣,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也是如此。我們總是去打聽那些成功的學長、學姐的學習方法,或者,不顧自己的實力如何,堅持和成績好的同學用同一種資料。到最后,我們就會發(fā)現,我們其實并不適合他們學習的方式方法,導致事倍功半。
在做題的時候也是一樣,我們總是循規(guī)蹈矩,卻忘了有時候這樣并不方便,這也是缺少創(chuàng)新意識的表現。
在生活中,與人的交往中,我們往往會對同一件事有著不同的看法,我們應該嘗試著理解別人的世界、容納別人的觀點。這樣既能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又能充實自己的觀點,有什么不好呢?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13
其實這本書不是因為我想看才買的,而是因為我妹想看我買給她看的,當然我也對其有一定的興趣,我相信每一種類型的書都能給我?guī)聿煌母惺。書到的時候是下午,我先看的是另一本書,比較枯燥乏味,之后就拿這本書來看了,在昨天下午終于看完,和看完每本書一樣,有一時間的空虛。當我開始思索這本書看完后給我?guī)淼挠绊憰r,我的感受是信息量太大了,這本書的信息量太大了,無數個真實的案例,無數個令人驚奇的世界觀和思維方式,我相信我的一遍閱讀印象并不會太深,有些案例也沒有理解透徹,畢竟其中量子物理學,三維,四維,粒子,我真的無能為力。所以我選擇用記錄下文字的形式再一次回憶其中帶給我震驚的故事。
《愛情公寓3》里有一句話“永遠不要歧視瘋子,他只是和你的世界觀不同而已。”我一直相信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擁有我們意想不到的思維方式和獨特的天賦。因為我們接受了慣常的教育,所以我們對與我們不同的思維,行為要進行壓制,可是如果這些我們認為的不正常行為是群體行為,而我們所謂的正常行為才是非正常行為呢?因為大多數這樣做所以這樣就是正常行為了嗎?
書中提到不要細想精神病人告訴你的世界觀,不然你也會變成精神病人的。精神病醫(yī)師最后自己反而有了心理問題的也不在少數,我們足以看出其實有些精神病人根本不是瘋子,反而是天才,他們其中有些人的智商是我們普通人難以想象的,而他們的邏輯思維,甚至比我們自身的思維更加清晰和具有說服力。記得在四維蟲子中那個年輕的少年,他提出的想法甚至讓量子物理學家驚嘆。那個能將人看成各種動物的女孩,她所看到的動物(人)全是對這個人性格的反映,即使她對這個人才是第一次見面,一點也不了解。那個提出精神能力的女人……書中的案例太多,實在無法一一說明,因為其中還有太多我自己也在疑惑的問題。
那個多重人格的男人,因為孤獨感造就了另一個一模一樣的他,后來因為想要一個去疼愛的對象,造就了他們的妹妹“她”。其實我們又該怎么去評價這種行為呢?我不知道,我的想法是同情,他是被孤獨感所迫害的那個人。而我對孤獨感的理解在另一個案例中有了更深的感觸,這個案例是孤獨的守望者,一個男子夢見自己一個人出生在一座小島,這里沒有其他的人,他也逃不出這里,我的文筆不足以讓我將那種絕望的孤獨感描述清楚,可是設身處地的想想,你知道你是這些“蛋殼”中唯一活下來的人,你面對這無邊的大海天空,你努力想找到一個和你一樣的人,可是在這夢里,你永遠都是一個人,沒有體會孤獨的人無法體會那種絕望之感。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想法,我們真的是真實存在的嗎?案例中有一個男子提出我們有時候會對一個場景莫名熟悉,覺得自己經歷過,甚至自己能夠預見接下來的情況,我想這種情況也是比較常見的,他指出在人死的時候會回顧自己一生的經歷,我們之所以覺得這個場景熟悉是因為我們正在回顧我們的一生,我們是本體正在死亡中產生的回顧,而由于我們是回顧當中的人所以我們并沒有意識到我們是不存在的,我們沒有覺得時間迅速的流逝,因為我們存在于回顧的時間當中,而至于這是我的回顧還是你的回顧我們無法知道,只有等這個回顧結束,我們才知道這是誰的回顧歷程,我們從什么方式得知我們真的存在?
其中有些病人的案例,我完全無法分辨他說的究竟是真是假,有人說自己與外星人溝通,說這個地球現有的文明是被偽裝的文明,實際上地球科技和文明都高度發(fā)達,而我們普通人即是用于偽裝地球文明的犧牲品。有人說他是從多宇宙中另一個比我們現存的宇宙更先進一點的宇宙來的,現在回不去了……
相信我,在我沒看這本書里這些病人的思維,解釋之前,我也會認為這些人想的太多了,想的太復雜了,為什么鉆牛角尖,為什么這么極端,是在博取關注嗎?可是當我看完我突然想到是他們想的太多了,還是我們想的太少了?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14
第一次接觸這類探索人類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書籍,光看書名,就覺得不可思議,兩種極端似的,天才與瘋子,就像南極與北極,彼此都是極端。
書中介紹的是每一位精神病人情況的例子,通過作者去拜訪,錄音筆記錄,談話,溝通,精神病人口述,形成訪談式記錄。讀每一章節(jié)的文字,仿佛在看天文學,物理學,量子力學,很深奧不能更深入的理解內容。每一種思想都值得被尊重,閱讀中,常常使我跳出慣常的思維,偶爾也會產生共鳴,讓我覺得自己好像也偶爾是同類人。比如,有一篇印象深刻,講述的是主人公常常把人看成動物,可能是月球引力,磁場的作用,我也有類似經驗,不過,迄今為止,也就兩次,都懷疑自己是不是精神出問題了,哈哈,想想也是給自己思想一次造反的機會吧!
當你從一個正常人的角度看待精神病人這個群體時,“精神病人”也在審視著我們“正常人”這個群體。
花了較長時間斷斷續(xù)續(xù)閱讀,以全新的角度審視并思考自己關心的一切—世界本身的面貌以及生命的意義。世界上的人千千萬,事物更迭不息,不管是生命的盡頭還是時間的盡頭,其實對終究離去的我們來說是沒有盡頭的,因為正像納蘭容若說的:“人生若只如初見”,所有的美好,所有的不期而遇,都是永恒的記憶。珍惜每一段記憶,每一種想法,它有它出現的道理,只要不是有傷害性即可!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15
本書是由一位精神病醫(yī)生的視角記錄自己所見的各種案例的書。初讀這本書,我對精神病人的印象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這本書中,精神病人不是人們平時印象中的傻子或大腦發(fā)育不正常的人。他們是一群“怪人”,但他們的怪都有一定的緣由,他們都是從正常人發(fā)展過來的,根本的原因是他們有著異乎常人的觀察力、思考力或想象力,他們不但不傻,而且超乎常人。初讀他們的思想時,我非常崩潰,因為他們的思想不僅深刻,還顛覆了我的世界觀,既需要我深入的理解和思考,還需要我用強大的意志力防止自己被帶入溝中。
然而,再讀時我開始對其中的一些思想產生認同感。這本書中有這樣一類人,他們致力于尋找人類社會的本質,卻在找到答案時崩潰。舉一個例子,《棋子》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這么說:“我堅信所有的歷史,所有的輝煌絕不是聰明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而是普通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聰明人需要做的只是看清問題所在,順應一個潮流罷了。實際上,那個聰明人即使不存在,也會有其他聰明人取代;但是,那些普通人是絕對無法取代的!边@也是他瘋的原因,他太聰明,忘記了自己身為一枚棋子所處的位置。在這個高度發(fā)達的社會中,人們各司其職,一個人的力量即使再大也無法改變社會發(fā)展的潮流。要學會像水一樣順勢而流,這樣才能活得踏實而幸福。
這是我找出的應對方法。問題似乎已經解決了,但我仍然忍不住想:這個社會就真的不允許有著獨特能力和思想的人成功嗎?如果大家一直呆在社會的無限循環(huán)中一成不變,那人類不就停滯不前了嗎?你可能會說,人類是作為一個共同體進步的。但倘若所有人都遵循著現有的價值觀,現有的社會規(guī)律和自然規(guī)律生活,那社會就好像是一盤定格的棋局而不會有任何改變。事實上,人類社會確實是在進步的,這就說明要么有外力的作用,要么有人打破了平衡。關于外力的作用,因為認知水平不夠,我可能只能舉出進化的例子:人類的身體和大腦在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下發(fā)生的微小變化,隨著人類整體智力水平的提高,我們進入了信息化時代。那么內力的作用呢?你可能認為我會舉牛頓、愛因斯坦這樣改寫人類思想認知的人物,但他們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即使每個人的個性在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下被抑制了,人類本身的欲望使得自身一有機會便想打破這個平衡,制定新的規(guī)則。例如,周朝后期的諸侯自立門戶,近代的二戰(zhàn)想要瓜分世界,都是有權力的人抓住機會打破平衡。平衡一旦被打破后,就會激發(fā)起更多普通人的欲望。戰(zhàn)亂中,人們渴望和平,于是最終走向統一;手工業(yè)時代,人們不想身體太過勞累,于是產生了機器;衣食保證后,人們想要追求精神上的滿足,于是各種娛樂項目出現了。人的欲望是無限的,這也許不是壞事,至少說明人類社會可以一直發(fā)展下去。
那么回到原來的問題:這個社會真的不允許獨特的人成功嗎?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欲望,每個人都是作為獨特的個體存在的,每個人都對社會有著或小或大的影響。獨特的人或許難成功,但絕不是不能成功。成功是艱難的,你要在這個大的社會背景下讓數量很大的人認可你,就需要滿足他們的欲望。比如,你是個陰沉的人,但你很有能力,給他人帶來了利益,那你會得到他們的認可;但你若是認為陰沉是優(yōu)點,希望別人能良心發(fā)現的突然欣賞這個品質,那就是在癡人說夢了。
引用作者的一句話“當時老師講我沒聽明白的事兒,被一個精神病人給我講透徹了”。精神病人用他們獨特的思考和視角為我打開了一扇扇新世界的大門,揭開了一個個深藏在現實生活中的秘密。這本書讓我能夠更深入地思考我的生活,它還讓我意識到獨特并不是罪過,它可以是你的優(yōu)勢。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16
接觸到這本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說真的,那天在網上一看到這個書名,我的眼睛就亮了。這個名字很吸引人。當時的感覺是,和我目前的狀態(tài)很像。哪里像我也說不上來。
于是我決定讀這本書了。初看幾頁覺得很有意思,原來精神病人的內心世界是這樣的。他們的一些觀點是常人所不敢想也不能想的。但是他們想到了。這些人里面,他們大多數都是知識淵博的學者,不是物理學家就是生物學家,要么就是歷史學家或者哲學家,他們有著常人難及的智慧,但是可能因為他們研究這一領域太專注了,以至于有些走火入魔,于是就成了人們口中的瘋子。
其實,天才和瘋子的定義,并沒有那么嚴格的標準,甚至沒有什么界限,只是對于常人而言,是否在能夠接受的范圍內。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一些獨特的想法和習慣,但大多都是在大眾所接受的范圍內。
這本書我認為可以當作百科全書來看,因為這其中涉及到太多領域了。有物理學,有生物學,有心理學,有哲學,有醫(yī)學,有歷史,甚至有神學。 然后我發(fā)現,這些領域其實都是相通的。我是個求知欲比較強烈的人,看到這些自己從所未聞的知識時,覺得很神奇,很不可思議。但同時我又覺得很滿足,很充實。尤其是量子物理。讀完這本書以后,覺得中學時學的那些快要忘卻的知識,突然間又回到了我的腦子里。
不過,你也可以把這本書當作鬼話連篇來看,因為這里面講的事太玄幻了,那些是從未接觸過的觀點和想法,聽起來像神話或者變魔術。哈哈,不過,真的很有意思。
精神病人們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喜歡思考世界的本質。他們常常會問自己是從哪里來的?最終又要去向何方?這個世界是怎么來的?最終又會變得怎樣?空氣里的塵埃是怎么來的?云是怎么形成的?等等。我想,可能也只有他們才會思考這些在正常人眼里不足掛齒的東西吧。
為什么是不足掛齒呢?因為正常人跟本不關心這些。正常人關心的都是自己的工作、生活、婚姻,或者薪酬。有誰真正用心地去想過世界的本質?
一個和我一樣看過此書的朋友表示,這本書寫得有點恐怖。我不覺得恐怖,反而覺得可悲。為什么我們沒有認真的思考過這些問題呢?我們生活在匆忙的社會里,被各種工作各種事情搞得頭暈,又有多少時間靜下心來想過世界的本質呢?或者說得再近一點,何時想過自己的本質呢?
這里面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個故事是《生命的盡頭》。這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哪怕是石頭、木頭。我是這么理解的:因為和這些事物相處久了,覺得有感情了,于是覺得它們都有了靈性,或者說是生命。就像你寫了一本小說,然后就感覺小說里的人物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開始有了生命,甚至開始成長。我覺得音樂、詩、或者任何一種藝術品,都是如此。然而在書中,那個病人卻認為泥土、水也有生命,是因為它們可以讓一朵花存活,可以讓一棵樹成長,甚至可以維持人的生命,可以讓一切生生不息。如果不是因為它們自身有生命的元素,又怎么可能孕育出生命呢?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17
今天要分享的書叫做《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這本書講述了作者高銘與不同類型的精神病人交流的過程。通過作者的描寫,我也像接觸到了這些人,加上自身的想象力,這些人還挺鮮活。書里的一些精神病醫(yī)師說過,不要去深究精神病患者的言論,聽聽就過,不然說不定你就是下一個精神病患者。但當我看完整本書之后,回想那些精神病患者的言論,有時會覺得那些言論真的似乎并沒有什么問題。
正常人被評判為正常,是因為各種觀念思想與大數量的人群相同。正常情況里你不會因為想得太少而被說不正常,而你可能會因為想了別人都不會想的事情而被周圍的人覺得不正常。
“大家都這樣啊,你想這么復雜干嘛,你有病吧?”
每個成人的視角之間尚且存在區(qū)別,更不用提我們和與我們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們之間視角的差異。孩子很難以我們看問題的視角去看待問題,我們也很少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問題。你也遇到過“媽媽覺得我冷要穿秋褲”、“媽媽覺得我這時候不應該談戀愛”等等類似的時候,但你不一定會照做,你已有了自己的判斷。孩子是還小,尚且需要我們的引導,但是過分的干預,會不會限制孩子自身的成長呢?
我們在以成年人的視角告訴孩子什么東西重要、什么該記該學的時候,孩子們不一定能接受。這個該學啊,考試會用到的,那個學來干嘛,能給試卷加分么?歸結到學習動機,是“我想學知識”,還是“爸媽和老師覺得我應該學知識”。所以很難說偶爾你在講什么東西的時候,學生心里也在想:老師有病吧,這種事情想這么復雜干嘛?
換位思考,不管在哪兒,不管對誰,都是一項很有用的技能。
書里有一段話:“捉一只蟲子,放到另一棵樹上,它不會在意,它會繼續(xù)吃,繼續(xù)爬,它不會認識到周圍已經不同了,它也不在乎是不是一樣,有吃的就好!
這是一只被放到另一棵樹上依然只顧吃東西的蟲子。我覺得說是說蟲子根據自己的本能只管吃,而不在乎自己在哪棵樹上,其實也可以引申到人身上。
人有時候也像這只蟲子,那“本能”就變了,變成了長時間來被外界灌輸的觀念,別人都這樣,那我也這樣。這或許是人融入群體自保的一種方式,但是完全如此的話,身邊是一批又一批一模一樣的人,又有什么意思呢?
一些學生也像這只蟲子,“本能”是老師或家長給予、灌輸的——“你不要想太多,照著我教的學!睂W生提出的一些想法被外界以不正確的方式處理,久而久之,他遇到事情的時候不知道自己該不該想,該怎么想,想的東西對不對,最后索性不想,反正會有人講的。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就此被抹了個干凈。
遇到問題,大家把處理的方法都給了孩子,怎么做也示范給了孩子。以后遇到問題孩子能否自己將遇到的問題轉化為學習過的問題,然后選擇怎么做,此處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路。如果把其他路都堵死只留一條應付考試的路,這時候,到底是學到了知識,還是成為了機器?
當人的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性被錯誤地引導以致被抹平之后,它就變成了蟲子,外界怎么說,他就怎么做,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
教育里,教育者對被教育者的包容和正確且適當的引導很重要,把握得好,孩子的未來或許會更加有個性。老師和家長都需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成長,才能對孩子很好地負責。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18
我不認為《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里面的人物都是精神病,作者也不這樣認為。無論是從唯物還是唯心角度這些患者都提出了讓人拍手叫絕的理論。我無法反駁這些理論,就像那些理論物理學家的言論一樣,誰又能證明是對的呢,即然你說是這樣,為什么我不能說成那樣,我不能證明你是錯的,同樣你也不能證明我是錯的。
有一些案例真是直達內心......
許多患者都對量子理論有過很深的研究,下面的理論就是一個女患者提出來的: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的宇宙中,像是一個果凍,精神是這個宇宙的邊緣,宇宙是四維的,第四維是時間,我們在連續(xù)的時間上,之所以有空間和時間,是因為我們生活在物質世界,我們需要用一些概念去概括和記錄說明這個宇宙。精神是在宇宙之外的,我們只有在宇宙的邊緣才能理解,但也只是能理解一點。所以我們的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存在的,沒有消失過。只是此時的你在此刻。我們處在一個四維的宇宙中,所以我們自身有局限我們不可能搞清楚宇宙是什么,這大概就是“只緣身在此山中”吧。
還有那個研究瑪雅文化的患者,我?guī)缀蹩梢钥隙ㄋ^不是精神病,就像作者說的那個,不算他對瑪雅文化的研究成果,就算他對研究一種文明的專研精神就足以讓我們這些“正常人”自愧不如了。當一個人認真做一件事的時候,才能真正體會靈魂。
有一個患者,當她一個人生活時,她會讓自己變成一個孩子,因為她認為那才一個人真正的本我,我們提倡人要努力工作,為什么呢?因為社會需要這樣的人,社會又是什么呢?是人類自己創(chuàng)造的群居生活,要想人一群人在一起和平相處就必須要定一些規(guī)則,人在履行規(guī)則的過程漸漸忘記了本我,多么清晰而又無法反駁的觀念啊,我甚至覺得現在人一再的提倡簡單生活不就是要找到本我嘛。
對里面所說的一些雙重人格的故事,在晚上真的讓我不敢照鏡子,也許你會認為這些人是最像精神病人的人,但可惜我們每個身體內都藏著另外一個你,而且不只一個,當你憤怒的時候,那個暴躁的你就會出來,有時事后你都不敢相信當時你能說出那些話,做出那些事,只是這些人身體內的另外一個自己不受自己控制了,而我們可以由意愿去控制哪個自己出來而已。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19
本書的案例中,有些觀點還真是讓人覺得神乎其神的,但不知為什么,說得越玄就越讓我覺得不可信。并不是因為那些知識超出了我的認知,而是溝通本身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說的內容,二是說的方式。即便我可以努力嘗試去理解書中的內容,但字里行間透露出的詭異氣息卻始終無法消散。
書中人物夸夸其談,自認為才華橫溢,但在我看來,卻有很多根本就是偽命題。例如那些自稱可以往返現在與未來的人,你不如收起對我們普通人的鄙視目光,拿出讓人相信的真憑實據。像機器貓似的真刀真槍地往外掏新式裝備,看誰再敢跟你叫板?好吧,也許他們會說:“我又不是科學家,我怎么會發(fā)明那些玩藝兒?你現在要是穿越回唐朝,你發(fā)明出個電視機讓我看看!”這話貌似有些道理,可是,在這樣一個人人都有舞臺施展才華的年代,你就算搞不出發(fā)明,總可以寫本科幻小說吧?說不定還能得個雨果獎、星云獎。再退一步說,你文筆不行,寫不出小說,那你也可以去央視《挑戰(zhàn)不可能》節(jié)目大顯身手!
噢,這些你都不行?你只會睜眼說瞎話?那好吧,把你當作精神病,其實也沒冤枉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20
每個人看待這個世界都不一樣,倘若能嘗試從別人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這是多么幸運的事,本書是通過與“精神病人”的對話,讓讀者了解到,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方法,與普世的看法不一樣,也正是因為特立獨行的看法,那些所謂“瘋癲”的話語,才真正會觸發(fā)讀者對世界觀的思考,這是一個多姿多彩世界,不是因為看到了多姿多彩,而是因為有多姿多彩的思考和想象才多姿多彩。
在閱讀本書時,有個感觸,到底誰才是精神病?他們邏輯清晰、嚴謹,思維自洽,又能自圓其說,倒是沒有精神異常的我,開始懷疑是不是有精神方面的問題,懷疑從始至終都存在,有一章給予了解釋和說明,但懷疑變沒有減輕,解釋其實也是正確的,是這樣的:只要不傷害別人的執(zhí)著,都是不算精神病人,比如說,人有自己的愛好這是好事,當愛好上升到潔癖,大家也能忍受,也無傷大雅,但當潔癖上升到暴力的話,這肯定就是精神病患者,需要治療了。
其實,不管是愛好、潔癖或者患者,是因為他們有深深的執(zhí)念,過度的追求,也許正是因為有了執(zhí)念,才讓他們做出了非普通人認同的處理方式,他們往往很優(yōu)秀,這也就是為什么說,天才和瘋子僅僅一念之隔,而普通人為什么無法做到如此優(yōu)秀,是因為普通人學會了變通,學了原諒自己的不足,說白了,是放棄了追求,這到底是對,還是錯。
不管對與錯,當我們以正常人的角度來看這個群體,而這個群體也在審核著我們,他們對世界的見解,讓我覺得,世界大而不同,要允許有不同的世界觀,還要有接受和包容的心態(tài),君子和而不同吧。
通過讀這本書,讓我有了一個思想上的造反、改過、完善的機會,也提升對世界觀的認知,感謝作者的努力和付出。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21
這是一本努力從精神病人的角度去感受這個世界的書籍,作者別出心裁的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和各種精神病人交談,了解他們的想法,并把他們的故事記錄下來,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敘述。
這是一本有魔力的書,它使人們深刻的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和這些神經病人究竟有著怎樣的區(qū)別?
說實話,我佩服故事中的每一個人,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天真,我覺得其中一些人實在讓人敬畏。他們的理論,他們對世界的認知,他們對生活的態(tài)度,以及他們對自己的定位幾乎都是清晰的,對于那些偏執(zhí)的人,我是惜惜相惜的。我羨慕他們,他們即使不被普通價值觀認可,但他們仍堅持的相信自己,也許正是這種所謂的執(zhí)念才會讓他們在我們的眼中顯得不正常吧。
不過,以不同的角度看的話,可能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正常人吧。每個人的精神不一樣,所以跟不可能得到統一,從不同的視角來看世界,得到的'都是不同的結果。那么,何為正常,何為不正常?
書中不乏有一些古怪離奇讓人啼笑皆非的案例,比如說一個男人堅信女人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生物并一直恐懼著她們,又比如一個女人自稱自己曾經被外星人綁架過,還有為了獲得已能而進行開顱手術的狂人等等。但引其我最多關注的,還是那些與本書名相呼應的案例——與天才有著一線之隔的瘋子!
這些人,說是瘋子也不為過。他們有著讓人不可思議的想法和堅持,有些特點幾乎可以用荒誕來形容。他們有的像是蠱惑人心的邪教教主,有的像是蹲在路邊以為自己是蘑菇的癡呆,有的像是沉浸在自己世界的空想者,還有的,擁有誰也不相信他們會擁有的能力。除了最后一種人難以分辨真假以外,其余的人都有著一套自己強大而牢不可破的世界觀,你甚至無法用現在已知的理論去辯駁他那看似荒誕卻又邏輯緊密的推理,這也是很多人去治療別人的精神疾病而卻被帶上歪路的原因。很多這樣的案例給我?guī)砭薮蟮恼鸷,我承認他們的觀點很荒誕且很脫離實際,但是不得不承認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屬于他們,和我們不一樣的世界。這個世界有著嚴密的邏輯,甚至與現實世界接軌,你無法去辯駁,去糾正。看過這本書,你會對他們產生深深的同情和敬畏,就好像是為了不讓這種太過出格的世界觀在這個世界散播開來,我們把他們單獨的隔離開來,否定他們的觀點,否點他們的世界,他們的一切,把他們稱呼為——瘋子。
是的,我們否定了他們,但他們堅持自己的觀點,所以他們只能在那里,一個被隔離開來的地方。里面最讓我感到心痛的是兩個孩子的案例,他們兩個都是天才,只是天才的成分中夾雜著靈異。一個在物理方面有天賦的孩子自稱自己能感覺到四維蟲子,所以不斷地在物理學上探索,想探索這種超越三維的非物質性生物。另一個孩子擁有極高的智商,但是能看到好運,和厄運的顏色,并且經常做一些不被父母理解的舉動。其實不是這樣,作者努力跟她溝通后發(fā)現這些舉動看似無理取鬧,其實有著比成年人更多的思考。
書中始終貫穿一個觀點,那就是:我們不理解的東西,不要輕易下定論。作者所探尋的,是這個世界真實的面貌。他以為,人類迄今為止所了解的世界,不過是盲人摸象,只不過是,盲人依舊是盲人,即使再怎么摸,他想象中的大象也許就只是一堵墻或一根舊麻繩罷了。人類也有自己的思維局限,但突破常規(guī)的思維——或者病態(tài)思維,也許可以突破困境。從本質上說,生物體是一個病變的過程,思考的病變,很難說不是另一種病變。
精神病人和我們眼中的世界不同,但是他們和我們一樣有著自己的歡樂與悲傷,有著自己的心理活動,請給他們一些尊重,尊重他們的思想,尊重他們的信仰!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22
以前阿秀曾經跟我提到過這本書,我貌似也看見她在我電腦里也下過這本書,當時我也沒在意。后來也托她的福,張章同學把這本書交到了我手里!當然當時的使用權不屬于我,后來因為些原因最終使用權還是屬于我了。照這么回憶其實我跟這本書還挺有緣,若不是我在莫大的東臺大潤發(fā)超市巧遇張章同學三次,這本書也不會到我手里!
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作者采訪精神病人時的故事。通俗的說,就是以精神病人的角度去看這個,我們不斷質疑的世界。
其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質疑這個世界,例如先有蛋還是先有雞,活著的真正目的到底是為了什么等等一系列的質疑!我們正常人也許只是從表面分析一下。而精神病患者往往會偏執(zhí)于他們所執(zhí)著的事,把一些微小的事放大化的來看,以至于做出些極端的事情。所以在正常人的眼里他們病了,俗稱“精神病患者”。
書中提到有很多精神病醫(yī)師因為長時間跟精神病患者接觸最終他們也“病”了,也許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本來就存在些因素。因為長時間跟精神病患者接觸他們內心里面的平衡點被打亂了,所以“病”了!其實天才與瘋子只是一線之隔,關鍵在于內心里那個平衡點!
書中有兩個愛情故事。但是可以用一段文字說明。摘抄的。
指間的戒指不再閃亮
婚紗在衣柜早就塵封
我們的容顏都已慢慢蒼老
感謝你帶給我的每一天
正是因為你
我才有勇氣說:
“永遠,永遠!
第一個故事是一位臆想癥的老人,老伴逝去多年,依然認為他活著。
第二個故事是一位喪偶的中年人,不斷的學習生理等課程,為了復活愛人。
感觸很深,然后靜默不言。
書中有一段是講“角度問題”。一個女“患者”說在工作外她會是個孩子,她喜歡這個新鮮的世界,而不是去習慣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喜好而不是必須跟別人一樣的態(tài)度!這個女人其實沒有問題,反而是認為她有問題的人才有問題。不是每個人都習慣墨守成規(guī),孩子是最好的列子。不是所有大多數人認為對的事情就是對的,大多數人認為錯的事情就是錯的!而那個“大多數“的界限往往讓我們思想上有限制了,所以漸漸的我們也就習慣了!
書中結尾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人生若只如初見“!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23
最近幾天一鼓作氣終于讀完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奇書。作者對探索未知世界總有無盡的渴望,通過與一百多名“非正常人群”近距離接觸,認真思索,反復錘煉,最終形成了我國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閱讀過程中,我們無時無刻不折服于作者在此過程中的膽大心細,驚嘆于精神病人匪夷所思而又無可挑剔的另類邏輯,當然還能感受到他們不被世人理解的無奈與孤獨。
不得不說,用四年時間,通過各種渠道,利用所有的閑暇時間,探訪精神病院、公安部等機構,與這么多精神病人面對面交流,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和強大的內心,很容易被這些精神病人把思維帶偏,由精神病醫(yī)師變?yōu)獒t(yī)師精神病的也不在少數。所以千萬別太在意精神病人說的話,別深想他們告訴你的世界觀,否則你遲早也會瘋的。
而且還有一點,并不是所有的精神病人都見人就說,侃侃而談,有很充分的表達欲望,有些精神病人愣是不說話,對于這種類型,我們要去體察他們的內心,即便和他聊上一年也無濟于事,那該怎么辦呢?只有靠醫(yī)師和作者自己長時間去觀察,去接觸,甚至是模仿精神病人每天生活的一舉一動,讓他們以為你是“同類”,才會與你交流真情實感,因為與交流相比,我們更需要進入他們的心靈,而這對于一個正常人來說,該是一個何等的考驗。
之前我以為精神病人都是瘋瘋癲癲的,根本沒辦法交流,但看完這本書后我發(fā)現并不是這樣,他們只不過對于一些問題的看法和我們通常認為的相差較大而已,但他們也有自己的一套邏輯體系,而且非常嚴密,讓我們無法攻破。而且有些精神病人對量子力學、哲學、心理學等學科了解得非常透徹,想和他們順利溝通就不得不找一個物理學教授在旁邊做幫手。甚至有時候會讓你覺著,他們才是對的,用我們的認知解釋一些事情確實行不通。所以在讀書過程中,經常會驚嘆于一些精神病人廣闊的知識面,并被他們嚴密的思維與推理能力所折服。
比如物理學中有這樣的問題,兩個完全沒有關聯的粒子,會相互干擾,這個叫做粒子的無條件關聯特性。又如把粒子A的動能改變,粒子B也會莫名其妙地改變,諸如此類,迄今也沒人知道為什么。但有一位患者就可以用她創(chuàng)造的理論解釋清楚,而且用平行宇宙理論和超弦理論這兩種猜想解釋不清的現象,也能用她的理論解釋清楚,這一度令作者很崩潰,因為瘋狂查找資料之后,并沒有什么例子可以對這個理論進行質疑或推翻。這本書中還有不少這樣的案例,讓你感覺有些精神病人真的是天才,或擁有看穿世間的超能力。
然而,他們學科知識再廣闊,邏輯再縝密又能怎么樣?最終還不是被當做精神病人?為什么呢?其實有時候,精神病并不等于瘋癲,他們或許真的是天才,只不過他們的思想太另類,異于世界上的絕大多數而無法被接受。如果在一千多年前有人談到,兩個人相隔千里卻能清晰地對話、手指點一下想要的物品就能自動到家、世界各國發(fā)生的事情透過一塊兒屏幕就能一覽無余,我估計他也會被稱為“瘋子”。還有,哥白尼、尼采、梵高當時也被稱為是瘋子。但也有智商高的人沒有或者說沒有一直被稱為瘋子,比如愛因斯坦,因為天才不但要出生,還要生而逢時,只有逢時,只有適應當今社會的發(fā)展,只有讓自己的思想融入目前的世界,才能被大家接受,才能被認為是天才。
有些精神病人也是孤獨的,他們內心充實,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但不被大家理解,他們花費很多時間去研究一些問題,形成自己完整的一套體系,但不被大家接受,對于他們來說,這又是多么的無奈。這或許就是作者想要表達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24
很久沒有好好的讀一本書。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誰也不能免俗的什么都“快餐”化了,我?guī)缀跬浟送暾淖x一本書的感覺。雖然從來沒有放棄閱讀,但網絡小說鮮有精品,難得看到一本自己喜歡的文字,很多只是流于一種消磨時間。我?guī)缀跤X得我快要廢掉了。當無意中一個90后跟我推薦這本書,又看到他在文末寫下的片言只語,讓我大為詫異,于是一沖動立馬下單購買。好在不悔。
初讀這本書,我也像那位男生一樣,在每一篇的文末加上自己的感受,每每被文中人的話逗得樂不可支。我把這里的對話看成了一篇隨筆,偶爾也會為自己的機智暗自得意。但是慢慢的我笑不出來了,有一種情緒讓我微微不安,我發(fā)現我會跟著他們的話思考,會認同,會禁不住的想要去查詢我所不擅長的一些東西,不知不覺間,我似乎變成了“他”或“她”的同類!
我感知他們,跟隨著他們思想的花在他們的時空里穿行,如果忘掉他們所處的環(huán)境,忘掉他們的身份,忘掉他們間或的“不正!保銜滩蛔『炔,點頭,或者把酒暢談。
想想吧,有本書教導我們,偏執(zhí)狂才能生存,他們卻因為偏執(zhí)而被關了起來;也有人教導我們,專注專業(yè)才能成功,他們思想的火花注定沒法公之于眾,以彼之名,既便百年后的歷史如他們所言。
我印象最深的是關于瑪雅文明的探尋和論述,因為我經歷過2012那個甚囂塵上的世界末日說,所以更能明白他探尋的意義和價值,以及嚴密的邏輯、推理和深入淺出的說明,讓我有一種醍醐灌頂的通透。雖然他們的探尋可能終不過是只屬于自己的一種自言自語,之后也不過如一片落葉杳無蹤跡,但現在有了這本書,保不齊哪天有哪只手無意中翻動并看到了這篇文字,并驚為天人而得以傳世呢。
人生若只如初見,愿鴻蒙初開,赤子之心永不蒙塵,雙眸清靈通透,世事簡單不染鉛華,你我小徑相遇,灑然一笑,期待施施然得遇于另一端的驚喜。
人生在世,百年孤獨,掙扎呼號,在靈魂的深處,與另一個自己,不期而遇。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25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一本國內真實精神病人訪談手記。
可能有些人一聽到“瘋子”這兩個字都會避之不及。可這本書的作者——高銘卻不這么想。他為了得到“這個世界,究竟是什么樣的?”的答案,詢問過許多人,但誰也說不清這個世界到底是怎樣的。還有人十分疑惑他為什么要費盡心思地去想這個問題。
就在他為此困惑不解的時候,某次聽一個身為精神病科醫(yī)生的朋友說起了一些病例,頓時想到,我們?yōu)槭裁床荒苋柧癫∪,或者說我們眼中的“精神病人”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的呢?他帶著復雜的心態(tài),開始接觸這個特殊的群體。
“精神病人也有迥異的性格和行為方式:有喜歡滔滔不絕的,有沒事找事的,有沉默的,有拐彎抹角的,這點跟大街上的眾生相沒什么區(qū)別。但是他們會做些我們不能理解的事情,會有我們從未想到的觀點。他們的世界觀令人匪夷所思,他們以我們從未想到過的角度觀察著這個世界。這也許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認為精神病人難以溝通的原因吧!边@是書中對精神病人的描述。
讀罷此書,我覺得:天才和瘋子的區(qū)別就在于他們的觀點是否被大多數人認可、證明。每一個天才在不被認可,不被接受的時候,不就是人們口中和心中所認為的“瘋子”嗎?
歷史上有許多名人,就是因為和常人觀念的不同,或是當時的科技水平無法證明他們的理念,而被誤解、被處死。像喬爾丹諾·布魯諾,他就是因為宣傳了與當時大部分人所認為的地心說背道而馳的日心說,所以大家都認為他是一個瘋子,被宗教裁判燒死在鮮花廣場上。但到后來,事實證明他是對的。
或許,有些所謂精神病人的某些理論,會在將來有所證明。但在不被證實之前,他們,就是人們口中的“瘋子”。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是因為他們的理念被證明且被人認同。而所謂“瘋子”,也許只是因為人們無法理解在他們看來匪夷所思的觀念罷了。天才和瘋子之間的關系,就像左和右,僅僅只有一步之遙。
用高銘在書中所寫的話“我只覺得這本書是一扇窗,能讓你看到更多、更多的世界—其他角度的世界。我也希望有一天你能夠很坦然的說:‘讓我來告訴你,在我眼中,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 篇26
起初買這本書是因為陳喬恩(女神)在一期訪談節(jié)目中推薦此書,本著愛屋及烏的原則決定拜讀此書。書拿到手里很厚實的一本,按照我看書的速度估計要花一個月時間,結果剛完前兩篇文章就中毒了,接下來的一周時間里只要有時間就會抓緊時間看。
這本書太多吸引我的地方,幾乎每一篇都是一個巨好的電影劇本,題材、故事、人物,無不精彩,合情合理,又出人意料,因為幾乎每一位精神病人,都有超強的邏輯思維,絲毫不擔心劇情上邏輯出紕漏,而電影又是很好的手段,去完全構建起他們眼中的世界,可以完全依照他們的規(guī)則來建制起另一個迥異的世界,這多么有趣。借書里的話說,“我自己也有成為精神病的潛質,這讓我擔心又興奮,興奮的是我發(fā)現了一個很大很大的新鮮領域,讓我饒有興致,這起碼在接下來較長的時間里我有一個好的興趣點,我是知道的”這也是我讓我無法停止閱讀的原因。這本書給我很多啟示,很多故事讀過許久再回想起來有會有另一番滋味。
讀完這本書讓我想起一句詩“聽從生活的安排,是快樂的”我對這種聽從有時候是接受的,有時候又覺得接受就是違背本意的所以時常會糾結。這或許就是書名的本意吧!天才也好,瘋子也罷都是安排,聽從安排或許就是快樂吧!
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很有自省的價值的(很多次理所應當的瞬間我們真的很難排除自己就是病人的事實),此書推薦給那些曾經像我一樣心靈長滿雜草的拓荒者。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后感(精選26篇)】相關文章:
天才與瘋子04-12
動漫情侶頭像一左一右分開06-09
微博情侶頭像一左一右大全06-09
動漫情侶頭像一對一左一右06-09
《在人間》讀后感800字04-11
毛主席在花山讀后感04-09
在唐詩里孤獨漫步讀后感04-14
《贏在執(zhí)行》讀后感900字04-07
《我的左臉》讀后感04-06
動漫情侶頭像兩張一組一左一右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