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賞析

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賞析

時間:2021-03-17 19:21:08 賞析 我要投稿

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賞析

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賞析1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黃葉覆溪橋,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歷,幽泉微斷續(xù)。機心久已忘,何事驚麋鹿。

  賞析:

  南谷,在永州鄉(xiāng)下。此篇寫詩人經(jīng)荒村去南谷一路所見景象,處處緊扣深秋景物所獨具的特色。句句有景,景亦有情,交織成為一幅秋曉南谷行吟圖。

  詩人清早起來,踏著霜露往幽深的南谷走去。第一句點明時令。杪,末也。“杪秋”,即深秋!八吨亍保倘皇巧钋锞吧,同時也說明了是早晨,為“秋曉”二字點題。

  中間四句寫一路所見。詩人來到小溪,踏上小橋,到處是黃葉滿地;荒涼的山村,古樹參天。一個“覆”字,說明這里樹木之多,以致落葉能覆蓋溪橋;而一個“唯”字,更表明荒村之荒,除古木之外,余無所見。不僅如此,南谷中連耐寒的山花,也長得疏疏落落;從深山谷里流出來的泉水,細微而時斷時續(xù),像是快枯竭了似的。詩人觸目所見,自然界的一切都呈現(xiàn)出荒蕪的景象。四句詩,處處圍繞著一個“荒”字。

  詩人身臨凄涼荒寂之境,觸動內(nèi)心落寞孤憤之情。這時又見一只受驚的麋鹿,忽然從身旁奔馳而去。他由此聯(lián)想起《莊子·天地》篇里說過的話:“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痹娙私栌么嗽,意思是:我柳宗元很久以來已不在意宦海升沉,仕途得失,超然物外,無機巧之心了,何以野鹿見了我還要驚恐呢?詩人故作曠達之語,其實卻正好反映了他久居窮荒而無可奈何的心情。

  此篇多寫靜景:霜露,幽谷,黃葉,溪橋,荒村,古木,寒花,幽泉。寫荒寂之景是映襯詩人的心境。末句麋鹿之驚,不僅把前面的景物帶活了,而且,意味深長,含蓄蘊藉,是傳神妙筆。

  這雖然是一首五言古詩,但中間兩聯(lián)對偶工整,如“黃葉”對“荒村”,“溪橋”對“古木”,“寒花”對“幽泉”。這種句式,可以看出它受律詩的影響。古詩中對偶用得好,可以有助于形象的深化,也有助于激化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唐人寫古詩,往往采用律詩句式,也可能與此有關(guān)。

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賞析2

  “黃葉覆溪橋,荒村唯古木!边@兩句寫秋日溪橋與荒村的荒涼景象——黃葉覆蓋了溪水上的小橋,荒僻的村莊只有古老的樹木。一個“覆”字,說明這里樹木之多,以致落葉能覆蓋溪橋。一個“唯”字,分量很重,表明荒村之荒,除古木之外,余無所見。觸目所見,呈現(xiàn)一派荒蕪的景象。句句有景,景中含情。

  出自柳宗元《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黃葉覆溪橋,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歷,幽泉微斷續(xù)。

  機心久已忘,何事驚麋鹿?

  

  ①黃葉:秋天的落葉。

  ②荒村:荒僻的村莊。

  唯:只有。

  寒花:即秋花,寒秋的山花。

  疏:稀疏。

  寂歷:孤寂,這里指花不繁茂。歷,單個。

  幽泉:深山中流出的泉水。

  微:指泉水很小。

  參考譯文

  秋末大地鋪滿濃霜寒露,

  清晨起來行經(jīng)幽深山谷。

  片片黃葉覆蓋溪上小橋,

  荒涼村落只見一片古樹。

  天寒山花疏落寂寞,

  深澗泉水若斷若續(xù)。

  我久已忘卻技巧心計,

  為何仍然驚動了麋鹿?

  賞析

  《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chuàng)作的五言律詩。貞元二十一年(805),柳宗元因參加王叔文革新集團被貶為永州司馬,開始了痛苦的謫居生活。由標題可知,詩是寫作者在一個秋日的早晨赴南谷路經(jīng)荒村的所見,并且以人的行蹤為線索逐步展開。

  詩的首聯(lián)點明題旨,渲染氣氛,奠定此詩荒寂的整體格調(diào)。頷、頸兩聯(lián)寫景,對仗工整,且富有變化,如頷聯(lián)“黃葉覆溪橋,荒村唯古木”,如果將“黃葉”“古木”“溪橋”“荒村”在位置上進行調(diào)換,恰與頸聯(lián)中的“寒花”“幽泉”“寂歷”“斷續(xù)”一一對應(yīng)。另外,此詩在煉字上頗為精審,“黃” “古” “寒”“幽”諸字,既是景物的實際特征,又體現(xiàn)出作者的心理特征。

  首聯(lián)寫詩人在晚秋時節(jié),冒著早晨的霜露,走在幽深的山谷之中,字里行間流瀉出一種跋涉之苦。其實,詩人現(xiàn)實的'生活道路也是如此。首句的“杪秋”本已點明季節(jié),但作者卻仍嫌不足,在句尾又以“霜露重重”加重筆墨,進一步渲染了秋之已深。次句的“幽”字,則是強調(diào)了詩人所行山谷遠離市井,幽深僻靜。

  接著,具體寫經(jīng)荒村所見。厚厚的黃葉覆蓋著小溪上的橋面,荒村唯有古樹處處可見,寒天的野花,稀疏零落,大地更顯得空曠。山谷深處的泉水聲微流緩,水聲時斷時續(xù),更襯出大地的寂靜。幾句詩,寫盡了南谷秋色和荒村的荒僻景象,給人以衰敗、寥落之感。

  詩人處境險惡,眼前如此蕭疏荒寂的景色,很自然地觸動了他的身世之感。作者在《始得西山宴游記》中曾這樣說道:“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他也想驅(qū)除胸中的郁悶?墒牵裉炷瞎戎袇s沒有使他得到“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的輕松,反而更加重了他的孤獨落漠之感。詩最后寫的“機心久已忘,何事晾麋鹿”,表面上的超脫放達之態(tài),實際上卻反映了欲遣愁緒而不能,從而愁上加愁的心境罷了。

  全詩緊扣題目,以標題中的“荒”字籠蓋全篇,使詩人筆下的畫面,涂上了一層慘淡之色,霜露、幽谷、黃葉、溪橋、古木、寒花和幽泉,無一不在它的籠罩之下,因而有力地突出了荒村的特點;而這個特點,又處處不離“杪秋”這個季節(jié),使景物都具有濃厚的時令特色。

  詩人筆下的景色寫得真實、自然,同時又處處滲透著詩人的主觀情憬。詩人特有的心境與眼前寥落衰敗的景象相互交融,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

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賞析3

  柳宗元唐五言古詩:《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原文: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黃葉覆溪橋,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歷,幽泉微斷續(xù)。

  機心久已忘,何事驚麋鹿。

  《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參考注釋:

 、勹拢簶淠镜哪┥。孫覿《西山超然亭》:“孤亭坐林杪,俯見飛鳥背!币隇槟暝录竟(jié)的末尾。杪秋:秋末,深秋。

 、谟墓龋荷罟!对姟ば⊙拧しツ尽罚骸俺鲎杂墓,遷于喬木!

  ③疏:稀疏。寂歷:寂寞,寂靜。韓偓《曲江曉思》:“云物陰寂歷,竹木寒青蒼!笨灼街佟渡钜埂罚骸凹艢v簾櫳深夜明,睡回清夢戍墻鈴!

 、芪ⅲ褐溉暭毼。

 、輽C心:機巧的心計!肚f子·天地》:“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于胸中則純白不備。”又《魏書·公孫表傳》:“不可啟其機心,而導(dǎo)其巧利。”后指深沉權(quán)變的心計,柳詩化其意而用之。

 、搠缏梗合∮姓滟F動物,鹿屬,形體龐大。角像鹿,尾像驢,蹄像牛,頸像駱駝,但從整個來看哪一種動物都不像,故俗稱“四不像”。

  柳宗元唐五言古詩:《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賞析:

  本詩寫于元和六年秋,是一首山水小詩,再現(xiàn)了詩人經(jīng)荒村去南谷一路上所見的景物,寫得清朗疏淡,景情交融。

  首句點明時令,次句交代行蹤,為全詩寫景抒懷奠基。杪秋,即深秋,是令人多愁易悲的時節(jié):“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保ú茇А堆喔栊小罚┲粋“重”字形容霜露,造成一種寂寞凄清的氣氛,既是深秋的典型景象,又巧妙地為“秋曉”二字點題。而“行幽谷”這三字,亦熔鑄著同樣的藝術(shù)匠心。

  中間四句,緊扣“杪秋”二字,寫曉行中的一路所見。運用移步換形的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具有特征的局部景物,而各局部景物綰合起來,便展現(xiàn)出一幅荒涼凄清的畫卷。詩人行幽谷,來到小溪,過溪上小橋,橋面上被一層厚厚的枯葉所覆蓋。然后路經(jīng)荒村,滿目蕭疏,除了參天的古樹,別無他物。放眼南谷,那一向斗寒傲霜的山花,卻開得疏疏落落;從幽谷流出來的細微泉水,失卻淙淙流韻,時斷時續(xù)也近乎枯竭……

  物由人馭,景因神定。詩人筆下的這些凄清寂寥的景物,恰好與他的身世遭遇相協(xié)相融,這正如他在《鈷鉧潭西小丘記》所描寫的那樣:“清泠之狀與目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因此可以說,這首詩不是客觀地描繪大自然的荒涼景象,而是在藝術(shù)構(gòu)思過程中,投入了詩人自己的身影,借這幅荒涼寂寥的畫面,寄寓了流落不遇之心境,抒發(fā)了怫郁感慨之情懷。細心咀味,景與情的高度凝合便一目了然。

  以上六句,畫面黯淡,格調(diào)低沉。而結(jié)尾則筆鋒逆轉(zhuǎn),另開新境。詩人這時突然看見一只受驚的麋鹿,急匆匆地從身旁飛馳而去。于是他浮想聯(lián)翩:“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于胸中則純白不備。”(《莊子·天地》)引用此典,意在表白心跡:我柳宗元很久以來就不在意宦海升沉和仕途得失,早已超然物外,無機巧之心了。既然如此,為什么那只麋鹿見了我還要驚恐呢?如此收筆,余韻邈遠:喜耶?悲耶?柳宗元由于在政治上失意,被摒棄于“龍門”之外,久居荒蕪偏遠之所,無限的寂寞和憂傷,無時無刻不在殘酷地折磨著他。因此,故作曠達之語,正是落魄士子生活、思想感情的傳神寫照。以樂語寫哀,其哀更甚!

  這首詩,運用列錦修辭手法,緊緊圍繞一個“荒”字,將杪秋曉行所見景物一一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霜露、幽谷、黃葉、溪橋、荒村、古木、寒花、幽泉。詩人用白描展現(xiàn)客觀事物,意象俱足,故深得文人騷客的贊賞。比柳宗元后出生四十年而被譽為“花間詞人”鼻祖的溫庭筠,即步武柳詩而寫了一首很著名的《商山早行》:“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币唤(jīng)比較,其模擬之跡便隱約可見。

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賞析4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黃葉覆溪橋,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歷,幽泉微斷續(xù)。

  機心久已忘,何事驚麋鹿。

  翻譯

  秋末大地鋪滿濃霜寒露,清晨起來行經(jīng)幽深山谷。

  片片黃葉覆蓋溪上小橋,荒涼村落只見一片古樹。

  天寒山花疏落寂寞,深澗泉水若斷若續(xù)。

  我久已忘卻技巧心計,為何仍然驚動了麋鹿?

  注釋

  杪秋:晚秋。杪,樹梢。引申為盡頭,多指年、月或季節(jié)的末尾。

  幽谷:幽深的山谷。

  覆:遮蓋。

  唯:只有。

  寒花:即秋花,寒秋的山花。

  疏:稀疏。

  寂歷:孤寂,這里指花不繁茂。歷,單個。

  幽泉:深山中流出的泉水。

  微:指泉水很小。

  機心:機巧之心,奸詐之心。

  何事:為何。

  麋鹿:又名四不像,一種珍奇動物。

  鑒賞

  首聯(lián)寫詩人在晚秋時節(jié),冒著早晨的霜露,走在幽深的山谷之中,字里行間流瀉出一種跋涉之苦。其實,詩人現(xiàn)實的生活道路也是如此。首句的“杪秋”本已點明季節(jié),但作者卻仍嫌不足,在句尾又以“霜露重重”加重筆墨,進一步渲染了秋之已深。次句的“幽”字,則是強調(diào)了詩人所行山谷遠離市井,幽深僻靜。

  接著,具體寫經(jīng)荒村所見。厚厚的黃葉覆蓋著小溪上的橋面,荒村唯有古樹處處可見,寒天的野花,稀疏零落,大地更顯得空曠。山谷深處的泉水聲微流緩,水聲時斷時續(xù),更襯出大地的寂靜。幾句詩,寫盡了南谷秋色和荒村的荒僻景象,給人以衰敗、寥落之感。

  詩人處境險惡,眼前如此蕭疏荒寂的景色,很自然地觸動了他的身世之感。作者在《始得西山宴游記》中曾這樣說道:“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彼蚕腧(qū)除胸中的郁悶?墒牵裉炷瞎戎袇s沒有使他得到“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的輕松,反而更加重了他的孤獨落漠之感。詩最后寫的“機心久已忘,何事晾麋鹿”,表面上的超脫放達之態(tài),實際上卻反映了欲遣愁緒而不能,從而愁上加愁的心境罷了。

  全詩緊扣題目,以標題中的“荒”字籠蓋全篇,使詩人筆下的畫面,涂上了一層慘淡之色,霜露、幽谷、黃葉、溪橋、古木、寒花和幽泉,無一不在它的籠罩之下,因而有力地突出了荒村的特點;而這個特點,又處處不離“杪秋”這個季節(jié),使景物都具有濃厚的時令特色。

  詩人筆下的景色寫得真實、自然,同時又處處滲透著詩人的主觀情憬。詩人特有的心境與眼前寥落衰敗的景象相互交融,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

  創(chuàng)作背景

  貞元二十一年(805),柳宗元因參加王叔文革新集團被貶為永州司馬,開始了痛苦的謫居生活。因而無施展才華的機會,這便更加重了他的孤獨、憤懣之感。由標題可知,詩是寫作者在一個秋日的早晨赴南谷路經(jīng)荒村的所見,并且以人的行蹤為線索逐步展開。

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賞析5

  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黃葉覆溪橋,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歷,幽泉微斷續(xù)。

  機心久已忘,何事驚麋鹿。

  古詩簡介

  《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chuàng)作的五言律詩。詩的首聯(lián)點明題旨,渲染氣氛,奠定此詩荒寂的整體格調(diào)。頷、頸兩聯(lián)寫景,對仗工整,且富有變化,如頷聯(lián)“黃葉覆溪橋,荒村唯古木”,如果將“黃葉”“古木”“溪橋”“荒村”在位置上進行調(diào)換,恰與頸聯(lián)中的“寒花”“幽泉”“寂歷”“斷續(xù)”一一對應(yīng)。另外,此詩在煉字上頗為精審,“黃” “古” “寒”“幽”諸字,既是景物的實際特征,又體現(xiàn)出作者的心理特征。

  翻譯/譯文

  譯文

  秋末大地鋪滿濃霜寒露,清晨起來行經(jīng)幽深山谷。

  片片黃葉覆蓋溪上小橋,荒涼村落只見一片古樹。

  天寒山花疏落寂寞,深澗泉水若斷若續(xù)。

  我久已忘卻技巧心計,為何仍然驚動了麋鹿?

  注釋

  1、南谷:在永州郊外。

  2、杪(miǎo)秋:晚秋。杪,樹梢。引申為盡頭,多指年、月或季節(jié)的末尾。

  3、幽谷:幽深的山谷。

  4、覆:遮蓋。

  5、唯:只有。

  6、寒花:即秋花,寒秋的山花。

  7、疏:稀疏。

  8、寂歷:孤寂,這里指花不繁茂。歷,單個。

  9、幽泉:深山中流出的泉水。

  10、微:指泉水很小。

  11、機心:機巧之心,奸詐之心!读凶印S帝》:“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日: ‘吾聞漚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鞯┲I,漚鳥舞而不下也!睗a鳥之所以不下,是因為其父有機心。

  12、何事:為何。

  13、麋鹿:又名四不像,一種珍奇動物。

  賞析/鑒賞

  首聯(lián)寫詩人在晚秋時節(jié),冒著早晨的霜露,走在幽深的山谷之中,字里行間流瀉出一種跋涉之苦。其實,詩人現(xiàn)實的生活道路也是如此。首句的“杪秋”本已點明季節(jié),但作者卻仍嫌不足,在句尾又以“霜露重重”加重筆墨,進一步渲染了秋之已深。次句的“幽”字,則是強調(diào)了詩人所行山谷遠離市井,幽深僻靜。

  接著,具體寫經(jīng)荒村所見。厚厚的黃葉覆蓋著小溪上的橋面,荒村唯有古樹處處可見,寒天的野花,稀疏零落,大地更顯得空曠。山谷深處的泉水聲微流緩,水聲時斷時續(xù),更襯出大地的寂靜。幾句詩,寫盡了南谷秋色和荒村的荒僻景象,給人以衰敗、寥落之感。

  詩人處境險惡,眼前如此蕭疏荒寂的景色,很自然地觸動了他的身世之感。作者在《始得西山宴游記》中曾這樣說道:“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彼蚕腧(qū)除胸中的郁悶?墒,今天南谷之行卻沒有使他得到“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的輕松,反而更加重了他的孤獨落漠之感。詩最后寫的“機心久已忘,何事晾麋鹿”,表面上的超脫放達之態(tài),實際上卻反映了欲遣愁緒而不能,從而愁上加愁的心境罷了。

  全詩緊扣題目,以標題中的“荒”字籠蓋全篇,使詩人筆下的畫面,涂上了一層慘淡之色,霜露、幽谷、黃葉、溪橋、古木、寒花和幽泉,無一不在它的籠罩之下,因而有力地突出了荒村的特點;而這個特點,又處處不離“杪秋”這個季節(jié),使景物都具有濃厚的時令特色。

  詩人筆下的景色寫得真實、自然,同時又處處滲透著詩人的主觀情憬。詩人特有的心境與眼前寥落衰敗的景象相互交融,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

  貞元二十一年(805),柳宗元因參加王叔文革新集團被貶為永州司馬,開始了痛苦的謫居生活。永州位于湖南、廣東交界處,是一個人煙稀少、荒蕪偏僻之地。柳宗元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常常觸景傷懷,對自己的遭遇,感慨萬千。加之,其所任永州司馬的官職,只不過是一個閑散的職位,因而無施展才華的機會,這便更加重了他的孤獨、憤懣之感,從這首五言古詩中,不難看出作者的這種情緒。由標題可知,詩是寫作者在一個秋日的早晨赴南谷路經(jīng)荒村的所見,并且以人的行蹤為線索逐步展開。

【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長相思·南高峰|注釋|賞析11-02

杜甫《古柏行》賞析11-22

終南望余雪(終南陰嶺秀)原文、賞析10-19

霜天曉角·旅興原文及賞析10-22

《柏林寺南望》原文及賞析11-19

南歌子 游賞原文及賞析10-21

《南歌子·游賞》原文及賞析10-21

長相思·南高峰原文、賞析10-18

孤兒行原文及賞析11-19

蝶戀花·早行|注釋|賞析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