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薄幸·淡妝多態(tài)》原文及賞析
賞析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rèn)識,既受到藝術(shù)作品的形象、內(nèi)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jīng)驗(yàn)、藝術(shù)觀點(diǎn)和藝術(shù)興趣對形象加以補(bǔ)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薄幸·淡妝多態(tài)》原文及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原文:
薄幸·淡妝多態(tài)
朝代:宋代
作者:賀鑄
淡妝多態(tài),更的的、頻回眄睞。便認(rèn)得琴心先許,與綰合歡雙帶。記畫堂、風(fēng)月逢迎、輕顰淺笑嬌無奈。向睡鴨爐邊,翔鴛屏里,羞把香羅偷解。自過了、燒燈后,都不見踏青挑菜。幾回憑雙燕,丁寧深意,往來卻恨重簾礙。約何時再,正春濃酒困,人閑晝永無聊賴。厭厭睡起,猶有花梢日在。
注釋:
、俚蔚危盒稳菅鄄ú粫r注視的樣子。睞:斜望。
、谇傩模阂郧俾曔_(dá)意。
③綰:盤結(jié)。合歡雙帶:與“同心結(jié)”同意。
、軣裏簦褐冈(jié)。濃酒困,人閑晝永無聊賴。厭厭睡起,猶有花梢日在。
鑒賞:
這是一組“愛情三部曲”。從開頭至“與綰合歡雙帶”為第一部,定情:寫一見鐘情,“琴心先許”。從“記畫堂”至上片結(jié)束為第二部,幽會:寫兩心相知,互贈信物。詞的下片為第三部,相思:寫物在人杳,再會無期。
人們往往將古典詩詞中所寫的美人香草當(dāng)作作者寄托深意的象征物,試圖透過它探尋重大的政治主題。這樣做有一定道理,屈原的《離騷》便是明證。但若將這種研究方法作為固定的格套,定要苦心孤詣地尋求每一首“美人香草”詞的政治寓意,則近乎膠柱鼓瑟、緣木求魚了。
吳曾《能改齋漫錄》載:“賀方回眷一姝,別久,姝寄詩云:‘獨(dú)倚危欄淚滿襟,小園春色懶追尋。深思縱似丁香結(jié),難展芭蕉一寸心!R演其詩為《石州引》詞。悼亡詩詞,不知即為此姬作否?”看來,古人并不都古板,吳曾并不以“情事”、“情詞”為嫌。那么,讀者對于這首《薄幸》,不妨即以其男女情的本色來鑒賞,亦無傷“大雅”。
詩無達(dá)詁。吳曾的記載給我們提供了合理想象的事實(shí)依據(jù)!百R方回眷一姝,別久”,與此詞正合。全詞的情感核心正是一個“眷”字!版闭,美女也,詞中所寫的“淡妝多態(tài)”、“輕顰淺笑嬌無奈”,正是“這一個”美女的獨(dú)特之美──“多態(tài)”:“淡妝”是多態(tài)的反襯;“輕顰淺笑”是多態(tài)之一斑;“嬌無奈”則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多態(tài)”。而這種形體之“多態(tài)”,不正是她內(nèi)心多情而又嬌羞的復(fù)雜心態(tài)的自然流露么?此詞下片所寫相思之苦,也正由“別久”引發(fā)。吳曾所引之“姝寄詩”,情思深婉,形象鮮麗,引喻貼切,又可見這位姑娘文才之美。所以作者眷戀不已。如果是這樣,這首《薄幸》詞當(dāng)作于二人定情之后、愛人寄詩之前的一段相思時節(jié)。
詞中女主人公形象的特色,除了“多態(tài)”、多情之外,尤為引人注目的突出之處在于主動。這與傳統(tǒng)“佳人”形象有質(zhì)的區(qū)別。試看,她對意中人“的的頻回眄睞”,怎不令人銷魂;她一旦確認(rèn)知音,便“琴心先許”、“綰合歡雙帶”、“把香羅偷解”,又是何等的果斷、痛快!在這位真情如火的姑娘身上,可以窺見白樸《墻頭馬上》中李千金的身影!暗牡摹倍,頗值玩味;既表現(xiàn)了作者相思時回憶往事如在目前的真切情景,又生動傳神地托出了女子頻送秋波的明確信息!暗牡摹倍值,雖屬罕見,但用在這里卻非常明曉暢達(dá),充溢著生活氣息,使讀者眼中幻化出這位勇敢女性的神采。
這組愛情三部曲的第一部“定情”,純用白描手法,恰與姑娘的“淡妝”相融諧。第二部“幽會”,不宜用白描了,便以景襯情,選用了“畫堂”、“風(fēng)月”、“睡鴨”、“鴛屏”等典型事物來暗寫。第三部“相思”為全詞重點(diǎn),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寫初次幽會之后再不見那位姑娘“踏青挑菜”,也就是再沒有見面的機(jī)會。第二層寫多次托人傳書遞簡,但阻隔重重,音信難通。第三層寫后會無期,百無聊賴,度日如年。這三層步步遞進(jìn),逼出了一個“苦”字。于是在心中暗暗怨恨那位“冤家”的“薄幸”;于是更加珍惜那不可重復(fù)的“定情”與“幽會”,一遍又一遍地回想當(dāng)初的黃金細(xì)節(jié):“淡妝多態(tài)……”。全詞就是這樣形成了一個“此恨綿綿無絕期”的循環(huán)往復(fù)的“情結(jié)”結(jié)構(gòu)。
有一位學(xué)者曾說:中國古代文學(xué)中存在著一個愛情母題:有所愛,但不能得其所愛,而又不能忘其所愛。這首詞也是一個佐證。如果與那些汗牛充棟的才子佳人大團(tuán)圓的小說戲曲相比,賀鑄這首小詞所反映的古代青年男女愛情生活的真實(shí)性和普遍性,無疑具有更高的認(rèn)識價值和審美價值。
名家點(diǎn)評
李攀龍《草堂詩余雋》:凡閨情之詞,淡而不厭,哀而不傷,此作當(dāng)之。
周濟(jì)《宋四家詞選》:耆卿于寫景中見情,故淡遠(yuǎn)。方回于言情中布景,故秾至。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誨選釋》:上闋追敘前歡,下闋言紫燕西來,已寄書多阻,姑借灑以消磨永晝。乃酒消睡醒,仍日未西沉,清晝悠悠,遣愁無計(jì),極寫其無聊之思。原題云:《憶故人》,知其眷戀之深,調(diào)用《薄幸》,殆其自謂耶?
張文潛《東山詞集序》:樂府妙絕一世,盛麗如游金,張之堂,妖冶如攬嬙,施之祛。
傅德岷:“整首詞寫相思之情由初生到急切再到怨恨與無奈的辛酸,層層翻進(jìn),以景傳情,筆致深婉細(xì)密!
李索:“以情感為核心,以敘事為線索,寓情于事,故事情節(jié)又相對完整,是本詞特色之一。因情設(shè)景,情中布景,景為情用,又使全詞呈現(xiàn)出一種濃麗的風(fēng)格特色!
沈祖棻:“以全詞論,它上片追敘前歡,從目成、心許到畫堂逢迎、鸞屏幽會,有幾許情事,幾許曲折在內(nèi),而筆勢卻是一氣直下。過片以“自過了”三字承上啟下,從燒燈而踏青挑菜,而丁寧雙燕,又有多少情事、多少曲折在內(nèi),然后直到當(dāng)前之春濃、酒困、人閑、晝永、睡起、日在,又一層深似一層,仍是一事接一事,一句接一句,貫串而下。整首從頭至尾,似乎一瀉無余,但又鋪敘詳盡,情致委曲。這是北宋慢詞在藝術(shù)上所達(dá)到的很高的造詣,為柳永所擅長。此詞亦從柳出!
人物簡介
賀鑄是一位個性和詞風(fēng)都非常奇特的詞人,截然對立的兩面在他身上和詞中都能得到和諧的統(tǒng)一。他長相奇丑,身高七尺,面色青黑如鐵,眉目聳拔,人稱“賀鬼頭”;其詞卻“雍容妙麗,極幽閑思怨之情”。為人豪爽精悍,如武俠劍客,“少時俠氣蓋一座,馳馬走狗,飲酒如長鯨”;卻又博聞強(qiáng)記,于書無所不讀,家藏書萬卷,而且手自校讎,“反如寒苦一書生”(程俱《賀方回詩集序》)。
賀鑄
賀鑄的性格很特別。程俱《宋故朝奉郎賀公墓志銘》說他 “豪爽精悍” ,“喜面刺人過。遇貴勢,不肯為從諛” 。葉夢得《賀鑄傳》則說他 “喜劇談天下事,可否不略少假借;雖貴要權(quán)傾一時,小不中意,極口詆無遺詞,故人以為近俠” 。賀鑄自己也說:“鑄少有狂疾,且慕外監(jiān)之為人,顧遷北已久,嘗以 ‘北宗狂客’ 自況! (《慶湖遺老詩集自序》)
所以豪爽之氣、俠客之風(fēng)、狂士之態(tài)應(yīng)該是賀鑄的精神主體。而《六州歌頭》正是這樣一首 寓豪士、俠士和狂士于一體的自況生平之作。龍榆生評說此詞:“全闋聲情激壯,讀之覺方回整個性格,躍然于楮墨間;即以稼軒擬之,似猶遜其豪爽?” (《論賀方回詞質(zhì)胡適之先生》) 其極意推崇之情,溢于筆端。
由于耿介豪俠,入仕后喜論當(dāng)今世事,不肯為權(quán)貴屈節(jié),因而一生沉于下僚,郁郁不得志。晚年退居蘇州,著有《東山詞》,現(xiàn)存詞280余首。
賀鑄詞于溫柔繾綣之外,復(fù)有奇崛壯浪之姿。詞學(xué)家龍榆生曾撰《論賀方回詞質(zhì)胡適之先生》一文,對胡適《詞選》不錄賀詞心存耿耿,并舉此首《六州歌頭》為例,以為 “在(蘇)東坡、(周)美成間,特能自開戶牖,有兩派之長而無其短” 。即今而言,龍氏之論猶堪稱獨(dú)具慧眼。豪放詞風(fēng)從蘇軾的別開生面到辛棄疾的蔚然成風(fēng),賀鑄這類硬語盤空、英姿磊落的詞,應(yīng)是其間的重要過渡。其慷慨豪縱之作,影響較大,如辛棄疾就受其影響;他的詞作多從唐詩取其藻菜與故實(shí),這種詞法則影響到周邦彥,當(dāng)時人以 “賀、周” 并稱。
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秋,賀鑄在和州(今安徽和縣一帶)任管界巡檢(負(fù)責(zé)地方上訓(xùn)治甲兵,巡邏州邑,捕捉盜賊等的武官)。雖然位卑人微,卻始終關(guān)心國事。眼看宋王朝政治日益混亂,新黨變法的許多成果毀于一旦;對外又恢復(fù)了歲納銀絹、委屈求和的舊局面,以致西夏騷擾日重。面對這種情況,詞人義憤填膺,又無力上達(dá),于是揮筆填詞,寫下了《六州歌頭》這首感情充沛、題材重大、在北宋詞中不多見的、閃耀著愛國主義思想光輝的豪放名作。
人物生平
十七歲時離家赴汴京,曾任右班殿直。監(jiān)軍器庫門,出監(jiān)臨城縣酒稅。
元豐元年(1078)改官滏陽都作院。
元豐五年(1082)赴徐州領(lǐng)寶豐監(jiān)錢官,元祐元年(1086)離徐州,在徐州居留時間近三年半之久,前后閱五寒暑矣,自稱“四年吟笑老東徐,滿目溪山不負(fù)渠!薄皦涯昕突聵沸熘荩逡婞S華戲馬周。”
元祐三年(1088)赴和州任管界巡檢。此雖武職,但位低事煩,不遂其愿。不久在李清臣、蘇軾推薦下,改文職,任承事郎,為常侍。旋請任閑職,改監(jiān)北岳廟。
紹圣二年(1095)授江夏寶泉監(jiān),在任上整理舊稿,編成《慶湖遺老前集》。
崇寧四年(1105)遷宣德郎,通判太平州。再遷奉議郎。
大觀三年(1109)以承議郎致仕,卜居蘇州。
重和元年(1118)以太祖賀后族孫恩,遷朝奉郎,賜五品服。他因尚氣使酒,終生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晚年更對仕途灰心,在任一年再度辭職,定居蘇州。家藏書萬余卷,手自校讎,以此終老。這一時期,他繼續(xù)編成《慶湖遺老后集》。
宣和七年(1125)卒于常州之僧舍。
【《薄幸·淡妝多態(tài)》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薄幸·淡妝多態(tài)原文及賞析03-07
流鶯原文及賞析10-09
閨怨原文賞析08-09
《早秋》原文及賞析08-07
《鹿柴》原文及賞析09-19
《初夏》原文及賞析07-05
《月夜》原文及賞析11-09
《春曉》原文及賞析09-14
落花原文及賞析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