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賞析
一、歷史真實與藝術虛構的巧妙結合
《三國演義》描寫東漢末年,桓、靈二帝寵信宦官,致使朝綱大亂,政治腐敗,黃巾軍揭竿而起,四方州牧乘機割據(jù),國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赤壁之戰(zhàn)后,三國鼎立成型,最后統(tǒng)一于晉。其中對于戰(zhàn)爭的場面、英雄與梟雄之間的斗爭,以及各政治勢力之間的勾心斗角,都有十分精彩的筆墨。當然,《三國演義》不是正史,所謂“七分寫實,三分虛構”并非妄說,但是它的影響卻遠遠超過了正史。人們對三國時代的認知,大部分來自《三國演義》,而不是正史《三國志》。例如小說敘述關羽溫酒斬華雄,其神勇的形象深植人心,而事實上斬華雄的并非關公,而是孫堅。又如諸葛亮借東風之事,正史并沒有相關的記載,不過是小說的虛構而已。
《三國演義》在依據(jù)正史、博采傳說的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造,虛實結合,巧妙構思,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全書主干、框架是史實,而具體情節(jié)與人物性格多有虛構,例如三顧茅廬,《三國志·諸葛亮傳》只有短短的一句話:“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弊髡咧矣凇叭櫋钡氖穼崳渚唧w情節(jié),則完全是根據(jù)傳說虛構而成的。清人章學誠說《三國演義》“七實三虛”,這個比例不一定恰當,關鍵是作者將虛與實結合得十分巧妙,達到水乳交融的地步,有些地方更是做到化虛為實,人們寧可信其有,而不愿信其無。
《三國演義》用“依史以演義”(李漁《三國志演義序》)的獨特的文學樣式,描寫了起自黃巾起義、終于西晉統(tǒng)一的近百年歷史!耙朗贰,就是“事紀其實,亦庶幾乎史”,對歷史的事實有所認同,也有所選擇,有所加工;“演義”,則滲透著作者主觀的價值判斷,用一種自認為理想的“義”,涇渭分明地去褒貶人物,重塑歷史,評價是非。統(tǒng)觀全書,作者顯然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觀念為核心,同時也糅合著千百年來廣大民眾的心理,表現(xiàn)了對導致天下大亂的昏君賊臣的痛恨,對于創(chuàng)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這也就是《三國演義》的主旨。
二、主題
對這部小說的主題,專家學者歷來有不同的看法,學生用書基本上持“擁劉反曹”說。
《三國演義》把蜀國的劉備、諸葛亮、關羽等君臣作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觀念的化身,是仁君、賢相、良將的典范,而把魏國的'曹操等作為奸邪權詐、推行暴政的代表,至于孫吳方面只是陪襯而已,因而具有明顯的“擁劉反曹”的傾向。在歷史上,曹、劉孰為正統(tǒng)的問題,從來就有不同的看法。在正統(tǒng)的史學著作中,大致自朱熹的《通鑒綱目》起,一般都奉蜀國為正統(tǒng),以魏、吳為僭國。至于在民間流傳的故事中,從來就有尊劉貶曹的傾向。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劉備是“帝室胄裔”,多少有點兒正統(tǒng)的血緣關系;二是劉備向來以“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著稱,容易被接受。特別是在宋元以來民族矛盾尖銳的時候,“人心思漢”,正是當時漢族人民共同的心愿,因而將這位既是“漢室宗親”,又能“仁德及人”的劉備樹為仁君,奉為正統(tǒng),是最能迎合大眾的接受心理,符合廣大民眾的善良愿望的。
【《三國演義》賞析】相關文章:
勵志美文賞析12-01
佳句摘抄賞析01-26
英語美文賞析04-12
英語美文賞析01-26
茶文化賞析03-31
讀書賞析作文12-16
標志設計賞析11-25
西施原文、賞析11-24
春雨原文、賞析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