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春節(jié)傳說作文四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jié)傳說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jié)傳說作文 篇1
春節(jié)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和年的概念,最初來自農業(yè),古人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解字·禾部》稱:“年,谷熟也!毕纳虝r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周期為月,每月不見月亮那天為朔,正月朔日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西漢正式固定下來,延續(xù)至今。
關于“年”的傳說:上古時代,有一種叫“年”的獸,形貌猙獰,兇猛異常,喜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種口味,讓人談“年”色變。
后來,人們發(fā)現“年”每隔365天到人群聚居地嘗次口鮮,且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便返回山林,且“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lián)、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
備年貨
吃喝飲食類是年貨中的重頭戲,要把主食、副食、干的、鮮的、生的、熟的都備齊。
備年貨一進臘月門兒就開始了,先是準備熬“臘八粥”用的臘八米及泡“臘八蒜”用的米醋及大蒜,臘月廿三要買“祭灶”用品,接著開始備豬肉、羊肉、雞鴨等。此外,年糕、糖果、蜜餞以及走親戚要帶的點心匣子,也要在節(jié)前備好。
穿戴方面,過年都講究穿新衣、戴新帽,尤其是小孩子,過年都喜歡穿上新衣服。
春節(jié)用品是必不可少的,如炮仗、燈籠、“走馬燈”、年畫等。此外,寫春聯(lián)用的大紅對子紙,以及祭神、祭祖先的神像、灶王像、香蠟紙馬,也要在備的年貨之中。
貼門神
貼門神是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據說,大門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
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鐘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里拿著各種傳統(tǒng)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于上門來的鬼魅戰(zhàn)斗。由于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
貼春聯(lián)
春聯(lián)也叫門對、春貼、對聯(lián)、對子、桃符等,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每逢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精選春聯(lián)貼于門上,為節(jié)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春聯(lián)的習俗,約始于1000多年前的后蜀時期,春聯(lián)的原始形式就是“桃符”。桃符是指古人掛在大門上的兩塊畫著神荼、郁壘的桃木板,以為能鎮(zhèn)惡壓邪。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lián)。春聯(lián)種類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斤等!伴T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內容,貼于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具、影壁中。
貼窗花和“!弊
過年時,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各種剪紙——窗花。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因大多貼在窗戶上,也被稱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jié)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貼春聯(lián)的同時,人們往往也在門楣或墻壁貼上大大小小的“!弊。春節(jié)貼“!弊,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案!弊种父、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弊值惯^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弊志杓氉龀筛鞣N圖案的,有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
除夕祭祖
除夕祭祖,是中國流傳至今的傳統(tǒng)風俗。一方面是源于“百善孝為先”和“慎終追遠”的傳統(tǒng)觀念,在辭舊迎新之際對祖宗先輩表示孝敬之意和懷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們深信祖先神靈可以保佑子孫后代,使子孫后代興旺發(fā)達。
除夕到來前,家家戶戶要把家譜、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人們在春節(jié)期間祭祀祖先、叩拜神靈,其實就是給祖先、諸神拜年。
過去,祭祖儀式一般于除夕下午在族人祠堂舉行,儀式隆重。而現在,老百姓一般都在吃團年飯之前在家中的先祖神龕面前擺起美酒佳肴,進行拜祭。
掛貼年畫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傳統(tǒng)的年畫多為木刻水印,色彩鮮明,畫面熱鬧,線條單純。題材主要有五谷豐登、春牛、風景、花鳥等。當代的年畫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從工藝到題材都豐富多彩,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國有三個重要的傳統(tǒng)年畫產地: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民國初年,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出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后發(fā)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除夕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后來逐漸盛行,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除舊迎新。
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古代過年時人們以火燒竹,爆裂發(fā)聲,用以驅鬼,“爆竹”一名由此而來。后來,爆竹發(fā)生了兩大變化:一是火藥發(fā)明后,從燒竹子發(fā)展為用紙筒灌裝火藥引爆,炸開后響聲貫耳,紙屑飛揚,于是爆竹又叫“爆仗”。此后人們又用麻莖把爆竹編成串來放,
春節(jié)傳說作文 篇2
我的老家是金溪,今年我就在那兒過的年,可有意思啦!
大年三十一大早,一陣陣鞭炮聲把我從睡夢中驚醒,便不由自主地吟誦起了王安石寫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吃過早飯,全家人忙著殺雞,殺鴨,準備年夜飯。最有趣的是公雞去毛之后,唯獨在雞尾巴上留下三根羽毛。我便懷著好奇的心情便去問奶奶:“奶奶,為什么要在雞尾巴上留下三根羽毛呢?”
奶奶說:“這三根羽毛象征著人們吉祥、幸福、美好的生活。包含這激情和對祖國的春節(jié)祝福!
我若有所悟地說:“哦,原來是這樣!
奶奶又說:“把這只雞放進盆里,再加上一根大蔥端著去廟里祭拜,許上愿望,希望來年的牲畜能夠更加興旺!
到了下午,奶奶忙著蒸壽糕,爸爸在一旁幫忙碌著,并不斷地在糯米糕上用花生擺上一個“壽”字,這才知道這是為外公祝壽準備的。
晚上,家家戶戶包餃子,這種餃子的原料不是用面粉做的,而是用糯米粉做的。餃子必須要包甜的或咸的陷,放在鍋里炸后才能吃,吃在嘴里彈力十足,有嚼勁,回味無窮。
吃完餃子,過了一會兒,一顆煙花飛向空中,瞬間爆炸,那爆炸的煙花仿佛是一朵美麗的蓮花在空中展開的花瓣?粗@些美麗的煙花,我也情不自禁想去放一束。
正月到親朋好友家拜年時要喝糖水,我便去問爸爸:“到親朋好友家拜年時為什么總要喝糖水?”爸爸說:“因為這樣可以讓親朋好友之間的友情更加甜蜜,使我們快快樂樂的過新年!
這次回老家收獲很大,因為我了解了很多習俗,使我和家人的感情更加深入。只有和家人在一起甜甜蜜蜜的生活才能互相理解,互相溝通,從中獲得快樂。
春節(jié)傳說作文 篇3
據說貼春聯(lián)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lián)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只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干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fā)現并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zhèn)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lián),一則不失桃木鎮(zhèn)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lián),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里拿著各種傳統(tǒng)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zhàn)斗。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zhèn)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春節(jié)傳說作文 篇4
春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這個節(jié)日里,不同的地區(qū)有不同的習俗。
臘月二十四鄂州過小年,天一黑下來,鞭炮就響起了。許多人都開始穿新衣,家家戶戶也開始準備各種精美的菜肴。
除夕到了,各處都洋溢著過年的氣氛。
我的老家就有一個習俗:干什么事不能說“完了”,而要有“好了、滿了、圓了”。比如包完餃子不能說“包完了”,得說“包好了”或“包滿了”;吃完飯得說“吃好了”或“吃飽了”。我在想,那要是違背了這一條習俗會怎么樣呢?
大年三十,為了避嫌爺奶的忌諱,爸媽特意交待我不要亂說不吉利的話。吃餃子時,我想:“假如吃完餃子說‘吃完了’會怎么樣?會被訓斥幾句?會不讓拿壓歲錢?還是會怎樣?”一個個問號從我腦子里“蹦”出來,環(huán)繞著!皩α,就這樣!”一個鬼點子從我腦海里跳出。我吃過飯,故意說了聲:“吃完了!迸赃呉谰褪浅燥埪。突然,爸爸意味深長地抬起頭,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然后又意味深長地在我背上不輕不重地打了一巴掌,我悻悻地走開了。
這就是我說話給我的教訓。
“完”在字典里的意思是“盡,沒有了”,誰想在新的一年剛開始的時候就過完了呢?所以這一習俗也是人們想在新的一年里祈求幸福美好的意思。
【【精選】春節(jié)傳說作文四篇】相關文章:
【精選】春節(jié)傳說作文3篇04-30
【熱門】春節(jié)傳說作文3篇05-12
【推薦】春節(jié)傳說作文4篇05-12
有關春節(jié)傳說作文五篇05-06
《春節(jié)的傳說》作文3篇05-04
關于春節(jié)傳說作文三篇05-02
【精品】春節(jié)傳說作文3篇05-04
有關春節(jié)傳說作文10篇05-02
【精華】春節(jié)傳說作文三篇05-01
傳說典故2017:黃山神奇的傳說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