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我與地壇的讀后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guān)于我與地壇的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guān)于我與地壇的讀后感1
“我常覺得這中間有著宿命的味道,仿佛這古園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經(jīng)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睅е环N淡淡的惆悵,《我與地壇》拉開了序幕。它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家破人亡般的悲哀,但卻如此震撼我;蛟S這個殘廢一生的人躲在和他一樣的孤獨的古園是那么偏執(zhí)又平凡,但細讀過文章,才會明白,這是一個已進中年的人對年少時故作悲傷的慚愧,是對這個不幸卻也幸運的人生的豁然接納。
我感觸最深的是“快樂在細微處萌生”。在狂妄之年忽然殘廢的作者雖然無力看見波濤洶涌,但處在寂靜的地壇,他看見了循者亙古不變的路途到來的太陽,飛的悠然自得昆蟲,甚至被太陽照的金燦燦的空氣。這些是多么平常的啊!平常到它們就靜靜的待在我們的身邊,而我們卻無暇瞧他們一眼它們有多美好。我們總在抱怨著成績不夠好,零花錢不如別人的多,我們的父母為什么那么古板,生活的節(jié)奏怎么那么快,還有,我為什么不快樂。
合上書,我靜靜想,有多久沒有獨自在自然中慢慢走。還記得上一次是在初二,我放學一個人沿車的線路走回了家,那次,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原來路邊有賣風箏、布鞋的小店,有古色古香的店面,還有一抬頭能看見的片片綠蔭。平時我大概不是在車上發(fā)呆,就是和同學談天說地,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在車窗外一閃即逝,我從未發(fā)覺,也無心去尋找,自然也不會懂得更廣的快樂。
快樂在細微處萌生。我想這世界上并不乏美好,只是我們那雙本會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閉上了,是太累了或是再也不愿睜開了,那么,沉下心讀讀石鐵生的《我與地壇》吧,他雖然身有殘疾,卻因此更有暇在細微處體會到自然的樂趣,還有深沉的母愛,最后悟出了人生的真諦。讀后在感動的同時也去郊外走走吧,沐浴在干凈的陽光里,好好地微笑吧。
關(guān)于我與地壇的讀后感2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櫝
蕭瑟秋風起,吹進了那片荒蕪的園中,遍地落葉隨風而旋舞,天邊的那抹彩霞孤獨地飄著,看上去有些凄美。有一個人坐在輪椅之上,靜靜地欣賞,直到月光灑下,他才意識到:“母親永遠不會來了!”
史鐵生這個有著悲慘命運的人,在他充滿活力的.年紀里卻雙腿殘疾,上天像是對他開了一個玩笑,他漸漸喪失了生活的自信心,恨自己恨整個世界。他開始脾氣暴躁,動不動就發(fā)火,但是他的母親卻一直在他身后默默地守護著他,她不管自己身上的病痛,卻執(zhí)意讓兒子看菊花。然而上天再次捉弄人,無情地將母親召了回去,直到史鐵生看到蕭瑟的秋風中昂首挺立、爭奇斗妍的菊花,才認識到了生命中所需要的堅強、樂觀及生命的美好與珍貴……
讀罷《我與地毯》,作者由最初的對生命的厭惡到努力活下去,這巨大的生命信念的轉(zhuǎn)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啊,每個人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挫折、困難,但是我們不能在困難面前輕易繳械投降。其實,每個人都是幸運兒,因為最起碼上天還賦予了我們生命,讓我們能夠活在這個世界上,只要生命還在,那么我們就有活著的理由。我們要努力追求自己理想,對命運說:“我一定要讓自己活得更好!”史鐵生不正是靠著這種堅定的意志,發(fā)掘出了自己寫作的天賦,成為著名的作家的嗎?
然而,生活中有些人雖然擁有著健壯的身體和青春的活力,卻不懂得珍惜自己的擁有。或因一次考試失利,或因被批評一次,甚至或因失戀了就輕易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讓生命綻放的花朵過早凋謝。史鐵生在文中說的那句話還記得嗎?“死是一件無需著急去做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都不會錯過的事”,所以我們何必著急去完成這件事呢?命運有時不能講公道,但是我們可以像史鐵生一樣對命運不屈,在現(xiàn)實生活中樂觀進取,擁有菊花一般的韌性!
不言放棄,笑對人生,你的生活將開滿幸福的花朵!
【我與地壇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我與地壇》讀后感01-12
我與地壇的讀后感02-08
我與地壇的讀后感06-26
《我與地壇》讀后感06-11
我與地壇讀后感08-09
我與地壇的讀后感作文07-01
寫我與地壇讀后感03-25
《我與地壇》的讀后感作文04-12
我與地壇讀后感作文06-19
我與地壇讀后感范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