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讀書筆記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歷史讀書筆記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讀書筆記1
該書始終圍繞一個主題,即古代中國向現(xiàn)代社會轉型的艱難探索歷程,試圖回答中國傳統(tǒng)社會為什么不能產(chǎn)生現(xiàn)代型經(jīng)濟體制這個問題。在先生看來,這個問題的根本答案,就是稅收。
黃仁宇先生觀察歷史注重從技術角度切入,他認為收稅能力決定了政府的`財政實力,財政體制決定了政府調配資源的方式。能不能以合理的制度將經(jīng)濟資源轉化成稅收,進而順暢注入經(jīng)濟政治國防社會各項事業(yè)中,決定了一個王朝的興衰成敗。
中國古代稅收體制之所以不能將傳統(tǒng)社會推向現(xiàn)代,就在于間架性設計和數(shù)目字管理這兩個制度軟肋,這是黃仁宇先生研究中國歷史的兩把密碼鑰匙。
歷史讀書筆記2
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是極其深刻和豐富的,它涉及的眾多學科門類的知識海洋,自馬克思以來,給人類文明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影響。然而,它也絕對不像那些瘋狂的崇拜者所說的那般“是絕對的真理”,作為一個哲學派系,它的價值的確不言而喻,然而它也必定會有自己的漏洞和不足之處。在后世的對于馬克思的研究中,卡爾波普爾的《歷史決定論的貧困》占有重要地位,閱讀完全書,不僅體會到了思辨的樂趣,了解了社會學及科學研究的一些相關方法,對馬克思主義也有了更深刻的批判性的了解。
首先,作者在序中引出了本書的基本論點,即:歷史命運之說純屬迷信,科學的或任何別的方法都不可能預測人類歷史的進程。
那么,所謂的“歷史決定論”到底指的是什么?
1.機械決定論。機械決定論承認因果性、必然性,但否定偶然性,否定人的主觀能動性及社會意識的反作用。把社會的發(fā)展看作是由某種神秘力量賦予某種聯(lián)系和發(fā)展秩序的奇怪現(xiàn)象。毫無疑問這只是宿命論和唯心主義。
2.辯證決定論。即馬克思主義的決定論,在社會歷史領域,辯證的決定論承認社會發(fā)展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承認社會的發(fā)展是通過有意識的人的活動實現(xiàn)的;承認社會意識的反作用;承認杰出人物對歷史發(fā)展進程的影響。
關于“歷史決定論的衰落”的論證,作者從“人類歷史的進程受人類知識增長的強烈影響”這一點出發(fā),通過五個步驟反駁了歷史決定論。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非指不能對社會進行預測,比如不能運用經(jīng)濟理論對當下的經(jīng)濟狀況進行分析,不能分析股票的漲跌,不能出生率的升高或降低,這些預測在某些條件下毫無疑問是可以發(fā)生的。他的論點是根據(jù)“歷史發(fā)展可以受到我們知識的增長影響”作為基礎論點,并推測出“不可能通過發(fā)現(xiàn)隱藏在歷史演變下面的規(guī)律或傾向來進行歷史預測”。這里所謂的無法預測是指:我們的知識是不斷增長的,因此我們今天不可能預知明天才知道的事情。這個理論像是個常識,可常識往往為人所忽略。
作者首先批評了歷史決定論者關于“大多數(shù)的物理學方法不能應用于社會學”的斷言。然后給我們介紹了歷史決定的反自然主義學說和泛自然主義學說。前一部分的主要觀點包括:“社會實驗的不可重復性”。后一部分的主要論點可概括為:“社會預測只能是模糊的大規(guī)模預測”“觀察的經(jīng)驗根據(jù)來源于歷史事實的編年史”“歷史力量及歷史規(guī)律”,它雖然肯定了人的能動作用,卻說“一個社會即使探索到它本身運動的自然規(guī)律,它還是既不能跳過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發(fā)展階段。但是它能縮短和減輕分娩的陣病!币簿鸵馕吨鴼v史決定論者只能解釋社會發(fā)展并以種種方式促其實現(xiàn);但他的問題在于無人能改變社會發(fā)展。
在盡可能明確地和令人信服地概述了歷史決定論的觀點,讓讀者也開始為歷史決定論的觀點拍手叫絕,即將成為歷史決定論的擁護者時,波普爾開始了他的'批判:
波普爾提倡的是“社會學的漸進方法”。由于人們對社會的改進提出批評和建議,或者更確切地說,由于人們力圖發(fā)現(xiàn)某種經(jīng)濟行為或政治行為會不會產(chǎn)生預期的或所希望的結果,從而使社會科學獲得了巨大的進步。他指出,社會的改造是循序漸進的,知識是逐步積累的,比如蘇格拉底,他告訴我們只能從我們的錯誤中學習。因此,他將一步一步地走,仔細地把預想的結果同已取得的結果相比較,警惕改革中難免出現(xiàn)的不利后果;他將避免進行復雜的和大規(guī)模的改革,因為他不能分辨這種改革的原因和后果,也不知道他究竟在干什么。
作者集中精力批評了“整體主義”和“烏托邦工程”,它們都絕不帶有“私人的”性質,而總是具有“公眾”的性質。它的目的在于按照一個確定的計劃或藍圖來改造“整個社會”;它的目的在于“奪取關鍵地位”擴大國家權力……直到國家變成幾乎與社會一樣。“馬克思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他的烏托邦藍圖是屬于發(fā)展的或“動態(tài)的”藍圖,而不是一個被束縛住的社會。他預言并積極促進以達到理想烏托邦為最終目的的發(fā)展,在這個理想烏托邦中,沒有政治的或經(jīng)濟的壓制:國家已經(jīng)消亡,每個人按其能力而自由地合作,每個人的一切要求都得到滿足!倍遥瑲v史決定論對于社會變化的重要性過于神經(jīng)過敏了,社會環(huán)境是在改變,然而并非不可將試驗方法應用于社會問題,否則我們那些所學的課本知識早就脫離現(xiàn)代社會好多年了,豈不是在做無用功課?
在完成對整體主義的批評后,波普爾還發(fā)現(xiàn)了其潛在的極權主義傾向。整體主義者不但企圖用不可能的方法來研究我們的社會,而且還企圖把我們的社會作為一個整體來控制和改造。他們預言:“國家的權力必須擴大,直到它和社會幾乎合而為一為止”。并且,他們宣稱,這樣的實驗首先不可能是小規(guī)模的孤立的,必須在整體的范圍內(nèi)進行實驗才有說服力,雖然我們知道有風險,缺少知識,但也必須嘗試著去做!皩嵺`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波普爾對這一觀點有兩個反對意見。(a)它忽略了對于一切社會知識,包括前科學的和科學的知識都至為重要的漸進實驗。(b)整體主義實驗不可能對我們的實驗知識有較大的幫助,我們很難從重大錯誤中學習——有時候我們甚至會干脆一錯到底。
在批判泛自然主義的過程中,作者首先對“規(guī)律”和“趨勢”做了區(qū)別。在社會變化中,趨勢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規(guī)律和趨勢是不同的,我們不可能找到一個普遍的規(guī)律,即使它是“通過對一般的歷史事實的研究和分析來發(fā)現(xiàn)進步規(guī)律的”。歷史決定論者的主要錯誤即它的“發(fā)展規(guī)律”其實是絕對趨勢,這些趨勢和規(guī)律一樣并不依賴原始條件,并且不可抗拒地以一定方向把我們帶到未來。它們是無條件預言的根據(jù),而不是有條件的科學預測。但作者又馬上提出“趨勢的存在是無可懷疑的,趨勢依賴于條件并力圖發(fā)現(xiàn)這些條件和明確地提出這些條件。”總覺得這里的描述是前后矛盾的。
作者還提到要通過檢驗的方法來淘汰假理論確立真理論,并且,我們關注的不是“是如何發(fā)現(xiàn)這個理論的”,而應該是“這個理論你該如何檢驗?”
歷史的研究與理論科學研究也是不同的,因為在在歷史學中,普遍規(guī)律多半是很平常的和不自覺地被運用的,因此未能起到這個作用。毫無疑問,沒有觀點就沒有歷史,歷史和自然科學一樣必定是有選擇的,否則歷史就由一大堆不相干的乏味材料所塞滿。按著因果鏈條追溯到遠古是毫無幫助的,因為我們要著手研究的每一個具體結果,都有各種各樣的無數(shù)部分原因;這就是說,原始條件是極其復雜的,而且多半是我們不感興趣的。
擺脫這個困難的唯一途徑,我認為就是自覺地把特意選擇的觀點引進自己寫的歷史中去;這就是說,寫我們感興趣的那種歷史。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歪曲事實,并塞進事先設想的觀念框框,也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無視沒有塞進去的事實。恰恰相反,與我們觀點有關的而又可以獲得的全部證據(jù),都應加以仔細而客觀的考慮。
作者得出結論,人的因素在社會生活中和一切社會建構中終歸是不確定的和捉摸不定的成分。而那些要求對人性加以“科學的”控制的進化論者,沒有認識到這個要求如何是自殺性的。進化和進步的主要動力是可供選擇的物質的多樣性。僅就人類進化而論,這就是“人們有自己的偏愛和有別于他人的自由”——“有不贊同多數(shù)人和走自己的路的自由”。整體主義的控制必然導致思想一律,而不是導致人權平等,這意味著進步的終止。
在閱讀全書的過程中,老老實實地思辨了一場。波普爾嚴謹?shù)貞B(tài)度讓人佩服(搞研究的要是多點像這樣的就好了);蛟S是由于翻譯的問題,我覺得在很多細節(jié)的部分有錯漏,后面的話常常是對先前自己觀點的諷刺(也許是某種幽默也未可知),讓人剛剛覺得“這話說得對”,馬上就又被打了臉。
就用書中的一句話做結吧:“采取某個觀點是必然的,坦率地說出這個觀點,并且永遠認識到,這是許多觀點中之一,即使它相當于一個理論,它也不能是可檢驗的”,這就足夠了。
歷史讀書筆記3
《中國大歷史》是歷史學家黃仁宇體現(xiàn)其“大歷史觀”的一部專著,它旁引了不少研究內(nèi)容,分析中國歷朝發(fā)展的問題,從歐洲的歷史,以至經(jīng)濟學都有利用。
讀完這《中國大歷史》,便可感覺,作者寫的歷史,自始至終都在問著這樣的一個問題:緣何中國的'文明未能發(fā)展出上資本主義?求解這個問題,作者的關注點集中在財稅制度上面。
依著這樣的思路,從作者的敘述中,隱約可以看出,作者將中國的幾千年發(fā)展歷史分為了三段:第一段是中央集權、官僚體系、意識形態(tài)逐漸形成的時期,從商周發(fā)端,到秦漢;隋唐第二段是從城市商業(yè)和國際(邊境)貿(mào)易中產(chǎn)生了商業(yè)社會的種子,但這種子在官僚體系、自耕農(nóng)經(jīng)濟和意識形態(tài)面前,只是發(fā)展出了服務于宮廷地主玩樂所需的奢侈品生產(chǎn)與商業(yè),這一段從宋元到明清,中間從王安石變法到張居正變法,似有著搞“數(shù)目字管理”的意向,但數(shù)目字管理的條件仍未具備,變法必然失敗;第三段是清末受到外來侵略與沖擊,開始尋找強國的途徑,從清末的洋務自強運動到維新變法、立憲改革,再到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土地革命,直到改革開放,這一波一波的革命終于推翻了封建帝制,也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高層機構”和“一個新的低層機構”。而“現(xiàn)在中國當前的任務,則是在高層機構和低層機構間敷設有制度性的聯(lián)系才能從上至下,能夠以經(jīng)濟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脫離官僚政治的壟斷!
歷史讀書筆記4
這本書講述的是中國,從猿人,發(fā)展到現(xiàn)代的各種發(fā)明,以及困難,這本書將告訴你中國的由來。
這本《中國歷史》分為四章,分別是,《先秦》、《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現(xiàn)代》。四章。
我最喜歡的是《近現(xiàn)代》的第一章,這一章讓我深刻的了解到中國在清代的時候是多么的弱。涸谇宄┠,中國就像是沒有蜜蜂的.蜂巢,被一群餓狼圍著,我們無能為力,只能讓這群人為非作歹。英國人首先來進攻,開著炮艦,厚著臉皮竟然來賣。還好碰到英雄林則徐,一點不客氣,一把火燒了害人的。英國人起得亂叫,竟然向我們開起了槍,轟開了中國的大門,燒殺搶劫,一個都不放過,難道這是我們的錯嗎,英國人還挽著法國人,來一起搶劫,膽子越來越大,還放火燒了圓明園,趁機占領了黑龍江,又打新疆的主意,真是欺人太甚。
這本書讓我了解了許多的歷史,對我有很大的幫助,我讀完之后,感受到了中國成立以來的艱辛和汗水,希望大家也一起讀這本書。
歷史讀書筆記5
今天,我讀了《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中的一個小故事,叫臥薪嘗膽。在這個故事中,越王勾踐因敗給吳國,把軟綿綿的被褥撤下去,換成了柴草,在吃飯的地方,掛了一個苦膽,吃飯前舔一舔,先查一下苦味。等下次再進攻吳國的時候,不忘記上次敗給吳國的教訓,這樣才能讓越國真正強大起來。就是因為越王勾踐的明智,越國越來越強大,漸漸超過了吳國。等到恰好的時機,這位君王率兵攻擊了吳國,越國反敗為勝。越王勾踐的.品質值得讓我們學習,只要及時發(fā)現(xiàn)錯誤,并虛心地改正,就還有回旋的余地。
《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真好看,它里面不但有豐富的歷史知識,還有做人的道理,多讀一點歷史故事,才能開闊自己的眼界,才能了解更多中國歷史和中國從古至今的文明。
歷史讀書筆記6
中國通史共有十本,是從史前一直到清代的一些故事和文物。
第一本先概括了中國古人類化石,又說了想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神農(nóng)嘗百草和堯舜禪讓等史前神話故事。接下來是夏、商和西周中的一些事,我感觸最深的是殘暴的商紂王和烽火戲諸侯。商紂王為了一個愛妃不理國家大事,還心胸狹窄,連別人為自己嘆口氣都要坐牢。還有烽火戲諸侯,周幽王為了讓褒姒(愛妃)笑一笑,就戲弄各個諸侯,讓諸侯不相信他,最后還是百姓遭殃。
第二本和第一本很相似,講了春秋、戰(zhàn)國和秦國。春秋時期的宋襄公自稱是個仁義之師,根本就不知道兵不厭詐,還屢次丟掉勝利的機會,說自己不能用卑鄙的手段取勝。在春秋時期還出了不少名作,比如孫武的《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老子的《道德經(jīng)》。
春秋后是戰(zhàn)國,秦魏楚燕趙齊韓七國展開了一場和長達254年的大戰(zhàn),其中也有不少有趣的小故事。商鞅變法講了商鞅在南門豎一根三長高的木頭,說誰能把它抬到南門,就賞金10兩,過了一會兒,又改成了賞金50兩,有個漢子抬到了,真的得到了五十兩,后來人們都相信官府,秦國就變強了。
第三本也差不多,不過是漢代很三國。漢高祖劉邦能大敗西楚霸王項羽,正如他所說的`一樣:要比運籌帷幄,我不如張良;要比治理國家我不如蕭何;要比領兵打仗,我不如韓信。而我只是善用這些人。劉邦寬容守信,可他的妻子呂雉卻卑鄙狡詐,在劉邦死后擅自纂權,殺了劉邦的四個兒子,還立最無能的劉盈為太子。還有三國時代的董卓專制、曹操起兵、桃園結義、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等等。
后面還有七本,講的分別是隋、南北、晉、唐、宋、五代、遼、金、西夏、元、明和清的故事、我就不一一給大家講了。
歷史讀書筆記7
高本漢是一位漢學家,是現(xiàn)代漢語言學的奠基人。這本書是根據(jù)他對漢語方言和漢語歷史演變的研究,為對漢語言學感興趣的、有語言學基礎的人寫的入門書。高本漢年輕時曾在中國山西等地實地調查方言,同時結合他堅實的語言學基礎,使得他在漢語言研究上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成果。
選擇這本書的原因是想了解外國人如何看待漢語。書中少許內(nèi)容涉及到漢語的特殊性對外國人學習漢語的影響。高本漢指出漢語學習最大的困難是模糊的語法規(guī)則。他認為在詞的層面上,漢語詞的詞性過于靈活,詞形上又缺乏可以提示讀者詞性、作用的標志,所以在理解句子的時候基本上依靠上下文的意思決定每個詞的詞性。那么,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認知加工,漢語母語者理解句子的時候,與其它語言相比,是否更加依賴自上而下的加工?或者這影響里漢語閱讀加工的時間順序?對于漢語讀者,對于詞的加工深度是否更淺?因為在對整個句義有模糊理解之前,詞性并不能確定,詞性也不能決定句義,所以對于詞性這一部分無需注意。高本漢在書中給漢語學習者的建議是“讀書、讀書、再讀書,使你習慣中國人的思考方式,直到你能像中國人那樣自動思考為止”。其實學習另一種語言到熟練的程度都需要這樣做,而由于漢語在刪繁就簡的道路上走得更遠,這樣做尤為重要吧。
這本書對漢語語音演變研究描寫得非常生動,像偵探小說一樣,像福爾摩斯的演繹推理。很多人對這個現(xiàn)象提出假設,然后去找證據(jù)。作為本書的作者,高本漢清楚地介紹了他如何綜合方言、與漢語有關的.外國語、漢語古籍中的蛛絲馬跡,最后得到結論的過程,不禁拍案叫絕!
書里還介紹了一些有意思的知識,比如:古漢語具有屈折變化的證據(jù),漢語藏語屬于同源的原因,現(xiàn)代漢語雙字詞變多的原因等等。同時,值得指出的是,高本漢的研究是基于古代漢語的,而且距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了70多年,現(xiàn)在的相關領域已經(jīng)不知道有了多少新的成果。
歷史讀書筆記8
《中國大歷史》是歷史學家黃仁宇體現(xiàn)其“大歷史觀”的一部專著,它旁引了不少研究內(nèi)容,分析中國歷朝發(fā)展的問題,從歐洲的歷史,以至經(jīng)濟學都有利用。
讀完這《中國大歷史》,便可感覺,作者寫的歷史,自始至終都在問著這樣的一個問題:緣何中國的文明未能發(fā)展出上資本主義?求解這個問題,作者的關注點集中在財稅制度上面。
依著這樣的思路,從作者的敘述中,隱約可以看出,作者將中國的`幾千年發(fā)展歷史分為了三段:第一段是中央集權、官僚體系、意識形態(tài)逐漸形成的時期,從商周發(fā)端,到秦漢。
隋唐第二段是從城市商業(yè)和國際(邊境)貿(mào)易中產(chǎn)生了商業(yè)社會的種子,但這種子在官僚體系、自耕農(nóng)經(jīng)濟和意識形態(tài)面前,只是發(fā)展出了服務于宮廷地主玩樂所需的奢侈品生產(chǎn)與商業(yè),這一段從宋元到明清,中間從王安石變法到張居正變法,似有著搞“數(shù)目字管理”的意向,但數(shù)目字管理的條件仍未具備,變法必然失敗。
第三段是清末受到外來侵略與沖擊,開始尋找強國的途徑,從清末的洋務自強運動到維新變法、立憲改革,再到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土地革命,直到改革開放,這一波一波的革命終于推翻了封建帝制,也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高層機構”和“一個新的低層機構”。而“現(xiàn)在中國當前的任務,則是在高層機構和低層機構間敷設有制度性的聯(lián)系才能從上至下,能夠以經(jīng)濟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脫離官僚政治的壟斷!
歷史讀書筆記9
黃仁宇先生的作品,充滿了鋪陳的豪邁與細節(jié)的生動,歷史就像是一塊寶藏,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視角和邏輯,提煉出的內(nèi)容總不乏深意與新意。
如果說錢穆先生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還只是從每個朝代的內(nèi)部去剖析細節(jié),那么黃先生的大歷史觀無疑具有一種歷史的縱深感和距離感,在粗線條的史料歸納中,將歷史構成一個簡明連貫的綱領,進而與現(xiàn)代化的先進國家如西歐和美國對比,這種大歷史觀的著眼點在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更具現(xiàn)實借鑒和參考價值。
新中國成立的幾十年里,我們一直在探索現(xiàn)代化,古老的文明古國體驗到傳統(tǒng)落后與現(xiàn)代化失之交臂進而備受欺辱的苦痛,謙虛地求教于西方文明,試圖將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交匯在一起,融入現(xiàn)代化的`世界體系。
文中,作者提到了幾個關鍵概念。首先是一種關系,作者將中國社會比喻為一個潛水艇夾心面包,上面是官僚階層,下面是農(nóng)民,二者混同一致,當中的事物,其為文化、政治方針、科舉,無非是用來符合小自耕農(nóng)民的道德標準。這種間架結構的社會關系,從早期的周代就已形成,井田制的發(fā)明就是一種理想化的上層設計推廣到農(nóng)民階層,缺少中間的組織和階層搭建起上下層的交流和互動。其次是一種技術。作者稱之為“數(shù)目字管理”,即是市場經(jīng)濟社會,讓市場占資源配置的主導地位,通過自由交換和平等競爭使社會資源有效分配。如果沒有歷史的縱深,我們不會發(fā)現(xiàn)祖先們引以為傲的一套社會運行方式其實是落后和低效的,現(xiàn)代化必須靠先進的制度才能實現(xiàn)。再次,是一種蛻變。作者形容中國從農(nóng)業(yè)社會走向工商業(yè)社會就像走獸蛻化而為飛禽一樣,并不容易。中國的歷史就是一部巨型農(nóng)村集團的朝代更迭,農(nóng)業(yè)一直占據(jù)主導地位,工商業(yè)一直受到壓抑,支撐現(xiàn)代經(jīng)濟發(fā)展的法律、信用機構、公共服務機構始終沒有建立起來。中國的發(fā)展缺少現(xiàn)代化的基本構成要素,這是簡單的改革無法實現(xiàn)的。
作者以三大帝國:漢朝、唐宋、明朝形成的基礎、過程、功過得失為線條,貫穿了中國幾千年的大歷史。朝代的更迭中多有幾分相似。貫穿中國專制王朝的根本特征是中央集權統(tǒng)治。這一制度的形成是地理、文化相互作用的必然產(chǎn)物。作者概括了三點地理因素:首先是黃土,綿細的黃土使農(nóng)業(yè)快速發(fā)展,也帶來黃河泛濫的災難,需要上游地區(qū)誕生統(tǒng)一管理的指揮機構治理黃河水道,避免以鄰為壑。其次,亞熱帶季風氣候使降雨量集中在夏季,形成了一條15英寸等降雨量線,這條線將游牧民族與農(nóng)耕民族聯(lián)系在一起,為了生存,農(nóng)民與牧民之間的矛盾使得戰(zhàn)爭頻發(fā),需要強大的政權來守衛(wèi)。在農(nóng)業(yè)文明的浸潤下,與之相呼應的是儒家思想,特別是孟子的思想,成為維護中央集權的有力思想武器,也成為中國根深蒂固的道德標準凌駕于法律和制度之上的文化特征。當然,這在今天已經(jīng)成為一種發(fā)展的障礙。
中央集權似乎是每一個朝代開國時要鞏固和強化的制度保障。從劉邦到趙匡胤再到朱元璋都無一例外。然而,每一個朝代即將衰亡之際,都出現(xiàn)地方自治和軍閥割據(jù)的現(xiàn)象,不是中央集權窮途末路,而是每一個朝代的制度缺乏與時俱進的靈活性和調整的自覺性。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缺乏作者提到的一種組織,即社會的中間階層來優(yōu)化這種變革。所以,每一次改革都是一次流血,都是一種悲劇的奮斗以失敗告終。
這里我想重點討論王安石變法。為了改變國家積貧積弱的現(xiàn)狀,王安石試圖通過金融管理國家,以一種現(xiàn)代化的信用體系支撐起國家的財政和稅收以及改變農(nóng)民的生活方式。如青苗錢,政府在種禾苗季節(jié)貸款給農(nóng)民,等秋收后農(nóng)民還款并支付利息。均輸法,各地轉運使將應當送往開封的物品在當?shù)爻鲑u,買到京城不易到手的貨品牟利。保甲法,采取民兵制度。這一切看起來是如此貼近我們現(xiàn)代的生活,讓我們對一千年以前的王安石肅然起敬,在過去的一千年里,試圖以金融管制的方法操縱國事,其范圍和深度不曾在世界其它任何地方提起過。然而,王安石與現(xiàn)代讀者近,卻與他同時代的人物遠。金融的發(fā)展是要素配置的最高階段,是建立在商品經(jīng)濟發(fā)達的基礎之上,是建立在服務于工商業(yè)的社會公共機構健全的基礎之上。在農(nóng)業(yè)為主導的中國,小自耕農(nóng)處于弱勢,沒有法律的保障,制度形同虛設,農(nóng)民成為最大受害者。而世界其他國家,都是經(jīng)過艱苦奮斗,將既有利益集團徹底鏟除才建立起真正的商品經(jīng)濟。王安石的變法似乎超越了那個時代,他的改革引發(fā)的激烈的社會斗爭,不是經(jīng)濟的變革,只是官僚之間的斗爭。
歷史讀書筆記10
1908年,當三歲的愛新覺羅溥儀被慈禧召到紫禁城的時候,他無法預想到自己的一生都將和這座宮殿聯(lián)系在一起了,明黃色的城墻鎖住了他的自由,只剩下無盡的寂寞,有人評論電影《末代皇帝》稱“所有的離開你都趕不上,所有的門你都打不開,所有的人都是撒謊者。”
北京的存在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西周初年薊國在此建都,之后遼代以此為南京,金朝以此為中都,最后元、名、清三個大一統(tǒng)中央王朝在此建都達600多年之久。紫禁城,這座明清兩朝皇帝居住的皇宮,在1925年被政府稱為“故宮”,意思是前朝的皇宮,深深地吸引著我。
《故宮史話》是《中國史話》系列叢書中的一本,這是一套普及歷史知識的叢書,而本書就是專門介紹故宮歷史知識的,包括故宮的天文風水和建筑構造的聯(lián)系,以及不同建筑中的人文軼事、政治變遷。本書的作者姜舜源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學術研究中心的高級編輯,他從考據(jù)處罰,結合實景,將故宮的歷史和人文寫得有理有據(jù),極具可讀性。
一、故宮為什么叫紫禁城?
1、“紫禁城”這個名字和古代的'天文學有關。
戰(zhàn)國時期有一本石申寫的《石氏星經(jīng)》,里面記載了天空的中央有紫微、太微和天市三垣,其中紫微在天空的中央,是天帝的天宮,太微垣是天帝的布政地方,天帝的宮殿就叫做紫宮。
所以從古至今,各朝代的統(tǒng)治者都把皇宮和天文聯(lián)系起來:比如漢代未央宮另一個名字是紫微宮;唐朝的長安城中建有太極宮、大明宮和興慶宮,這3處宮殿和天空中的三垣相匹配。
2、皇帝的居所稱為“紫禁城”最早源于唐朝。
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兒子李賢在給《漢書》作注解的時候寫下了“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王者立宮,象而為之”,從此才開始把皇宮稱之為“紫禁”。
我們在古詩里也常聽到這個詞,比如駱賓王的“紫禁終難叫,朱門不易開”,還有白居易的朝從紫禁歸,暮出青門去”。
3、故宮在明朝被稱為“紫禁城”。
現(xiàn)在北京的這座明清故宮是在元朝大都的宮殿基礎上建造起來的。元朝的時候,皇帝把中央紫微垣的位置讓給了中書省,明朝則恢復了紫微垣的地位,并把這座宮殿成為“紫禁城”。
二、600年間,太和殿為何規(guī)?s小了一半
太和殿是紫禁城里面遭受火災和重建次數(shù)最多的宮殿,最開始的名字叫奉天殿,在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開始建造,永樂十八年(1420年)竣工,之后一共4次遭遇火災,又四次重建,也就是在這一次次重建中,規(guī)模越來越小。
1420奉天殿剛建成的時候規(guī)模最大,“廣三十丈,深十五丈”,也就差不多有95.10米長,47.55米寬,現(xiàn)在的南京十三陵中還保存著奉天殿的模型。
第一次火災發(fā)生在永樂十九年(1421年5月16日),離竣工不到半年的時間,重建直到19年后才開始,并于明英宗正統(tǒng)六年(1441年)九月完成。
第二次火災發(fā)生在重建后的116年,也就是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5月11日),原因是遭雷擊導致的,火災后,打掃現(xiàn)場是個大工程。而且因為自從上次重建后的100多年里再也沒有動過,到底大殿是如何構造的沒人知道,研究恢復方案就用了很長一段時間。后來木匠根據(jù)大殿構造的基本原理,對比火災后剩下的木材,才把圖紙恢復出來。
這時候又有一個問題,采伐這種大殿的大木非常不容易,于是嘉靖皇帝決定縮小規(guī)模,殿內(nèi)的柱子也從楠木換成了杉木,整個大殿質量大幅度下降。第二次重建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完工,然后更名為“皇極殿”。
第三次火災距離第二次重建35年,發(fā)生在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8月1日),由于國庫沒什么錢了,拖了很久,28年后才重建,并于1627年竣工。
李自成攻打北京的時候,大殿沒有被毀滅,但已經(jīng)破敗不堪了,到了清朝順治二年才進行了修繕,這一次又把它更名為“太和殿”。
第四次火災發(fā)生在清朝,并且清朝只有發(fā)生了這一次,時間是康熙十八年(1679年1月4日),這時候全國都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又過了三年,康熙才下了指示要采集木材,但是由于明朝連年開采,各地的楠木資源快要沒了,最后是不管大的小的能用的不能用的,都運到了北京,光運送木材就足足花了6年時間?滴跞哪辏1695年),清朝取得了雅克薩戰(zhàn)役、烏蘭布通戰(zhàn)役等多次勝利,于是重建太和殿,兩年后竣工。
大小對比
通過比較初期的奉天殿和太和殿的模型大小,可以發(fā)現(xiàn)明朝的奉天殿是占滿了整個臺面的,而太和殿宮殿和臺基的比例嚴重失調,這也是宮殿縮小的結果。
三、故宮里的建筑和人文
1、角樓
紫禁城城墻的四個角落各有一座角樓,它們建造于明朝,造型奇特,是故宮里最復雜的建筑,最佳觀賞角度是站在護城河外,遠遠地看去,角樓和倒影互成風景。
2、金水橋
走進午門就能看到5座由漢白玉砌成的虹橋,除了雕刻精美的欄板和柱子,金水橋的奧秘就在這走進來的過程中。
從昭德門、貞度門的外側到金水橋的外側,再到午門中門,兩條直線夾角是60°,而從昭德門、貞度門的內(nèi)側到中橋的夾角也是60°,60°是人類的最佳視域。當你站在午門中門口舉目看去,真好是太極門、昭德門、貞度門的全景,移步換景,等走過金水橋的中橋,,留在你眼里的最佳建筑就只有太和門了。
3、午門
在影視劇中,我們常聽到“推出午門斬首”,但是實際上,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明清朝代常在這里舉行戰(zhàn)爭后的獻俘儀式。至于秋審處死囚犯的地方,那是在西側的懋勤殿,皇帝在這里用朱筆“勾到”執(zhí)掌生殺大權。
歷史讀書筆記11
歷時倆月,終于讀完了。很多東西讀的半懂不懂,書到用時方恨少,書讀的少,看大家寫的東西就頗吃力!中間實在讀不下去,就摻雜讀些不吃力的,算是一種變相偷懶吧!
呂先生對于中國歷史,皆在大量史料的基礎上給出相對客觀的.剪裁記錄,對于一些集體認識有偏頗的公斷,亦在合理推斷的基礎上予以指出。讀來頗受啟示!
呂先生是史學界公認的讀書最多的學者,二十四史通讀數(shù)遍,為同人傳為美談。《中國大歷史》初版于1923年9月(上海商務印書館),是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雖是一部學術性的專著,但預設的讀者對象卻是青年學生,史識豐富,筆調流暢,數(shù)年內(nèi)不斷重印再版,是二三十年代發(fā)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國通史。
該書除了敘述歷代的政治制度、經(jīng)濟組織、宗教文化、社會情形之外,尤其關注與中國歷史關系密切的東南洋、中西亞各國、各民族的歷史,諸如“近代的蒙回藏”、“近代的西南諸族”、“近代的后印度半島”、“中西交涉的初期”、“藩屬的喪失”、“俄蒙英藏的交涉”等內(nèi)容,都有專門的章節(jié)加以敘述。這些與現(xiàn)代中國休戚相關的問題,多為后來通史著作所缺失。書中包含的大量的知識原點,許多涉及歷史、地理、語法、訓詁、辨?zhèn)蔚确矫娴闹R,都是工具書里不易查到的。
歷史讀書筆記12
《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是按時間順序編寫的,從《千金一笑》一直寫到《三國歸晉》,共112個小故事,親子讀書:《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家長讀后感。,有描寫激烈戰(zhàn)爭的《官渡之戰(zhàn)》《火燒赤壁》,有體現(xiàn)崇高氣節(jié)情的《蘇武牧羊》《屈原投江》還有體現(xiàn)親情的《緹縈救父》??每個小故事的情節(jié)都很有趣,讓人讀后回味無窮!
這本書有800多頁,按每頁400字計算,至少有32萬字。『⒆雍芟矚g看歷史和考古方面的書,三國和秦始皇兵馬俑的書看了不少。但孩子第一眼看到這本5厘米厚的“大字典”時,他的反應并不熱烈。書里面的文字那么小,插圖還是黑白的,不像漫畫那樣吸引人,讀的趣味并不高。但后來,讀了進去,態(tài)度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他更加喜歡上了中國歷史。這是孩子讀的最厚的一本書,我和孩子都特有成就感!
有人說,一個人的成長史,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他的閱讀史。每個人都是在讀書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從書中得到了很多人生的啟迪。讀這本書,孩子一方面了解歷史發(fā)展中的.重要史實和關鍵細節(jié),以把握歷史發(fā)展的脈絡;另一方面也可以從這些精選的歷史故事中學習和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學會很多人生的道理和感悟,讀后感《親子讀書:《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家長讀后感》。
讀《管鮑之交》,文中鮑叔牙說過一句話“管仲家里困難,等著錢用,我樂意多分點給他。朋友嘛,應該互相幫助,有的幫助沒有的這有什么奇怪哩?”這讓孩子學會了朋友之間應寬容大度,互相幫助;讀了《懸梁刺股》,孩子明白了只要堅持不懈、勤奮努力就一定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yè)的道理;讀了《綠林好漢》,孩子懂得了人一定要做有用的人,不能遇到困難就退縮!吨袊鴼v史故事集》這本書里有春秋故事、戰(zhàn)國故事、西漢故事、東漢故事,還有三國故事。孩子最喜歡的戰(zhàn)國時期里統(tǒng)一中原的秦國,這是因為秦國兵馬強壯,糧草充足,百折不屈,守信用,最主要的還是秦國的大王、大臣愛護全國百姓。這樣國君才能做一番大事業(yè),秦國也才能成為一個強國。這使孩子懂得了一個道理:全國人民只要萬眾一心,就能克服困難,打敗敵國,一統(tǒng)天下。如果違背了這個原則,就會走向相反的道路。秦統(tǒng)一天下之后,沒有安撫百姓,整頓民心,鼓勵百姓種糧,而是讓百姓筑長城,使用嚴酷政策,引起百姓的強烈反抗,最終滅亡。“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中國古代的古人早就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了,讓我們從閱讀歷史故事開始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吧。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過,一部優(yōu)秀的歷史讀物“不僅有助于知識,而且有助于智慧”。的確,人類的歷史以“過去的光輝照亮著現(xiàn)在”,它源遠流長,蘊涵著大量先人的智慧。
通過大量的閱讀,孩子的作文水平得到了不小的進步,并且好像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懂得一些道理,知道尊敬家里的長者,也能在生活中幫助家里做些事情,并且還能對社會的一些現(xiàn)象作出自己的評價,這些都是孩子在閱讀中的收獲。
歷史讀書筆記13
《林漢大中國歷史故事集》主要講了中國歷史上的一些著名故事,《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讀后感(謝金琳)。
《千金一笑》是我比較感興趣的故事。
庸君周幽王,只會找漂亮女人,對國家大事不予理會,他還把好言好語勸他的褒珦關到牢里。褒家把一個漂亮的`鄉(xiāng)下小姑娘送給周幽王,褒姒就是這么來的,讀后感《《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讀后感(謝金琳)》。然后,為了討褒姒高興,一個專拍馬屁的人,讓人點亮烽火臺,大批官兵被周幽王耍了幾回后,不再信任他,而周幽王正為褒姒的冷笑而高興。過了幾天,西戎打了進來,烽火臺一個個燃起,士兵卻一個也沒到,以為又在開他們的玩笑。沒有援兵,京都被西戎們搶個精光,周幽王被殺,那個從沒真正笑過的褒姒,也被抓了去。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領導者,遲早會被消滅。
歷史讀書筆記14
最近大熱的赫拉利的新書《今日簡史》出版了,在人們驚呼這就是我們的未來的時候,我恰好看完吳軍老師的《文明之光·精華本》,我不禁也發(fā)出驚呼,原來我們之前的文明也如此燦爛輝煌。之前拜讀過吳軍老師的《數(shù)學之美》《浪潮之巔》,驚訝于一個理科的學者也能寫出文筆優(yōu)美的通識書籍,這次的《文明之光·精華本》更讓我驚嘆,一個理科學者也能寫出讓我沉浸其中的通識史學。
吳軍老師在挑選本書的主角都比較特殊,沒有什么王侯將相,橫跨海洋大陸,甚至超越宇宙時空,有的主角是法律體系,有的主角是陶瓷,有的主角是思想運動。每個主角都有一段歷史,每段歷史組成一個章節(jié),每個章節(jié)把這段歷史的來龍去脈按照時間順序講的清晰透徹。所以讀這本書不需要從頭到尾開始讀,每個讀者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挑選任意章節(jié)開始閱讀。當然,最后幾乎所有讀者都會發(fā)現(xiàn),每段歷史的起源、發(fā)展、高潮和展望都被吳軍老師記錄了下來,而且提供了許多小細節(jié),其中還附了很多插圖,讀的過程中自己就會沉浸在每段文明歷史中,對每段文明的`歷史都有興趣。這或許就是吳軍老師的寫作魅力吧!
如果把當前宇宙的歷史濃縮成一年,那人類出現(xiàn)在這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最后半個小時,而人類的文明(距今約一萬年前)則出現(xiàn)在這一年的最后一分鐘。在這一分鐘之前,人類還茹毛飲血,在這一分鐘之內(nèi),人類開始了農(nóng)耕生活,馴化了動物,改良了植物,制造出了飛機大炮,發(fā)明了抗生素,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釋放出了原子能,甚至登上了月球。從宏觀的視角去俯視人類的文明,我們就會驚訝于人類這個年輕的物種竟然有如此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作力,創(chuàng)造出了如此輝煌燦爛的文明。而這一切,其實都是源于人類早起播下的影響后來整個人類歷史走向的文明的種子,《文明之光》這本書,就是以這些文明的種子為主角,給我們講述了這些文明的種子對人類的影響,從而給讀者展現(xiàn)一幅空前巨大的人類文明的圖景。
很多人以為,“天賦人權”“私有財產(chǎn)不可侵犯”“契約”“法人”等概念要到現(xiàn)代才有,但是吳軍老師告訴你,這些概念在公元前的羅馬時期就有了,而且是以法律的形式推廣保存下來的。這一套法律體系統(tǒng)稱羅馬法,后來拿破侖征服歐洲大陸,推出《拿破侖法典》,所參考的依據(jù)就是羅馬法體系,而《拿破侖法典》奠定了今天絕大多數(shù)國家法律體系的基礎(包括中國)。今天的議會制度,三權分立等概念,背后都有羅馬法的影子。那羅馬法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原來是羅馬國家形成初期,由于沒有明確成文的法典,很多糾紛不能公正合理解決,因此羅馬成立了立法委員會,頒布了《十二銅表法》,經(jīng)過幾百年的修訂與發(fā)展,最終形成了對人類文明影響深遠的羅馬法體系。歷史總是出奇的巧合,幾乎在同一時期,東方的秦帝國剛完成天下一統(tǒng),并開始了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中國的封建社會所有權力都集中在皇帝一個人身上,“朕即是法,法即是朕”,普通民眾沒有任何能力制衡這種專制,因此中國的專制統(tǒng)治越發(fā)專制,到明清時期達到頂峰,嚴重制約著國家的發(fā)展。而西方國家由于羅馬法的深入人心,民眾清楚知道自己的權利,因此敢于去爭取自己的權利,在“啟蒙運動”之后就發(fā)展出了共和、三權分立等政治制度,從而在一定范圍內(nèi)實現(xiàn)了自由民主,促進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到了近代,逐漸超越中國,中國也因自己的封閉保守,承受了百年屈辱。這一切都是源于兩千年前兩個文明種下的種子不一樣,最后照亮的文明也不一樣,所以這樣的結果,不得不說是歷史的必然。
吳軍老師書中所說的肯定比上述文字更加生動有趣,閱讀的體驗不僅是沉浸其中,還時不時會驚嘆,原來如此!書中的其他章節(jié)也十分有趣,有你根本想不到的陶瓷的發(fā)展歷程,也介紹了一個家族如何影響整個人類的進程,還有美國的開國元勛們?nèi)绾伟衙绹o“談”出來的?傊,每顆文明的種子都有一段有趣的歷史,這些種子就像一道光,照亮人類前進的道路。我們有必要去了解一下,照亮我們前進道路的光起源于哪里,未來還會對我們有什么影響。最后,我讀完這本書的感受正如吳軍老師寫《文明之光》系列的初衷:
人總是要有些理想和信仰。
歷史讀書筆記15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中國通史》。
一打開《中國通史》這本書,就見到這么一段話:在中華民族歷盡風霜的蒼茫大地上,燃燒著五千年來傳承不息的文明之火。它點燃了千千萬萬個炎黃子孫的奮斗之夢,照亮了中國歷史的.前進之路。泱泱中華,滾滾逝水……當我看到這句話時,心靈有了極大的震撼,心想:在古時候,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膾炙人口的鴻篇巨著,都等著我們后人去一一品讀,把這文明傳承下來,俗話說的好:長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我們現(xiàn)在一定要好好學習,千萬不可以把中華民族的千年文明在我們這一代的手中斷了代呀!
《中國通史》這本書主要講了從華夏起源文明開始——夏商西周——春秋戰(zhàn)國——秦漢統(tǒng)一——三國亂爭——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兩朝的大概的歷史過程。我認為《中國通史》這本書很好,它幫助我們在先賢哲人的睿智和哲思中汲取智慧精華;它可以幫助我們探求無盡的知識寶藏;它可以讓我們看到從盤古開天辟地——明清兩朝這段距離的整個歷史過程;它還可以幫助我們……
總之一句話《中國通史》這本書是一個歷史的匯演!
【歷史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歷史讀書筆記06-18
美學的歷史讀書筆記06-20
經(jīng)典的歷史讀書筆記摘抄11-23
歷史著作讀書筆記12-03
歷史人物讀書筆記12-01
歷史讀書筆記200字12-03
歷史讀書筆記200字08-08
中國大歷史讀書筆記06-21
歷史教師讀書筆記11-23
歷史書籍讀書筆記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