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下涇縣陵陽溪至澀灘原文及賞析
原文:
澀灘鳴嘈嘈,兩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側(cè)足不容舠。
漁子與舟人,撐折萬張篙。
譯文
澀灘的流水嘈嘈不休,兩岸山上到處跑著猿猴。
陵陽溪水卷起的浪花如白雪,巨石側(cè)立在水中不能穿過小舟。
船夫和漁人,一年里恐怕要撐折一萬支船篙在這里頭。
注釋
涇縣:在今安徽省涇縣。
陵陽溪:即今安徽省涇縣西舒溪。
澀灘:在今浸縣西九十五里!睹鳌ひ唤y(tǒng)志》載:“澀灘在涇縣西九十五里。怪石峻立,如虎伏龍盤!
足:多。
猿猱(náo):即猿猴。猱,猿類,善攀折。
足:通“石”,意指巨石。
不容舠:《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河廣》“誰謂河廣?曾不容舠!敝^兩岸狹窄,容不下小船。舠:小船。
賞析:
青弋江發(fā)源于黃山山脈東南部,上游水流湍急!皾瓰Q嘈嘈,兩山足猿猱。白波若卷雪,側(cè)足不容舠。漁子與舟人,撐折萬張篙。”這是寫上游江水蜿蜒曲折,兩岸千嶂絕壁,翠竹凌空,奇秀多姿。而下游自涇縣至蕪湖匯入長江,沿途水流平緩、清澈如鏡、良田平疇、阡陌如秀、人如畫中游。可見在唐代青弋江上游就有舟楫往來。
詩人抓住陵陽溪至澀灘一段江水湍急、怪石峻立的特點,勾勒出了一幅舟行險灘的圖象:江水咆哮,沖擊著灘中的巨石,發(fā)出了震耳欲聾的嘈嘈之聲;翻涌的波濤,撞擊在巖石上,激起了象雪一樣的浪花;兩岸山林里還不時傳來一聲遞一聲的猿猱的哀鳴;江灘里側(cè)石凌出,就連如葉的小舟也難以通行。然而,就在這兇險萬分的澀灘,漁夫和舟子,為衣食所迫,不得不終年與驚濤駭浪搏斗?矗【驮谀沁h(yuǎn)遠(yuǎn)的江面上,又來了一只漁舟,舟人正撐著長長的竹篙在艱難地前進(jìn)……詩中最后兩句,“漁人與舟子,撐折萬張篙”,便是全詩主旨的所在,集中地再現(xiàn)了勞動人民危險艱辛的生活以及他們的斗爭精神。
這首詩盡管篇幅短小,但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還是很有特色的。詩的前四句摹聲狀物極力渲染自然景物的險惡氣氛,作為畫面的背景,極好地烘托了畫面主體部分的夸張描寫。相反,最后兩句對于漁人舟子撐篙行船艱苦萬分的夸張描寫,又進(jìn)一步點染了江灘的險惡。畫面上,這種背景與主體的相互映襯,著重突出了全詩的主題。這首詩的另一特色,是采用了繪畫上傳統(tǒng)的大寫意的手法。詩人在刻畫意境時,能夠抓住景物給人感受最強烈的幾點,于大處落墨,筆觸簡勁,而不是象工筆畫法,力圖筆筆不茍,枝葉筋脈,纖毫不爽。詩中“撐折萬張篙”一句,似乎是細(xì)節(jié)刻畫,但也是僅此一筆,而且是經(jīng)過了大膽的夸張。所以全詩側(cè)重表現(xiàn)的并不在于細(xì)微的真實,而是在于捕捉事物的神韻,予以強烈的表現(xiàn)。
【下涇縣陵陽溪至澀灘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下涇縣陵陽溪至澀灘原文及賞析07-22
《下涇縣陵陽溪至澀灘》原文及賞析07-21
《耒陽溪夜行》原文及賞析07-12
《東陽溪中贈答》原文及賞析07-02
西施灘原文及賞析09-04
《上陵》原文及賞析09-06
秣陵原文及賞析08-31
上陵原文及賞析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