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疏影翻譯賞析
疏影翻譯賞析1
疏影·芭蕉
清代納蘭性德
湘簾卷處,甚離披翠影,繞檐遮住。小立吹裙,常伴春慵,掩映繡床金縷。芳心一束渾難展,清淚裹、隔年愁聚。更夜深、細(xì)聽空階雨滴,夢回?zé)o據(jù)。
正是秋來寂寞,偏聲聲點點,助人難緒。纈被初寒,宿酒全醒,攪碎亂蛩雙杵。西風(fēng)落盡庭梧葉,還剩得、綠陰如許。想玉人、和露折來,曾寫斷腸句。
注釋
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葉長而寬大,花白色,果實類香蕉,但不可食。古人有以其葉題詩者,如唐韋應(yīng)物《閑居寄諸弟》:“盡日高齋無一事,芭蕉葉上獨題詩!
湘簾:用湘妃竹編織的簾子。
離披:搖動、晃動貌。
春慵:以春天的到來而生徽散意緒。
繡床金縷:繡床,裝飾華麗的床。多指女子的睡床。金縷,指金屬制成的穗狀物,或謂金絲所織之物。此處指繡床上裝飾得極其華美。
芳心:花心。亦喻女子之情懷。
空階:空寂的臺階。
無據(jù):謂無所依憑。宋謝懋《驀山溪》:“飛云無據(jù),化作冥蒙雨!
纈被:染有彩色花紋的絲被。
亂蛩雙杵:謂雜亂的蟋蟀聲和交疊的砧杵聲。蛩,蟋蟀之別稱。
玉人:美貌之女子。此為對所愛之人的愛稱。
簡析
此篇詠的`是芭蕉,而寓托的卻是懷人之意。詞之上片側(cè)重寫芭蕉的形貌。先描繪簾外搖動的翠影遮檐,又轉(zhuǎn)寫其掩映簾內(nèi)之人和物,而后再寫芭蕉之“芳心”裹淚,暗喻人心之愁聚,最后以空階夜雨,夢回?zé)o眠烘襯愁情。下片側(cè)重寫懷人之思。過片承上片結(jié)處而來,寫雨打芭蕉,聲聲鑄怨,接以蚤鳴桿搗之聲,更托出離愁別恨,再以梧葉落盡,芭蕉依舊,落到借葉題詩,以寄相思,抒離愁之旨。全篇曲折迭宕,婉約細(xì)密。
疏影翻譯賞析2
作品原文:
疏影·詠荷葉
碧圓自潔。向淺洲遠浦,亭亭清絕。猶有遺簪,不展秋心,能卷幾多炎熱?鴛鴦密語同傾蓋,且莫與、浣紗人說。恐怨歌、忽斷花風(fēng),碎卻翠云千疊。
回首當(dāng)年漢舞,怕飛去漫皺,留仙裙折。戀戀青衫,猶染枯香,還嘆鬢絲飄雪。盤心清露如鉛水,又一夜、西風(fēng)吹折。喜凈看、匹練飛光,倒瀉半湖明月。
作品注釋:
、疟虉A:指荷葉。
、破郑╬ǔ):水邊。
、峭ねぃ郝柫⒌臉幼印
、冗z簪(zān):指剛出水面尚未展開的嫩荷葉。
、汕镄模撼畹囊馑。
⑹傾蓋:二車相鄰,車蓋相交接,表示一見如故!妒酚洝むu陽傳》:“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后漢書·朱穆傳》注:“孔叢子曰:‘孔子與程子相遇于途,傾蓋而語。’”
、虽郊喨耍捍呵飼r越國美人西施原是浣紗女,此處泛指。鄭谷《蓮葉》詩:“多謝浣溪人未折,雨中留得鴛鴦蓋!贝嘶闷湟。
⑻怨歌:指舊題為漢成帝妃班婕妤作的《怨歌行》。詩中作者以合歡扇自喻,常常擔(dān)心秋天來臨,涼風(fēng)奪走了炎熱,自己會被拋棄。這里喻秋聲。
⑼花風(fēng):花信風(fēng),應(yīng)花期而來的風(fēng)。
、螡h舞:指漢趙飛燕掌中起舞。
、洗湓魄НB:指荷葉堆疊如云的樣子。
、辛粝沙躐蓿▃hě):此指荷葉多皺褶,燈多褶裙!囤w后外傳》:“后歌歸風(fēng)送遠之曲,帝以文犀箸擊玉甌。酒酣風(fēng)起,后揚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哿钭笥页制淙,久之,風(fēng)止,裙為之皺。后曰:‘帝恩我,使我仙去不得!諏m姝或襞裙為皺,號‘留仙裙’。”
、亚嗌溃邯q“青衣”,古時平民之服。指綠荷葉,兼喻詞人從前的平民地位。
⒁盤:指西漢建章殿前銅鑄仙人捧的承露盤。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有“憶君清淚如鉛水”的句子。鉛水:銀白色的清水。
、觾艨矗褐灰姟
、跃殻簼嵃椎'熟絹。喻湖水。
作品譯文:
碧綠圓葉多么雅潔,在淺淺汀洲、遠遠水浦,你亭亭卓立,清超至極。身邊墜幾點花片,猶如美人遺落的釵鈿。你不肯舒展肅爽的心,又能把多少炎熱卷起?有你綠色車蓋的蔭庇,看那雙鴛鴦?wù)劦煤纹溆H密。不要對洗紗女說這番情景,花風(fēng)忽地吹斷她的怨歌,我怕她會折碎荷葉,如散千疊翠云。
回憶當(dāng)年在漢宮旋舞輕盈,天子生怕你乘風(fēng)飛去,叫人把你的衣衫扯住,盡變作留仙皺摺的裙據(jù)。我眷戀自己的一領(lǐng)青衫,它沽染著枯荷的幽芳,還又嘆息鬢絲已如白雪飄揚。綠盤樣的荷葉承著露水,就像銅仙辭國的點點清淚,一夜西風(fēng)終于把你吹碎。當(dāng)如練月華從天宇斜飛,喜看倒瀉半湖澄凈的光輝。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約作于南宋覆滅,作者隱居浙江之時。
作品鑒賞:
這是一首詠物詞,上闋寫荷葉神態(tài),下闋嘆自己已發(fā)如雪白,不同心生悵惘,但又幸有如荷葉的心靈,能夠欣賞流瀉如練的月光。結(jié)尾三句寫荷池整體畫面,相融相匯,空明宏麗。
詠物固須避免就物言物,但也不可處處都深求其微言大義。寄情寓興,應(yīng)該是廣義的。過于穿鑿,反致失卻本意,倒不好了。張惠言云:“此傷君子負(fù)枉而死,蓋似李綱、趙鼎之流!厥桩(dāng)年漢舞’云者,言其自結(jié)主知,不肯遠引。結(jié)語喜其已死而心得白也!保ā对~選》)此語筆者不敢茍同,所以寧可淺說。
起三句正面總說荷葉:“碧”“圓”,是荷葉的形象;“潔”,是荷葉的特點;“洲”“浦”,是荷生長的環(huán)境;“亭亭”,是它的風(fēng)姿;“清絕”,是它的品格。然從特寫初生未展的荷葉,以“(碧玉)簪”為喻,可與錢珝以“冷燭無煙綠蠟干”狀未展芭蕉媲美!斑z”字,若就荷葉生長的時節(jié)來說,是已屬剩余之意,因時已至秋(故稱葉心為“秋心”,凄然之心也),故接以“能卷幾多炎熱?”“卷”字,是借初葉之形來說它欲留住炎夏。這怎么可能呢!熱日無多,寒風(fēng)將至,此中似寄托著詞人自身的感慨。再后四句,化用了鄭谷“多謝浣紗人未折,雨中留得蓋鴛鴦”詩意,然從容說來,語同己出!皟A蓋”之喻,比鄭詩只多一字,卻機杼別出,饒有風(fēng)趣。以“翠云千疊”比荷塘綠葉之濃密,也極恰當(dāng)。
下闋過片三句,用歷史故事。以趙后之舞來詠荷葉,當(dāng)從綠羅裙想來。吾師蔣禮鴻有題畫荷詩云:“荷花憐惜泥中藕,擺弄清風(fēng)不肯飛。”因思以荷比隹人,則花其姿容,葉其翠裙乎?趙后欲乘風(fēng)飛去,其裙裾被牽而留皺折,正可比花欲謝而葉稍萎!皯賾偾嗌馈比洌蒲粤实怪氖吭娙,亦留情于枯荷,李商隱“留得枯荷聽雨聲”之句,被寫入《紅樓夢》,則“猶染枯香”四字,或即指此吧?“盤心”句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事,以荷葉比承露盤,故易原詩中“清淚如鉛水”為“清露如鉛水”。蓮葉終被折于“一夜西風(fēng)”,猶銅人終被拆于轄車魏官。這又是可寓亡國傷痛的地方。末了以匹練秋光,倒瀉水中,寫荷塘月色,已是荷被吹折之后,詞人通過他描繪的景象告訴我們,雖花葉都盡,而明月長在,秋光似畫。因意識到荷葉“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所以覺可“喜”也。以此回應(yīng)發(fā)端“自潔”“清絕”,使荷葉之品格精神,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
作者簡介:
張炎(1248-約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詞人,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臨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紀(jì)(今甘肅天水)。貴族后裔(循王張俊六世孫)。祖父張濡,父張樞,皆能詞善音律。前半生富貴無憂。1276年元兵攻破臨安,南宋亡,張炎祖父張濡被元人磔殺,家財被抄沒。此后,家道中落,貧難自給,曾北游燕趙謀官,失意南歸,長期寓居臨安,落魄而終。
疏影翻譯賞析3
詞牌名
《暗香》與《疏影》調(diào),都是姜夔同時創(chuàng)作以詠梅花的,是取“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近黃昏”兩句的首二字作為調(diào)名。以后張炎用此二調(diào)詠荷花荷葉,改名《紅情》、《綠意》。九十七字。前片四十九字,九句,五仄韻;后片四十八字,十句,七仄韻。
作品原文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xí)之,音節(jié)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fēng)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huán)、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fēng),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作品譯文
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訪石湖居士。居士要求我創(chuàng)作新曲,于是我創(chuàng)作了這兩首詞曲。石湖居士吟賞不已,教樂工歌妓練習(xí)演唱,音調(diào)節(jié)律悅耳婉轉(zhuǎn)。于是將其命名為《暗香》、《疏影》。
暗香
昔日皎潔的月色,曾經(jīng)多少次映照著我,對著梅花吹得玉笛聲韻諧和。笛聲喚起了美麗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顧清冷寒瑟。而今我像何遜已漸漸衰老,往日春風(fēng)般絢麗的辭采和文筆,全都已經(jīng)忘記。但是令我驚異,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謁將清冷的幽香散入華麗的宴席。
江南水鄉(xiāng),正是一片靜寂。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嘆路途遙遙,夜晚一聲積雪又遮斷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灑下傷心的淚滴,面對著紅梅默默無語。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記憶?傆浀迷(jīng)攜手游賞之地,千株梅林壓滿了綻放的紅梅,西湖上泛著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林壓滿了飄離,被風(fēng)吹得凋落無余,何時才能重見梅花的幽麗?
疏影
苔梅的枝梢綴著梅花,如玉晶瑩,兩只小小的翠鳥兒,棲宿在梅花叢。在客旅他鄉(xiāng)時見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陽斜映籬笆的黃昏中,默默孤獨,倚著修長的翠竹。就像王昭君遠嫁匈奴,不習(xí)慣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懷念著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著叮咚環(huán)佩,趁著月夜歸來,化作了梅花的一縷幽魂,縹緲、孤獨。
我還記得壽陽宮中的`舊事,壽陽公主正在春夢里,飛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際。不要像無情的春風(fēng),不管梅花如此美麗清香,依舊將她風(fēng)吹雨打去。應(yīng)該早早給她安排金屋,讓她有一個好的歸宿。但這只是白費心意,她還是一片片地隨波流去。又要進而釕玉笛吹奏出哀怨的樂曲。等那時,想要再去尋找梅的幽香,所見到的是一枝梅花,獨立飄香。
詳細(xì)講解:《暗香·舊時月色》 《疏影·苔枝綴玉》
作品鑒賞
這兩首詞是文學(xué)史上著名的詠梅詞,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白石詠梅詞共有十七首,古其全詞的六分之一,此二篇最為精絕。張炎在所著《詞源》中說:詩之賦梅,惟和靖一聯(lián)而已,世非無詩,不能與之齊驅(qū)耳。詞之賦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自立新意,真為絕唱。
所謂“和靖一聯(lián)”,即宋初詩人林逋《山園小梅》中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姜夔非常欣賞其句,就摘取句首二字,以之為“自度曲”詠梅詞的調(diào)名。白石是南宋大音樂家,妙解音律,從此二篇詠梅詞亦可看出其獨創(chuàng)之功。
白石詞往往有小序,或述作詞緣起,或紀(jì)心緒行蹤,要言不煩,與詞的內(nèi)容溶為一體,不可分割。從題序看,這兩首詞作于南宋光宗紹熙三年辛亥(1191)冬季,當(dāng)時詞人應(yīng)邀到范成大退休隱居的蘇州附近的石湖別墅作客。范成大也喜愛梅花,買園種梅,并著有《梅譜》。白石投主人之雅好,馳騁才華,創(chuàng)作了這兩篇詠梅絕唱。
成語簡介
暗香疏影,成語。暗香,淡淡的香氣;疏影,稀疏枝干的投影。撲鼻的清香,稀疏的樹影。形容梅花。
語出宋·林逋《林和靖集·卷二·山園小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故事
北宋時期著名的隱士林逋曾在江淮一帶漫游,后隱居杭州西湖孤山,一生無妻無子,特別酷愛梅花與白鶴,人稱梅妻鶴子,他的著名詩篇《山園小梅》表現(xiàn)出他那超凡脫俗的氣質(zhì):“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fēng)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作者簡介
姜夔(kuí)(1155年~1221年),南宋詞人、音樂家。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在他所處的時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對峙,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都十分尖銳復(fù)雜。戰(zhàn)爭的災(zāi)難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雖然為此也發(fā)出或流露過激昂的呼聲,而凄涼的心情卻表現(xiàn)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學(xué)和音樂創(chuàng)作里。慶元(宋寧宗年號,1195~1200)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一生布衣,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yán)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
疏影翻譯賞析4
原文:
疏影·苔枝綴玉
宋代:姜夔
辛亥之冬,余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習(xí)之,音節(jié)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huán)、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fēng),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譯文:
辛亥之冬,余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習(xí)之,音節(jié)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訪石湖居士。居士要求我創(chuàng)作新曲,于是我創(chuàng)作了這兩首詞曲。石湖居士吟賞不已,教樂工歌妓練習(xí)演唱,音調(diào)節(jié)律悅耳婉轉(zhuǎn)。于是將其命名為《暗香》、《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屠锵喾,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huán)、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苔梅的枝梢綴著梅花,如玉晶瑩,兩只小小的翠鳥兒,棲宿在梅花叢。在客旅他鄉(xiāng)時見到它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陽斜映籬笆的黃昏中,默默孤獨,倚著修長的翠竹。就像王昭君遠嫁匈奴,不習(xí)慣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懷念著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著叮咚環(huán)佩,趁著月夜歸來,化作了梅花的一縷幽魂,縹緲、孤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fēng),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我還記得壽陽宮中的舊事,壽陽公主正在春夢里,飛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際。不要像無情的春風(fēng),不管梅花如此美麗清香,依舊將它風(fēng)吹雨打去。應(yīng)該早早給它安排金屋,讓它有一個好的歸宿。梅花不能永遠屬于呵護它的人,它終究將一片片隨水飄去,我只能吹一曲《梅花落》訴說心中的哀怨。等到那時再覓梅花的倩影,只能在小窗邊的畫軸上見到它的枝葉扶疏。
注釋:
辛亥(hài)之冬,余載雪詣(yì)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sì)習(xí)之,音節(jié)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辛亥:南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載雪:冒雪乘船。詣:到。石湖:在蘇州西南,與太湖通。南宋詩人范成大晚年居住在蘇州西南的石湖,自號石湖居士。止既月:指剛住滿一個月。簡:紙。征新聲:征求新的詞調(diào)。把玩:指反復(fù)欣賞。二妓:樂工和歌妓。肆習(xí):學(xué)習(xí)。
苔枝綴玉,有翠禽(qín)小小,枝上同宿?屠锵喾辏h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huán)、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苔枝,長有苔蘚的梅枝。綴玉,梅花像美玉一般綴滿枝頭。翠禽,翠鳥?屠铮弘x鄉(xiāng)在外期間。黃昏:日已落而天色尚未黑的時候。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fēng),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nèn)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蛾:形容眉毛的細(xì)長;綠,眉毛的青綠顏色。盈盈:儀態(tài)美好的樣子,這里借指梅花。玉龍:即玉笛。哀曲:指笛曲《梅花落》。此曲是古代流行的樂曲,聽了使人悲傷。恁時:那時候。
賞析:
從《暗香》詞前序文可知,《疏影》《暗香》乃同時之作?赡苁菍懥恕栋迪恪分,意猶未盡,遂另作一《疏影》。前人卻說二詞難解,《疏影》尤其撲朔迷離,確實如此。我們可以把二首對照來看,《暗香》雖說是詠梅,但并沒有對梅花本身作多少描寫,而是圍繞梅花抒寫懷人之情。所懷是他的情人,一個美麗女子。她曾陪同詞人折梅月下,也曾和他攜手賞西湖。在《暗香》里,玉人是玉人,梅是梅。梅花只是引起詞人想念玉人的觸發(fā)物而已,它本身并沒有任何比喻或象征意義。如果把這首詞的意思向前推進一層,賦予梅花以人格,就可以翻出另一首詞,這就是《疏影》。在《疏影》里,詞人時而把梅花比作獨倚修竹的佳人,時而把梅花比作思念故土的昭君。既是歌詠梅花,又是歌詠佳人,梅花與佳人融為一體了。
前人多認(rèn)為該詞有寄托。張惠言云:“時石湖蓋有隱遁之志,故作此二詞以阻之!栋迪恪芬徽,言己嘗有用世之志,今老無能,但望之石湖也!妒栌啊犯远壑畱嵃l(fā)之,故有昭君之句!薄对~選》鄭文焯說:“此蓋傷心二帝蒙塵,諸后妃相從北轅,淪落胡地,故以昭君托喻,發(fā)言哀斷?继仆踅ā度显伱贰吩娫唬骸焐铰愤呉恢昝罚昴昊òl(fā)黃云下,昭君已沒漢使回,前后征人誰系馬?’白石詞意當(dāng)本此!保ㄠ崱栋资廊烁枨罚┙藙⒂罎e出宋徽宗趙佶被擄在胡地所作《眼兒媚》詞:“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僥湖沙。家山何處?忍聽羌管,吹徹《梅花》。”解釋說:“此詞更明顯為徽欽二帝作。”(《唐五代兩宋詞簡析》)以上這些說法都是由詞中所用昭君典故引起的。詞人說幽獨的梅花是王昭君月夜魂歸所化,遂使人聯(lián)想徽欽二帝及諸后妃的被擄以及他們的思?xì)w,進而認(rèn)為全詞都是有感于此而作。有人認(rèn)為這種聯(lián)想是缺乏根據(jù)的。昭君和親出塞和徽欽二帝被擄諸后妃淪落胡地,根本不倫不類。王建是唐人,他的《塞上詠梅》和宋帝更毫無關(guān)系。宋徽宗作《眼兒媚》思念家國,既沒有提到王昭君,也就不能肯定白石是用“眼兒媚”的典故。如果不是斷章取義,而是聯(lián)系全篇來看,就不難看出該詞主旨在贊美梅花的幽獨,寫其幽獨而以美人為喻,當(dāng)然最好是取昭君,這是不足為怪的。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范成大《梅譜》曰:“古梅會稽最多,四明吳興亦間有之。其枝蟠曲萬狀,蒼鮮鱗皴,封滿花身;又有苔須垂于青枝或長數(shù)寸,風(fēng)至,綠絲飄飄可玩!币陨蠋拙湔f:在長滿青苔的'枝干上綴滿如玉的梅花,又有小小的翠鳥在枝上伴她同宿。這是寫梅之貌!按淝荨卑涤谩洱埑卿洝返涔剩核彘_皇中趙師雄遷羅浮,日暮于松林中遇一美人,又有綠衣童子歌于側(cè)!皫熜圩砻,但覺風(fēng)寒相襲,久之東方已白,起視大梅花樹上,翠羽剌嘈相顧,所見蓋花神。月落參橫,惆悵而已”。詞人明寫梅花姿色,暗用此典為全詞定下了幽清的基調(diào)。
“客里相逢”以下數(shù)句寫梅花之神:
“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這句遞入作者自己。白石是到范成大家作客,在范家看到梅花,故稱“客里相逢”;梅樹旁邊長著竹子,如東坡詩所云:“竹外一枝斜更好”,所以又說“無言自倚修竹”!耙行拗瘛卑涤枚鸥Α都讶恕吩姡骸敖^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旌湫浔,日暮倚修竹!薄包S昏”,暗用林逋《梅花》詩:“暗香浮動月黃昏”。這些融典,都把梅花比作幽居而高潔的佳人。
“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huán)、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昭君”句系用具體的古代美女?dāng)M梅花。為何選用昭君,問題很簡單,梅花是犯寒而開的,使人很容易想象它是一位在嚴(yán)寒的北方呈現(xiàn)特有豐姿的美人;而昭君正是遠嫁匈奴,生活塞外,所以拿她比附!芭瀛h(huán)”句化用杜甫《詠懷古跡》詠昭君村詩句:“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痹~人想象王昭君魂歸故土化作了這幽獨的梅花。為什么用昭君魂歸故土之典呢?因為白石詠江南梅花,為了牽合眼前事實,所以用了“昭君不慣胡沙”之后,立即筆鋒一轉(zhuǎn),說昭君是“暗憶江南江北”,而且“月夜歸來”以后,便“化作此花幽獨”。花和美人合為一體了。上闕分三層寫來,用三個典故(翠禽、修竹、昭君句),將三位美人比擬梅花,突出表現(xiàn)梅花,突出表現(xiàn)梅之“幽獨”。
下片換了一個角度,寫梅之飄落: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
“蛾綠”,指女子的眉。《太平御覽》卷三十“時序部”引《雜五行書》:“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正月初七日)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出;屎罅糁,看得幾時。經(jīng)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竟效之,今梅花妝是也!边@幾句好象寫壽陽公主(那人),其實還是寫梅花,借一位和落梅有關(guān)的美人來惋惜梅花的衰謝。“猶記”,是詞人猶記,詞人看到梅花遂記起宮廷里這段故事。“深宮”,與昭君無關(guān),更與宋徽欽后宮無關(guān),不可牽強附會。下面又以叮嚀口吻說要珍惜梅花:
“莫似春風(fēng),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
“盈盈”是儀態(tài)美好貌。古詩云:“盈盈樓上女,皎皎當(dāng)窗牖!笔切稳菝琅L(fēng)采。此借指梅花。這八字一氣。意說梅花開在寒冬,春天本來不去管她;可我們卻不要象春風(fēng)那樣!敖鹞荨庇谩稘h武故事》,漢武帝幼時,他姑母把他抱在膝上,指著女兒阿嬌曰:“阿嬌好否?”詞人用此典表示惜花之愿,意謂不要象春風(fēng)那樣無情,任梅花飄零而不顧,應(yīng)當(dāng)及早將她保護。
“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
這是假設(shè)口氣,“還”是如其、假如的意思,詩詞中多有此用法。如秦觀《水龍吟》:“名韁利鎖,天還知道,和天也瘦。”辛棄疾《賀新郎》:“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庇行┳⒈景选斑教”一句講實了,說“花隨波去,無計挽回!边@是因為忽略這個“還”字而誤會了詞人原意。其實,這是進一步叮嚀:如果讓梅花隨波流去,即使只有一片,那么《梅花落》的笛曲又要再添幾分哀怨了!坝颀垺保衙。因為古樂府《江南異》中有《龍笛曲》,傳說此曲奏時聲似龍吟,故名。羅隱有詩云:“玉龍無主渡頭寒”。笛調(diào)有《梅花落》,故李白有詩:“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边@里不過是因梅花的墜落而想及《落梅花》笛曲罷了。與象征皇室之“龍”無涉。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這幾句仍然是叮嚀口吻:等到梅花落盡,枝頭上就看不見它了。假如要尋覓它的痕跡,那只有到小窗上的橫幅之中──畫著梅花的畫圖,細(xì)細(xì)欣賞它那幽艷的豐姿了。夏承燾《姜白石詞編年箋校》曰:“《唐摭言》卷十載崔櫓《梅花》詩:‘初開已入雕梁畫,未落先愁玉笛吹!~數(shù)句,似衍此二語。”唐圭璋先生也云:“‘等憑時’數(shù)句,用崔櫓詩,言幽香難覓,惟余幻影在橫幅之上,語見沉痛。”這里雖用崔櫓詩意而有創(chuàng)新。細(xì)揣之下闋口氣,梅花尚未凋謝。詞人因愛之切,遂一再叮嚀,不要使它飄零。叮嚀誰呢?不是別人,正是叮嚀詞人自己,要珍惜之。
綜觀全詞。上片末尾一個“幽”字,下片末尾又一個“幽”字,“幽”就是詞人借著梅花所表現(xiàn)出來的美學(xué)理想。這和陶潛詠松菊,張九齡詠蘭桂一脈相通。如果說這首詞有寄托的話,不過是寄托了詞人理想的人格,詞里雖有孤芳自賞意味,亦不必指摘。不必硬牽合“憫二帝”之事。
二詞,是作者集中詠梅名作,作者很滿意。據(jù)說二詞因音節(jié)清婉,為范所激賞,于是贈以侍婢小紅。姜攜小紅歸吳興,過垂虹時,在大雪中賦詩云:“自琢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焙苡行┭笱蟮靡獾纳駳猓ㄒ姟冻幈彪s志》下)。
該詞運氣空靈,筆墨飛舞。下片虛字諸如“猶記”、“莫似”、“早與”、“還教”、“又卻怨”、“等恁時”、“已入”之類,皆能曲折傳神。
關(guān)于“清空”的詞風(fēng),首出白張炎對姜詞的概括。但細(xì)審張炎《詞源》原文,并沒有以“清空”概括白石的全部的意思。在張炎看來,“清空”只是白石的一個方面。因為白石多詠物詞,詠物容易“留滯于物”以致“拘而不暢”、“晦而不明”,此所謂“質(zhì)實”,白石詠物而不滯于物,這就是“清空”。張炎在“詞要清空,不要質(zhì)實;清空則古雅峭拔,質(zhì)實則凝澀晦昧。姜白石詞如野云孤飛,去留無跡”這段話之后,還有一段話說:“白石詞如《疏影》、《暗香》、《揚州慢》、《一萼紅》、《琵琶仙》、《探春》、《八歸》、《淡黃柳》等曲,不惟清空,又且騷雅,讀之使人神觀飛越!憋@然,張炎并非一味提倡“清空”;“清空”要以“騷雅”去充實才算詞的上乘。張炎又說:“所以出奇之語以白石騷雅之句潤色之,真天機云錦也!笨芍厮氐牟粌H僅是“清空”,還有一個“騷雅”。張炎還說:“詞以意趣為主,……姜白石《暗香》賦梅云(詞略)、《疏影》云(詞略),此數(shù)詞皆清空中有意趣,無筆力者本未易到!币裁髅髦赋霭资~不只是“清空”,而且富有“意趣”。只“清空”而無“意趣”,豈不成了一個空架子?可見張炎拈出“清空”來評白石詞,但并沒有以偏概全地說白石詞只是“清空”,論者不可不辨。
可見,以“清空”論白石詞不全面,也不合張炎原意。若論白石詞風(fēng),莫若劉熙載所謂“幽韻冷香”四字,簡而言之可謂“幽冷”,他正是以“幽冷”另樹一幟,自立于軟媚、粗獷之外,卓然成為南宋詞壇一大家。
疏影翻譯賞析5
原文: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照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huán)、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營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fēng),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譯文:
苔梅的枝梢綴著梅花,如玉晶瑩,兩只小小的翠鳥兒,棲宿在梅花叢。在客旅他鄉(xiāng)時見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陽斜映籬笆的黃昏中,默默孤獨,倚著修長的翠竹。就像王昭君遠嫁匈奴,不習(xí)慣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懷念著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著叮咚環(huán)佩,趁著月夜歸來,化作了梅花的一縷幽魂,縹緲、孤獨。我還記得壽陽宮中的舊事,壽陽公主正在春夢里,飛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際。不要像無情的春風(fēng),不管梅花如此美麗清香,依舊將她風(fēng)吹雨打去。應(yīng)該早早給她安排金屋,讓她有一個好的歸宿。但這只是白費心意,她還是一片片地隨波流去。又要進而釕玉笛吹奏出哀怨的樂曲。等那時,想要再去尋找梅的幽香,所見到的是一枝梅花,獨立飄香。
注釋:
苔枝綴玉:范成大《梅譜》說紹興、吳興一帶的古梅“苔須垂于枝間,或長數(shù)寸,風(fēng)至,綠絲飄飄可玩!敝苊堋肚酒鹁幼 罚骸疤γ酚卸N,宜興張公洞者,苔蘚甚厚,花極香。一種出越土,苔如綠絲,長尺余!庇写淝荻洌河昧_浮之夢典故。舊題柳宗元《龍城錄》載,隋代趙師雄游羅浮山,夜夢與一素妝女子共飯,女子芳香襲人。又有一綠衣童子,笑歌歡舞。趙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一株大梅樹下,樹上有翠鳥歡鳴,見“月落參橫,但惆悵而已!币髨蚍队讶松街忻坊ā吩姡骸昂蔑L(fēng)吹醒羅浮夢,莫聽空林翠羽聲。”吳潛《疏影》詞:“閑想羅浮舊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綠。”無言句:杜甫《佳人》詩:“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昭君四句: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夜月魂!蓖踅ā度显伱贰吩姡骸疤焐铰愤呍谥昝罚昴昊òl(fā)黃云下。昭君已沒漢使回,前后征人誰系馬?”猶記三名:用壽陽公主事。安排金屋:《漢武故事》載武帝小時對姑母說:“若得阿嬌作婦,當(dāng)作金屋貯之!庇颀埌厚R融《長笛賦》:“龍鳴水中不見己,截竹吹之聲相似。”玉龍,即玉笛。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詩:“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卑,指笛曲《梅花落》。小窗橫幅:晚唐崔櫓《梅花詩》:“初開已入雕梁畫,未落先愁玉笛吹!标惻c義《水墨梅》詩:“睛窗畫出橫斜枝,絕勝前村夜雪時。”此翻用其意。
賞析:
這是一首梅花的贊歌,又是一首梅花的詠嘆調(diào)。詞中先繪出梅花不同凡俗的形貌,又表現(xiàn)了她那孤芳自賞的.清姿和高潔情懷,再化用杜甫、王建詩意,把遠稼異域不能生還漢邦的昭君故事神話化,將眷戀故國的昭君之魂和寒梅的幽獨之魂合而為一,帶有極深的悲劇意味,境界又極凄美。下片則眼前梅花盛開推想其飄落之時,用壽陽公主及陳阿嬌事,寓無限憐香惜玉之意,又借笛里梅花哀怨的樂曲,加深悵惋的感情,末二句想到梅花凋盡,唯余空枝幻影映上小窗,語意沉痛。全詞用事雖多,但熔鑄絕妙,運氣空靈,變化虛實,十分自如。篇中善用虛字,曲折動蕩,搖曳多姿。張炎極口稱道本詞及《暗香》:“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自立新意,真為絕唱”(《詞源》)。許多詞評家認(rèn)為此篇寄托了徽、欽二帝北狩之悲但卻很難指實。力主抗敵的愛國大臣吳潛與姜夔曾有交誼,姜去世后,吳潛曾次韻《暗香》、《疏影》二詞,卻并無一字明寫或暗寓感傷二帝之意,亦或佐證。
疏影翻譯賞析6
原文:
疏影
姜夔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屠锵喾,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huán)、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fēng),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⒅。等恁時⒆、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疏影字詞解釋:
⑴疏影:詞牌名,姜夔的自度曲。
⑵辛亥:南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
⑶載雪:冒雪乘船。詣:到。石湖:在蘇州西南,與太湖通。南宋詩人范成大晚年居住在蘇州西南的石湖,自號石湖居士。
、戎辜仍拢褐竸傋M一個月。
、墒诤喫骶洌航o紙索取詩調(diào)。簡:紙。
、收餍侣暎赫髑笮碌脑~調(diào)。
、税淹妫褐阜磸(fù)欣賞。
、潭耍簶饭ず透杓。肆習(xí):學(xué)習(xí)。
、汀栋迪恪贰妒栌啊罚赫Z出北宋詩人林逋《山園小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翁χY玉:范成大《梅譜》說紹興、吳興一帶的古梅“苔須垂于枝間,或長數(shù)寸,風(fēng)至,綠絲飄飄可玩。”周密《乾淳起居注》:“苔梅有二種,宜興張公洞者,苔蘚甚厚,花極香。一種出越土,苔如綠絲,長尺余!碧χ,長有苔蘚的梅枝。綴玉,梅花像美玉一般綴滿枝頭。
、稀坝写淝荨倍洌河昧_浮之夢典故。舊題柳宗元《龍城錄》載,隋代趙師雄游羅浮山,夜夢與一素妝女子共飯,女子芳香襲人。又有一綠衣童子,笑歌歡舞。趙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一株大梅樹下,樹上有翠鳥歡鳴,見“月落參橫,但惆悵而已。”殷堯藩《友人山中梅花》詩:“好風(fēng)吹醒羅浮夢,莫聽空林翠羽聲。”吳潛《疏影》詞:“閑想羅浮舊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綠!贝淝,翠鳥。晉郭璞《客傲》:“夫攀驪龍之髯,撫翠禽之毛,而不得絕霞肆、跨天津者,未之前聞也。”
、锌屠铮弘x鄉(xiāng)在外期間。唐牟融《送范啟東還京》詩:“客里故人尊酒別,天涯游子弊裘寒!卑资墙魅,當(dāng)時住蘇州。
、腰S昏:日已落而天色尚未黑的時候。《楚辭?離騷》:“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摇盁o言”句:杜甫《佳人》詩:“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印罢丫彼木洌憾鸥Α对亼压袍E五首》其三:“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夜月魂。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蓖踅ā度显伱贰吩姡骸疤焐铰愤呍谥昝,年年花發(fā)黃云下。昭君已沒漢使回,前后征人誰系馬?”
、浴蔼q記”三句:用壽陽公主事。蛾,形容眉毛的細(xì)長;綠,眉毛的青綠顏色!短接[》引《雜五行書》云:“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屎罅糁,看得幾時,經(jīng)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競效之,今‘梅花妝’是也!
、瞻才沤鹞荩骸稘h武故事》載,漢武帝劉徹幼時曾對姑母說:“若得阿嬌作婦,當(dāng)作金屋貯之!庇,儀態(tài)美好的樣子,這里借指梅花。
⒅玉龍哀曲:馬融《長笛賦》:“龍鳴水中不見己,截竹吹之聲相似。”玉龍,即玉笛。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詩:“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卑,指笛曲《梅花落》。此曲是古代流行的樂曲,聽了使人悲傷。唐皮日休《夜會問答》說聽《梅花落》曲“三奏未終頭已白”,可見一斑。故曰“玉龍哀曲”。
⒆恁(nèn)時:那時候。南唐馮延巳《憶江南》詞:“東風(fēng)次第有花開,恁時須約卻重來。”
、匦〈皺M幅:晚唐崔櫓《梅花詩》:“初開已入雕梁畫,未落先愁玉笛吹。”陳與義《水墨梅》詩:“睛窗畫出橫斜枝,絕勝前村夜雪時!贝朔闷湟。
疏影翻譯:
苔梅的枝梢綴著梅花,如玉晶瑩,兩只小小的翠鳥兒,棲宿在梅花叢。在客旅他鄉(xiāng)時見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陽斜映籬笆的黃昏中,默默孤獨,倚著修長的翠竹。就像王昭君遠嫁匈奴,不習(xí)慣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懷念著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著叮咚環(huán)佩,趁著月夜歸來,化作了梅花的一縷幽魂,縹緲、孤獨。
我還記得壽陽宮中的`舊事,壽陽公主正在春夢里,飛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際。不要像無情的春風(fēng),不管梅花如此美麗清香,依舊將她風(fēng)吹雨打去。應(yīng)該早早給她安排金屋,讓她有一個好的歸宿。但這只是白費心意,她還是一片片地隨波流去。又要進而釕玉笛吹奏出哀怨的樂曲。等那時,想要再去尋找梅的幽香,所見到的是一枝梅花,獨立飄香。
疏影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創(chuàng)作于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與詞人《長亭怨慢?漸吹盡》為同年之作。是年冬,姜夔載雪訪范成大于石湖。他在石湖住了一個多月,自度《暗香》《疏影》二曲詠梅,深蘊憂國之思,寄托個人生活的不幸。
疏影賞析:
《疏影》一詞集中描繪梅花清幽孤傲的形象,寄托作者對青春、對美好事物的憐愛之情。
上片寫梅花形神兼美!疤χY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開篇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就是一幅色彩鮮明、幽雅清麗的“雙棲圖”。它描繪了一株古老的梅樹,樹上綴滿晶瑩如玉的梅花,與翠禽相伴同宿。苔枝與翠禽色相近,都是充滿生機的“綠”,其間點綴著美玉般的梅花,就更顯得光彩照人。字里行間不露半個梅字,而梅的形象卻浮雕般突現(xiàn)出來了。
接著推出第二個畫面,是“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這完全是用寫人的手法來寫梅。梅花就是佳人的幻化。相逢在“客里”,又是“籬角黃昏”這么一個典型環(huán)境,更突出了寂寞的氛圍。在這么寂寞的氛圍里,“佳人”“無言自倚修竹”。“無言”這神態(tài),“自倚”這動作,突出了這位孤高的佳人形象;另一面,也折射了詞人在“客里”懷念情人的孤寂心情。
在這種孤寂情緒的支配下,詞人想到對方也一定會同自己一樣孤寂難熬。下句就借昭君出塞、遠嫁番邦之事來抒發(fā)這種情感!安粦T”“暗憶”這兩個貌似平常的詞,在這典型的語言環(huán)境里,就傳達出了不尋常的深沉感情。“想佩環(huán)、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這就明寫出人花幻化的藝術(shù)意境。放在“月夜”歸來,就更突出“幽獨”的氣質(zhì)!霸乱埂迸c“黃昏”照應(yīng),“花”與“玉”照應(yīng),“幽獨”與“無言自倚”照應(yīng),文字針線細(xì)密,情感脈絡(luò)分明。而“幽獨”一詞又是總撮了上片的精髓而成為全詞的基調(diào)。上片最后這幾句是詞中重點,寫梅花的靈魂。
下片換頭推開一筆,說明梅花不僅有美的容貌,美的靈魂,而且還有美的行為――美化和妝扮婦女。過片開頭的“猶記深宮舊事”與上片的“暗憶江南江北”遙相呼應(yīng),這是詞人想象自己心上人在遠方孤寂中一定會時時想起美好的往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是借南朝宋武帝女兒壽陽公主午睡時梅花飄落眉心留下花瓣印,宮女爭相仿效,稱為“梅花妝”的故事,喻往事之美好令人難忘。這美好的時光非常值得珍惜,千萬不要像無情的東風(fēng)一樣,“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钡降淄乱殉煽眨缃裰涣粝乱黄篮玫淖窇浂。這就正如梅花終于被東風(fēng)吹落,而且“隨波去”了,不能不怨恨那“玉龍哀曲”。
“卻又怨、玉龍哀曲”,可以看作是為梅花吹奏的招魂之曲。這是從音樂這一側(cè)面來申明愛護梅花的重要性。再有,這兒的“玉龍”是與前篇的“梅邊吹笛”相呼應(yīng)的,臨近收拍,作者著力使《疏影》的結(jié)尾與《暗香》的開頭相呼應(yīng),顯然是為了形成一種前勾后連之勢,以便讓他所獨創(chuàng)的這種“連環(huán)體”在結(jié)構(gòu)上完整起來。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庇謴睦L畫這一角度加以深化主題!妒栌啊纷詈笠痪涞摹靶〈皺M幅”應(yīng)該是與《暗香》的開頭一句“舊時月色”相呼應(yīng)的,那么,“小窗橫幅”就既可解釋為圖畫又可解釋為梅影了。月色日光映照在紙窗上的竹影梅影,也是一種“天然圖畫”,非常好看!妒栌啊分兴霈F(xiàn)的梅花的形象,梅花的性格,梅花的靈魂,梅花的遭遇,寄托了作者身世飄零的感嘆,表現(xiàn)了對美好事物應(yīng)及時愛護的思想。
此詞筆法極為奇特,連續(xù)鋪排五個典故,用五位女性人物來比喻映襯梅花,從而把梅花人格化、性格化,比起一般的“遺貌取神”的筆法來又高出了一層。
“苔枝綴玉”三句用了此詞的第一個典故。講的是隋代趙師雄在羅浮山遇仙女的神話故事,見于曾?V《類說》所引《異人錄》。作者用這個典故,入筆很俏,只用“翠禽
疏影翻譯賞析7
原文:
疏影·詠荷葉
張炎〔宋代〕
碧圓自潔。向淺洲遠渚,亭亭清絕。猶有遺簪,不展秋心,能卷幾多炎熱。鴛鴦密語同傾蓋,且莫與、浣紗人說?衷垢琛⒑鰯嗷L(fēng),碎卻翠云千疊。
回首當(dāng)年漢舞,怕飛去、謾皺留仙裙折。戀戀青衫,猶染枯香,還嘆鬢絲飄雪。盤心清露如鉛水,又一夜、西風(fēng)吹折。喜靜看、匹練秋光,倒瀉半湖明月。
譯文:
碧綠的圓荷天生凈潔,向著清淺的沙洲,遙遠的水邊,它亭亭搖曳,清姿妙絕。還有水面剛剛冒出的卷得纖細(xì)的荷葉像美人墜落的玉簪,抱著一片素潔的心田,能將多少炎熱卷掩?兩片傘蓋狀的荷葉像成雙鴛鴦一見如故親密私語,且不要,向浣紗的美女說起。只恐怕花風(fēng)忽然吹斷哀怨的歌吟,將荷叢攪碎像千疊翠云;厥桩(dāng)年漢宮里起舞翩翩,天子怕大風(fēng)吹走舞袖飄揚的`趙飛燕,叫人胡亂扯皺了舞裙,自此帶皺折的“留仙裙”就在后世流傳。叫我戀戀不舍的青衫,還沾染著枯荷的余香,還嘆息著鬢絲如白雪飄散。綠盤心中盈聚著清晶露珠,像金銅仙人的清淚點點,又是一夜西風(fēng)將它吹斷。我喜歡觀看,明月灑下澄凈的飛光,如白色的匹練,倒瀉入半個湖面。
注釋:
碧圓:指荷葉。遺簪:指剛出水面尚未展開的嫩荷葉。未展葉之荷葉芽尖,似綠簪。傾蓋:二車相鄰,車蓋相交接,表示一見如故。怨歌:喻秋聲;L(fēng):花信風(fēng),應(yīng)花期而來的風(fēng)。漢舞:指漢趙飛燕掌中起舞。翠云千疊:指荷葉堆疊如云的樣子。留仙初褶(zhě):此指荷葉多皺褶,燈多褶裙。《趙后外傳》:“后歌歸風(fēng)送遠之曲,帝以文犀箸擊玉甌。酒酣風(fēng)起,后揚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哿钭笥页制淙,久之,風(fēng)止,裙為之皺。后曰:‘帝恩我,使我仙去不得。’他日宮姝或襞裙為皺,號‘留仙裙’!北P心清露如鉛水:喻荷葉帶水。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詞,上闋寫荷葉神態(tài),下闋嘆自己已發(fā)如雪白,不同心生悵惘,但又幸有如荷葉的心靈,能夠欣賞流瀉如練的月光。結(jié)尾三句寫荷池整體畫面,相融相匯,空明宏麗。
本篇為詠荷抒懷之作。全詞詠物而不滯于物,字面上處處寫荷葉,但又時時能感受到作者對人生的感嘆。全詞色彩鮮明,清麗流暢,洋溢著積極樂觀的情緒。通過詠嘆荷葉的高潔自持,取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隱寓著詞人潔身自好的情志。上片妙筆描繪荷葉之芳姿,富有情趣。重點寫荷葉之形,開頭三句寫開放的荷亭亭玉立向遠處鋪展的情景!蔼q有遺簪”三句寫剛出水面之嫩葉卷曲未伸展的情景,上下兼顧!傍x鴦密語”以下寫荷葉給自然界帶來的歡欣及對荷葉的憐惜之情。下片作者賦予荷葉以深刻內(nèi)涵,其思之珍貴在于用暗寓回首往昔盛事,表現(xiàn)對故國繁華的眷戀之情!皯賾偾嗌馈蔽寰涫隳隁q已老而一事無成之慨嘆。末幾句見荷葉被秋風(fēng)所折卻依舊生活在清凈圣潔的環(huán)境之中的情形,暗寓自己高潔自守,表白終老林泉的心跡。全篇寫景如繪,物我交融,情蘊深永。
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lǐng)。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yōu)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chuàng)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jié)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shù)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疏影翻譯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姜夔《疏影》翻譯賞析08-28
暗香疏影賞析11-21
疏影·詠荷葉原文及賞析03-09
暗香疏影原文賞析06-29
疏影·詠荷葉原文、賞析07-16
暗香疏影原文及賞析11-18
疏影·芭蕉08-09
暗香疏影·夾鐘宮賦墨梅原文及賞析07-04
《遣懷》的翻譯及賞析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