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夢令·春景》賞析
《如夢令·春景》賞析1
《如夢令·春景》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觀
原文:
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
指冷玉笙寒,吹徹小梅春透。
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
譯文
黃鶯用嘴銜過的花更加紅潤,燕子用尾點掃的水波泛起綠色的漣漪。天寒手冷,玉笙冰涼,但吹笙的人卻亢奮地吹起《小梅花》曲子,聲音宏亮悠揚, 響徹天空,聽者都感到激越、雄渾,春意盎然。人們都說,照這樣吹,這樣吹吠下去,一定會讓人和綠楊都會變得瀟灑清秀。
注釋
、儆耋希赫滟F的管樂器。
②《小梅》:樂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賞析】
這首詞諸本題作“春景”。乃因傷春而作懷人之思。
首二句直筆寫春。鶯歌燕舞,花紅水綠,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三、四句卻轉(zhuǎn)作悲苦語;美瞽Z《山花子》“小樓吹徹玉笙寒”句。春光明媚,本應產(chǎn)生舒適歡暢之感受,而女主人公何以有這般與外界景物格格不入的憂傷情緒?“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薄笔菫辄c題之筆。柳絮楊花,標志著春色漸老,春光即逝。同時也是作為別情相思的藝術載體。飛絮蒙蒙,是那一段剪不斷理還亂的念人之情。因為有那刻骨深情的相思,所以憂思約帶、腰肢瘦損!叭伺c綠楊俱瘦!币陨鷦拥男蜗蟊磉_感情,而“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直讓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飛,佳人對花興嘆、憐花自憐的圖畫。
詞人之心,或欲借春光盛衰之過程展示流轉(zhuǎn)在節(jié)序交替中的傷春念遠之情。詞從愉快之景象敘起,乃欲反襯其心境之愈為悲苦。然而詞人為了最大限度地達到反襯的效果,甚而不惜極盡雕琢氣力狀物寫景,終不免落于攻琢之痕!傲铩弊直緦懟t之鮮艷欲滴,“皺”則欲狀摹水波漾漪之態(tài),亦不可謂不巧矣!然味之終覺神韻欠焉!究其原委,就在于它顯得雕琢、吃力。正如其“天連芳草”句,如換“連”為“粘”,則失于穿鑿矣!故《吹劍錄》謂“鶯嘴”二句:“詠物形似,而少生動,與‘紅杏枝頭’費如許氣力!笨芍^一語中的。其實,很多詞評家們都恰切地指出了這一點:《草堂詩余》批曰:“琢句奇峭!薄稄m州山人詞評》評曰“險麗!薄豆沤裨~話詞品》亦云:“的是險麗矣,覺斧痕猶在。”如此雕煉奇峭,有《粹編》本要以為此詞乃黃庭堅所作,實在也是事出有因。
“詩緣情”,貴其感發(fā)之力量,“詞之為體,要眇宜修”,尤重其內(nèi)在之情味意境。而由于詩、詞體裁的限制,其用字造句,又特別講究錘煉洗凈。但是這種錘煉不是刻意地雕章琢句。其用心盡管良苦而出之必須自然,渾成無跡,順手拈來,所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是也。秦觀此詞中,“瘦”字的運用就應該說是較為成功的。所以《草堂詩余》才又說:“春柳未必瘦,然易此字不得。”是公允之評。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詩詞中也不乏此例。如李清照“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程垓“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攤破江城子》)新鮮奇特,形象生動,各具情深。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逼涞闷涫В斠詫徤鞴蕬B(tài)度待之,不隱其得,不諱其失,對文學藝術的研究都是有益的'。
【詞牌簡介】
〔題考〕 后唐 莊宗自度曲,詞云:「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樂府遂曲「如夢」二字名曲;蛟疲骸盖f宗修內(nèi)苑,掘土有繡花碧色,中得斷碑,載此詞!勾苏{(diào)復加一迭者,名﹝如意令﹞,蓋唐武氏有﹝如意曲﹞詞名兩襲之。(見毛氏【詞學全書】)考后唐莊宗制此詞時,本名﹝憶仙姿﹞,或謂蘇軾以其詞中有「如夢如夢」迭句,而改為﹝如夢令﹞,是此調(diào)始于五代,已無可疑,惟調(diào)名﹝如夢令﹞,或創(chuàng)于宋,未可知耳。此外本調(diào)復名﹝晏桃源﹞,更名﹝比梅﹞。
〔作法〕 本調(diào)三十三字。通體以六言句為主。第一、二句第一字平仄可以通用,第三字以用仄聲為佳,第五字則以用平為宜。本詞「綠」字,蓋以入聲作平聲也。且此二句例用對偶,故于平仄尤不宜假借,最好以一三五字平仄相對,則更工矣。第三句為仄起平收之五言句,不用韻。第四句及末句,與第一、二句相同;惟第三字宜用仄聲,第一字宜用平聲耳。第五、六為兩字迭句,葉韻;通篇扼要之句,最宜注意。
【格律對照】
鶯嘴琢花紅溜
⊙仄⊙平平▲(仄韻)
燕尾剪波綠皺。
⊙仄⊙平⊙▲(葉仄韻)
指冷玉笙寒,⊙仄仄平平(句)
吹徹小梅春透。
⊙仄⊙平平▲(葉仄韻)
依舊,平▲(葉仄韻)
依舊,平▲(迭句)
人與綠楊俱瘦。
⊙仄仄平◎▲(葉仄韻)
【作者介紹】
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別號邗溝居士;“蘇門四學士”之一。漢族,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北宋文學家,北宋詞人。
秦觀是北宋中后期著名詞人,與黃庭堅、張耒、晁補之合稱“蘇門四學士”,頗得蘇軾賞識。熙寧十一年(1078年)作《黃樓賦》,蘇軾贊他“有屈宋之才”。元豐七年(1084年)秦觀自編詩文集十卷后,蘇軾為之作書向王安石推薦,王安石稱他“有鮑、謝清新之致”。 因秦觀屢得名師指點,又常與同道切磋,兼之天賦才情,所以他的文學成就燦然可觀。后于元豐八年(1085年)考中進士,初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二年(1087年)蘇軾引薦為太學博士,后遷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哲宗于紹圣元年親政后(1094年)“新黨”執(zhí)政,“舊黨”多人遭罷黜。秦觀出杭州通判,道貶處州,任監(jiān)酒稅之職,后徙郴州,編管橫州,又徙雷州;兆诩次缓笄赜^被任命為復宣德郎,之后在放還北歸途中卒于藤州。其散文長于議論,《宋史》評其散文“文麗而思深”。其詩長于抒情,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游春,終傷婉弱!彼潜彼魏笃谥窦s派詞人,其詞大多描寫男女情愛和抒發(fā)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細,音律諧美,情韻兼勝,歷來詞譽甚高。然而其詞緣情婉轉(zhuǎn),語多凄黯。有的作品終究氣格纖弱。代表作為《鵲橋仙》、(纖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滿庭芳》、(山抹微云)等!儿o橋仙》中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被譽為“化腐朽為神奇”。《滿庭芳》中的“斜陽外,寒鴉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被稱做“天生的好言語”。南宋張炎之《詞源》:“秦少游詞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咀嚼無滓,久而知味!鄙皆斠姟端问.文苑傳》。著有《淮海集》40卷,以及《淮海居士長短句》、《勸善錄》、《逆旅集》等作品。其所編撰的《蠶書》,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蠶桑專著。極善書法,小楷學鐘王,遒勁可愛,草書有東晉風味,行楷學顏真卿。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贈秦觀為“直龍圖閣學士”,后世稱之為“淮海公”。
人物評價
近來作者,皆不及少游。如“斜陽外,寒鴉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雖不識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語也。(晁無咎)
子瞻辭勝乎情,耆卿情勝乎辭。辭情相稱者,惟少游而已。(蔡伯世)
今代詞手,惟秦七、黃九耳,唐諸人不迨也。(陳后山)
秦詞專主情致,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雖極妍麗豐逸,而終乏富貴態(tài)。(李清照)
少游詞雖婉美,然格力失之弱。(胡元任)
秦少游詞,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咀嚼無滓,久而知味。(張叔夏)
觀詞情韻兼勝,在蘇黃之上。流傳雖少,要為倚聲家一作手。(《四庫提要》)
秦少游自是作手,近開美成,導其先路;遠祖溫、韋,取其神不襲其貌,詞至是乃一變焉。然變而不失其正,遂令議者不病其變,而轉(zhuǎn)覺有不得不變者。后人動稱秦、柳,柳之視秦,為之奴隸而不足者,何可相提并論哉。(陳廷焯《白雨齋詞話》)
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游春,終傷婉弱!
張炎《詞源》說:“秦少游詞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咀嚼無滓,久而知味!
周濟《宋四家詞選序》:“少游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故少重筆。”
《如夢令·春景》賞析2
作品原文
如夢令
門外綠陰千頃,兩兩黃鸝相應。睡起不勝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靜,人靜。風動一庭花影。
作品注釋
、偃鐗袅睿涸~牌名。后唐莊宗李存勖創(chuàng)制,名為《憶仙姿》,因嫌其名不雅,因此詞中有“如夢、如夢”疊句,故改稱《如夢令》。
、谇ы暎盒稳輼O其廣闊。
、埸S鸝(lí):即黃鶯。
、懿粍偾椋焊星槌惺懿涣恕伲嚎,忍受
⑤碧(bì)梧(wú):碧綠的梧桐樹。
⑥金井:古代宮中多以金色雕飾井欄叫金井。
、咄ィ╰íng):是庭院的意思。
⑧花影:花的影子。
作品譯文
門外綠蔭灑地千頃,成雙成對的黃鸝在樹上相互應和著啼個不停。我從床上起來,卻又覺得難為情,便獨自來到佇立著一棵青桐的水井旁邊。我靜悄悄的,靜悄悄的。突然風一吹,滿庭院的花影在風中搖曳。
創(chuàng)作背景
《如夢令·門外綠陰千頃》寫于北宋時期。當時詞人剛剛睡醒后,看見了門外千頃綠蔭和成雙成對的黃鸝這一幅動靜結合,相映成趣的畫面,觸發(fā)了詞人的詩興,就寫下了這首詞。
關于本詞的作者,歷史上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是曹組所作,另一種則認為是秦觀所作,且末旬應為“風弄一枝花影”,F(xiàn)在很多學者認為,“風弄一枝花影”在意境上不如“風動一庭花影”,不像出自秦觀手筆,因此后一種說法很可能是誤記。
作品鑒賞
這首詞中,“門外綠陰千頃,兩兩黃鸝相應”,過去有人將此句解釋成詞人先醒過來看到千頃綠蔭,再聽到樹間黃鸝嬌聲啼鳴,兩兩應和。今天的學者認為這種解釋不夠精準。從后一句“睡起不勝情”來看,詞人應是先在睡夢中聞鳥聲,被黃鸝的啾啾鳴啼驚醒,隨后才向門外張望,看見綠蔭綿延的景象。之所以“不勝情”,是因為他被雙鳥和鳴的.聲音驚醒,隨后驚覺自己的孤寂,為了排遣憂懷,他走出門去,“行到碧梧金井”。
“碧梧”和“金井”是庭院中的景物,梧桐尚是碧綠的,這一描寫呼應上句的“綠陰”。整個庭院中,除了黃鸝的啁啾,再無半點聲響,詞人雖漫步至碧梧之下、金井之畔,卻只感覺到“人靜,人靜”,周身的環(huán)境已是一片幽寂,更兼身邊無人,故日“人靜”,這就越發(fā)突顯出詞人的孤獨。
在一片寂靜中,詞人正黯然神傷,忽然“風動一庭花影”,更覺此情備幽,難以自勝。詞人先嘆“人靜”,再見“風動花影”,以為是有人到來,細看卻發(fā)現(xiàn)不是。所謂的“風動一庭花影”,是用以動襯靜的手法,鮮明地表現(xiàn)出詞人在幽寂的環(huán)境中“睡起不勝情”的愁情思緒。
這首詞寫靜境極有韻味:門外千頃綠陰中只有黃鸝相應之聲;碧梧金井畔只有風弄花影。而這些都是閨中人睡起后步出庭院時的所見所聞,背后透露出的是閨中人輕微的寂寞之感。
作者簡介
曹組,宋代詞人。字元寵,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六舉不第,宣和三年(1121),殿試中甲,賜同進士出身。官止閣門宣贊舍人,睿思殿應制。有《箕潁集》,不傳。今輯本《箕潁詞》,存三十七首。
【《如夢令·春景》賞析】相關文章:
如夢令·春景賞析04-19
如夢令·春景原文及賞析09-11
(薦)如夢令·春景原文及賞析09-16
如夢令·春景原文翻譯及賞析03-21
蝶戀花·春景原文及賞析02-16
醉桃源·春景原文,賞析07-09
醉桃源·春景原文及賞析10-12
醉桃源·春景原文,賞析10-27
《破陣子·春景》原文及賞析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