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文言文常見文學(xué)常識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高考文言文文學(xué)常識
在學(xué)習(xí)中,大家都背過文言文吧?文言文是與駢文相對的,奇句單行,不講對偶聲律的散體文。還記得以前背過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考文言文文學(xué)常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與政事相關(guān)的常用詞
官員到某地任職,做一些相關(guān)的政事,實行一定的政策,會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貶評論。于是官員與百姓、官員與官員、官員與國君(帝王)之間就會有許多“動作”發(fā)生。
1.詣:到,去。
2.勸:①鼓勵,獎勵;②受到鼓勵、獎勵。
3.課:考核、督促、征收。
4.風(fēng)、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視,巡行;考察,核實,查明。
6.游:①游玩,游覽;②旅行,外出求學(xué)或求官;③交際,交往。
7.趣、趨:①小步走,跑;又引申為趕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檢舉,揭發(fā)。
9.白:告訴,報告。常用于官吏之間。
10.短:進(jìn)讒言,說壞話。
11.害:嫉妒。
12.聞:
、俾犝f,聽見;
、谑怪,報告給知道。對于義項
、垡貏e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統(tǒng)治者——國君,強化了這一點,閱讀時就不至于認(rèn)為下文中國君和主人公發(fā)生的事件顯得突兀。怎么國君知道了并參加進(jìn)來了呢?其實就是“聞”字在起作用。如“沒死以聞”,“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13.折:指斥,指責(zé),駁斥。
14.讓:①責(zé)備,責(zé)怪;②謙讓,辭讓。
15.黨:偏袒,伙同,包庇。
16.矯:假托,假傳。
17.質(zhì):作人質(zhì);抵押。
18.次:①臨時駐扎(用于軍隊);②住宿,停留(用于個人)。
19.輸:繳納(貢品或賦稅)——由“輸送、運輸”引申。
20. 當(dāng):判刑,判罪。后多帶表示懲罰意義的詞語。
21.坐:①因犯罪或錯誤,觸犯;②牽連,定罪。
22.多:贊揚,欣賞。“高、貴”等字,若帶賓語,就是意動,也意譯為此。
23.少:批評,輕視,看不起。
這是一些常見的單音動詞。我們基本可以按照官員行為、他官(官場)反應(yīng)、社會評價三個層面來掌握。
二、官職人物常用詞語
1.表官職的
(1)宰相:總攬政務(wù)的大官。宰,主持,相,輔佐。
(2)御史大夫:其權(quán)力僅次丞相。
(3)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書。褐醒胄姓䴔C要機關(guān)。
(6)尚書:六部最高行政長官。
(7)太尉:軍事首腦。
(8)郎中:尚書屬下部員。
(9)宦官:宮廷內(nèi)侍,又稱太監(jiān)。
(10)侍郎侍中:宮廷侍衛(wèi)。
(11)校尉:漢代軍事長官。
(12)翰林學(xué)士:管文件,圖書,侍讀。
(13)太史:記史,管文收。
(14)國子監(jiān):中央教育機構(gòu)。
(15)左右拾遺:唐代諫官。
(16)總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長官。
(17)巡撫:總攬一省行政軍事長官。
(18)知州:州一級行政長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級行政長官
(20)主簿:秘書。
2.表官職變化的
、俦硎谟韫俾毜脑~語。
征:由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如:公車特征拜郎中!稄埡鈧鳌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薦舉,任以官職。如:連辟公府不就!稄埡鈧鳌 薦、舉:由地方官向中央舉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如:舉其偏,不為黨!蹲髠"襄公三年》
知:韓琦鎮(zhèn)長安,薦知涇陽縣!端问贰ず羁蓚鳌
拜:授予官職。 如:安帝雅聞衡善術(shù)學(xué),公車征拜郎中!稄埡鈧鳌
選:通過推薦或科舉選拔任以官職!对贰べZ魯傳》:“延、至治間選丞相東曹掾!
除:任命,授職。如:尋蒙國恩,除臣冼馬!蛾惽楸怼
授:授給、給予官職。《元史·賈魯傳》:“秦定初恩授東平路儒學(xué)教授!
賞:指皇帝特意賜給官銜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蹲T嗣同》 封:指帝王將爵位或土地賜給臣子。如: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欓T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職。如:魯居喪服闋,起為太醫(yī)都事。《元史·賈魯傳》
察:考察后予推薦,選舉。如:郡察孝廉,州舉茂才!度龂尽侵鱾鳌
仕:做官。如:學(xué)而優(yōu)則仕!墩撜Z·子張》
仕宦:做官,任官職。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犊兹笘|南飛》
仕進(jìn):進(jìn)身為官。如:邁少恬靜,不慕仕進(jìn)!稌x書·許邁傳》
②表罷免官職的詞語。
罷:免去,解除官職。如:竇太后大怒,乃罷逐趙綰、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傳》 絀、黜:廢掉官職。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賞!斗饨ㄕ摗
免:罷免。如:免官削爵。〈漢書"貢禹傳〉
奪: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脅服奪其官。《書博雞者事》
、郾硖嵘俾毜脑~語。
升:升官。如:升(魯)臺都事!对贰べZ魯傳》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為后。《漢書"趙充國傳》
拔:提升本來沒有官職的人。如:山濤(人名)作冀州(長官),拔三十余人。李白《與韓荊州書》
遷: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顿Z誼傳》
陟:進(jìn)用。如: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出師表》
晉、進(jìn):晉升官職,提高職位或級別。如:成語“加官進(jìn)爵”
加:加封,即在原來的官銜上增加榮銜,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權(quán)。 如:平劇盜賴文政有功,加秘閣修撰!端问贰ば翖壖矀鳌
拜:按一定禮節(jié)授予(任命)官職,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鼙斫档凸俾毜脑~語。
謫:因罪被降職或流放。如: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对狸枠怯洝
貶:
、俳德。如:貶連州刺史!秳⒂礤a傳》
、诮德毑⑼夥。如:貶邵州刺史,不半道,貶永州司馬!缎绿茣ち谠獋鳌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fù)見!恫肪印
左遷:降職貶官,特指貶官在外。如: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杜眯小
竄:放逐,貶官。如:暫為銜使,遂竄南夷。(韓俞《進(jìn)學(xué)解》)
左除、左降、左轉(zhuǎn):降職。如:帝怒,乃罷(陸)贄宰相,左除(張)滂等官(《新唐書·裝延齡傳》)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應(yīng)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則-民受其殃。(《后漢書·明帝紀(jì)》)
⑤表調(diào)動官職的詞語。
遷:調(diào)動官職,一般指提升!稘h書·王尊傳》:“遷東郡太守!
徙:一般的調(diào)動官職。如:徙王信為楚王。《淮陰侯列傳》
調(diào):變換官職。如:調(diào)為隴西都尉!稘h書"袁盎傳》
轉(zhuǎn)、調(diào)、徙:調(diào)動官職。《張衡傳》:“再轉(zhuǎn)復(fù)為太史令,衡不慕當(dāng)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
補:補充空缺官職。如:太守察王尊廉,補遼西鹽官長!稘h書·王尊傳》
改:改任官職。如:改刑部詳覆官!端问贰ね鯘(jì)傳》
出:京官外調(diào)。如:出為河間相,時國王驕奢!稄埡鈧鳌
、薇砑娲俾毜脑~語。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后序》
領(lǐng):兼任(較為低級的官職)。如:桓溫鎮(zhèn)江口,復(fù)引(喬)為司馬,領(lǐng)廣陵相!稌x書·袁喬傳》
行:代理官職。如:太祖行奮武。《三國志·魏書·武帝紀(jì)》
署:代理、暫任。 如:太守奇之,署守屬監(jiān)獄。《漢書·王尊傳》
權(quán):暫代官職。如:時韓愈吏部權(quán)京兆!秳⒐卧挕
判:高位兼低職。如:除鎮(zhèn)安武勝軍節(jié)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端问"韓琦傳》 假:臨時的,代理的。如:乃相與共立為假上。(《史記·項羽本記》)
攝:暫代官職。如:俄檢校侍中,攝史部尚書。(《新唐書·杜如晦傳》)
守:代理官職。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為主薄,守高密令。(《三國志·王修傳》) ⑦表辭官
告老:官員年老。如:時年已七十,遂隱上山,懸車告老。
解官:辭去官職。如:得監(jiān)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歸養(yǎng)》
請老:古代官吏請求退休養(yǎng)老。如:祁溪請老,晉侯問嗣焉。
乞身:古代認(rèn)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稱請求退職為“乞身”。如:時天下略定,通思欲避榮寵,以病上書乞身。(《后漢書·李通傳》)
乞骸骨:古代官吏請求退職,,意思是使骸骨歸葬故鄉(xiāng)。如:龔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移。荷蠒Q病,為居官者請求退職的委婉語。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滿三月賜告。(《漢書·疏廣傳》)
致仕:交還官職,即退休。如:以刑部尚書致辭仕。(《新唐書·白居易傳》)
這些詞,都有個明顯的特征,即后面常帶表示官職或地點的專有名詞,這給我們的翻譯帶來了方便——可以不譯。更重要的是,官職的變動特別是主觀情緒明顯的降職和升職,往往是我們推斷翻譯主人公行為、事件中生難字詞的重要依據(jù)。
3.表人物個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剛毅、周密、寬厚、正直、埂、鯁、骨鯁、鯁切、聰、慧、敏、木訥、佞、詐、阿諛、諂讒、譎、狷介。
耿:光明。
。赫薄
鯁:直爽,正直。
佞:能說會道,引為巧言諂媚。
譎:欺詐,玩弄手段。
4.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節(jié)、清(廉)、淫(靡)、貪(濁)
5.與科考有關(guān)的:貢舉、第、登第、中第、狀元、解元、鄉(xiāng)試。
6.與學(xué)校有關(guān)的:庠、序、太學(xué)、博士、太傅。
7.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8.表贊揚的:多、嘉、稱、譽、與、許、嘆
多:稱贊。
嘉:贊美。
與:贊許。
9.表社會狀態(tài)的:治、亂、興、盛、衰。
10.表少數(shù)民族的:蠻、夷、戎、狄
蠻:南蠻,古代統(tǒng)治階級對南部民族帶污蔑性的稱呼。
夷:東部少數(shù)民族。
戎:西部少數(shù)民族。
狄:北部少數(shù)民族。
11.表人物地位的:貴、顯、卑、官紳、豪。
12.表主管的:知、典、主。
13.與水利有關(guān)的:堤、決、潰、溢、漲、灌溉、澇、旱、堰、蕪穢。
14.與糧食有關(guān)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穡、耕耘、稔、熟、刈、糴、糶、廩、稟、府、荒、欠收。
稔:莊稼成熟。
刈:割;鐮刀一類的農(nóng)具。
廩:米倉。官府供給糧食。
稟:給于各物。
府:古代國家收藏文書或財物的地方,藏兵器的地方叫庫。后來成了同義詞。 荒:荒年,收成不好。
15.表糧食豐收的:豐、饒、贍、足、給、佚
贍:富足,充足;供給。
給:足,豐足。
16.表食物的:糗、饌、肴、膳、羞(饈)、蔬、果、脂膏。
17.表飽饑的:飽、饑、餓、餒、饉。
餒:饑餓,五谷沒有收成。
饉:蔬菜和野菜吃不上。連用時饑和謹(jǐn)無區(qū)別。
18.表俸祿的:俸、祿、秩、餉
秩:官吏的俸祿。
19.表布匹的:布、麻、匹、絲、絹、錦、練、綾、綃、縑、綢、羅、緞、綺、紗、絳、縞、縑、繒、蠶、桑。
20.表穿戴的:紈绔、布衣、履、綬、冠、冕、巾、弱冠、免冠、帶。
21.表房舍的:宇、舍、館、宅、第、邸、廡、屋。
宇:屋檐。
廡:高堂周圍的郭房,廚房;房屋。
22.表桌床的:案、幾、床、榻。
23.表違背的:牾、忤、逆、倍(背)。
忤:違反,抵觸。
牾:逆。
24.表揭發(fā)的:劾、訐、揭、擿
劾:揭發(fā)罪狀。
訐:攻擊或揭發(fā)別人的短處。
25.表害怕的:畏、懼、憚、懾、駭、患。
26.表嫉恨的:惡、厭、憎、貶、銜、怨、患、疾、恨、怒、詛
銜:藏在心中,特指懷恨。
詛:詛咒。
27.表暗中的:陰、間、密。
28.表誣陷的:中、譖、誣。
譖:說壞話誣陷別人。
29.表朝見的:朝、覲
覲:原指諸侯秋天朝見天子。
朝:諸侯春天朝見天子,后來都泛指朝見帝王。
30.與京城有關(guān)的:禁、闕、畿、京、京畿。
畿:京城所管轄的地方。
31.與皇帝有關(guān)的:上、帝、祚、踐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詔、召、誥、(駕)幸、膳、對策、輪對、奏、表、疏
祚:福;帝王。
踐祚:即位。
32.表說話的:曰、云、謂、詔、誥、告、敕、白、陳、對、語、諭、喻、曉、辯、問、謝、折、詰、訴、咨(諮)。
告:告誡,囑咐;皇帝的命令或詔書。
諭:告訴,使人知道;知道,了解,明白。
折:駁斥,使對方屈服。
詰:責(zé)備,追問。
訴:告狀;誹謗。
33.表勸說的:說、勸、規(guī)、諷、譏、謗、諫。
34.表責(zé)備的:過、責(zé)、咎、誅、讓、譴、尤、折。
讓:責(zé)備,責(zé)怪
尤:罪過,過錯
折:駁斥,使對方屈服
35.表寬容的:容、貸、恕、寬。
36.表喜樂的:樂、欣(然)、悅(說)、歡、蹈舞。
37.表哀怒的:怒、憤、惱、忿恚、涕泣、罵、責(zé)、戾、詬、謾
戾:①兇暴,猛烈②違背,違反或乖張,不講情理。
詬:①恥辱②罵
忿:憤怒,怨恨。
恚:恨、怒。
38.表刑罰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
族:滅族。
流:流放,古代的一種刑罰。
赭衣:赭,紅褐色!耙卖饕,關(guān)三木”是古代犯人特穿的衣服。
械:桎梏,腳鐐和手銬。
39.表監(jiān)獄的:囹圄、獄。
40.表拜訪的:造、過、訪、謁(見)、顧。
41.表告別的:辭、別、謝。
42.表離開某地的:去、遷、徙。
43.表到往某地的:如、過、詣、往、經(jīng)。
44.與馬匹有關(guān)的:馬、駒、廄、策、羈、縻、轡、逸、馭、御、駕、轅、轍。 逸:馬脫了韁繩,放縱。
45.表行動的:步、趨、走、遁、亡、逃、徙、匿、逋。
遁:逃,“遁”與“逃”均是逃離某個地方,但“遁”比“逃”更隱蔽,多指悄悄地遛走,不知去向。
逋:①逃亡,逃跑。②拖延,遲延。
46.表死亡的:(駕)崩、山陵崩、薨、卒、不祿、死、沒(歿)、終、圓寂。
三、值得重視的特殊單音詞
1.獄:案件,案情;監(jiān)獄:監(jiān)管案件。
2.脫:①副詞,表推測,也許、或許;“事既未然,脫可免禍”。②連詞,表假設(shè),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
、诳婆e考試或官員考核的等級,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級。(單獨的“最”也可表示等級)
4.獨:若在疑問句中,表反問,難道、怎么!跋嗳珉m駑,獨畏廉哉”(《廉頗藺相如列傳》)。同樣用法的還有“寧”“顧”。
5.他:別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顧而之他”“王顧左右而言他”(《齊人有一妻一妾》)。
四、值得了解的相關(guān)復(fù)音詞
1.下車:剛上任、剛到任,F(xiàn)有成語“下車伊始”。
2.乞骸骨、請辭、告老、請歸、乞歸:辭官。
3.用事:掌權(quán),主管。
4.視事:在任,在職;辦公。
5.聽事:辦公的地方。
6.逆旅:旅館。
7.部曲:私家軍隊。
8.祖道:在路上設(shè)宴為人餞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傭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從家里被征召為官。
11.作色:發(fā)怒。
12.從子:侄子。從,堂房親屬;又如“從兄、從弟、從父”等。
五、相對穩(wěn)定的通假字
1.鄉(xiāng),通“向”:“侯生果北鄉(xiāng)自剄”(《史記·魏公子列傳》)。
2.詳,通“佯”:“行十余里,廣詳死”(《史記·李列傳》)。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史記·項羽本紀(jì)》)。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記·項羽本紀(jì)》)。
5.禽,通“擒”:“禽滅六王”(《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史記·淮陰侯列傳》)。
7.趣,①通“趨”:“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史記·孫臏列傳》)。 ②通“促”:“趣趙兵亟入關(guān)”(《史記·陳涉世家》)。
8.內(nèi),通“納”:接納,讓近來;藏!盁o內(nèi)諸侯軍”(《史記·高祖本紀(jì)》)。
9.郤,通“隙”:隔閡,矛盾!傲钆c臣有郤”(《史記·項羽本紀(jì)》)。
10.責(zé),通“債”:“此兩家常折券棄責(zé)”(《史記·高祖本紀(jì)》)。
六、表示時間的詞
1.表瞬間:俄、俄而、俄頃;頃、頃之、頃刻、有頃;旋、尋、無何。
2.表過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時,初,時、當(dāng)是時,曩、嘗,昔、向。
3.表一段時間:比、迨、逮、及、洎、居(后帶時間,則譯作“過了”,不譯作“居住”,如“居無何,居三月”)
高考?嘉难晕
1、關(guān)雎(詩經(jīng)·周南)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夢寐以求,寤寐思服。優(yōu)哉悠哉,展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2、蒹葭(詩經(jīng)·秦風(fēng))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3、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絢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4、喝酒(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閑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與君分別意,同是宦游人。
國內(nèi)存知音,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子女共沾巾。
6、次北固山下(王灣)
國破河山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戰(zhàn)火連三月,家信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7、茅舍為秋風(fēng)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響馬。公開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回來倚杖自惋惜。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季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隔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永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若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13、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寒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hù)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暗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繁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8、初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韓愈)
天街毛毛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利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9、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巴山楚水悲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0、觀刈麥(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fēng)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幼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老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季長。復(fù)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wù)邽楸瘋。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善事,曾不事農(nóng)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擅自愧,盡日不可以忘。
11、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18、雁門太守行(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景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拔玉龍為君死。19、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rèn)前朝。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20、泊秦淮(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21、夜雨寄北(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22、無題(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23、相見歡(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孤獨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停,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味道在心頭。
24、漁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來景色異,衡陽雁去無留神。周圍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夕陽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鶴發(fā)征夫淚。
25、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昨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能為力花落去,似曾相逢燕回來,小園香徑獨彷徨。
26、登飛來峰(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27、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28、水調(diào)歌頭(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回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該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離合悲歡,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希望人長遠(yuǎn),千里共嬋娟。
29、游山西村(陸游)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峰回路轉(zhuǎn)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樸實古風(fēng)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敲門。
30、破陣子(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疆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速,弓如霹靂弦驚。了結(jié)君王天下事,博得生前身后名。可憐鶴發(fā)生!31、過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遇起一經(jīng),兵戈零落周圍星。
河山破裂風(fēng)飄絮,出身浮沉雨打萍。
驚恐灘頭說驚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2、天凈沙·秋思(馬致遠(yuǎn))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3、山坡羊·潼關(guān)心古(張養(yǎng)浩)
山峰如聚,波浪如怒,河山表里潼關(guān)路。望西都,意遲疑,悲傷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34、己亥雜詩(龔自珍)
浩大離愁白天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35、《孔子語錄》
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xué)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學(xué)而》)子曰:“溫故而知新,能夠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為政》)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勤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不厭其煩,何有于我哉?”(《述而》)△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爾》)△曾子曰:“是不可以夠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認(rèn)為己任,不亦重乎?死爾后已,不亦遠(yuǎn)乎?”(《泰伯》)
△子曰:“歲寒,而后知松柏以后凋也。”(《子罕》)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能夠終生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wèi)靈公》)
36、《魚我所欲也》(孟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兩者不可以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兩者不可以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令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能夠得生者何不用也令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能夠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能夠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貧乏者得我與?向為身故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故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故而不受,今為所識貧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夠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37、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匱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因此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可以。
人恒過,而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爾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爾后喻。入則沒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外國患者,國恒亡,而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38、曹劌論戰(zhàn)(《左傳》)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村夫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乃入見。
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可以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能夠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39、鄒忌諷齊王納諫《戰(zhàn)國策》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容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漂亮者也。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天,徐公來,孰視之,自認(rèn)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yuǎn)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以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命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jìn)諫,車水馬龍;數(shù)月以后,不時而間進(jìn);期年以后,雖欲言,無可進(jìn)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40、出師表(諸葛亮)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日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緊急生死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自輕自賤,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如有作奸不法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認(rèn)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而后實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qū),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于往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認(rèn)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友善,好壞得所。
親賢臣,遠(yuǎn)小人,此先漢因此興旺也;親小人,遠(yuǎn)賢臣,今后漢因此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何嘗不惋惜怨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從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先帝不以臣鄙俗,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謝,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顛覆,受任于敗軍之際,授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慎重,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授命以來,夙夜憂嘆,恐付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dāng)獎率全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因此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商酌損益,進(jìn)效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zé)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謝。
今當(dāng)遠(yuǎn)離,臨表涕泣,不知所言。
41、桃花源記(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打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yuǎn)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絢麗。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憂如如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爽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來往種作,男女穿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素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這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老婆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不論魏晉。這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多日,辭去。局內(nèi)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這樣。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
南陽劉子驥,崇高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42、三峽(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子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此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此間。清榮峻茂,良多興趣。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43、雜說(韓愈)(《馬說》)
世有伯樂,而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聞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以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可以盡其材,鳴之而不可以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44、陋室銘(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說笑有鴻儒,來往無白丁。能夠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何陋之有?"
45、小石潭記(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認(rèn)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來往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以知其源。
坐潭上,周圍竹樹環(huán)合,寥寂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深。以其境過清,不可以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46、岳陽樓記(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建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古人之述備矣。然而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可以,檣傾楫摧;黃昏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浪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居神清氣爽,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樂融融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兩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而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天生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47、醉翁亭記(歐陽修)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但是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別有用心不在酒,在意山川之間也。山川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清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一樣,而樂亦無量也。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拔,來往而不停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但是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織,起坐而吵鬧者,眾賓歡也。蒼顏鶴發(fā),寂然乎此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凌亂,太守歸而來賓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但是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48、愛蓮說(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偏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偏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以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榮華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49、記承天寺夜游(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晝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哪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50、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宋濂)
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以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硯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dá)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dá)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何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dāng)余之從師也,負(fù)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勁不可以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味道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此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高考文言文文學(xué)常識】相關(guān)文章:
高考文言文常見文學(xué)常識05-07
文言文中的文學(xué)常識05-07
高考必備文學(xué)常識05-07
高考必考文學(xué)常識05-07
語文高考文學(xué)常識03-08
高考編導(dǎo)文學(xué)常識05-07
高考常見文學(xué)常識05-07
高考文化文學(xué)常識05-07
北京高考文學(xué)常識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