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藥學學習筆記功效總結
1. 透疹—荊芥、薄荷、牛蒡子、蟬蛻、升麻、葛根、紫草
又能炒炭止血的藥物是 荊芥
又能疏肝解郁的藥物是 薄荷
又能解毒散腫的藥物是 牛蒡子
又能明目退翳的藥物是 蟬蛻
又能升舉陽氣的藥物是 升麻
又能生津止渴、升陽止瀉的藥物是 葛根
又能涼血解毒的藥物是 紫草
又能解毒的藥物是 牛蒡子 、 升麻 、 紫草
2. 通鼻竅—白芷、細辛、辛夷、蒼耳子
又能消腫排膿的藥物是 白芷
又能溫肺化飲的藥物是 細辛
又能解表的藥物是 白芷 、 細辛 、辛夷 、蒼耳子
3. 清肝明目—羚羊角、熊膽、桑葉、菊花、秦皮、決明子、車前子、石決明、珍珠母
又能疏散風熱的藥物是 桑葉 、 菊花
又能解表清肺潤燥的藥物是 桑葉
又能清熱解毒的藥物是 菊花 、 羚羊角 、 熊膽
又能清熱燥濕止痢止帶的藥物是 秦皮
又能清熱解毒、息風止痙的藥物是 羚羊角 、 熊膽
又能平抑肝陽、息風止痙的藥物是 羚羊角
又能潤腸通便的藥物是 決明子
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藥物是 車前子
又能平肝潛陽的藥物是 石決明 、 珍珠母
又能平肝潛陽、鎮(zhèn)驚安神的藥物是 珍珠母
4. 清虛熱—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黃連、鱉甲、銀柴胡 (專清虛熱的藥物是 銀柴胡 )
又能滋陰潤燥的藥物是 知母
又能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藥物是 牡丹皮
又能解暑截瘧的藥物是 青蒿
又能清肺降火、涼血止血的藥物是 地骨皮
又能除疳熱、清濕熱的藥物是 胡黃連
又能祛風濕、清濕熱的藥物是 秦艽
又能滋陰潛陽、軟堅散結的藥物是 鱉甲
5. 下乳—關木通、穿山甲
又能利尿通淋的藥物是 關木通
又能活血消癥、消腫排膿的藥物是 穿山甲
6. 截瘧—青蒿、生何首烏、檳榔、常山
又能清熱解暑的藥物是 青蒿
又能潤腸通便、解毒的藥物是 生何首烏
又能吐痰涎的藥物是 常山
又能驅蟲消積、行氣利水的藥物是 檳榔
7. 利咽開音—蟬蛻、訶子、桔梗
又能宣肺化痰排膿的藥物是 桔梗
又能澀腸止瀉、斂肺止咳的藥物是 訶子
又能疏散風熱、止痙的藥物是 蟬蛻
8. 安胎—紫蘇、黃芩、砂仁、桑寄生、杜仲、斷續(xù)、菟絲子、白術、苧麻根、艾葉
又能解表、行氣寬中的藥物是 紫蘇
又能清熱燥濕的藥物是 黃芩
又能化濕行氣的藥物是 砂仁
又能補肝腎、強筋骨的藥物是 桑寄生 、杜仲 、斷續(xù)
又能補肝腎、祛風濕、強筋骨的藥物是 桑寄生
又能涼血止血、解毒的藥物是 黃芩 、 苧麻根
又能溫經止血的藥物是 艾葉
又能補氣、健脾、止汗的藥物是 白術
又能補腎固精、養(yǎng)肝明目的藥物是 菟絲子
9. 開竅—郁金、皂莢、麝香、冰片、蟾蜍、蘇合香、石菖蒲、牛黃、遠志 又能活血通經的藥物是 麝香
又能外用清熱解毒的藥物是 冰片
又能寧神化濕和胃的藥物是 石菖蒲
又能解毒止痛的藥物是 蟾蜍
又能熄風止痙、清熱解毒的藥物是 牛黃
又能寧心安神、祛痰、消散癰腫的藥物是 遠志
10. 殺蟲—苦參、貫眾、蘆薈、牽牛子、花椒、川楝子、苦楝皮、檳榔、百部 又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藥物是 貫眾
《中藥學學習筆記功效總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又能瀉下清肝的藥物是 蘆薈
又能逐水去積的藥物是 牽牛子
又能溫中止痛的藥物是 花椒
又能療癬的藥物是 川楝子 、 苦楝皮
又能行氣止痛的藥物是 川楝子
又能消積行氣的藥物是 檳榔
又能潤肺止咳的藥物是 百部
11. 潤腸通便—郁李仁、火麻仁、桃仁、當歸、瓜蔞(仁)、決明子、(苦)杏仁、蘇子、肉豆蔻、生首烏、硫黃、柏子仁、知母、虎杖
又能利水消腫的藥物是 郁李仁
又能清肝明目的藥物是 決明子
又能活血祛瘀的藥物是 當歸 、 桃仁
又能清熱化痰、寬胸散結的藥物是 瓜蔞
又能止咳平喘的藥物是 杏仁 、 蘇子
又能補腎陽、益精血的藥物是 肉蓯蓉
又能補血調經的藥物是 當歸
又能解毒截瘧的藥物是 生首烏
又能補陽的藥物是 肉蓯蓉 、 硫黃
又能補血的藥物是 當歸 、 桃仁
又能養(yǎng)心安神的藥物是 柏子仁
又能養(yǎng)陰的藥物是 麥冬
12. 溫中止嘔—生姜、沉香、砂仁、白豆蔻、吳茱萸、丁香、高良姜 又能解生半夏、生天南星及魚蟹毒的藥物是生姜
又能行氣止痛、納氣平喘的藥物是 沉香
又能化濕行氣的藥物是 砂仁 、 白豆蔻
又能化濕行氣安胎的藥物是 砂仁
又能散寒止痛、助陽止瀉的藥物是 吳茱萸
13. 納氣平喘—沉香、補骨脂、磁石
又能溫中止嘔、行氣止痛的藥物是 沉香
又能補腎助陽、固精縮尿的藥物是 補骨脂
又能鎮(zhèn)驚安神、聰耳明目的藥物是 磁石
14. 續(xù)筋接骨—庶蟲、自然銅、骨碎補、斷續(xù)
又能破血逐瘀的藥物是 庶蟲
又能活血補腎的藥物是 骨碎補
又能散瘀止痛的藥物是 自然銅
又能補肝腎、止血安胎的藥物是 斷續(xù)
中藥學筆記總結2017-05-10 15:14 | #2樓
中藥藥性
凡以祛除風寒濕邪,治療風濕痹證為主是藥物,稱為祛風濕藥。
風濕(寒,熱)痹證:
獨活(下半身寒濕疼痛,風寒夾濕表證);威靈仙(通行十二經,風邪偏盛);川烏(寒邪偏盛);蘄蛇,烏梢蛇(祛風邪,為截風要藥);木瓜(濕痹);尋骨風(通絡止痛);秦艽(風藥中之潤劑);防己(濕邪偏盛);桑枝(善達四肢經絡,通利關節(jié));五加皮,桑寄生,狗脊(痹病日久,肝腎虧虛,腰膝酸軟)
中藥學筆記(僅供學習參考)
第五節(jié):化濕藥
凡氣味芳香,性偏溫燥,以化濕運脾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化濕藥。
1. 濕阻中焦:藿香(寒濕困脾);佩蘭(脾癉證);蒼術(燥濕健脾);厚樸(燥濕,下氣除滿);砂仁(化濕醒脾,脾胃不和)
2. 嘔吐:藿香(和中止嘔);佩蘭(解暑);砂仁(脾胃虛寒,重在溫脾);豆蔻(溫胃止嘔)
3. 暑濕,濕溫初起:藿香(暑月外感風寒,內傷生冷)
4. 風濕痹證:蒼術(兼風寒表邪)
5. 蒼術:用于治療夜盲癥及眼目昏澀。
第六節(jié):利水滲濕藥
凡能通利水道,滲瀉水濕,治療水濕內停證為主的藥物,稱為利水滲濕藥。分為:利水消腫藥利尿通淋藥利濕退黃藥
1. 水腫:茯苓(藥性平和,治水濕內停之水腫,小便不利);意苡仁(脾虛濕盛,腳氣浮腫);豬苓(水濕停聚的各種水腫);澤瀉(利小便而實大便);葫蘆(面目浮腫,大腹水腫);香加皮(心源性水腫);澤漆(通身水腫,腹水脹滿);車前子(病久腎虛,腰重腳腫)
2. 痰飲:茯苓(濕聚所致痰飲,目眩心悸);澤瀉(清陽不升之目眩);車前子(宣肺降氣,化痰止咳);石韋(肺熱咳喘);虎杖(清肺熱,化痰止咳)
【中藥學學習筆記功效總結】相關文章:
中藥學功效總結09-25
政治學習筆記05-10
三嚴三實 學習筆記05-07
中藥學面試問題04-18
三嚴三實學習心筆記05-07
2015三嚴三實學習筆記05-07
三嚴三實學習讀書筆記05-07
三嚴三實學習筆記本05-07
黨員三嚴三實學習筆記范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