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范文資料網(wǎng)>書稿范文>賞析>《古詩《望天門山》賞析

古詩《望天門山》賞析

時間:2023-02-04 12:30:40 賞析 我要投稿

古詩《望天門山》賞析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yōu)秀的古詩吧,古詩準確地來說應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古詩才經(jīng)典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古詩《望天門山》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詩《望天門山》賞析5篇

古詩《望天門山》賞析1

  清晨,我拿上幾兩銀子,來到楚江邊?匆姼浇幸粋小船經(jīng)過,我就大聲把它叫來了,然后給了船夫幾兩銀子,上了船觀賞風景。

  我先抬頭看看前面這天門山,立刻感嘆道:“好雄偉啊!”只見天門山從中間斷開,看起來就像是一座大門。兩座山像巨人一樣守護著這里,楚江就從它們腳下流過。岸的兩邊還有幾片楓林,葉子火紅火紅的,簡直比二月的鮮花還要紅。它們“嘩嘩”地舞動葉子,仿佛在迎接人們的到來。

  再一低頭,我又發(fā)現(xiàn)了水面的幾只白天鵝,它們優(yōu)雅地游著,還不時地伸一伸脖子,真令人賞心悅目。這里的山都是綠油油的,大片大片的樹林挺立在山上。還有許多好看的鳥兒,在天空中飛著,唱著自己的`歌曲,這可真美啊!

  轉(zhuǎn)眼間,船就駛到了“大門”的中間。在這里,水形成了巨大的漩渦。這些漩渦不時地飛出許多水珠,在太陽的照射下亮晶晶的,讓人感覺仿佛是在仙境一樣。我覺得,楚江真是個調(diào)皮的娃娃,他故意制造出這些漩渦用來玩耍,他可真頑皮。∵@時,幾條銀色的小魚游到了我們的船邊,跟著我們的船盡情游著?赡埽鼈円仓,這里有漩渦,所以才跟著我們的船,想平平安安地游過這里吧。

  終于,我們離開了這個“大門”。這時,太陽伯伯也升起來了,它發(fā)出耀眼的光芒,把水面都照的亮晶晶的。扭頭一看,我才發(fā)現(xiàn)岸兩邊有許多清秀的山,它們像早就商量好了似的相對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仿佛在迎接我們?茨莻山,它仿佛在翩翩起舞呢!再看看這個山,它就像一個圓形的綠球,可愛極了!哇,那邊的山更是美麗呢,它們一個個形態(tài)各異,有的像在踢球,有的像在跑步,還有的……我開心極了,睜大了眼睛看著這些美麗的山。

  “嘩嘩”,遠方傳來一陣劃水的聲音。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孤零零的小船正在從太陽升起的地方向我們行駛來。在它上面坐著的,正是大詩人李白!他看到這一切,有感而發(fā),于是寫出了一首千古名詩《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古詩《望天門山》賞析2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字詞解釋:

  1、天門:位于安徽省和縣與蕪湖市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天設的門戶,所以叫“天門”。

  2、中斷:江水從中間隔斷兩山。

  3、楚江:即長江。因為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

  4、開:劈開,斷開。

  5、至此:意為東流的江水在這轉(zhuǎn)向北流。

  6、回:回漩,回轉(zhuǎn)。回轉(zhuǎn)指這一段江水由于地勢險峻方向有所改變,并更加洶涌。

  7、兩岸青山:分別指博望山和梁山。

  8、出:突出,出現(xiàn)。

  9、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遠遠望去,仿佛來自日邊。

  望天門山原文翻譯:

  雄偉的天門山被長江攔腰劈開,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兩岸青山相對聳立著拔地而起,一葉孤舟從太陽旁邊飛速飄來。

  望天門山背景:

  《望天門山》是李白開元十三年(725)乘船赴江東途中行至天門山,初次見到天門山有感而發(fā),并沒有什么特別用意。

  望天門山主旨:

  通過對天門山景象的描述,贊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作者樂觀豪邁的感情。

  望天門山藝術特色:

  1、“望”。這是一首江行寫景的七絕詩,題為“望天門山”,可見作為描寫對象的天門山風光,系詩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詩在“望”字統(tǒng)領下展開,“天門”之山形水色融為一體,雄奇壯偉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詩人身在船上,眼望兩岸青山,有船不動而山在動的錯覺,故寫出“兩岸青山相對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遠來的孤帆,頗富情趣。

  2、山水互為映襯。詩中的山水是緊密關聯(lián),互為映襯的。楚江浩蕩,似乎把“天門”沖“開”,而“天門中斷”使楚江得以奔騰而出。天門兩峰橫夾楚江,而楚江激流穿越天門。山依水立,水由山出,山水相連,景象壯觀!氨趟畺|流”為山峰所遏制,故至天門而回旋,山為水開,水為山回,互為制約,又融為了一體!跋鄬Τ觥钡摹皟砂肚嗌健,與水中的“孤帆一片”,點面結合,動靜相襯,構成一幅完整而動人的畫面。通覽全詩,山形水勢,或合說,或分寫,或明提,或暗示,密切相關,互映互襯,展現(xiàn)出了極為宏闊壯觀的景象。

  望天門山字詞賞析:

  前兩句用鋪敘的.方法,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蕩奔流的氣勢。詩人不寫博望、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卻說山勢“中斷”,從而形象地寫出兩山峭拔相對的險峻:“楚江開”,不令點明了山與水的關系,而且描繪出山勢中斷、江水至此浩蕩而出的氣勢!氨獭弊置鲗懡祵懡;“回”字描述江水奔騰回旋,更寫出了天門山一帶的山勢走向。后兩句描繪出從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相對”二字用得巧妙,使兩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結尾一句更是神來之筆,一輪紅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個畫面明麗光艷,層次分明,從而祖國山川的雄偉壯麗畫卷展現(xiàn)出來。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边@兩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上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下句則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xiàn)詩人的淋漓興會。詩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個地方遙望天門山,他“望”的立腳點便是從“日邊來”的“一片孤帆”。讀這首詩的人大都贊賞“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出”字,因為它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tài)美,但卻很少去考慮詩人何以有“相對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個固定的立腳點“望天門山”,那大概只會產(chǎn)生“兩岸青山相對立”的靜態(tài)感。反之,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望著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xiàn)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時,“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現(xiàn)了在舟行過程中“望天門山”時天門山特有的姿態(tài),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鮮喜悅之感。夾江對峙的天門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來,表示它對江上來客的歡迎。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則遠客自當更加興會淋漓。“孤帆一片日邊來”,正傳神地描繪出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欣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

  這首詩便在描繪出天門山雄偉景色的同時突出了詩人的自我形象–豪邁、奔放、自由灑脫、無拘無束。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中國歷史上,被稱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之托可馬克市),李白即誕生于此。其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

  后世將李白和杜甫并稱“李杜”。他的詩歌總體風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時代的繁榮景象,也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荒淫和腐敗,表現(xiàn)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tǒng)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

  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 、“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xiàn)這一理想而奮斗。它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tǒng)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xiàn)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tǒng)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象新奇,感情強烈,意境奇?zhèn)ス妍,語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存詩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古詩《望天門山》賞析3

  《望天門山》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該詩為725年(開元十三年)作者赴江東途中行至天門山時所作。

  《望天門山》原詩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翻譯

  高高天門被長江之水攔腰劈開,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

  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巍峨險峻,一葉孤舟從天地之間飛速飄來。

  《望天門山》賞析

  這首詩前兩句用鋪敘的方法,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蕩奔流的氣勢。詩人不寫博望、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卻說山勢“中斷”,從而形象地寫出兩山峭拔相對的`險峻:“楚江開”,不令點明了山與水的關系,而且描繪出山勢中斷、江水至此浩蕩而出的氣勢!氨獭弊置鲗懡祵懡;“回”字描述江水奔騰回旋,更寫出了天門山一帶的山勢走向。

  后兩句描繪出從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相對”二字用得巧妙,使兩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

  結尾一句更是神來之筆,一輪紅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個畫面明麗光艷,層次分明,從而祖國山川的雄偉壯麗畫卷展現(xiàn)出來。

  李白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自言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先世西涼武昭王李嵩之后,與李唐皇室同宗。幼時內(nèi)遷,寄籍劍南道綿州(今四川省江油昌隆縣)。

  李白有“詩仙”、“詩俠”、“酒仙”、“謫仙人”等稱呼,活躍于盛唐,為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合稱“李杜”。被賀知章驚呼為“天上謫仙”。

古詩《望天門山》賞析4

  這首詩寫了碧水青山,白帆紅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絢麗的畫面。但這畫面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隨著詩人行舟,山斷江開,東流水回,青山相對迎出,孤帆日邊駛來,景色由遠及近再及遠地展開。詩中用了六個動詞“斷、開、流、回、出、來”,山水景物呈現(xiàn)出躍躍欲出的動態(tài),描繪了天門山一帶的雄奇闊遠。一、二句寫出了天門山水雄奇險峻不可阻遏的氣勢,給人驚心動魄之感;三、四句寫足也寫活了渾闊茫遠的水勢。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這兩句寫詩人遠眺天門山夾江對峙,江水穿過天門山,水勢湍急、激蕩回旋的壯麗景象。第一句緊扣題目,總寫天門山,著重寫出浩蕩東流的楚江沖破天門山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著洶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這和作者在《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中所描繪的情景頗為相似:“巨靈(河神)咆哮擘兩山(指河西的華山與河東的首陽山),洪波噴流射東海!辈贿^前者隱后者顯而已。在作者筆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決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為它讓出了一條通道。

  第二句寫天門山下的江水,又反過來著重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涌奔騰的楚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由于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jīng)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回旋,形成波濤洶涌的奇觀。如果說上一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涌,那么這一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為指東流的長江在這一帶回轉(zhuǎn)向北。這也許稱得上對長江流向的精細說明,但不是詩,更不能顯現(xiàn)天門奇險的.氣勢?杀容^《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zhuǎn)秦地雷!薄氨P渦轂轉(zhuǎn)”也就是“碧水東流至此回”,同樣是描繪萬里江河受到崢嶸奇險的山峰阻遏時出現(xiàn)的情景,但作為一首七言古詩,寫得淋漓盡致。從比較中就可以看出《望天門山》作為絕句的崇尚簡省含蓄的特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边@兩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第四句承前第二句寫長江江面的遠景,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xiàn)詩人的淋漓興會。詩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個地方遙望天門山,他“望”的立腳點便是從“日邊來”的“一片孤帆”。讀這首詩的人大都贊賞“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出”字,因為它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tài)美,但卻很少去考慮詩人何以有“相對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個固定的立腳點“望天門山”,那大概只會產(chǎn)生“兩岸青山相對立”的靜態(tài)感。反之,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望著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xiàn)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時,“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現(xiàn)了在舟行過程中“望天門山”時天門山特有的姿態(tài),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鮮喜悅之感。夾江對峙的天門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來,表示它對江上來客的歡迎。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則遠客自當更加興會淋漓。

  “孤帆一片日邊來”,正傳神地描繪出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欣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由于末句在敘事中飽含詩人的激情,這首詩便在描繪出天門山雄偉景色的同時突出了詩人豪邁、奔放、自由灑脫、無拘無束的自我形象。

  這首詩意境開闊,氣魄豪邁,音節(jié)和諧流暢,語言形象、生動,畫面色彩鮮明。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個字,但它所構成的意境優(yōu)美、壯闊,人們讀了詩恍若置身其中。詩人將讀者的視野沿著煙波浩渺的長江,引向無限寬廣的天地里,使人頓時覺得心胸開闊、眼界擴大。從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李白的豪放不羈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廣闊胸懷。

古詩《望天門山》賞析5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注釋

  1.天門山:位于安徽省和縣與當涂縣西南的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門戶,所以叫天門。

  2.楚江:即長江。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

  3.至此回:長江東流至天門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4.回:回旋。

  5.出:突出。

  6.日邊:天邊。

  古詩賞析

  天門山,就是安徽當涂縣的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與和縣的西梁山的合稱。兩山夾江對峙,象一座天設的門戶,形勢非常險要,天門即由此得 名。詩題中的望字,說明詩中所描繪的是遠望所見天門山壯美景色。歷來的許多注本由于沒有弄清望的立腳點,所以往往把詩意理解錯了。

  天門山夾江對峙,所以寫天門山離不開長江。詩的前幅即從江與山的關系著筆。第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著重寫出浩蕩東流的楚江(長江流 經(jīng)舊楚地的一段)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著洶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 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這和作者在《西岳云臺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頗為相似:巨靈(河神)咆哮擘兩山(指河西的華山與河東的首陽山),洪波噴流射東 海。不過前者隱后者顯而已。在作者筆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決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為它讓出了一條通道。

  第二句碧水東流至此回,又反過來著重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涌奔騰的楚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由于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jīng)兩山間的狹窄通道 時,激起回旋,形成波濤洶涌的奇觀。如果說上一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涌,那么這一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為指 東流的長江在這一帶回轉(zhuǎn)向北。這也許稱得上對長江流向的精細說明,但不是詩,更不能顯現(xiàn)天門奇險的氣勢。試比較《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西岳崢嶸何壯 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zhuǎn)秦地雷。盤渦轂轉(zhuǎn)也就是碧水東流至此回,同樣是描繪萬里江河受到崢嶸奇險的山峰阻遏時出現(xiàn)的情 景。絕句尚簡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樣寫得淋漓盡致。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上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下句則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xiàn)詩人的淋漓 興會。詩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個地方遙望天門山,他望的立腳點便是從日邊來的一片孤帆。讀這首詩的人大都贊賞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出 字,因為它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tài)美,但卻很少去考慮詩人何以有相對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個固定的立腳點望天門山,那大概只會產(chǎn)生 兩岸青山相對立的靜態(tài)感。反之,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望著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xiàn)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時,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 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現(xiàn)了在舟行過程中望天門山時天門山特有的姿態(tài),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鮮喜悅之感。夾江對峙的天門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來, 表示它對江上來客的歡迎。

  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則遠客自當更加興會淋漓。孤帆一片日邊來,正傳神地描繪出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欣睹名山 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它似乎包含著這樣的潛臺詞:雄偉險要的天門山呵,我這乘一片孤帆的遠方來客,今天終于看見了你。

  由于末句在敘事中飽含詩人的激情,這首詩便在描繪出天門山雄偉景色的同時突出了詩人的自我形象。如果要正題,詩題應該叫舟行望天門山。

【古詩《望天門山》賞析】相關文章:

《望天門山》古詩賞析03-02

古詩《望天門山》賞析02-02

《望天門山》原文及賞析08-30

望天門山原文賞析02-25

望天門山原文及賞析05-21

望天門山原文及賞析04-13

望天門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6

望天門山的教案02-27

望天門山教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