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與朱元思書教案3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與朱元思書教案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與朱元思書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利用想像望“文”生“景”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通過品味語言、描繪畫面,體會作者筆下富春江景色之美。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領略自然美景給人帶來的情感體驗和領會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難點
1、在朗讀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筆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2、學習本文任何從“奇山”和“異水”兩方面去描寫景物的方法。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設計(1):同學們,我們在大自然中欣賞了生機勃勃的春,領略了火熱坦誠的夏,更感受到了秋天的成熟與豐碩,也品味了冬的嚴肅與溫柔。這多姿多彩的四季皆是現(xiàn)代的四季,這四季的多姿多彩也是現(xiàn)代人的感受,那么同學們,你想換換口味,欣賞一下一千五百年前的自然風光嗎?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古代的浙江,來欣賞富春江的美景吧!
設計(2):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壯美,無數(shù)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輝的瑰寶,裝扮著中華大地,引得歷代文人墨士為這歌唱。南朝梁文學家吳均為我們留下了一篇篇膾炙人口的詩文,《與朱元思書》就是其中一篇。讓我們一起走進那風光旖旎的富春江。
設計(3):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與自然融為一體是文人學士的'共同追求。他們用心靈觀察體會自然萬物之美,賦予山水靈性、情感以至生命。吳均的《與朱元思書》為我們留下了獨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讓我們悉心體味,盡情觀賞。
(二)課文簡介
也許同學們會問:這么優(yōu)美的一篇文章,出自誰人之手?又是怎么寫成的呢?那么,誰能告訴大家?(檢查預習效果)
《與朱元思書》的作者是吳均,他是南朝梁文學家,其作品多以描寫山川景物見長,風格清秀挺拔、語言流暢自然。本文是作者寫給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的節(jié)選。
(三)進入文本,把握文意
1、研究性學習:先由教師范讀一遍課文,再由學生指讀,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句做好標記,集中提出來,在教師的指導下先由學生集體解決,再由教師對學生無法解答的問題做仔細的解釋和引導。
第一段學生可能不懂的字詞:
風煙:指煙霧。
共色:同樣的顏色。
俱:都。
許:附于數(shù)詞之后,表約數(shù),相當于“光景”或“左右”。
獨絕:獨一無二;絕,到了極點。
從流飄蕩:乘著船隨著江流飄浮蕩漾。這句是作者敘述自己的行動的,省略了主語。
第二段學生可能不懂的字詞:
縹碧:青白色;縹,音.piǎo。
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ān。
直視無礙: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第三段學生可能不懂的字詞:
寒樹: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涼之意的樹。
負勢競上:憑依(高峻的)形勢,爭著向上。這一句說的是“高山”,不是“寒樹”
軒邈(xuānmiǎo):軒,高;邈,遠。這兩個字在這里作動詞用,意思是這些高山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
泠泠(ling):形容水聲的清越。
相鳴:互相和鳴。
戾(lì)天:到天上;戾,至。
2、朗讀成誦 ,理清課文思路。
目的是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鞏固字詞知識和對全文的理解。教師在此過程中指導朗讀,可進行分組讀、接力讀、競賽讀等形式。
朗讀成誦后,討論文章的行文思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第一段:山水總印象:奇山異水 天下獨絕
第二段:異水: 千丈見底(清) 急湍猛浪(急)
第三段:奇山: 高山寒樹(樹之奇) 負勢軒邈(山之勢)
泉鳥蟬猿(山之音) 息心忘返(山之力)
橫柯疏條(林之密)
3、描繪富春江:面對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你想不想做一次畫家,讓這美景成為眼前的永恒?
要求:從文中選擇描寫景物的語句,畫成風景畫,看誰畫得最能表現(xiàn)相應的語句。
五、課時練習
1.請你從積累的古詩文中,各寫出一句寫“山”和寫“水”的詩句。
寫“山”的:_______
寫“水”的:_______
2.由“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你想到了哪一篇文言文中的話?寫出相應語句、作品和作者。
語句:_______ 。作品:《 》作者_______
3.本文語言清新流暢,精于錘煉。如用“奇”和“異”總括富春江山水特色;用“箭”和“奔”來比喻水流之迅急;用“競”和“爭”來形容山峰爭先恐后向上崛起的形狀,字字動人,頗見功力。請學習本文的寫法,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一兩句描寫水的話。
與朱元思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先總后分的描述方法。
2、體味精美清新的語言,積累描繪山水的詞語。
3、培養(yǎng)誦讀能力、理解能力、欣賞能力、審美能力。
4、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感情,感受江山的奇美。
教學步驟:
一、引入課文
1。從吳均的一首小詩《山中雜詩》入手,簡介作者及風格。
《山中雜詩》: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2。提問:引導學生讀一遍后:你能運用第一單元所學的知識告訴我們寫了什么?
(明確:寫“景”,作者居住在深山的一座茅屋里,看到四種景物)
3。提問:你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
。鞔_:吳均(南朝)(板書),可見這是一位善寫山水的大家。南朝人)
4。引入:今天我們來欣賞吳均另一篇膾炙人口的名篇——《與朱元思書》。
《與朱元思書》是吳均寫給朋友的一封信,但現(xiàn)在看到的已不是當時的完整信件。本文見于《藝術類聚》卷七。由于文中生動細膩地描繪了富春江的秀美風光,歷來被人們當做獨立成篇的山水佳作來閱讀欣賞。
二、分析課文
。ㄒ唬、朗讀課文
。薄⒚鞔_讀音和句讀
輕聲朗讀課文,標出不明白的讀音、句讀。 學生提出。
。▽W生若不提出,可提醒:縹碧、急湍、軒邈、泠泠、鳶飛戾天(板書備用))
朗讀:學生全文朗讀。(注意其生字新詞的讀音、句式停頓的處理)
點評:側重在句讀方面。適當點評學生的情感處理:強調(diào):向上的那種“勁”。
2。關鍵詞語釋義并譯句
朗讀:出聲散讀課文;請學生圈出不好解釋的詞句,準備提問。
導引:對照注釋,是否都能解釋?有什么覺得不好解釋和翻譯的?
討論:在學生發(fā)問時,視情況作分別處理:
一般詞語可互答解決;
涉及下列板書中的重點詞句,板書待用,同時依然互答解決;
學生無人發(fā)言時:指定下列板書中的關鍵詞,點名回答。
注意:以下幾個句子的翻譯(學生不提不講)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L塵和霧氣全部消散一片明凈,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現(xiàn)同樣青色。
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任憑(船兒)往東還是往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w騰的急流,比箭更快;洶涌的浪滔,與快馬無異。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緊貼兩岸的山上,長滿了常青(陰森森)的樹木,
負勢競上,互相軒藐;—— ……,仿佛爭著向遠處高處伸展;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鷹那樣極想得到名利的人,……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大樹枝遮蔽著天空,即使白天與黃昏無異;
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璧男渲豢椀牡胤,或許還可以漏出點陽光
。ǘ、分析課文
1、理清課文結構
朗讀:采用個別朗讀方法,其他同學考慮:文中哪句話概括了課文描寫的山水的特征?為什么?
討論:找找看,文中哪一句話最能概括課文所寫景色的特征?為什么?
。ㄕ1—2個學生(水平稍差的)談自己的看法,要求:自圓其說,語言完整)
。鞔_:“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是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圍繞著這兩個字在做文章)
討論:作者是怎樣一步步展現(xiàn)這個“異”和這個“奇”字的?
。ㄕ2—3個學生(水平較好的)談自己的看法,要求:利用板書上的關鍵詞句,教師注意肯定、補充)
小結。教師在學生回答基礎上,利用板書明確:
景 異水: “清” (千丈見底、直視無礙)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奇山: “看” (高山寒樹,軒藐成峰)
“聽” (泉水作響;好鳥成韻。蟬鳴不窮,猿叫無絕)
本文寫作手法上采用了先總后分的手法。
先總寫:用“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八字大筆勾勒,將一幅天高氣爽、色彩清麗的整體圖畫推至讀者面前。既境界闊大,又畫面清新。接著,在進行具體描繪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筆調(diào)告訴我們從富陽至桐廬的大約一百里之內(nèi),“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以激起讀者的極大興趣。
分寫:首先寫水。這里的`水,第一個奇異之處是極其清澈:“千丈見底”,甚至游魚細石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另一個特點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馬。此外連用兩個比喻,將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勢表現(xiàn)得十分生動形象。這兩個特點可以概括為一靜一動,而動靜變化的交替描寫,既可以使我們看到江水的千姿百態(tài),也使文章顯得生動活潑。接著寫出!皧A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這里寫“奇山”——富春江兩岸高山之雄偉。
2、明辨課文的主旨
朗讀:全體朗讀課文,建議學生利用板書內(nèi)容嘗試背誦。
討論:讀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從中你能悟出作者寫這篇文章時的心情嗎?(放開回答,一般要求能用最精練的詞、短語概括;回答人數(shù)不少于5人。適當板書待用)
小結。引導學生回顧作者所選之景、繪景語言等內(nèi)容后明確:
志——無拘無束、任性自得 (負勢爭高,息心忘反) 突破束縛同時又不被身外之物所累。怡然自得,輕松自如。
生平簡介:吳均(469~520)南朝梁文學家。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官奉朝請。通史學。其文工于寫景,尤以小品書札見稱,文辭清拔,表現(xiàn)沉湎山水的生活情趣;時人或仿效之,稱為“吳均體”。亦能詩,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吳朝請集》。別有小說《續(xù)齊諧記》。
總之,生平多坎坷,雖亟思奮發(fā)有為,但終未顯達,因而有些消極遁世的思想情緒。
3、體會寫作特色
朗讀:全體朗讀、嘗試背誦
提問:讀到現(xiàn)在,你覺得本文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放開回答。注意引導學生關注句式“兩兩相對”的特點及其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三、作業(yè)
1、比較閱讀:小石潭記(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已,日奉壹。
吳文尚自然,少人之活動。意境是天然生成的,人只需去感受即可。
而柳文人的活動更多。意境的生成是需要人的活動的,人是景的有機組成成分。
吳文句式井然,有韻律。柳文語言活潑,形式自由。
2、探究活動:補寫一封結構完整的書信
《與朱元思書》是一篇無頭無尾的文章,但與晉宋時期簡牘體的比較分析來看,其風格極為合拍。當時的書簡體大都信筆拈來,隨興而止。而且這種文體直到清末依然不衰,是為四六體的典范。但是,既然是一封無頭書,就有他的可利用之處。為此,可要求學生"用現(xiàn)代書信的格式,保持原文的語氣,語調(diào),補出全文的開頭和結尾,寫成一封結構完整的現(xiàn)代書信"。對于高中的學生來講,寫信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難的是基于這篇原文而把一封古今結合的信寫好。
元思兄臺鑒:
當陽一別,忽忽數(shù)月,不甚思之。前日余自富陽沿江而下,觀兩岸之景甚美,筆錄之,與君共享。
惜時光匆匆,美景不再,望兄珍重。
弟叔庠敬上
可略:(你覺得生動地描寫表現(xiàn)在哪里?(論討后回答)
本文描寫十分出色,關鍵在于抓住了景物特征。選用了形象的語言:“風煙俱凈,天山共色!眱H八個字就描寫了風清日朗、天碧山青、一塵不染、一視萬里的富春江環(huán)境。以“凈”托“色”,“景”中孕“情”。置身于這樣的山光水色之中,那心情該何等舒暢!
寫異水:“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寫出江水的明凈澄澈。寫奇山:“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五成峰。”這里寫出了山“色”青蔥,寫出了山“勢”高聳,更寫出了大自然的生命節(jié)奏。)
與朱元思書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生了解“駢文”這種文體的有關知識,理解重點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
2、注意本文中對偶句的現(xiàn)象,學會將全文翻譯成白話文,培養(yǎng)閱讀文言文語感的能力。
3、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有層次、動靜相生、擬人、比喻、夸張等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2)過程與方法:
學習文言文,側重閱讀,要反復讀,熟讀成誦;在內(nèi)容探究上,要學生分析作者寫景的目的,從而領悟作者要抒發(fā)的情感;在寫作訓練中,要指導學生綜合運用多種描寫角度和多種修辭方法進行寫作,可以采用學生自學,協(xié)作討論,教師啟發(fā)點撥等方法完成該文的學習任務。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理解作者通過對富春江優(yōu)美景色的描寫,抒發(fā)了他厭棄塵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緒。
(二)重點:文言詞匯,抓住富春江水的綺麗多姿這個特點有層次的寫景方法。
(三)難點:作者借景抒情,表達他對向往自然、厭棄塵俗的心態(tài)和思想。
(四)教學突破:通過自讀課文、自學討論、合作交流,理解作者的思想,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把握主旨。通過寫作練習,使學生明白以多種角度、多種修辭方法的綜合運用使得景物描寫具體生動,增添文章文采,突出文章主題思想的好處。
(五)教學步驟:1、導入新課。2、閱讀課文,整體感知。3、精讀課文,把握文章感情。4、回味遷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情引入
1、多媒體展示:在浙江富陽、桐廬一帶富春江山水的景色特別優(yōu)美,南朝時有一位文人吳均見到這種美景后,迫不及待的給他的友人朱元思寫了一封信,信中除了描繪富春江山水的優(yōu)美景色外,他還表達了欣賞這種優(yōu)美景色后與眾不同的情感。那么究竟他描寫了怎樣一幅優(yōu)美的景色呢?又表達了怎樣一種與眾不同的情感呢?讓我們共同來欣賞吳均的《與朱元思書》吧。
(激發(fā)學生探求知識的好奇心,引發(fā)學習興趣。)
2、簡介文體和作者
文體 :我們學過的文言文的體裁有說、銘,今天我們學習一種新的文言體裁“駢文”。
(回憶學過的文言體裁:說、銘,簡單了解文言體裁“駢文”。)
駢文,文體名。起源于漢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以雙句為主,講究對仗、聲律和藻飾。又稱“四六文”。
作者:吳均,字叔庠,南朝梁代有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其文風格清拔而有古氣,稱為“吳均體”,大家都仿效他。
(了解作者吳均)
二、閱讀全文,整體感知,疏通文意
1、指導學生一讀,讀準音,通文意。
。ń處煂τ谝呻y問題及時解答,如“東西”“ 夾岸”“泠泠”等的解釋。學生結合課文下注釋,通過小組討論,相互交流,疏通文意。)
2、通過誦讀,讀出語言的神韻。
通過聯(lián)想,領悟語言的美。
(運用多媒體聽配樂朗誦,在音樂和圖片的幫助下,認真體會作者的語言,進而體會作者的情感。)
三、精讀細品,分析內(nèi)容,把握主旨
1、指導學生默讀文章,思考:你能在文章中找到作者對“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特點進行概括性描寫的句子嗎?
2、既然“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一句,作者那么又是如何具體詳細為我們描繪富春江水“奇”“異”的景色特點呢?
3、在描寫了異水之后,作者又是如何爪住山“奇”來描寫的呢?
4、要求學生再讀本段,思考:我在開始就講過,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那么大家能否說一說作者通過寫景究竟要抒發(fā)怎樣的`情感呢?文章中是否有相應的句子表現(xiàn)出來?
四、指導學生再讀,細細品味文章寫作特點
。ㄒ唬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合作探究,相互交流體會
討論:1、文章采用了許多不同的修辭方法,有比喻、夸張、擬人、對偶等。
2、在景色的描寫過程中,有從不同角度、不同的感受來表現(xiàn)的。
3、語言非常生動形象,有節(jié)奏,讀來朗朗上口,有詩歌的味道。
。ǘ┲笇W生背誦,比較閱讀,回味遷移
比較閱讀本文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周敦頤的《愛蓮說》、劉禹錫的《陋室銘》等文章。再次把握本文的語言特色和文章主旨。
練習:運用不同描寫方法及通過不同描寫角度,表現(xiàn)一處景色。如:《家鄉(xiāng)的太湖》。
五、文章總結:
本文是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抒情短文,語言生動優(yōu)美,巧妙地運用各種比喻、夸張等修辭方法。通過反復朗讀品味,理解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向往,厭棄塵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板書設計】奇山異水 天下獨絕
【與朱元思書教案】相關文章:
與朱元思書教案12-09
《與朱元思書》教案03-01
與朱元思書優(yōu)秀教案03-06
《與朱元思書》教學教案11-29
與朱元思書教案15篇12-14
與朱元思書教案四篇08-08
精選與朱元思書教案四篇07-10
《與朱元思書》教案15篇03-08
與朱元思書教案(15篇)03-02
精選與朱元思書教案八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