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蝌蚪找媽媽教案范文匯編9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蝌蚪找媽媽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會認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課前準備
1.生字卡,教學掛圖(或多媒體課件),相關教具和有關青蛙的知識。
2.小蝌蚪、青蛙、鯉魚、烏龜等頭飾。
第一課時
談話激趣引入
我們每個人都有媽媽,可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呀?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出示課題:小蝌蚪找媽媽)
生齊讀課題。
整體感知課文
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以解說的形式讀課文。
學生自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不認識的字,向同學或老師請教。
2.學習小組內互相教讀,說說怎樣記字形。
檢查學習生字的情況
1.課件展示生字。指名讀,正音。
2.小老師教讀,齊讀,開火車讀生字。
3.指名介紹記字的方法。
4.組詞練習。
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
分段讀課文,自己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
結合圖學習
1.自讀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蝌蚪的樣子)
用手勢幫助理解甩著。
口頭填空:小蝌蚪,大( ),( )的身子,( )的尾巴,( )地游來游去。
學生齊讀這一段,體會蝌蚪的快活的'心情。(可以加上動作)
2.讀第2自然段,看圖比較。
思考:小蝌蚪找到了誰?結果怎樣?
a.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第一、二幅圖,與小蝌蚪最先的樣子相比較,說說幾天后,小蝌蚪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并在課文中畫出相關語句。
b.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長出兩條后腿。
課件展示理解迎上去,或用做動作的方式幫助理解。
c.分角色讀。(同桌對讀,組內互讀,指名讀)
d.從鯉魚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自己的媽媽是四條腿,寬嘴巴)
板書:四條腿寬嘴巴。
3.用學習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學第3自然段。
a.學生匯報學習情況,多媒體或做動作幫助理解追上去。
b.交流:為什么小蝌蚪會錯把烏龜當媽媽呢?
c.分角色讀。
第二課時
自讀課文
圖文結合,理解內容
1.自讀第4、5自然段。
討論交流: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它們的媽媽是誰?是什么樣的?
2.小蝌蚪又有什么變化?
3.課件出示青蛙媽媽的話,結合課后讀讀說說的練習,用已經說話。
4.齊讀課文最后一段。畫出小蝌蚪最后變化的詞句。教師板書:尾巴消失捉害蟲。
5.教師歸納: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也是青蛙生長變化的過程。
分角色朗讀全文
復習生字
出示字卡,檢查識字情況。
指導書寫
1.出示我會寫的字,學生讀一讀。
2.觀察田字格里的字,想想該怎么寫。
3.學生描紅,臨寫,師巡視輔導。
4.展示學生的書寫,評議書寫情況。
演一演
1.學生戴上頭飾,表演課本劇《小蝌蚪找媽媽》。
2.評出表演得好的小組予以獎勵。
拓展學習
1.課后通過課外讀物或網絡進一步了解有關青蛙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做保護青蛙的小衛(wèi)士。
2.通過查找資料或網絡資源,了解一種動物從小到大的變化過程,以后在班上交流。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識,在實踐中嘗試解決合作中遇到的問題,積累合作經驗。
2.能積極、大方地參與游戲,生動形象地表現角色。
3.體驗共同表演,合作游戲的樂趣。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故事中各種動物的頭飾,簡單的池塘環(huán)境布置;熟悉故事,對蝌蚪的生長活動很感興趣,有比較豐富的經驗。
活動過程
1. 引起回憶,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師: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在排練一個節(jié)目,節(jié)目的名字叫什么?里面有哪些小動物?
2.回憶上次游戲出現的問題,師幼共同商討解決。
。1)昨天排練節(jié)目的.時候,我們發(fā)現,當音樂開始的時候鴨媽媽、魚媽媽、烏龜媽媽、鵝媽媽們都能馬上上來,可后面跟著的寶寶們沒有馬上出來,是什么原因呢?(不聽音樂、注意力不集中)
。2)今天排練的時候,寶寶們的動作一定要跟著媽媽。
3.幼兒選擇角色,進行表演。
。1)我們小朋友都選好了自己的角色,但在表演的時候我們還應該注意什么呢?
。2)今天我們表演的時候老師還有一個要求,表演結束后我們要選出6個最佳表演獎,每種小動物中選出一個表演得最好的小演員。
。3)什么樣的表演可以評為最佳表演獎?
4.幼兒體驗游戲。
師:小演員們都準備好了嗎?演出就要開始了。請欣賞表演游戲《小蝌蚪找媽媽》
幼兒進行表演。
5.評價和小結。
。1)師:你們覺得今天的表演中,誰可以獲得"最佳表演獎"?為什么?(從聲音、動作、表情等進行評價)
。2)剛才的游戲中遇到了什么困難?該怎么辦?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3
教學目標:1、了解青蛙生長過程中幾個不同階段的形體變化,知道它是捉蟲能手,懂得應該保護青蛙。
2、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認識矢字旁,理解“蝌蚪、腦袋、快活、鯉魚、捉食、烏龜、碧綠、肚皮、低頭”等詞語的意思。
3、 能按問題的提示寫句子,把句子寫具體;通過選詞填空連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4、 會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讓學生認識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以及它在不同階段的形體變化,知道它對農作物有好處,是我們捉害蟲的`好幫手。
難點:懂得應保護青蛙,并能向他人宣傳保護青蛙的道理。
教具準備:課前引導學生觀察蝌蚪的生長變化。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學會“蝌、蚪、池、腦、袋、甩、鯉、龜”等9個生字,理解詞意。
3、能正確朗讀第一段,說說蝌蚪的形態(tài)特點,能按問題的提示擴寫句子。
教學過程:
一、 激趣揭題。
[1、出示課件,認識“蝌蚪”,說說怎么記住這兩個字。
2、小蝌蚪長大后變成了什么?
師:青蛙在水中產卵,小蝌蚪從卵里出來,慢慢地變成了青蛙。因為小蝌蚪沒有看見過自己的媽媽,不知媽媽在哪里,所以小蝌蚪要去找媽媽。補充課題后齊讀。]
1、 小朋友,我們已經觀察過小蝌蚪的生長變化,誰能說說它是怎樣的?
2、 揭題:小蝌蚪找媽媽。學習“蝌、蚪”,怎么記住它?
3、 看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什么?
小蝌蚪為什么要找媽媽?
他們是怎么找媽媽的?他們找到媽媽了嗎?
二、圖文對照,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 聽錄音,思考: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見了誰?小蝌蚪的媽媽到底是誰?
2、 聽完后匯報。
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見了鯉魚媽媽和烏龜媽媽。(觀察課文插圖)
學習生字“鯉”,怎么記?
學習生字“龜”,共幾筆,第七筆是什么?
小蝌蚪的媽媽是大青蛙。(觀察課文插圖4)
3、 跟錄音輕讀課文,給每幅圖找出相應的課文。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看第一幅圖,說說圖上畫著什么?
。 一群小蝌蚪在水里游來游去。)
2、課文是怎么介紹這幅圖的呢?指名讀第一段并思考: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 討論:⑴、知道了蝌蚪生活在池塘里。你從課文的哪句話看出,指名讀一讀。
、、知道小蝌蚪長著大腦袋,黑身子,甩著長尾巴。
學習生字“腦、袋、甩”。[比較:腦---胸 袋---裳 甩---用]
自由讀讀寫蝌蚪樣子的句子,想想“大、黑、長”三個詞分別寫出了什么?(大小、顏色、長短)
4、 朗讀指導。你喜歡這些小蝌蚪嗎?讀出對小蝌蚪的喜歡和小蝌蚪的活潑可愛。
四、 作業(yè)指導。
課后第四題:回答問題。
小蝌蚪游來游去。
1、 小蝌蚪在哪里游來游去?
2、小蝌蚪在哪里怎樣地游來游去?
先自由說,再指名說。
五、鞏固練習。
指導書寫:重點“腦、袋、甩”。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這篇課文不但語言優(yōu)美,而且畫面生動,教師引導學生首先掌握本課生字;然后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三個動詞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并學會運用;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弄清蝌蚪變成青蛙的生長過程,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教育學生從小保護有益動物。
教學目標:
一、基礎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生字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通過學習了解小蝌蚪在長成青蛙的過程中,身體發(fā)生的變化。
3、通過學生課文增強學生對科學童話的學習興趣。
二、發(fā)展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白從小就要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2、體驗語言文字的生動形象和準確性,培養(yǎng)語感。
3、樹立環(huán)保意識,教育學生要保護有益的動物。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詞
2、了解小蝌蚪在長成青蛙的過程中,身體發(fā)生的變化。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教師指導學生區(qū)別“迎上去”、“追上去”和“游過去”的不同,體會語言文字的生動形象和準確性,培養(yǎng)語感。
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讀書指導法
教學準備:
蝌蚪、青蛙頭飾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
1、猜謎語:身子像個小逗點,搖著一根小尾巴,長大吃蟲叫“呱呱”。(蝌蚪)(教師出示幻燈片1-2張)
2、談話引入
小蝌蚪的媽媽是誰?為什么它要去找媽媽呢?今天我們就一起隨著小蝌蚪去找它的媽媽吧!
3、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同學們知道小蝌蚪去哪找媽媽嗎?怎么找的?找到了沒有?請你們帶著這些問題自由讀課文。
溫馨提示:
。1)自讀課文,發(fā)現不認識的生字圈起來。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8個生字。
2.指導學生識記重點字和難點字(教師在巡視時發(fā)現各組同學普遍識記有困難的字)
3.教師課件出現本課要認的“灰、迎、阿、姨、追、頂、披、鼓”8個生字,檢查識字效果。(教師出示幻燈片第3張)
三、精讀領悟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點:
(1)看課件,提問:小蝌蚪是什么樣的?他們游的怎么樣?(教師出示幻燈片第4張)
(2)朗讀第一自然段。(指導讀出“快活”的語氣)(教師出示幻燈片第5張)
過渡:小蝌蚪雖然生活的很快活,但是沒有媽媽,總覺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它們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媽媽生活在一起呀!瞧,它們正商量著一起去找媽媽呢。它們找啊找,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原來就是一只可愛的大青蛙。教師出示閱讀提示:(1)小蝌蚪為了找媽媽,向誰去打聽的?(2)最后小蝌蚪在哪兒找到媽媽?它們的媽媽是什么樣兒的?(教師出示幻燈片第6張)
2、了解青蛙的外形特點
(1)看課件,提問:青蛙媽媽是什么樣的?(教師出示幻燈片第7-8張)
。2)引導學生歸納青蛙的外形特點。
師:假如你現在是青蛙媽媽,你想來介紹一下自己嗎?(生帶頭飾上臺匯報)
3、了解小蝌蚪長成青蛙的過程
①教師提問:小蝌蚪在長成青蛙的過程中,身體發(fā)生了幾次變化,是怎樣變的呢?請你們自由地小聲朗讀課文2~5自然段。讀完后,找出小蝌蚪身體發(fā)生變化的句子,用“~~~~”勾劃出來,并標上序號。
、谛〗M交流
、奂w匯報,教師把學生學習的情況用相機拍出來展示討論情況。
、苎菀谎荩赫埳缪菪◎蝌剑v講自己是怎么樣長大的(帶頭飾上臺匯報)
4、學習課文2~5段(教師出示幻燈片第9-12張)
過渡:小蝌蚪歷盡艱辛找到了媽媽,其中多虧了誰的幫助?(鯉魚和烏龜)
、賹W習第2段
。1)引讀:小蝌蚪游哇游,正好看見……這時,他們會有什么想法?
于是,就——迎上去,問……
。2)為什么要“迎上去”?看課件(教師出示幻燈片第9張)理解,再說一說。請生上臺表演。
(3)指導朗讀,讀出小蝌蚪主動熱情、有禮貌的語氣。(同桌互問互答,師生讀等)
。4)小蝌蚪從鯉魚媽媽那打聽到自己的媽媽長得有什么特點?
過渡:于是,小蝌蚪告別了鯉魚媽媽和小鯉魚,繼續(xù)尋找自己的媽媽。
、趯W習第3段
引讀:它們游哇游,看見了一只……連忙……叫……
。1)為什么小蝌蚪會把烏龜誤認成他們的媽媽?表現出怎樣的心情?(急切)
。2)你從哪些詞看出很急切?(連忙、追上去)
。3)為什么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生自由說。
。4)看課件(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0張)理解,再說一說。請生上臺表演。
指導朗讀,讀出急切的語氣。(分組輪讀,師生接讀等)
這一次,小蝌蚪可認錯了。不過他們不灰心,因為他們又從烏龜那知道了媽媽樣子的更多特點,除了“四條腿,寬嘴巴”,還有……
過渡:于是,他們充滿了信心,繼續(xù)找媽媽,他們相信這一次一定能找著自己的媽媽。
、蹖W習第4段(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1-12張)
。1)引讀: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邊,看見荷葉上蹲著一只……
嘿,這一次可要仔細看看,是不是像鯉魚媽媽和烏龜說的那樣,可別再認錯了。他們仔細一看,那只大青蛙披著……
。2)教師引讀課件12中的句子一定是自己的媽媽,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過去,十分肯定地叫道……
。3)這時,小蝌蚪的心情怎樣?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4)這一次,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過去”呢?生自由說。
、苄∏嗤芏荚诟墒裁茨兀繌奈闹姓页鰜碜x一讀。(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3-14張)
教師小結:
。1)它們可真是人類的好朋友,是莊稼的保護神,讓我們帶著贊賞的語氣再去讀一讀吧。
。2)作者用詞準確,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也要向他學習,這樣才能把句子寫得準確形象又生動。我們也要向小蝌蚪學習,只有不斷去發(fā)現,不斷去探究,堅持到底,終會有成功的一天。
。3)教師引讀:青蛙媽媽見到了自己的小寶寶也非常高興,笑著說……
小青蛙聽到媽媽的召喚是怎樣做的?齊讀第4段最后一句話(指導讀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動作的敏捷),做動作讀一讀。
四、演演畫面(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5-20張)
教師請學生上臺看課件表演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其他同學讀課件中的句子配音。
。1)教師播放課件學生讀指名學生演小蝌蚪的的樣子?(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5-張)
。2)同學們讀得不錯,小朋友表演不錯,下面誰能到前面,把小蝌蚪遇到鯉魚阿姨的情景表演給大家看?(選出角色演員,配戴好頭飾,提醒演員“迎上去”的蝌蚪和鯉魚阿姨各自該站在什么位置,該向什么方向游)(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6張)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3)教師引導:小蝌蚪的身體在漸漸長大,它又去找媽媽,我們來看一看,烏龜是怎樣說的?(過程同上,情景表演時提示演員“追上去”的蝌蚪和烏龜該站在什么位置,各自向什么方向游。)(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7張)
(4)教師引語:在鯉魚阿姨和烏龜的幫助下,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下面來看第四自然段,聽老師讀這一自然段,請同學根據老師的朗讀上臺表演。(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8-20張范讀)
教師小結:小蝌蚪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媽媽,該多高興!如果你是小蝌蚪,你會對媽媽說些什么?把它找到媽媽后高興的心情表達出來。
五、分角色朗讀:老師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小蝌蚪和媽媽的對話。
六、拓展延伸
教師指導學生用“首先……接著……然后……最后……”說話。(教師出示幻燈片第21張引導)
七、總結全文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為了讓我們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適安全,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教師出示幻燈片第22張)
八、課后作業(yè)(教師出示幻燈片第23張)
1、回家有感情地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給爸爸媽媽講演故事。
板書設計:
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變→青蛙
大腦袋→長了兩→長了兩→尾巴→不見
黑灰的身子條后腿條前腿變短尾巴
長尾巴↓↓↓
找媽媽→鯉魚→烏龜→大青蛙→捉害蟲
教學反思:
《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情節(jié)生動有趣,以對話為主,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材料。在課后,反思自己的教學,當然還存在著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自己感覺也有成功的地方,就上我能充分利用教材特點,以讀為本,課堂上充滿了朗朗書聲。
一、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
根據低年級孩子特有的年齡特點及他們愛思考,樂于探索新鮮事物的特點。我以興趣為前提,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去讀書,去預習,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再輔助提一些讀書的具體要求,收到的效果非常明顯。孩子們通過自已的朗讀找到了問題的答案,都會興奮不已,這種自我激勵的效用是無限的。在獲得成功發(fā)現的同時,孩子們往往又會發(fā)現新的問題,培養(yǎng)了他們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精神。
二、以讀悟情。
讀出感情是朗讀要求中的難點,而要讀出“情”必須先悟出情,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講解代替!痹诶首x指導中,我不拿自已的標準去要求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已去理解,去感悟,去體會讀。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課時,有許多對話,如:當小蝌蚪錯把烏龜當成了媽媽時,烏龜笑著說了這樣一段話:“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到那邊去找吧!焙⒆觽冊谧x時出現了不同的爭議。有的孩子認為應讀得慢一點,因為他認為烏龜是個慢性子,說話肯定速度很慢的。有的孩子認為烏龜是一種溫和的動物,說話時親切一些,語氣要和藹一些,溫柔可親一些。有的孩子認為這兒烏龜是笑著說的,他覺得小蝌蚪居然會把自己當成了他們的媽媽,有點好笑,但烏龜也肯定沒有嘲笑小蝌蚪的意思。這些讀書體驗都反映了孩子們對文本的不同理解,而且也都是可以成立的,有什么比獨特的情感體驗更寶貴的呢!
三、為學生搭建展示的舞臺,讓學生在教師課件的引導下帶著頭飾表演讀
教師正視孩子們水平的差異,采取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多一些欣賞的目光,少一些苛刻的指責,教師讓學生在個性展示讀中表演情景故事。
四、同座分角色朗讀,教師為全班學生搭建朗讀展示的舞臺。
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以多種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朗讀的機會,讓他們享受成功的愉悅。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個別讀,分角色朗讀,這樣一來,讀中感悟、悟中激情,這些生動、活潑的形式都會令孩子興致盎然.
總之,教師只有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憑借教材的優(yōu)勢,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才能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相信,只要我們在閱讀教學中用心去引導,孩子們一定會喜歡閱讀。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合理布局畫面,獨立制作圖書。
2、使幼兒體驗分享閱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觀看過圖書了解圖書的基本結構。
2、幼兒自己畫好的《小蝌蚪找媽媽》故事背景、各種動物媽媽的半成品圖書,人手一本,與故事內容相應的文字幼兒人手一套,教師示一本。
3、水彩筆、剪刀、膠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提問式導入主題
師:這是小朋友們平時畫的畫,這里面都畫了哪些動物?哪個故事里的有這些動物?老師把它訂成一本想做成圖書,可是這些畫上還缺少什么?我們該怎么做才能做成一本完整的圖書呢?
二、教師示范講解圖書的制作的.要點及具體要求
1、把與故事內容相關的文字沿虛線剪下粘貼在每頁的合適位置。
2、在每一頁圖書的畫面適當的位置添畫上小蝌蚪,使小蝌蚪與各種動物媽媽能相呼應。
三、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教師巡回指導,根據不同能力幼兒的作畫情況及時給予指點和鼓勵。
四、分享作品
鼓勵幼兒與同伴互相欣賞圖書、與爸爸媽媽一起閱讀圖書。
五、活動延伸
繼續(xù)飼養(yǎng)小蝌蚪并記錄小蝌蚪的成長過程。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能讀課文,想想每個自然段的內容,把各段連起來,理解課文內容。
3、從的過程當中,使學生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當中的幾次形體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4、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教育學生要保護青蛙。
5、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以及它在不同階段的形體變化,知道它對農作物有好處,是我們捉害蟲的好幫手。
教學難點:
懂得應保護青蛙,并能向他人宣傳保護青蛙的道理。
教學準備
1、“小蝌蚪、長出前腿的蝌蚪、長出后腿的蝌蚪、尾巴變短的蝌蚪、青蛙”小圖片。
2、幻燈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牡倪^程當中,使學生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當中的幾次形體變化。
(二)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要保護青蛙。
。ㄈ┠芊纸巧懈星榈乩首x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當中形體上的幾次變化。
三、教學過程
。ㄒ唬┮怨适乱稣n題。
1、一只青蛙在茂密的水草中產下了許多卵,卵一天天地長大,長出來大腦袋、黑身子、長尾巴。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小蝌蚪)
對:小蝌蚪的媽媽是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
板書課題:
1齊讀課題。
2、學生自己設教學目標。
問:從課題你知道什么?
學課文你想知道什么?
3、師歸納教學目標。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和小蝌蚪找它們的媽媽去。通過學習,我們要知道小蝌蚪找了幾次媽媽,在找的過程當中它的形體有什么變化。學習把各自然段的意思連起來想;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同學們還要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ǘ┲v授新課。
老師配樂范讀課文。
思考:
1、小蝌蚪找了幾次才找到媽媽?
2、它們都找到了誰?
讀后學生回答:小蝌蚪找了三次才找到媽媽。它們找到了:鯉魚、烏龜、青蛙。過渡: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5段)請你們用最快的速度在自然段前標出序號。
。ㄈ┛磮D逐段學習理解。
1、觀察第一幅圖,說圖意。
這幅圖畫的是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ㄟ@幅圖畫的是小蝌蚪在水里快活地游玩。)
哪個自然段是寫這幅圖的?
。ㄕn文第一自然段。)
2、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小蝌蚪長的什么樣?
貼出小蝌蚪的圖片。
板書:大、黑、長長
它們在水里怎么游呀?
快活、高興。
你覺得小蝌蚪長得怎么樣?
。ㄎ矣X得小蝌蚪長得很可愛。)
。3)指導朗讀。
小蝌蚪長得這么可愛,在水里那么快樂活潑,我們讀這一段就應該讀出它們可愛、活潑的語氣來。
試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可愛的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來游去,它們都在想:我們的媽媽在哪?要跟媽媽學點本領那該多好!于是它們下決心找到媽媽,它們是怎樣找媽媽的'呢?找媽媽的過程當中它們自己有什么變化?我們學習第2自然段。
3、學習第2自然段。
。1)出示學習方法:讀,想,說。
想:
1、小蝌蚪有什么變化?
2、小蝌蚪看見誰?告訴了它們什么?
說:
什么樣的小蝌蚪?看見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小聲讀第2自然段。
貼出長出兩條后腿的小蝌蚪圖。
。3)投影:
①看清小蝌蚪長出的兩條后腿在什么位置。
②迎上去:面對面過去。
③觀察小蝌蚪,迎上去時是什么心情?(著急的心情)
、芪覀冏x小蝌蚪說的話就應該讀出它們著急的心情。
指名讀、女生讀。
⑤我們再觀察鯉魚媽媽回答它們的話是什么語氣?(和藹、可親)那么我們就用和藹的語氣來讀鯉魚媽媽說的話。分小組分角色試讀,請兩組分角色朗讀。
、扌〗Y:學習第2自然段時,我們是先讀再想這兩步來理解內容,最后說出了這段的主要內容。下面,我們繼續(xù)用這種方法學習第3自然段。
4、學習第3自然段。
。1)小聲讀第3自然段。
邊讀、邊想。
。2)看投影,觀察小蝌蚪前腿的位置。
貼出長出兩條前腿的小蝌蚪的圖。
演示:追上去。
。3)小蝌蚪連忙追上去叫媽媽什么心情?(高興。)他們怎么叫的?誰試著讀一讀。
。4)烏龜是小蝌蚪的媽媽嗎?那為什么叫它媽媽?
。5)烏龜怎樣回答小蝌蚪的?(笑著說。)
(6)有語氣地讀第3自然段。
。7)這段主要講什么?
。ㄓ珠L出了兩條前腿的小蝌蚪,錯以烏龜為媽媽,從烏龜的話中,小蝌蚪又知道了它媽媽長得什么樣。)
過渡:小蝌蚪知道媽媽長得什么樣,他們又繼續(xù)往前找,這回找到媽媽沒有?我們學習第4自然段。
5、學習第4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己小聲讀這段,并找出問題的答案。
。2)指名匯報。
。ㄎ舶妥兌痰男◎蝌?匆姾扇~上蹲著一只大青蛙,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知道這就是自己的媽媽。)
小蝌蚪終于找到了青蛙媽媽,青蛙媽媽是怎么說的?從它的話里,你們知道了什么?
做書后練習題2。(投影)
填空:
小蝌蚪先長出兩條________,過了幾天,長出兩條________,又過了幾天,________變短了,成了________。
(3)分角色朗讀第4自然段。
這段主要寫什么?
。ㄎ舶妥兌痰男◎蝌浇K于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過渡:媽媽見到自己的孩子,又會怎樣呢?我們齊讀第五自然段。
貼青蛙圖。
指圖問:我們現在應該叫它們什么呢?
。ㄐ∏嗤埽
追問:小青蛙怎樣到了荷葉上?用了哪些動詞?
(蹬、跳、蹦)
這三個動詞用的非常恰當,生動、具體寫出了青蛙具有跳躍的本領。
小蝌蚪找到了媽媽,他們要做些什么呢?
。ǜ鷭寢屢黄鹱胶οx。)
青蛙一天捉70個害蟲,一個月捉2100個,一年捉15000個害蟲,所以人們都稱青蛙是捉害蟲的能手,我們一定要保護它們。
學習這篇課文,你們向小蝌蚪學習什么?
。ㄗ鍪虏换倚,堅持到底,直到取得成功。)
(四)朗讀全文。
朗讀這篇課文,我們應該讀出不同角色的語氣,下面我們分角色朗讀全文。
。ㄎ澹┛偨Y:你們看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當中,它們開始是大腦袋、黑身子、長尾巴,不久長出兩條后腿,過了幾天又長出兩條前腿,然后尾巴變短,最后尾巴不見了,就變成了青蛙。通過學習,我們還知道了青蛙是捉害蟲的能手,我們一定要保護他們。今后我們做事,一定要像小蝌蚪那樣:遇到困難,不灰心,直到取得成功。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7
一、啟發(fā)談話,激趣促讀
師:同學們,《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故事,假如被拍成動畫片,你們愿意看嗎?好!下面我宣布:《小蝌蚪找媽媽》演員選拔賽現在開始了!請各位參加預選的選手先做好以下準備。
熟悉一下故事的情節(jié)和“臺詞”,現在開始!
1、學生自己先進一步熟悉課文,故事情節(jié)和對話部分要反復讀、揣摩、記憶。
2、學生自由結合對臺詞。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以學生最感興趣的動畫片抓住學生的心,以“選拔演員”的形式激發(fā)學生“讀”的欲望。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使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如饑似渴”地主動記憶、消化課文內容。時間要充分,教師可相機巡視。這一環(huán)節(jié)下來,學生可把情節(jié)熟記于心,“臺詞”出口可誦!
二、自主合作,交流探究
1、學生按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分開來坐。
“蝌蚪”坐在一處;“鯉魚”坐在一處;“烏龜”坐在一處;“青蛙”坐在一處。座位的擺放可方可圓。
2、師:各位選手已經準備好了!下面將對大家進行一些測試,只有最終通過測試的演員才能出演你想演的角色。
請聽題。第一道:請你評價一下自己想扮演的.角色!
3、匯報交流對角色的理解。
設計意圖:對角色的理解也就是對課文的理解,關鍵是啟發(fā)學生說出自己心中的理解。比如有的孩子說喜歡鯉魚媽媽,因為她漂亮,愛自己的孩子(教小鯉魚捕食),還有的孩子會認為鯉魚媽媽有缺點,因為她沒有像小蝌蚪說清楚青蛙媽媽的樣子,害得小青蛙誤認了烏龜叫“媽媽”!還有的孩子會說不喜歡青蛙媽媽,因為她扔下自己的孩子,讓寶寶好難找!還有的孩子會說小蝌蚪認識鯉魚怎么不認識烏龜啊!……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匯報交流中,既有孩子們的想象,又有許多疑惑,關鍵是既要充分發(fā)揮想象,組織語言,又要幫孩子們了解一些科普知識,但更重要的是保持和滋潤孩子多彩的童心。比如在了解“青蛙媽媽”產卵后丟下“孩子”這一自然現象后,是不是要補充一點,問問孩子:青蛙媽媽為什么要這么做?一定是她要讓寶寶從小就堅強,一定是她讓寶寶自己學游泳,多運動,這樣前腿和后腿才能長的快!身體才棒!……總之,要發(fā)展語言,發(fā)展想象,更要“發(fā)展心靈”!
三、讀
1、師:好!下面進行第二題測試——語言測試,主要測試旁白朗讀和對話。先從“小蝌蚪”開始。在“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中,有一句話出現了三次,你能找到嗎?(小蝌蚪游哇游……)哪個“小蝌蚪”來說一說這三處“游”得一樣嗎?
2、匯報總結。
3、(第一次:高興,快活。第二次:比第一次用力,著急。第三次:更艱難,游的時間更長。)
4、出示第二幅圖(試讀第二段)
。1)一位同學讀旁白,一位同學讀“小蝌蚪”的話,一位同學讀“鯉魚阿姨”的話。
。2)分角色讀后,學生評價優(yōu)缺點,師生總結后提示下一組注意:讀出小蝌蚪的禮貌和鯉魚阿姨的熱情。
。3)分組反復讀。
。4)多種形式讀,齊讀,多人讀,最后脫離課本帶表情誦讀。
。5)表揚和評選演、讀最形象的兩組
5、出示第三幅圖(讀課文第三段)。
。1)自由結合,分角色練讀。
(2)輪流匯報讀,師生共同評讀,試讀。
。3)評選最佳組合:誰讀出了小蝌蚪奮力游的樣子和它的著急?誰讀出了烏龜的“擺動”、“悠閑”、“有趣”和被小蝌蚪誤叫“媽媽”后的笑?
6、出示第四、五幅圖。
。1)師:小蝌蚪人錯媽媽,它很不好意思,所以這一次它要看清楚呦!請各組練習一下。學生練讀第四、五段。
。2)匯報演讀,重點指導。
第四段中讀出小蝌蚪看到青蛙的樣子時心里的判斷(把這種又高興有肯定的感覺讀出來)。
第五段中“媽媽!媽媽!”的叫喊的興奮應比前一次更強烈。
7、出示第六幅圖(讀最后一段)。
指導讀出小蝌蚪的開心、幸福、自豪。
設計意圖:用多樣的形式朗讀、體會。讀出“語氣”,讀出角色的內心情感,讀出孩子自己的理解,讀出表情、動作,讓孩子感受到“讀書”的快樂,語言的美妙。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8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低年級閱讀教學提出了如下教學目標: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借助讀物中的圖畫和音像材料閱讀;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本課的教學就是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借助插圖、音像等手段,引導學生進入課文角色,從而感知青蛙的變化過程。在教學時,教師應少講、精講,留給學生充足的學習時間、獨立思考的時間。
二、教學目標
1、認識“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通過朗讀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幾次變化,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不斷提高自主識字、自主閱讀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蝌蚪到青蛙的生長過程。
2、哪幾個自然段講小蝌蚪在找媽媽。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字。
2、通過看圖學文了解青蛙在成長過程中形體上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和想象、表達能力。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一)、激趣引入
1、猜謎語。
⑴ 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
、啤【G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蟲。(青蛙)
2、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覺得他們是一家人嗎?為什么長相相差這么大呢?難怪小蝌蚪連自己的媽媽都不認識。今天我們就一起隨著小蝌蚪去找媽媽吧!
3、板書課題。
(這樣精心設計導言,調動學生視覺聽覺交叉參與活動,有效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欲望,使學生能夠主動、充滿激情地參與學習活動。)
(二)、自學課文
揭示自學要點:
1、自學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筆畫結構、試著給生字編碼,若不會的作記號提出來。
2、你認識畫面上哪些動物?哪些動物不是小蝌蚪的媽媽?小蝌蚪為了找媽媽,向誰去打聽的?
3、最后小蝌蚪在哪兒找到了媽媽?它們的媽媽是什么樣兒的?
(上述學生通過觀察、朗讀、動手操作,自學和理解的過程中,主體意識、主動精神、探索興趣等非智力因素得到了相應培養(yǎng)。當然,低年級學生自學活動中會有一定難度,可采取由扶到放的方法指導。)
(三)、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詞
1、學生讀課文。
2、教師范讀。
3、再次讀文,自查朗讀情況。
4、出示詞語,檢查識字情況。(見課件)
(1)你會讀哪個詞語就大聲的讀出來。
(2)誰愿意當小老師你認識的字詞教給同學們?
5、識記生字。
學生說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教師可適時引導用實物或動作來識記。
灰:出示灰色的帽子或引導學生說出自己見到的灰色的東西。
追(或迎):誰愿意把追(迎)的動作表演給大家看?
披:我這有件衣服,誰能把它披在身上?
阿姨:你把什么樣的人叫阿姨?
7、指導寫字
(1)請大家先認真觀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獨立寫一個。(書上田格中的字)
(2)學生提出認為難寫的字,師問:你們認為哪個字難寫?教師電腦出示帶田格的生字,讓學生仔細觀察生字每一筆在田格中的位置。請同學說一說占格位置。
(3)請學生書寫田格中的其他字。教師巡視,個別輔導,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
(4)展示學生書寫情況,說說哪些字寫的好,哪些字寫的不夠理想。
(學生朗讀不注音課文遇到生字可能無從下手,所以在讀文之前老師就引導學生自己想辦法,自主探索、認識生字,這也是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對于低年級學生,聯系實物或動作來識記生字效果要遠遠好于部件記憶法。)
(四)、圖文結合,讀中感悟
1、 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 找出與插圖對應的自然段,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練習讀課文。
3、 自由讀全文,想一想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
(給學生自主選擇讀內容的權力,尊重了學生的自主權,能促進學生更好的讀書。)
4、小蝌蚪在找青蛙媽媽的過程中,碰到了許多有趣的事,而且身體也發(fā)生了很多變化呢!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大聲地讀讀課文,用波浪線劃出小蝌蚪的身體變化的句子。
5、小蝌蚪在找青蛙媽媽的過程中,身體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呢?
6、你能用上“先…再…接著…最后…”來介紹一下嗎?
(讓學生在反復讀文中搞清小蝌蚪變成青蛙的身體變化,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介紹,既訓練了語言,又解決了文章的重點問題,一箭雙雕,扎實而有效地把語言訓練落到實處。)
(五)、拓展學習(作業(yè))
1、課后進一步了解有關青蛙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做保護青蛙的小衛(wèi)士。
2、通過查找資料或網絡資源,了解一種動物從小到大的.變化過程,以后在班上交流。
(六)、課堂檢測題
1、讀一讀,說一說。
碧綠的衣裳 碧綠的( ) 雪白的肚皮 雪白的( )
長長的尾巴 長長的( ) 大大的腦袋 大大的( )
2、填空! ( )里有( )小蝌蚪,大( ),( )的身子,( )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此題設計意在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也滲透了一些仿寫的方法。)
第二課時
(在閱讀中理解動詞“迎”、“追”,了解表示顏色的詞語“碧綠”、“雪白”的意思和構詞特點;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個性化的朗讀,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愉快的學習中知道小蝌蚪的生長過程,思維有所開拓,口語有所發(fā)展。)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課文的生字寶寶想跟小朋友玩一個捉迷藏的游戲,小朋友愿意嗎?他們一個個躲到句子里了,看小朋友還能不能叫出他們的名字?
1、今天,阿姨給我講了《灰姑娘》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2、清早,我們一家人披著晨露,迎著朝霞去爬山。一開始,我被遠遠地甩在后面,但我使勁追趕,終于爬上了山頂。爸爸媽媽都為我鼓掌,連連說:“你真行!”
(設計意圖:生字的鞏固努力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讓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之中復習本課的生字,從而提高閱讀水平,于自然中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浸染。)
(二)、學習“小蝌蚪樣子”的部分
池塘里,水草邊,生活著一群小蝌蚪。小蝌蚪長什么樣?
1、小朋友能從課文中找到有關的句子嗎?
2、你覺得這是一群怎樣的小蝌蚪?根據你的體會來讀一讀。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設計意圖:雖然是一年級的孩子,可他們也是有個性的生命體,所以在閱讀時,我盡量讓學生自己去體會,自己去感知,再以這種體會與感知去指導自己的朗讀。)
(三)、學習“青蛙媽媽樣子”的部分
多么可愛、快樂的小蝌蚪啊!可是小朋友知道嗎?小蝌蚪常常會不快樂,因為他們一出生就沒有見過自己的媽媽,你知道他們的媽媽叫什么名字?長什么樣嗎?請小朋友到文中去找到有關的句子來告訴小蝌蚪。
1、指名說。出示句子:
(荷葉上蹲著一只大青蛙,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
2、教師貼出青蛙的圖片。老師這里有一張青蛙媽媽的照片。如果你們是小蝌蚪,媽媽給你們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呀?圈出“碧綠”、“雪白”、“大”。
3、你見過“碧綠”的什么?“雪白”是怎樣的白?那么,像金子一樣的黃?像火一樣的紅?像天一樣的藍呢?
(設計意圖:語文重在點點滴滴地積累,在這里,教師就很淺顯地使學生掌握了顏色詞的構詞特點,并能靈活地遷移。)
4、青蛙媽媽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多美呀!你能通過朗讀把她的美表現出來嗎?指名讀。
5、青蛙還會捉蟲呢!小朋友知道嗎?課前我們已經去收集青蛙捉蟲的有關資料,誰來介紹一下?
6、聽了青蛙捉蟲的有關資料,你對青蛙媽媽一定有了更深的了解。帶著這份了解再來讀讀這句話。
(設計意圖:擴大學生知識面,對于學生深入了解青蛙,保護青蛙是十分有益的。)
(四)、研讀“找媽媽”的經過
看了媽媽漂亮的照片,知道媽媽那么能干,小蝌蚪更加急切地想見到媽媽了。然而媽媽在哪里,怎樣才能找到她呢?小蝌蚪開始了他們人生中一段特殊的經歷。請小朋友去讀讀課文的2——6自然段,看看小蝌蚪是怎樣找媽媽的?
1、學生自由讀2——6自然段。
2、問: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在誰的幫助下找到媽媽的?
第二自然段:
(1)這一段中有一個表示動作的生字“迎”。誰能給它擴詞?“迎”的偏旁是什么?“走之”與什么有關?看圖片,“迎”是怎樣走?
(2)師生分角色朗讀。
第三自然段:
(1)這一段中,也有一個表示動作的生字“追”。你追過別人嗎?找個小伙伴追給大家看看?現在,你覺得“追”是怎樣走呢?
(2)引讀。小蝌蚪看見一只烏龜擺動著四條腿在水里游,以為是自己的媽媽,連忙追上去,叫著——烏龜笑著說——
(3)在人物、動物的語言前面或后面,一般有一些表示動作、心情、神態(tài)、語氣的詞,這些詞叫提示語。這些提示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朗讀語言。看,小蝌蚪的話前有“叫著”,你能像他們那樣叫叫嗎?烏龜的話前是“笑著說”,你能笑著說說這番話嗎?
(設計意圖:朗讀與理解都要講究一定的方法。這一階段的教學,主要是鼓勵學生用看插圖、做動作等直觀的方法來理解課文的重點詞“迎”、“追”。提示學生在朗讀角色的對話時,留意角色語言前后的提示語,使學生在讀中理解,在理解中讀。)
第五自然段:
(1)小蝌蚪在鯉魚阿姨、烏龜的指引下,終于見到了自己的媽媽。這時候,他們的心情怎樣?誰來讀一讀?
(2)媽媽見到自己的心肝寶貝,心情又是如何呢?誰來讀一讀?
(3)就近找伙伴分角色讀。
(五)、演一演
現在我們把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來演一演。在演之前,老師有兩個建議:1、盡量把小蝌蚪身體的變化表現出來。2、在扮演角色時,好好地想象一下角色當時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說的。
1、學生自由組合成小組試演。
2、指定一小組在班上展示。
3、學生與老師評議。
(設計意圖:這是一篇介紹科學知識的童話故事,如何在文學性中凸現其科學性,是相當重要也是相當不易的。運用演童話劇的方式讓孩子進一步了解蝌蚪的成長過程,又不露痕跡。)
(六)、說話練習
小青蛙長大后也結婚生子了,可莊稼一天也缺少不了她,所以她不得不離開心愛的孩子。青蛙忘不了小時候尋找媽媽的經歷,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順利地找到自己,她決定在臨走前給孩子寫下一張留言條。請你幫她想想,她該寫些什么?
(1)指名說。
(2)評議。
課堂檢測:
1.說一說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們游哇游,過了幾天,長出兩條( ),又過了幾天,長出兩條( ),沒過多久,( )不見了,變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蟲的( )。
2.我會說
你們已經長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經不見了。
______________已經_______________。
青蛙的品種繁多,據統計,全世界有1900多種,我國就有150種左右。著名的彈琴蛙,是我國的特產,它鳴聲婉轉,仿佛古代仕女于花前月下操琴。而生活在北美洲的牛蛙,則鳴聲低沉粗獷,好像男低音在歌唱。
蛙聲除了給人以“音樂”的欣賞外,它還能預報天氣。唐詩中有“水旱卜蛙聲”的詩句,元代的《田家五行》一書中也有“三月初三聽蛙聲,卜水旱”的記載。近代,我國有不少農諺也是反映蛙鳴與天氣的關系的,如“雨后蟾蜍叫,不久大雨到”,“八月青蛙叫,干得犁頭翹”,等等。
青蛙還是捕食昆蟲的健將。當青蛙尚處于幼蟲(蝌蚪)時,它一天就能吃掉100多只孑孓;而到成蛙時,用它靈巧的舌頭,平均每天可吃掉70只左右的害蟲。
青蛙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特別是我國特有的中華大蟾蜍,經處理曬干成干蟾,可治療小兒疳積。從它的耳后腺、皮膚腺中提取的分泌物,經處理后制成的六神丸、蟾酥丸以及消化解毒丸等藥品,具有強心、鎮(zhèn)痛、止血和治療疔瘡等作用。青蛙是益蟲,所以必須加以保護,不準捕殺。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喜歡閱讀,學會圖文結合理解圖書的內容 ,在閱讀中體驗小蝌蚪找媽媽的艱辛與快樂。
2、通過閱讀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及生長過程。
3、懂得與人交往時,要講禮貌,對人熱情。
活動準備:
《小蝌蚪找媽媽》大書本、 插入圖片小蝌蚪五張,活動前讓幼兒飼養(yǎng)小蝌蚪,觀察并記錄小蝌蚪的生長變化、豐富幼兒相關經驗。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大書,引起幼兒觀察封面引出主題。
1、遮蓋書名和青蛙提問:封面上有誰?猜猜它們的媽媽是誰?長得跟它們一樣嗎?
2、展示書名,引導幼兒觀察封面猜想故事內容。
二、閱讀大書。
。ㄏ日谏w文字),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中動物媽媽們的外形特征,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生長過程,能用好聽的詞匯表達自己的觀察發(fā)現,理解故事內容。再嘗試圖文結合用完整的一段話來講述每一頁畫的主要內容。
1、圖一:這是什么季節(jié)?青蛙媽媽生的卵什么顏色什么形狀,慢慢地變成了什么?(豐富詞匯黑黑的、圓圓的)鼓歷幼兒交流自己的觀察發(fā)現。
2、圖二:有一天小們蝌蚪碰到了誰?它們想起了什么?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鴨媽媽與小鴨子體態(tài)動作感受它們的親密與快樂。
3、圖三:小蝌蚪看見誰?它長得怎樣?小蝌蚪怎么想怎么說的?大魚又是怎么說的`?
引導幼兒觀察并想像它們是怎么說。(豐富 詞匯又寬又大)
4、同法出示圖四、圖五鼓勵幼兒認真觀察它們的特征,大膽的想象它們的對話,并用連慣的語言描述。(豐富詞匯一蹦一跳)5圖六:小蝌蚪會找到媽媽嗎?她長得怎么樣的?蝌蚪是如何變成青蛙的?
鼓勵幼兒大膽預測故事的結局并與同伴輕聲交流猜想。
三、引導幼兒討論。
你喜歡哪一種動物為什么? 教育幼兒與人交往時,要講禮貌,對人熱情。
四、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角色隨音樂做動作,離開教室。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相關文章: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08-26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02-04
小蝌蚪找媽媽的教案01-16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07-31
《小蝌蚪找媽媽》優(yōu)秀教案09-12
【精】小蝌蚪找媽媽教案03-12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熱】03-12
【熱門】小蝌蚪找媽媽教案03-12
小蝌蚪找媽媽活動教案03-07
《小蝌蚪找媽媽》大班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