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認識米》教學設計

時間:2022-08-09 18:21:1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認識米》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化規(guī)劃教學系統(tǒng)的過程。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認識米》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認識米》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表象。能根據(jù)初步形成的1米的表象,進行一些直觀的判斷與思考。

  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3、在小組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逐步養(yǎng)成認真、細致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

  4、會用學生尺畫線段。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米尺、卷尺、剪刀、綢帶、膠帶、標簽紙等。

  學生按小組準備:米尺、卷尺、學生尺、剪刀、綢帶、標簽紙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提出目標。

  談話:昨天老師讓大家回去測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嗎?誰來說一說,你的身高是多少?(學生交流自己的身高)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用了同一個字“米”。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米(板書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將要學習的有:

  1、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表象。能根據(jù)初步形成的1米的表象,進行一些直觀的判斷與思考。

  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3、會用學生尺畫線段。

  二、展示學習成果。

 。ㄒ唬┏醪秸J識米

  1、估計1米的實際長度。

  談話:老師的身高是1米55厘米,你能估計一下,從地面到老師身上的哪兒大約是1米高呢?(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進行估計)

  談話:大家都想估計,那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請兩個同學把這卷繩子慢慢地拉開,其他同學認真觀察拉開的繩子,如果你覺得拉開的繩子的長夠1米了,就立即喊“!。(學生活動)

  啟發(fā):(指拉開的繩子)這段繩子的長正好是1米嗎?怎樣才能知道它到底有多長?(可以用尺量一量)

  2、認識1米。

  出示米尺。

  這是一把米尺,它的長度是1米。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米尺,看一看1米有多長。

  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米尺上的刻度,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1米=100厘米。

  3.、用米尺量。

  怎樣用米尺量出剛才繩子的長度是不是1米呢?誰來試一試?

  指名量出一根1米的繩子,再讓每個小組照樣子量出1米長的繩子。

  老師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兒離地面是1米高,誰來幫老師量一量?(學生測量后,在1米的位置貼上標簽)

  談話:同學們想不想知道自己身上的哪兒離地面是1米呢?同桌合作,互相量一量。

  討論:標簽離地面都是1米,為什么貼的位置各不一樣呢?

  談話:現(xiàn)在同學們知道1米有多長了嗎?請大家張開雙臂,估計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長一些,還是短一些?

  小組活動后,組織交流。

  提問:你能用兩手比畫出1米大約有多長嗎?

  學生用手比畫1米的實際長度。

  談話:請每個小組在教室里任意選一樣東西,量一量,看從哪兒到哪兒的長正好是1米。

  小組活動后,交流匯報。

 。ǘ┥罨瘜1米的認識

 。1)提問:你能估計出1米長的隊伍大約能有幾人嗎?(學生可能想到:豎著排,大約有5人;橫著排,大約有3人)

  提問:想一想,同樣是1米長的隊伍,為什么有的大約有5人,有的大約有3人呢?

 。2)要求:估計一下,用我們平時的步子走1米長的路,大約要走幾步?(請幾個同學上來走一走)

  提問:同樣走1米,為什么走的步數(shù)不一樣?

  談話:同學們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約要幾步嗎?小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離,每個同學都來走一走。

  小組活動后,組織交流。

  (3)談話: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1米有多長。睜開眼睛,伸出雙手,比畫一下1米的長度。

 。4)提問:知道1米有多長了吧?如果不用米尺量,你能剪出一根1米長的綢帶嗎?

  學生活動后,用尺量一量剪出的綢帶是不是1米長。

 。5)談話:請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學生活動后,組織交流。

  6)完成“試一試”。

  先分別估計黑板的長和寬、教室門的寬和高,再小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

 。7)談話:老師站在這里,誰能上來找到一個位置,使你和老師之間的距離正好是1米?能再找到一個離老師1米的位置嗎?還能再找到這樣的位置嗎?

  學生紛紛站在老師身邊,最后圍成一個半徑是1米的圓形。

  (三)用尺子畫線段。

  1、學生用尺子畫幾條線段。

  2、學生展示。

  3、說說怎么畫?

  三、質疑問難。

  通過學習,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你對同學的展示有什么想法和建議嗎?

  四、拓展知識外延。

  1、用米尺量教室的長的寬。

  2、畫一條比六厘米短期2厘米的線段。

  成功之處:教學時,我從“消防隊員搶險時,為什么都是從高高的鐵管上滑下來而不是走樓梯呢?”一個問題中創(chuàng)設懸念,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迅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并緊緊抓住線段“直的、有兩個端點”這兩個特征,反復用多種方法強化學生對線段的認識。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教室里的線段,再通過讓學生觀察實物,并發(fā)揮想象、推理、討論來理解線段,再給出4個點,讓學生在每兩點之間畫線段,既練習了畫線段,又加深對線段的意義的理解。最后以“小明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圖,走哪條路最近?”來深化知識。整節(jié)課自始自終、由近到遠都與生活實際問題密切地結合,學生的積極性高,思維也很活躍。

《認識米》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經(jīng)認識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礎上學習長度單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長度的觀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掌握測量1千米的方法.

  2.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實際測量和估測能力.

  3.滲透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1千米的長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關系.

  教學難點

  讓學生親自體會生活中測量1千米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師問:我們都學過什么長度單位?你們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長嗎?1厘米、1米呢?如果測量鉛筆的長度,用什么單位比較合適?測量教室的.長度呢?

  2.小組交流,整理資料(課初,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課外測量的情況)

  各小組匯報課外測量情況:

  (1)測量一下路邊兩根路燈間的距離為多少米?多遠為1000米?

 。2)測量一下學校運動場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幾圈是1000米?

  二、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出示圖片“認識千米”.

  師問:請同學們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說什么?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師小結:通過畫面我們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標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樣,同時板書“千米”.

  3.設疑:計算比較長的路程,為什么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單位?

  你們想了解有關千米的什么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長度單位“千米”.

  三、自主探索,研究問題.

  1.各小組匯報課外實際測量情況.學生匯報時,教師及時給予評價,并把有關數(shù)量板書.

  2.教師說明:路邊兩根路燈桿間的距離是50米,二十一根路燈桿的距離長1000米;

  運動場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結合本校實際)跑兩圈半是1000米.

  那么,1000米用較大的單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師問:你們知道1千米和1米之間的關系嗎?(板書; 1千米=1000米)

  3.估想.

 。1)師問:1米有多長?50米有多長?100米有多長?兩個里程碑間1千米的長度?(讓學生閉眼想象)

  (2)師問:從學校門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約是1千米?(小組討論)

  (3)師問:你能說一說你是怎樣猜測的嗎?想一想,你還知道什么物體間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或者是幾千米?

  記憶進率.

  問:還記得手指游戲嗎?現(xiàn)在請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間有什么秘密?

  明確:大拇指代表“千米”、 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距離較遠,正好表示它們之間的進率是1000.

  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看下圖,從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遠,把路線畫出來.

  學生匯報時,說一說想的過程.

  2.把每小時的路程和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接起來.

 。▽W生訂正時,適時加入交通法規(guī)教育.)

  五、實踐.

  師問:你們想不想體驗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覺?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走了多長時間大約是1千米?(組織學生到操場分小組進行探究活動“走一走”)

  匯報:你們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覺?

  六、看書質疑,全課總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你們有什么收獲?

  2.齊背“手指游戲歌”,加最后一句話“大哥二哥有秘密,這個秘密是1000.”

  七、課外實踐作業(yè).

  查閱有關“千米”這個長度單位的小資料,和同學們說一說.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走一走

  活動目的

  通過實踐使學生真正領悟1千米的具體長度.

  活動準備

  秒表

  活動過程

  1.教師事先在操場上量出1千米的長度(可根據(jù)跑道的長度進行估算).

  2.組織學生到操場分小組進行體驗.

  3.可以看自己走多少步是1千米,也可以利用秒表看走多長時間是1千米.

《認識米》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7—8頁。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走一走100米或200米的路程。

  2.課件。

  【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ㄒ唬┠繕舜_定

  教材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從公路上常見的交通指示牌引出千米,然后讓學生親身體驗,要求學生走一走100米和200米的長度,推斷走1000米大約要多少時間。在課前訪談中,發(fā)現(xiàn)只有極少數(shù)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至于1千米大約有多長,基本上沒有什么體驗,學生表達也不甚清楚?梢,建立1千米的觀念是本課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因此,本課目標定位如下: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進行該單位的簡單化聚;

  2、利用遷移的規(guī)律,體驗探索1千米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學會估算和分析問題;

  3、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千米,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在與同伴交流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愉悅心情。

 。ǘ┎呗赃x擇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學生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信息,“千米”這一觀念建構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因此,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我從教材的設計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重組了教學過程,具體用到以下教學策略。

  1、創(chuàng)設情境:如課題引入時,讓學生估計老師到上海經(jīng)過的路程,引出千米這個概念,同時感受千米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又如綜合練習“我當西博小導游”,讓學生置身生活情境中,既充分應用米、千米互化的知識,又讓學生體驗到千米存在的必要性。

  2、選擇驗證:由于學生生活經(jīng)驗存在差異,如學生放學經(jīng)過的路線的不同,導致學生印象中從學校到某處大約是1千米的觀念大不相同,教學設計時,教師根據(jù)學生常走的三條路線進行了步測,在學生回答后,課件中有選擇地驗證,強化“千米”的觀念。

  3、合作解疑:在建立和強化1千米的觀念時,讓學生在教師指導的前提下進行交流,互相糾錯,實現(xiàn)互學共進;在綜合練習“我當西博小導游”中,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能力,或合作解答,或自主探究,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片段實錄】

  教學片段一:初步建立千米的觀念

  師:課前大家都走了100或200米,并做了記錄,你能說說走1000米大約花多少時間或走多少步數(shù)嗎?

  生1:我走了100米用了 60秒時間,照這樣算走1000米就需要600 秒時間。

  師:600秒也就是幾分鐘時間?(10分鐘)有不一樣的嗎?

  生2:我走100米用了70秒,照這樣算走1000米需要700秒,大約12分鐘。

  生3:我走了200米用了3分鐘,照這樣走1000米,需要15分鐘。

  生4:我走了100米走了82步,照這樣算1000米就需要走820步。

  生5:我走200米走了132步,我以前走過1000米,大約走了754步。

  師: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6:不同意,200米走132步,1千米是200米的5倍,應該是660步。

  生5:我走到后面越來越累,步數(shù)當然就多一些了。

  師:同學們,她的'話給我們什么啟示?

  生6:我們如果按照走100米或200米的速度勻速走的話,可以直接將時間或步數(shù)直接乘5,但考慮我們小朋友身體狀況的話,實際上走1千米所花的時間和步數(shù)就比勻速走多一些。

  師:看來我們還要尊重實際狀況。下面請同桌兩人交流走1千米所花的時間和走的步數(shù)。

  ……

  教學片段二:強化1千米概念

  師:同學們,你們認為從校門口出發(fā)到哪兒大約是1千米?

  生1:到邵逸夫醫(yī)院吧。

  生2:我認為不對,因為從學校門口到采荷路的34路車站就有一站路,而34路車站到邵逸夫醫(yī)院還有三四站路呢,比1千米可遠多了。

  師:那你認為到哪兒大約是1千米呢?

  生2:大約到采荷路口,因為到那兒大約兩站路,接近1千米。

  師:是這樣嗎?我們一起看(看課件演示)

  生(全體):哦,是采荷路口。

  師:如果往慶春路方向到哪兒大約是1千米?

  生3:我覺得到慶春立交橋大約是1千米。

  師:你是怎樣知道的。

  生3:因為我家在立交橋邊,我早上走到學校一般用14分鐘,我走100米大約75秒,走1000米大約13分鐘,13分鐘和14分鐘很接近,所以我認為到那兒大約是1千米。

  師:讓電腦叔叔告訴我們是否正確(電腦演示)。

  生(全體):完全正確。

  師:下面請你和同桌交流,學校出發(fā)到哪兒大約是1千米,并說說理由。

  ……

  教學片段三:練習1選一選、填一填

  師:下面請同學們完成練習1,請看清題目要求。

 。▽W生填寫后反饋)

  生1:我認為青春醫(yī)院到眾安橋的路程是1千米500米,因為青春醫(yī)院到浙一醫(yī)院是兩個500米,剛好是1千米,再從浙一醫(yī)院到眾安橋500米,合起來就是1千米500米。

  師:答案完全正確,有其他想法嗎?

  生2:我是這樣想的,因為青春醫(yī)院出發(fā)到眾安橋有3站路,每站路大約是500米,也就是1500米,1500米=1千米500米。

  師:你的思路非常清楚。如果從湖濱出發(fā)到大學路口大約多少路程,你們誰知道?

  生3:我認為是2千米500米,因為湖濱到大學路口有5個500米,也就是2500米,2500米有2個千米1個500米,即2千米500米。

  師:同學們,復興大橋是杭州新造的大橋,它的信息誰能補充完整。

  生4:我認為復興大橋長約80千米,寬約26米。

  生5:我對長約80千米有意見,我看過報紙,錢塘江的寬大約1200米,橋不可能80千米長,我認為填1千米500米比較合適。

  師:其他同學有意見嗎?

  生6:我認為長填2千米500米比較合適,因為1千米500米第一小題已經(jīng)用過了,錢塘江寬1200米,橋身加上兩邊的長度,大約是2500米,也就是2千米500米,填80千米、15千米更不符合實際。

  師:正確,同學們很善于比較和估計,那么第三題誰來解決?

  生7:我覺得飛機每小時行的路程大約是800千米, 坐小轎車每小時行的路程大約是80千米,步行每小時行的路程大約是15千米。

  師:你們認為對嗎?為什么這么填?

  生7:飛機速度最快,所以應該填最大的數(shù)量800千米,小轎車比飛機慢多了,但也比較快,填80千米,步行最慢,我想我8分鐘走1千米,60分鐘大約走8千米,大人比小孩快,所以填15千米比較合適。

  ……

  【教學反思】

  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富有個性的探究過程,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達到這一要求,在反復的教學嘗試中,我覺得該節(jié)課做到了以下幾點。

  1、找好知識的“生長點”,教學流程通暢。

  本課開始就讓學生通過估計鉛筆長度、教室前后的距離、杭州到上海的路程這些具體問題感知單位由小到大的客觀存在,以及千米這個單位出現(xiàn)的必要性,使千米這個單位的學習過程自然通暢。

  2、尊重學生的真實體驗,觀念建立自然。

  在1千米概念的建立初期,難度比較大,但教學中能充分尊重學生走100米和200米的真實體驗,并在課前讓學生進行整理,通過合理的推理,知道1千米大約走多少步或走多少時間,利于概念的建立,特別是從學校到何處為1千米的估計、公交車站的路程估計,層次明顯,不斷幫助學生喚醒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強化1千米的觀念。

  3、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學習方式合理。

  在整堂課中,1千米觀念的建立,不是靠死記硬背,而是教師不斷引導,提供相應的學習任務,根據(jù)學生的差異,讓學生決定學習方式,如通過100米和200米來幫助建立概念時,學生既全體交流,又個別討論,又如最后的綜合練習,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能力選擇合作還是自主探索。

  在整個教學中,我也深切感受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生活環(huán)境在該課中應予以高度關注,因為教師的設計不可能考慮到所有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如在教學片段二中,教學時就發(fā)現(xiàn)有的班級學生大部分就住在校園后面,課件演示難以啟發(fā)學生去強化1千米的觀念。此外我們也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多種結果出現(xiàn)以后,教師要靈活處理,如片段一中出現(xiàn)了一個學生走了1千米發(fā)現(xiàn)實際結果并不是按照乘5得到的,這就需要教師靈活應對……,顯然,這些問題既可能導致教學失敗,同時也是教師反思成長的有效資源,值得我們回味和珍惜。

《認識米》教學設計4

  一、教學內容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材料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時,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興趣,數(shù)學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師找準了教學內容與學生知識經(jīng)驗的“切合點”,在學生建立

  師:火箭的速度大約是每秒4千米,也就是多少米?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通過多方位、多角度的材料感知建立1千米的豐富表象,學生舉例身邊的事物并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給學生提供操作、交流與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在提供學習資料的基礎上現(xiàn)場生成學習材料,在交流中進一步感受1千米的具體長度,在頭腦中比較清晰的建立1千米長度的“模型”,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shù)感。

  在學生具有大量的感性基礎和豐富的表象積累上,以直觀、動態(tài)的錄象播放讓學生感知摩托車行駛1千米路程,用另一種的方式感知和感受1千米,強化了對1千米有多長的感受性。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聯(lián)系生活提供豐富學習材料作為數(shù)學教學的活教材,使數(shù)學不顯得枯燥而是充滿真實感和親切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密切的聯(lián)系,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

  二、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體現(xiàn)新課標理念,設計巧妙,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學習素材,注重學生自己對知識的體驗,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的現(xiàn)實意義與價值。

  (一)讓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

  當數(shù)學與學生的現(xiàn)實密切聯(lián)系時數(shù)學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新課標強調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要求數(shù)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使他們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對于1千米的觀念的建立本身是枯燥的,學生會感到索然無味,只是機械被動的去學習。然而教師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有目的的選擇和補充,教師選擇貼近學生生活,以常見的`事物作為教學內容,如播放我國長江、雅魯藏布江、火箭發(fā)射等圖片,讓學生對它們的長度、深度、高度進行千米和米的換算,使學生自然就融入了學習環(huán)境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的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感到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與意義。

 。ǘ┌岩延械慕(jīng)驗作為支點

  學生的空間知識來自于豐富的現(xiàn)實原型,培養(yǎng)空間觀念要將教學拓寬到生活空間。教師能借助學生對100米的長度的認識作為“敲門磚”,找準發(fā)展空間觀念的支點,通過課前感知、課中回憶、推想等一系列數(shù)學活動中逐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讓學生在真實的現(xiàn)實背景中,引領學生建立數(shù)學模型。

 。ㄈ┙o學生充分的感性積累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感受1千米,建立1千米的觀念。教師能從學生所熟悉的校門口到麗都美容院之間100米的長度入手,推想1千米的長度;接著,讓學生結合身邊的物體利用數(shù)據(jù)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最后,再讓學生通過看摩托車行駛1千米的實際長度的錄象,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注重感性積累與體驗,在學生自己對知識的體驗中建構新知的,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在用自己的方式描述1千米的長度時,留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和學習空間,自己探索與交流,學生的答案豐富多彩:“教室的2塊地磚的長度大約是1米,20xx塊地磚的長度約是1千米”、 “教室門約高2米,500個門疊起來的高度約是1千米,沖天了!”“小朋友走1米大約要2步,1千米大約要走20xx步”……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提供給學生“再創(chuàng)造”的時機,形成學生思維碰撞的高潮,課堂顯得真實而生動。

《認識米》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

  (二)過程與方法

  利用遷移的規(guī)律,體驗探索1千米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學會估算和分析問題。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千米,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在與同伴交流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愉悅心情。

  二、目標分析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學生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信息。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學習的難點。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段教學的融合,讓學生在體驗中發(fā)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中建構,在建構中實踐,在實踐中內化和提升。另外,在采集教學素材時,緊緊抓住了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實踐感受,圍繞著教學重點"千米的認識",組織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研究和發(fā)現(xiàn),讓學生在愉悅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構“千米”,應用“千米”。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2.掌握1千米和1米的關系。

  3.會用分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教學難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四、教學準備:

  課件,皮尺,課前以小組為單位測量學校運動場跑道一周的長度。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舊知

 。1)說說我們已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教師板書)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1米、1分米、1厘米。

 。2)在( )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僖恢︺U筆長18( )。

 、谝幻1分硬幣厚約1( )。

 、劢淌依锏恼n桌高8( )。

 、芙淌业孛婕s長8( )。

 、荼本┑近S山市的距離是1316( )。

  1.導入新課

  揭示課題:北京到黃山市的'路程很遠,用米測量太麻煩了,我們需要用更大的長度單位來測量,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教師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從簡單的回顧中引入新課,既復習了舊知,又為探索新知做好鋪墊,同時使學生感受到知識之間的系統(tǒng)性。提出測量北京到黃山市的路程,從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讓學生產生認知上的沖突,使學生感受到認識千米的必要性。

  (二)聯(lián)系生活,建立表象

  1.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1)說一說:對于"千米"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

  (2)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你能否具體說說你心目中1千米的長度?(可以結合課前了解到的信息來描述)

  2.進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1)結合課前測量學校運動場跑道一周的長度,你認為1千米有多長?(每個學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實際教學時,盡可能用學生身邊的數(shù)據(jù)。)

  課件出示:我們學校運動場跑道一圈是200米,沿跑道走( )圈的長度正好是1000米,1000米用較大的單位表示是1千米。教師板書:1千米=1000米。

 。2)出示標準化跑道的圖片,注明跑道一圈是400米。

  課件出示:沿跑道走半圈是( )米,走( )的長度正好1千米。

  3.實際感受1千米

 。1)到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讓學生仔細觀察一下。(此環(huán)節(jié)也可以在課前完成)

 。2)讓學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實際走一走,所需時間大約是1分15秒。

 。3)讓學生想象一下10個100米有多遠。

  4.欣賞生活中的千米

  課件出示指路標志、珠穆朗瑪峰主峰高度、汽車速度表等圖片,讓學生欣賞生活中的“千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聯(lián)系生活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作為數(shù)學教學的活教材,具有時效性,使數(shù)學充滿真實感和親切感,學生能感受其存在的價值。讓學生能更充分地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印象更深刻。

  (三)實際應用,鞏固新知

  完成教材第28頁練習六第1題、第2題和第3題。

  【設計意圖】綜合練習題讓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在解決問題中強化對千米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長度觀念。

  (四)課堂總結,明確目標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你能從生活中找出1千米嗎?

  (五)實踐應用,延伸拓展

  完成教材第26頁“做一做”。

  在老師或家長的陪同下完成此題,不要流于形式。

《認識米》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建立1千米長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使學生學會千米與米之間的簡單換算,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建立1千米長度的概念,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誰能按從小到大的順序說一說?

  2、相鄰的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3、1米有多長?教師出示米尺,讓學生觀察。

  4、估估從教室前黑板到后黑板大約是幾米?黑板大約有幾米?

  二、教學新課:

  1、導入:如果我們要測量元上小學到南京的公路有多長,你覺得用我們所學過的這些長度單位合適嗎?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個比米大得多的長度單位“千米”。(板書課題)

  2、引出“千米”。(課件出示例題圖)指出:圖上所畫的是鐵路和公路,計量路程的長度,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千米也叫做公里。

 。ò鍟汗铮

  有了長度單位千米,我們就可以說南京到北京的鐵路長1160千米,南京到上海的高速公路長274千米,教案《《認識千米》教案》。

  3、認識“千米”。實踐思考:組織學生在校100米的跑道上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幾個100米是1000米?大約要到哪里?

  組織討論:幾個100米是1000米?1000米用千米作單位怎么寫?

 。ò鍟1千米=1000米)

  4、感知“1千米”。

  我們學校的跑道是多少米?幾個這么長就是1千米?

  5、小結。剛才我們認識了一個比米還大的長度單位--千米,知道了1千米=1000米,了解了1千米大約有多長,下面我們來做一組練習。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1。

 。1)看題、讀題。說說1千米的長度。

  (2)從哪里到哪里是1千米?

  2、想想做做2。

 。1)看題,讀題,說題意。說說已知什么,求什么?

 。2)獨立解答,米與千米之間你是怎么換算的?

  3、想想做做3。獨立完成。集體交流。每題該用什么長度比較合適?

  4、想想做做4。

 。1)你能說出4條河流的具體長度嗎?你能比較它們的長短嗎?

 。2)說出每一條河流有多少千米?

  5、想想做做5。

 。1)看題,讀題,說題意。

 。2)學生獨立做第1小題,集體交流。

  (3)第2、3小題中只知道南京到上海的鐵路大約長300千米,怎樣估算南京到濟南、南京到北京的鐵路大約長多少千米呢?學生討論,匯報解決方法,匯報估計的結果。

  四、課堂作業(yè):完成想想做做3、6

《認識米》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教材78~80頁,信息窗2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認識米,體會1米的實際意義;認識米和厘米的關系,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進一步體會測量的不同方式,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際測量活動體會1米的長度,并通過找一找、量一量將1米轉化為具體的長度。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測量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認識米,體會1米的實際意義;認識米和厘米的關系,并能進行簡單換算;進一步體會測量的不同方式。 難點:體會1米的實際意義。

  教學突破:繼續(xù)創(chuàng)設阿福做新衣的情境,在情境中引出米和厘米的關系;通過實際測量1米有多長和尋找長度是1米的物體,建立1米長度的表象。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米尺、主題圖。 學生準備:米尺。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因為老裁縫和小裁縫一拃的長度不一樣,所以給阿福做出來的新衣服不合身。老裁縫決定為阿福重新做一件新衣服。這一次,老裁縫吸取了教訓,不再用拃來量了。他找來一根尺子,用尺子為阿福重新測量。但是,在測量時,老裁縫和小裁縫出現(xiàn)了分歧。他們?yōu)槭裁闯霈F(xiàn)分歧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連續(xù)的情境,以出現(xiàn)分歧制造懸念,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主題圖,認識1米。

  (1)出示米尺。

  教師:故事中的老裁縫就是用這樣的尺子為阿福量新衣服的。(讓學生也拿出準備的米尺)大家觀察這根尺子,每一個大格是多長?

  學生:1厘米。

  教師:老裁縫從0刻度開始量,量到衣服的另一端對齊了“100”這個刻度,小裁縫說是100厘米,可老裁縫說是1米。他倆誰說的是對的呢?(教師板書:1米=100厘米) 學生議論。

  學生:1米就是100厘米。

  教師:對,1米=100厘米。“米”也是一個長度單位,可以用字母“m”表示。(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利用兩個裁縫的分歧引出米和厘米的關系,加深了學生的理解。

  (2)1米有多長。

  利用手中的米尺,用手臂拉一拉,看看拉到什么程度是1米。 找一找,量一量,看看周圍哪些物體的長度或高度大約是1米。學生尋找和測量。

  (3)利用米尺,量一量教室有多長,有多寬,教室的門有多高,黑板有多長。學生實際操作。

  三、自主練習。(教材第79頁“自主練習”)

  1、第一題:連一連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第2題:可以怎樣量?

 。1)用拃可以測量哪些事物的長度?先讓學生獨立選一選。 說說你選擇的結果。

  為什么測量教室的長不用拃呢?

  學生:教室的長比較長,用拃做單位太短,測量起來比較麻煩。

 。2)用步可以測量哪些事物的長度?

  說說你選擇什么,并說說選擇的理由。

  小結:測量物體的長度要根據(jù)物體的長度選擇適當?shù)膯挝弧?/p>

 。3)學生用選擇的單位測量教室的長、黑板的長和凳子的長。

  3、第3題:怎樣測量乒乓球臺的長?

  (1)你打算有什么測量?

  學生1:用步測量。

  學生2:用拃測量。

  學生3:用尺子測量。

  學生4:用鉛筆測量。

 。2)教師:如果用步測量,說說你怎樣測量。 學生談自己的測量過程。

  教師:用步、拃或鉛筆等物體測量,必須首先知道一步、一拃、一枝鉛筆的長度,再實際測一測,用了多少步或多少拃,或用鉛筆量了多少次,最后根據(jù)每次的長度和次數(shù)算出總的長度。

  引導學生說怎樣測量一步的長度。

 。3)學生實際量一量。

  4、第4題:畫一條6厘米長的線段。

  學生獨立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5、第5題。

 。1)你想量什么?回家試一試。

 。2)說一說,哪些物體的邊可以看成是線段?

  生活中物體的邊可以測量出長度,即長度都是有限的,因此只要邊是直的,都可以看成是線段。

  四、全課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練習設計:

  1、 填一填。

  1米=( )厘米 200厘米=( )米 20厘米+50厘米=( )厘米 1米—40厘米=( )厘米

  30cm+50cm=( )cm=( )m

  5m+3m=( )m 32cm—20cm=( )cm

  2、 畫一條長度是10厘米的線段。

  3、 連一連。

  旗桿的高度 男孩的高度 米老鼠的高度 杯子的高度

  10厘米 5米 1米 20厘米 教學反思

  本課的“自主練習”中出現(xiàn)了用多種形式或多種工具測量物體的長度,在運用這些測量方式之前,要讓學生學會熟練、準確地用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用步、拃或借助其他物體測量物體的長度時,教師需加以引導,提醒學生步子的大小要均勻,借助鉛筆或文具盒測量時一定要做好記號等,另外在計算時注意準確。用步、拃或借助其他物體測量物體的長度很可能不準確,但這里結果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了測量方式的多樣性,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認識米》教學設計8

  本課時是在學生學過常用的長度單位米和比米小的單位,并且初步了解這些長度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的基礎上進行的。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認識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較大的長度單位千米。 教材先通過插圖說明千米在生產實際中的應用,然后通過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長度單位米,推算出新的長度單位千米,幫助學生建立起千米的觀念,并揭示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1千米=1000米,為了讓學生掌握計量單位間的化聚,在例1、例2中都寫出“想”的思路,使學生在計算時有所依據(jù)。例1是見解長度單位的化法,例2是把米聚成千米,并設計了針對例1、例2的強化練習(試一試)。

  對于學生來說,1千米這一觀念的'建立難度較大,所以,在教學時我十分注重學生已有的基礎,強調新、舊知識的關系,從基本的長度單位米開始,在新舊知識的引申、發(fā)展處加以復習、強化、溝通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促成新舊知識的轉化,盡量使學生較快地建立起1千米的觀念,使課堂教學過度自然,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當然,學生也并非是一張白紙,在平時生活中對千米已有所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充分發(fā)表他們的意見,發(fā)揮他們的想象,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用他們的眼光去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觀念。 當然,單單靠這些要使學生很好地建立1千米的觀念還是相當困難的。學生的想象力有限,如果單單讓學生靠想象1千米,而去認識1千米的話是遠遠不夠的。記得我第一次上這一課時時,就是讓學生

  靠想象1千米去感知1千米,去認識1千米。結果學生對1千米觀念的建立相當差。特別是聯(lián)系生活實例時,學生就錯誤百出。使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沒有很好完成,教學的重點、難點沒有克服。

  在這次教學時,結合上一次教學中的不足,我對教學過程進行新的設計,主要圍繞“怎樣較好的使學生建立1千米的觀念”思考。為了解決這一難點,在課前我在學校附近測量出1千米的長度,教學中,在學生想象1千米之后,帶學生去實地目測一下1千米的長度,這樣,學生想象的1千米和實際的1千米形成了一定的對比,學生對1千米的感知加深了,也初步建立起了1千米的觀念。從之后的練習中,也明顯地感覺到學生對1千米有了比較準確的認識。當然,用目測的方法來感知1千米的長度,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如果有時間讓學生去走一走的話,學生對1千米的認識一定更加準確,為了彌補這一不足,我讓學生課后去走一走,真實地去感知1千米的長度,加強對1千米觀念的建立。

  回顧整節(jié)課的教學,學生的參與是比較積極的,參與面也是比較廣泛的。與第一次教學相比,教學任務有了更好地完成,教學難點有了更好地克服。但是,整節(jié)課各部分的銜接及時間的掌控存在許多不足,在鞏固練習時沒能適當展開,沒有把這節(jié)課的教學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

《認識米》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

  3、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活動:

  ①走100米,數(shù)數(shù)大約有幾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長時間。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談話:小朋友們,聽說過五指山嗎?西游記里如來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數(shù)學王國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著長度單位五兄弟。

  1、復習已學過的四個長度單位。

 。▽W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長;說出表示的符號并板書;說出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

  2、填入合適的長度單位。

  世界上最小的鳥體長約2( );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高約452( );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約8( );世界上最薄的筆記本電腦厚約15( )。

  師:導入:拇指峰上住著誰呢?

  二、認識千米:

  1、生活中的`千米

 。1)板書課題:認識千米(公里 km)

  千米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聽過或看過“千米”?

 。2)播放相片:這是付老師在高速公路上拍攝到的一些鏡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僦嘎窐酥荆海ū本┚嗵旖?千米)

 、诨⒎粯蚓鄰V渠門?千米

  (3)千米是一個長度單位,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時行駛的路程。

 、俪似,你還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單位?

 、谀男┪矬w的長度可以用千米作單位?

 。4)小結:學到這兒,你對“千米”這個長度單位產生了什么初步印象?

  2、、教學1千米與1000米:

  師:現(xiàn)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長,一起來看:

  播放錄象:(走100米的鏡頭)看,這是我們昨天在操場上活動時拍的錄象,我們數(shù)了數(shù),走100米大約要200步

  板書:走200步的路約是100米

 。ㄗ200米的鏡頭)現(xiàn)在走了200米,大約花了3分鐘?

  板書:走3分鐘的路約是200米

 。ㄩ]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長),下面的“小志愿者”們走的路就更長了,我們一邊看,一邊認真數(shù)一數(shù):他們一共走了幾個100米?

 。ㄤ浵罂旆挪糠謱W生走10個100米的鏡頭)

  師:(2)同學們想一想:把這10個100米連起來,該有多長!把答案寫在紙上好嗎?

  師:板書:1千米 1000米 這兩種寫法都對嗎?為什么?它們表示的長度雖然是一樣的,可也有不同點,你發(fā)現(xiàn)了嗎?

  1千米=1000米,讀來不易區(qū)分,你能巧用停頓,把它們區(qū)分開嗎?

  生:讀

 。3)小結: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是1000。

  (4)師:你能運用所學知識幫助外地游客算一算西客站到天安門有多少米嗎?

  先自己想一想

  集體訂正

  生:

  3、感知、體會1千米

 。1)咱們學校的跑道一圈長200米,( )圈是1千米。有的學校的跑道一圈長250米,( )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 )是一千米。

  (2)在腦子里猜測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從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

 。3)讓我們跟著攝像機鏡頭到校門外的大街上去走一走,看看一千米究竟有多長?(播放錄象)

  請學生閉眼在腦海里把這段路走一遍。

 。4)估計:看了錄象,你知道從哪里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呀?你們怎么估計1千米的距離?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組里說一說。(組內討論)

  板書:人走15分鐘的路約是1千米

  人走20xx步的路約是1千米

  汽車行駛1分鐘的路大約是1千米

 。5)建議學生課后用這些方法驗證剛才的猜測想象。

  (6)引導:那我們班哪個同學的家到學校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7)付老師家離學校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付老師,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簡述理由?

  (8)森林公園

  看了畫面,你知道哪些信息?26千米遠嗎?你會怎么去森林公園?

 。9)小結:學到這兒,大家肯定對千米產生了深刻的印象,能談談你的收獲嗎?

  三、鞏固新知,實際應用:

  師:1、你們的收獲可真多,我來考考你:

  4千米=( )米 3000米=( )米

  9千米=( )米 6000米=( )米

  要求:看清單位名稱 換算

  集體訂正

  2、小朋友們看過國慶50周年的閱兵式嗎?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完成填單位)

  要求:先獨立填出答案,再說說為什么?

  四、總結全課:

  今天,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它就是“公里”,也可以用㏎表示。它住在五指山的拇指峰上。伸出你的左手,掌心向自己,看,你也有一座“五指山”,有了它,你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長度單位間的關系了。

《認識米》教學設計10

  認識米 用米量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4頁例4及有關練習。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2、通過測量、觀察、比較等學習活動,感知1米的實際長度,形成1米的長度觀念,體驗觀察、比較的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感受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學會測量長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

  教學難點: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準備:米尺、軟尺

  教學過程

  一、觸景生趣。

  師:誰能猜出老師的身高呢?(猜老師身高)昨天老師回去測量了一下自己的.身高,老師的身高是1米63厘米,你們想不想知道自己的身高呢?

  二、觸景生疑。

  師:老師的身高是1米63厘米,你能估計一下,從地面到老師身上的哪兒大約是1米高呢?(學生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進行估計)。

  再估計一下,從地面到你身體的哪個部位大約是1米呢,再說說你的身高比1米高呢,還是不到1米?

  師:大家都想估計,那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請兩個同學把這卷綢帶慢慢的拉開,其他同學認真觀察拉開的綢帶,如果你覺得拉開的綢帶的長夠1米了,就立即喊“!保▽W生活動)。

  啟發(fā):指著拉開的綢帶,這正好是1米嗎?怎樣才知道它到底有多長呢?(可以用尺量)那請小朋友用你們的尺量一下。(得出用厘米尺量很不方便,而且也不容易得出正確的結果。

  這樣測量你感覺怎么樣?(很麻煩)

  師:看來同學們如果用自己的尺子來量很麻煩。那誰有更好的辦法呢?(做一把更長的尺子)大家真聰明,能想出這么多的好辦法。老師這里有一個好寶貝,用它很快就能量出綢帶的長,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三、觸景探究

  1、認識米尺。

  老師出示米尺。

  (1)談話:這是一把米尺,它的長度正好是1米。用它來量比較長的物體就容易多了。

 。ㄕn件出示米尺圖)這就是米尺的縮小圖,請大家拿出你們的尺子,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數(shù)字不同,刻度線不同)

 。2)請一位學生拿自己的尺子來量一量老師的米尺上從0刻度到10刻度有多長?(10厘米)

  那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100刻度就是100厘米就是1米。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1米=100厘米。

  2、用米尺量。

 。1)談話:怎樣用米尺量出剛才綢帶的長度是不是1米呢?誰來試一試?指名量出1米的綢帶。你是怎么量的。

  小結:量物體的時候,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用卷尺或米尺的0刻度對齊物體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課件演示)

  (2)提問:老師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兒離地面是1米高,誰來幫老師量一量。(學生測量后,在1米的位置貼上標簽。)

 。3)同學們想不想知道你們剛才在自己身上估計的1米對不對?同桌合作量一量,并把標簽帖正確了。并感受一下1米到底有多長?再說說你的身高比1米多還是少?多幾厘米?

  (4)談話:同學們現(xiàn)在知道1米有多長了嗎?請小朋友張開雙手,先估計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長還是短。再量一量。

  交流。問:你能用雙手比劃出1米大約有多長嗎?

 。▽W生用手比劃1米的實際長度)

  (5)談話:請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你的身邊哪些物體長約是1米。(量一量)

 。6)量哪些物體的長要用米做單位?同桌之間量身高。

  四、觸景實踐。

  1、下列長度單位對嗎?

 。1)數(shù)學書長26米。

  (2)燈管長50厘米。

 。3)房間高3厘米。

  (4)字典厚6米。

  (5)大樹高8米。

  (6)教室長10厘米。

  2、量一量。

  3、想一想。

  小紅身高90厘米 小軍1米20厘米三位小朋友比身高,小軍最高,小紅最矮,小剛的身高可能是( 米。

  五、觸景升華。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認識米 用米量

  量比較長的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1米=100厘米

《認識米》教學設計11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三年級上冊P26-27千米的認識。

  二、教學準備

  課下讓學生走走100米的一段路,感受100米的路有多長,讓學生課下走一走操場五圈(200米一圈)感受一下1000米。學生準備一根米尺,教師準備卷尺。

  三、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體驗中認識千米這一長度單位,并通過操作、交流等活動感知1千米有多長,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2)正確運用千米表示長度,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教學突破

  這節(jié)課我主要通過以下方面突破重點:

  第一, 通過對課前活動的回憶建立自己的思維。課前讓學生通過“走一走100米”、算一算時間”、“數(shù)數(shù)步數(shù)”等活動,讓學生形成對100米的印象,然后讓學生推出:2個100米有多遠……10個100米有多遠。然后推想出是1千米有多遠。也就是在100米的路上來回5次是1千米(或操場上5圈),大約走15分鐘是1千米,(用平時的速度走)。

  第二,讓學生舉例從哪些地方到學校門口大約是1千米的長度。學生對千米的初步認識后,讓學生利用身邊的數(shù)據(jù)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

  五、預習提綱

  1、同學們你們課下從操場西頭走到東頭走100米大約用了多少時間?(大約用了1分30秒)走100米大約用了多少步?(200步)2、計量比較長的路程通常用什么做單位?請舉例子(千米除了表示比較遠的路程以外,它還可以用來表示河的長度、橋的長度、水的深度、山的高度,以及描述速度等…)

  3、1000米用較大的單位表示是什么?

  4、如果學校操場200米一圈自己思考幾圈是1000米。1000米你走了幾分鐘,走了多少步?同學們能不能觀察、測量自己身邊的物體長度,再來推想1千米有多少個這樣的物體?用你自己的方式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

  5、1千米=1000米,他們用等號相連說明他們的長度是怎么樣的關系。

  6、等號兩邊的數(shù)字和單位相同嗎?

  7、要表示一段距離的長短能不能只看數(shù)字?還要看什么?

  8、千米和米之間的距離是多少?

  9、米可以用m表示,千米可以用km表示?那么1000米=1千米可以怎樣表示。

  10、27頁3千米里有幾個1千米?5千米呢?

  11 、例6中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分別說的是什么?

  12、自己能估算出從家到學校有幾千米嗎?自己是怎么估的?

  六、過程

 。ㄒ弧ⅲ 情境導入(出示中國地圖)

  師:誰能說一說自己去過最遠的地方是哪?怎么去的?用了多長時間?有多遠知道嗎? 出示一個30公里的牌子誰能明白這些牌子的的意思?(學生自愿起立回答)。

  師: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生活中以千米作長度單位是很常見的,1千米有多長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千米。(板書課題)

  (二、)根據(jù)教師給的預習提綱進行課本26、27課本預習。(教師念一題小組之間尋找并記錄一題的答案)在預習之前學生可以先把自己看到的信息寫到一張紙上。

  (三)匯報交流解決問題:

  小組把預習問題回答解決完以后,由組長代表把本組不會的問題提出教師或其他組解決。在解決的時候教師盡量采用身邊熟悉的事物進行講解。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引入,增強了數(shù)學知識的現(xiàn)實感和親切感。曾經(jīng)有本書上說過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材料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時,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興趣,數(shù)學才是有生命力的。

 。ㄋ、)實踐鞏固

  1、與同伴在家的附近或學校附近走1千米的路程,體驗1千米有多遠。

  2、5000米=( )千米 700米+300米=( )千米

  3千米=( )米 2千米—1000米=( 米

  3、課本28頁1、2、3、4、5

  4、能力強一點的同學課下自己測量一下實際家到學校的距離,能力差一點的同學可以只做2、3

 。ㄎ澹┛偨Y評價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讓你感到最深刻的地方在哪?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小組之間互相說一說補一補。

 。┬y小組之間互相出一道題然后小組之間互相評分。展示小組

  本節(jié)課的評價結果。

《認識米》教學設計12

  數(shù)學內容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作為數(shù)學教師應該發(fā)掘生活中的數(shù)學素材,喚醒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將數(shù)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把社會生活中的題材引入課堂教學之中,是體現(xiàn)新理念的重要一環(huán)。我在設計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學方案時,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編教材,更多地聯(lián)系實際,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數(shù)學與生活密不可分。

  本節(jié)數(shù)學課的成功之處在于在教學中不同層次地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整體性的發(fā)展原則,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學方法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我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shù)學實踐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shù)學知識、思想、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具體體現(xiàn)在:

  一、聯(lián)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

  《千米的認識》這節(jié)課中,我運用新課程的理念,從生活實際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恰當?shù)慕虒W情境。并且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打破課堂內外的界限,拓展了學生的視野。

  二、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

  《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新的理念提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這種方式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自己去學,自己去做,自己去體驗、自己去獲取知識,從而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實現(xiàn)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是新世紀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數(shù)學教學應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尋找數(shù)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服務于生活。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了解自己的學校、

  生活的道外區(qū)的變化,感到生活的這個社會的美好,無形中達到了情感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以此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我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了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而把自己定位在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角色。使學生自己通過親身的感受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對千米這個長度單位的'認識。學生思維活躍,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三、利用現(xiàn)有教材,體現(xiàn)新課標

  教學時,我大膽改變了教材中單一的、抽象的、脫離學生實際狀況的內容,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興趣,通過現(xiàn)實生活中活生生的素材引入新知,把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采取情境化、生活化的表達方式,教材中的課后的實踐活動提到課前進行,學生可以憑借各自的經(jīng)歷與體驗逐步形成千米的計量觀念。把書后單一、抽象的單位換算線段圖,改編成學生所熟悉的6路公共汽車行車路線圖,不但使學生掌握了課本知識,同時了解了從哈東站到哈站的實際距離。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從生活中來,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數(shù)學內容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教師能發(fā)掘生活中的數(shù)學素材,喚醒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將數(shù)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把社會生活中的題材引入課堂教學之中,是體現(xiàn)新理念的重要一環(huán)。

  同時,在教學中學生的評價上還存在著不足。比如說:在學生的實踐測量活動中,有些小組的測量方法重復、測量的方法不夠豐富;還要更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增進學生學習的信心。

  對這節(jié)課如果重新設計,我只想改動一處地方,就是在學生進行實際測量時,在原有的“用尺測量出1000米”、“先測量出100米,再推測1000米”“看脈路表”“詢問法”然后感受所用的時間這種做法的基礎上,增加數(shù)步法和回頭觀看的方法,增強學生對1000米的

  長度的感受。

《認識米》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

  《長度單位》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三冊第一單元的教學內容,也是在比較物體長短的基礎上學習的。雖然學生已經(jīng)有了這方面的知識和基礎,但是由于長度單位及其操作應用是多種知識的綜合,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長度單位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為了使學生初步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于實際,課堂教學首先設計了讓學生測量身邊物體的長,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加深,并能運用。全單元分4課時完成,本教學設計為第4課時。

  【教學目標】

  1、 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2、 學生進一步熟練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會用刻度尺畫線段。

  3、 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稱,會畫角和直角。

  4、 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稱,會畫角和直角。

  3、 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準備】

  學生尺、米尺

  【設計理念】

  因為長度單位的選擇這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有一定的關系。針對小朋友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我給學生設計了互動交流的機會,讓學生能更積極、主動地進行合作學習,相互交流,共同發(fā)展提高。

  【教學過程】

  一、米和厘米的復習

  回顧梳理

  1、這學期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關于米和厘米的知識你知道哪些?

  2、1厘米有多長?1米有多長?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們的長度嗎?

  3、學生活動:演示米和厘米的長度。

  4、教師進行小結,并板書:1米=100厘米

  【設計意圖】對舊知識的回顧,為本節(jié)課的活動做好鋪墊。

  二、進行練習。

  1、看書上2條線段,估計一下它們有多長?(學生估計長度并匯報。)

  2、用尺子測量它們的長度,邊測量邊留心你是怎樣測量的?(學生活動)

  3、教師評價學生的測量方法,及時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的`錯誤。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與學生的活動,讓學生動手量一量,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化對米和厘米的長度表象。

  三、復習厘米與米之間的進率。

  1、米尺從0端到末端就是1米,那你想知道1米里有多少個1厘米嗎?

  2、 做一做

  (1)我估計我的鉛筆盒長( )厘米,用尺量鉛筆盒的長是( )厘米。

  (2)請你畫一條3厘米長的線段。

  (3)細心算一算

  7厘米+8厘米=( )厘米 30厘米+6厘米=( )厘米

  100厘米 – 40厘米=( )厘米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鞏固。

  3、知識運用:

  (1)搶答題:(出示練習)填寫長度單位:厘米或米。

  黑板長約4( ) 我們的身高約130( )

  旗桿高15( ) 橡皮擦長3( )

  小紅的手臂長約40( ) 床長2( )

  爸爸的鞋子長25( ) 我們的房子高3( )

  4、思考性練習

  如果有些東西的兩頭都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樣量出它的長度呢?如量花生的長度,2分幣的最寬的地方長多少?由學生量一量2分幣,可以互相商量想辦法。全班交流。最后得出可以用兩塊三角板輔助(如圖)。或將物品直接放在尺子的刻度上來量。

  【設計意圖】能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解決一些數(shù)學問題,對知識進行鞏固、加深。

  三、總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要運用到長度單位進行測量物體,如果要測量較小的物體,我們就用( )作單位,如果測量較大物體時我們就用( )作單位。

《認識米》教學設計14

  一、復習導入

  1、復習長度單位

 。1)提問: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一些長度單位,誰來說說是哪些?(根據(jù)學生回答進行板書:米、分米、厘米、毫米,并說出進率是多少。)

  2、填空:給下面的物體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一塊橡皮長約4( )

  一元硬幣的厚度大約2( )

  我們學校的跑道一圈長約200( )

  我們學校的教學樓高約12( )

  2、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看過《西游記》嗎?知道孫悟空被壓在什么地方嗎?在數(shù)學王國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著長度單位中的五個兄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下長度單位的老大——千米。

  二、新授

  1、認識千米

  板書課題:認識千米。千米又叫公里(板書:公里),千米可以用符號km表示(板書:km )。

  千米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聽過或看過“千米”?

  下面有一些圖片,也告訴了我們“千米”這個長度單位。

  出示情境圖認識各圖上的標牌數(shù)

  師:你知道什么情況下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對!千米是一個長度單位,常用來計量較長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時行駛的路程。

  除了汽車,你還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單位?

  小結:學到這兒,你對“千米”這個長度單位有什么印象?

  2、教學1千米與1000米:

  問: 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

  (1)出示走100米的鏡頭圖:看,這是兩個同學在操場的跑道上活動的情景,上次同學們也在100米的.直跑道上走一走了,大約走了150步,約1分鐘。

  老師還請兩個同學在100米的直跑道上跑一跑,大約是30秒。

  你覺得走100米的路長嗎?那2個100米是多長呢?3個100米呢?

  (2)請同學們想一想:10個100米該有多長呢?把答案寫在本子上好嗎?

  板書:1千米1000米這兩種寫法都對嗎?為什么?它們表示的長度雖然是一樣的,可也有不同點,你發(fā)現(xiàn)了嗎?

  1千米=1000米,快讀不易區(qū)分,你能巧用停頓,讓人閉上眼睛就能聽出是千米還是米這兩個不同的 長度單位嗎?(生讀)

 。3)小結: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是1000。

  問:2千米等于多少米?4000米等于多少千米?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5)老師想請你們欣賞一下我國的建筑物和堪稱世界之最的山峰。(出示圖片“你知道嗎?”)

  你看!我們國家多了不起!其實我國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自豪,請看這些圖片,你能分清用米還是千米嗎?(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3、感知、體會1千米

 。1)問:測量學校跑道的一圈長度用哪個單位最合適?咱們學校的跑道一圈長200米,( )圈是1千米。有的學校的跑道一圈長250米,( )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 )是一千米。

 。2)師:請你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從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

  三、鞏固新知,實際應用

  1、師:下面是一張小明家附近的平面圖,(出示第一題練習)

  2、師:小明學校馬上要舉行運動會了,小明的好朋友小華每天都去訓練跑步。(出示第2題練習)

  3、師:我們國家有很多河流,你知道我國的四大河流嗎?測量河流的長度,一般用什么作長度單位?(出示第5題練習)

  四、全課總結

  問: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能告訴大家嗎?

  師:讓我們一起伸出你的五指山,說說各長度單位吧!有了它,你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長度單位間的關系了。

  五、布置實踐作業(yè): 書上第55頁的查查填填。

  板書設計:

  認識千米(公里、km)

  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Mm cm dm m km

  10 10 10 1000

  1千米=1000米

《認識米》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20~21頁例1及想想做做1~5。

  教學構想:

  例題首先呈現(xiàn)了三幅涉及長度單位“千米”的圖片,引導學生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而產生認識千米的心理需求。在此基礎上,向學生介紹千米。這里的介紹包含了三個要點:第一,千米是一個長度單位,而且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第二,指明了它的應用范圍,作為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千米通常被用來計量路程或測量鐵路、公路、河流的長度;第三,千米的不同名稱及字母表示方法。初步了解上述內容后,再引導學生思考“1千米有多長”這個核心問題,聯(lián)系他們的具體感受,進一步明確:10個100米是1000米,就是1千米。即:1千米=1000米。這樣教學,有利于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日常生活經(jīng)驗,在掌握千米基本含義的同時,初步形成對1千米實際長度的體驗。最后,再要求學生聯(lián)系學校環(huán)形跑道的長度,試著說說“大約幾圈是1千米”,幫助他們從不同角度豐富對1千米實際長度的體驗。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能進行千米和米之間的換算,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

  2、在實踐活動中,學會積累與查找資料,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長度單位千米。

  教學難點:

  建立1千米的單位長度觀念。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提問: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哪些常用的長度單位?

  學生互相比劃并說說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ò鍟好、分米、厘米、毫米)

  提問:這是四個不同的長度單位,回憶一下,我們一般將這些單位用在什么地方?

  談話:我們以前學習過上面這四種長度單位。知道了每個單位的實際長度大約有多長,測量長度時會根據(jù)需要采用不同的長度單位。比如較短的長度可以用厘米做單位。比較長的長度可以用米作單位。那如果有更長的長度,會用什么長度單位呢?

  (讓學生創(chuàng)造更大的長度單位:十米、百米、千米……著重介紹千米)

  提問: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千米。知道了千米,你想知道千米的哪些知識?

 。ㄓ卸嚅L?和其他長度之間的關系?用在什么地方?)

  2、課件出示教材第20頁例1。

  提問:這是滬杭鐵路,它的全長是180()?

  追問:為什么滬杭鐵路的長度要用千米作單位?

  3、舉例:你在哪些地方見過或聽說過千米?

  4、出示教材圖片:你知道每幅圖片上的數(shù)字表示什么含義嗎?

  說明:計量路程或測量鐵路、公路、河流的長度,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二、交流共享

  1、初步體驗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1)師:1千米到底有多長?

 。ㄗ寣W生課前去操場跑100米,課件出示操場圖示,從起點開始標注100米跑道)

  明確:像這樣的100米,我們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書:1千米=1000米)

  提問:1千米里面有幾個100米嗎?

  追問:走100米你花了多長時間?照樣計算,走1000米要多長時間?

 。ㄕn前布置讓學生計時、計步)

  結合交流討論:學生走20xx步的路大約1千米,走15分鐘的路大約1千米

 。2)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組織交流,說說是怎樣思考的。

  說明:把幾千米換算成米作單位的'數(shù),可以想1千米=1000米,幾千米就是幾個1000米,從中得出結果,比如4千米就是4個1000米,等于4000米;反過來把米作單位的數(shù)換算成千米作單位的數(shù),可以想要換算的數(shù)量里面有幾個1000米,得出千米作單位的數(shù),比如3000米里有3個1000米,等于3千米。

 。3)提問:課前我們做過調查,我們學校的環(huán)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幾圈是1千米?

  2、強化千米

  引導思考:我們剛才感受到的1千米是個環(huán)形的,如果我們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會有多長?想一想,從學校門口往南走到哪兒是1千米?向北?向東?向西呢?你可以選擇一個熟悉的地方想象,現(xiàn)在腦海里想象從學校門口走到哪兒大約是100米,要走10個100米,該從學校門口走到哪兒?

  談話: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知道從學校門口到哪兒是1千米,你能說一說從自己家到學校有1千米遠嗎?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圖片,先找出速度最快的和最慢的連線。

  學生練習并說說理由。

  追問:老師家離學校約有5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老師,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請簡述理由。

  2、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說說是怎樣思考的。

  小結:選填長度單位時,要聯(lián)系實際的距離和數(shù)據(jù)。

  3、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4題。

  引導學生看圖,并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作業(yè)設計

  1、比大小

  2千米○20xx米1千米○900米2米○30分米

  49厘米○5分米95毫米○10厘米

  2、學校運動場的跑道是一圈400米,芳芳每天早晨跑5圈,她每天跑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3、東東家、成成家和學校再同一條直線上,東東家距離學校3千米,成成家距離學校2千米,東東家距離成成家多少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