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卷高考語文真題及答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2016年山東卷高考語文真題及答案
一、(每小題3分,共15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題。
黟縣的西遞和宏村,擁有蜚聲海內外的徽派建筑群。兩村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戶,數百幢明清時期的民居靜靜佇立。高達奇?zhèn)サ鸟R頭墻有驕傲脾腉的表情、跌宕飛揚的韻效灰白的屋壁被時間涂畫出斑駁的線條。李白的“黟縣小桃源,煙霞百里間。地多靈草木,人尚古衣冠”,道出了這里山水風物的 (優(yōu)美/幽美)、民風人情的淳厚從容。要真正(領略/領悟)徽派建筑之美,這是在西遞村在都市的喧嘩之外,西遞向我們呈現了一種寧靜質樸的民間生活。從遠處望去,西遞是一片線條簡潔的黑白鋪成的屋頂和高大的白墻,黑白相間 錯落有致。邁入老屋你會發(fā)現,這些老屋內部的(繁雜/繁復)精致與外部的簡潔純粹形式鮮明的對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 木雕、磚雕、石雕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至。
1.文中加粗的字的注音和加點詞語的字形,都正確的一項是 ( )
A.蜚(fěi) 喧嘩 B.幢(zhuàng) 寧靜質樸
C.佇(chù) 純粹 D.淳(chún) 淋漓盡至
2.依次選用文中括號里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優(yōu)美 領略 繁雜 B.幽美 領略 繁復
C.幽美 領悟 繁復 D.優(yōu)美 領悟 繁復
3.文中畫線處的標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旅游業(yè)已成為當地經濟發(fā)展的支柱產業(yè),這里巧奪天工的自然美景聞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 前來觀賞。
B.持續(xù)多日的強降雨導致部分地區(qū)山洪暴發(fā),農田被淹,房屋倒塌,災情扣人心弦,相關部門正全力以赴組織救災。
C.兩位多年未見的戰(zhàn)友在火車上意外相逢,他們一見如故,回憶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戰(zhàn)斗經歷,不禁感慨萬千。
D.沒有強大的創(chuàng)新設計、生產制造能力,國家實力的提升就無從談起,民族復興的宏偉藍圖也只能是空中樓閣。
5.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項是
A.從意外致殘、生活無望到殘奧會奪冠,并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他走出了一條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B.該型飛機在運營成本上是其他同級別機型的1.3至2倍,優(yōu)勢明顯;在商載、航程、航速等方面也極具競爭力。
C.學校宿舍、教學樓等人群密集區(qū),一旦發(fā)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學生掌握火災中自救互救相當重要。
D.央視《大國工匠》系列節(jié)目反響巨大,工匠們精益求精、無私奉獻的精神引發(fā)了人們廣泛而熱烈的討論和思考。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唐人古體
古體詩,亦名古詩、古風或往體詩,指的是產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試體。它的特點是格律限制不太嚴格,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偶、聲律,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不過唐人的古體以五言、七言為主,雜言也多以七言為主體。
五七言古詩自漢魏以來已經有了悠久的傳統(tǒng),至唐代又發(fā)生了新變。唐代社會生活領域的擴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復雜化,要求詩歌作品在表現范圍上有較大的開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嚴整的近體詩走向定型化,更促使這種少受時空限制的古詩朝著發(fā)揮自己特長的道路邁進。一般說來,較之漢魏六朝詩歌大多局限于比較單純的抒情寫景,唐人的古詩則趨向筆力馳騁、氣象崢嶸、邊幅開闊、語言明暢,不僅抒寫波瀾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動,還直接敘述事件,刻畫人物,鋪捧場景,生發(fā)議論,使詩歌表情達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發(fā)揮。唐代詩人中也有接近于漢魏古詩含蓄淳厚作風的,如王、孟、韋、柳,但較為少見。不構成唐人古詩的主流。另外,在音節(jié)上,唐代古詩受今體詩的影響,或則吸取聲律的和諧與對仗的工整,或則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徑,皆不同于晉、宋以前詩歌韻調的純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調論者以唐人古詩為漢魏以來古詩的“變體”,并不算錯。只是他們從伸正黜變、榮古虐今的傳統(tǒng)觀念出發(fā),貶抑唐人古詩的成就,甚至宣言“唐無五言古詩”(李攀龍《唐選詩序》),那就太過分了。清王士禛《古詩選》在五言古詩部分選了一百多位漢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陳于昂、張九齡、李白、韋應物、柳宗元五家,還說是“四唐古詩之望,可以略暗焉”(《古詩選·五言詩凡例》),顯示出同一偏見。倒是明末許學靈在(詩源辯張)中強調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體”,它以敷陳充暢為特色,不能拿漢魏古詩委婉含蓄的作風來硬加繩尺,可謂通達之見。
至于同屬唐人古體,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別,這個問題比較微妙,須細心體察。我們看五七言的區(qū)分,雖只在每句相差兩個字上,但造成的節(jié)奏感和韻調感卻很不一樣。 五言字少,念起來有一種安詳舒緩的氣度,近乎平時的語調;七言音促,上口時會給人以發(fā)揚蹈厲的感覺,類似于朗誦或歌唱表演的聲腔。試讀“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杜甫《自京赴率先縣詠懷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杜甫《石壕吏》)這樣的句子,無論敘事還是抒情,口氣何等自然平實,不帶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江頭宮殿鎖干門,細柳新蒲為誰顰”(杜甫《襄江頭》),以至于“中興諸將收山東,捷書夜報清晝同,河廣傳聞一葦過,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馬》),則不管是悲慨還是喜頌,是仄腳還是平收,念起來都有一種異乎尋常說話的調門。抑揚頓挫,鏗鏘成韻。我國古代傳統(tǒng)上有誦詩和歌詩的區(qū)分,西洋歌劇音樂亦有宣敘調與詠嘆調的歧異,五言和七言在調式上的分別大抵類此。這就是為什么五七言古詩盡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詩在東漢中葉以后即日漸脫離音樂,取得獨立的發(fā)展,七言詩卻長時期停留在樂府歌行體的范圍內,直到唐代還常以七言短章合樂歌唱的緣故。
(節(jié)選自陳伯!短圃妼W引論》,有刪改)
6.關于古體詩,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古體詩產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現篇幅短小、格律嚴整、生命力更強的近體詩后,逐漸走向衰微。
B.古體詩的格律限制并不嚴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長可短,押韻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偶與聲律的特點。
C.古體詩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唐人古體以五言、七言為主,更似絕句律詩。
D.五七言古體至唐而新變,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唐人古體雖名為“古體”,其實已與以往古風不同。
7.下列關于“漢魏古詩”和“唐人古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漢魏古詩大多局限于比較單純的抒情寫景,在作品表現范圍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詩那樣開闊。
B.就含蓄淳厚的作風而言,漢魏古詩略勝一籌;就表情達意的功能而論,唐人古詩則更具優(yōu)勢。
C.唐人古詩有的在今體詩的影響下表現為聲律和諧與對仗工整,有的繼承漢魏古詩有意“反律化”。
D.兩者各具特色,由漢魏古詩到唐人古詩,是變化,是拓展;一味地貶抑唐人古詩,失之偏頗。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清王士禛對唐人五言古詩只認可五家,足見其偏見;明許學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觀點可謂通達。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明確了唐人古體中的五言和七言在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語句分詩論和詩句兩類,其作用是幫助讀者準確把握不同時代古體詩形式和內容的異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讀來抑揚頓挫,鏗鏘成韻。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景公問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則諸侯其至乎?”
晏子對曰:“法其節(jié)儉則可;法其服,居其室,無益也。三王①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諸侯也。誠于愛民,果于行善,天下懷其德而歸其義,若其衣服節(jié)儉而眾說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務其飾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務其美身服不雜彩首服不鏤刻。古者嘗有處橧巢②窟穴而不惡,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歸其仁。及三代作服,為益敬也。服之輕重便于身,用財之費順于民。其不為橧巢者,以避風也;其不為窟穴者,以避濕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潤濕,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鏤,示民知節(jié)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過足以敬,宮室之美過避潤濕,用力甚多,用財甚費,與民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節(jié)儉也。則雖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窮臺榭之高,極污池之深而不止,務于刻鏤之巧、文章之觀而不厭,則亦與民而仇矣。若臣之慮,恐國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諸侯,不亦難乎!公之言過矣。”
景公祿晏子以平陰與槀邑。晏子辭曰:“吾君好治宮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盤游玩好,以飭女子,民之財竭矣;又好興師,民之死近矣。敝其力,竭其財,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嬰之所以不敢受也。”
公曰:“是則可矣。雖然,君子獨不欲富與貴乎?”
晏子曰:“嬰聞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國而度家,宗君而處身,曷為獨不欲富與貴也!”
公曰:“然則曷以祿夫子?”
晏子對曰:“君商漁鹽”,關市譏③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罰,若死者刑,若刑者罰,若罰者免。若此三言者, 嬰之祿,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無事焉,請以從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問大國,大國之君曰:“齊安矣。”使人問小國,小國之君曰:“齊不加我矣。”
(節(jié)選自《晏子春秋》)
【注】①三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指夏禹、商湯、周文王(或周武王)。②橧(zēng)巢:用柴薪搭建的是巢形住所。③關市:指集市。譏:稽查,盤問。
9.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若其衣服節(jié)儉而眾說也 說:同“悅”,高興
B.土事不文,木事不鏤 文:花紋
C.下之疾其上甚矣 疾:痛恨
D. 宗君而處身 宗:尊崇
10.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如此,則諸侯其至乎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B. 服之輕重便于身 青,取之于藍
C. 然則曷以祿夫子 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
D. 關市譏而不征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11.下列對文中斜體加粗字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夫冠足以修敬/ 不務其飾/ 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務其美/身服不雜彩/首服不鏤刻
B. 夫冠足以修/敬不務其飾/ 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務其美身/服不雜彩首/服不鏤刻
C. 夫冠足以修/敬不務其飾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務其美/身服不雜彩首/服不鏤刻
D. 夫冠足以修敬/ 不務其飾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務其美身/服不雜彩/首服不鏤刻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晏子認為,古代圣王誠心誠意地愛護百姓,實實在在地對百姓行善,因此天下的人都感念其德義而歸附他們。
B.晏子認為要想治理好國家,使天下歸附,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過時的古圣王制度,而是效法他們的節(jié)儉風尚。
C.面對景公的封賞,晏子并不領情,他毅然決然地予以拒絕,并且指出了景公窮奢極欲與窮兵黷武的危害性。
D本文采用對話的方式,批評了景公治理國家的錯誤觀點和做法,表達了晏子減少賦稅,減輕刑罰等的政治主張。
四、
13.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其不為橧巢者,以避風也;其不為窟穴者,以避濕也。(4分)
(2)公乃愿致諸侯,不亦難乎?公之言過矣。(3分)
(3)是則可矣。雖然,君子獨不欲富與貴乎?(3分)
14. 閱讀下面的元曲,回答問題。(8分)
水仙子·舟中
孫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邊,燈火青熒對客船,朔風吹老梅花片。推開篷雪滿天。詩豪與風雪爭先,雪片與風鏖戰(zhàn),詩和雪繳纏。一笑瑯然。
(1) 分析“詩豪與風雪爭先,雪片與風鏖戰(zhàn),詩和雪繳纏”使用的兩種修辭手法。(4分)
(2) 結合作品,簡要分析作者的感情變化。(4分)
1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莊子·逍遙游》描寫遷徙南溟的大鵬擊水之廣、飛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岳陽樓》頷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了洞庭湖浩瀚壯闊的景色,千古傳誦。
(3)李煜《虞美人》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緒,抒發(fā)亡國之君無盡的痛苦之情。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4分)
又到了東灘草長鶯飛的時候。蘆葦蕩深處,悠然浮出水面的大魚猝爾游走;不時有鳥兒落下啄食,或是翩然起飛,優(yōu)美地消失在遠方。5年前, ① 。那時,廣闊的灘涂上沒有管護人員和設備,多的倒是偷獵者,毒殺鳥兒的事時時發(fā)生。然而, ② 。這種原產于北美的入侵植物,在東灘擴展迅猛,所到之處,其他植物“寸草難升”,水質惡化,生態(tài)系統(tǒng)退化,遷徙越冬的鳥兒沒了事物和休息地。如今,東灘的互花米草已被剿滅大半。
17.拖延癥的表現是,在能夠預料后果不良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一再推遲。請運用比喻、比擬的修辭手法寫出拖延癥的危害。不超過40個字。(4分)
18.下面是某中學學生會向各班級班長所發(fā)通知的正文,請閱讀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題目。(4分)
為了進一步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高同學們的國學素養(yǎng),校學生會定于10月18日下午4點,在報告廳舉辦“走近孔子”讀書交流會。屆時在孔子研究領域享有極高盛譽的孫榮教授將光臨指導,并向各班奉送其最新研究著作。請撥冗組織班委推薦兩名發(fā)言的同學,并告知他們一定務必按時到會。
(1)在不改變語意的前提下,為了表達簡明,文中必須刪掉兩個詞語,分別是______和 _____ 。(2分)
(2)文中使用不得體的兩個詞語,分別是_____ 和_____ 。(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題。
天氣清涼,藍天白云的,一眼望去很愜意。你眼中的世界實際是你心理的投射,吳秋明如果在旁邊肯定會這樣說的。馬驍馭不禁微微一笑。
到達小區(qū),門口的保安照例攔住了馬驍馭的車,他報了門牌號碼和戶主姓名,欄桿抬了起來。①他忽然感覺自己心里的那根欄桿,也是這樣抬起來的,只是從欄桿下通過的,應該是吳秋明。
馬驍馭從后視鏡里看了眼自己,感覺自己依然算得上英俊,就算減去百分之三十的夸大,也還不錯。
吳秋明快速走來,難得地穿了件藍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看上去是舊的。馬驍馭心里打了一個閃,想起了母親。也許是注意到了馬驍馭的眼光,吳秋明上車后主動解釋說,這件衣服會讓孩子們感到親切。
馬驍馭說,你真有心。
吳秋明說,你知道那個著名的“絨布媽媽”實驗吧?
馬驍馭說,不知道。
吳秋明說,是上個世紀一個叫哈利·哈洛的心理學家做的實驗,他把剛剛出生的小猴子和媽媽分開,關在籠子里用奶瓶喂養(yǎng)。他發(fā)現這樣喂養(yǎng)的小猴子雖然更強壯一些,但卻總是吮手指頭,發(fā)呆,神情漠然。他分析是缺少母愛的緣故,于是給小猴子做了兩個假媽媽,一個是有奶的“鐵皮媽媽”,一個是沒有奶的“絨布媽媽”。結果哈洛驚奇地發(fā)現,小猴子只會在餓了時才去“鐵皮媽媽”哪里吃奶,絕大多數時間,它們都依偎在“絨布媽媽”的懷里。這個實驗說明,母親并不僅僅意味著有食物,還要有溫暖的懷抱。溫暖的懷抱對小猴子來說非常重要。
馬驍馭說,不愧是心理學博士,太有意思了。
吳秋明笑道,所以我每次去兒童村,都要一個個挨著去擁抱那些孩子。尤其是兩三歲的孩子,我會多抱他們一會兒。我給不了他們一個完整的家,但至少給他們一個溫暖的懷抱。我知道那對他們來說有多重要,也許他們自己都意識不到。何況我不僅僅是“絨布媽媽”,我還有溫暖,有心跳,有笑容。我真心愛他們。
馬驍馭忽然有了一種擁抱吳秋明的沖動。
他暗想,也許吳秋明沒有意識到,這擁抱其實是彼此需要的。她作為一個女人,肯定有做母親的天性,每周和孩子們一起待一天,彼此都有益處。何況,一個長期單身的女人,也是需要擁抱的。
到了西郊,停好車,他們一起走入一條小巷。
吳秋明雖然個子矮小,步子卻很大,馬驍馭感覺和他走在一起速度蠻接近。進入一條小巷,眼前出現了一個四木門,馬驍馭一眼看到了門旁邊掛的牌子——某某市第一兒童村。
吳秋明熟門熟路地進入,正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們圍上來叫吳媽媽。吳秋明左攬右拖,踉蹌地往里走,和迎上來的老師們一一握手,并把身后的馬驍馭介紹給他們。
后院停著一輛卡車,幾個老師在搬運卸下來的紙箱,大一點兒的孩子也在幫忙搬。馬驍馭也連忙過去幫忙,但被老師們阻止了,她們熱情地把他拉進辦公室,要她喝茶。馬驍馭咨詢了老師們很多關于孩子的問題。這些孩子大多是被遺棄的,和正常家庭長大的孩子相比,在心理上有許多不同。馬驍馭邊聽邊產生了做課題研究的沖動。
馬驍馭從辦公室出來,一眼看到院子里一個場景——吳秋明挽著袖子在給幾個女孩子洗頭。初秋的陽光灑在院子里,讓這普通的場景呈現出非同一般的美麗。一個已經洗好頭的女孩兒,披著濕漉漉的頭發(fā)在一旁遞毛巾,吳秋明舀起一瓢水,緩慢地淋到水池邊另一個女孩子的頭上,陽光穿透水柱,發(fā)出寶石的光芒。
馬驍馭定定地站在那里。這樣的場景他在哪里見過?他仿佛見到了自己的靈魂,隨時都在,卻無法捕捉。他一動不敢動,害怕驚動它,打碎它。
那一刻,他動心了,再次動心了。一個人對一個人的動心,肯定是一次又一次。尤其是在他們這個年齡,需要無數次的小動心,才能匯合成沖破樊籬的勇氣。
他看到吳秋明擰干毛巾,給孩子擦頭發(fā),很認真,很仔細,臉上洋溢著一種光芒,這光芒讓馬驍馭忽然有了一種把吳秋明擁入懷中的沖動。
他走過去,幫吳秋明把用過的毛巾搓干凈,一一晾在鐵絲上,轉過身時,②看見一個頭發(fā)濕漉漉的女孩子正趴在吳秋明的懷里,左右搖晃,半個臉埋在她懷里。半個臉沐浴在陽光下。另一個小男孩兒跑過來說,還有我,還有我,吳媽媽!吳秋明伸出另外一只胳膊摟住了他。馬驍馭拿出手機,拍下了這個畫面。 而后他走到她身邊,以從未有過的語調說,以后我每次都和你一起來! (節(jié)選自裘山山《琴聲何來》,有刪改)
19.小說寫吳秋明講述“絨布媽媽”實驗,有什么作用?(4分)
20.閱讀文中畫線部分,完成下面題目。(4分)
(1)解釋畫線①處的含意。(2分)
(2)分析畫線②處的表現手法與表達效果。(2分)
21.文中的吳秋明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請作簡要概括。(4分)
22.文中為什么要寫到馬驍馭的三次心理沖動?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認識。(6分)
七、作文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行囊已經備好,開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檢行囊會發(fā)現,有的東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暫時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準備,有的會一直伴隨我們走向遠方……
要求:①選準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擬題目;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文體特征鮮明。
【參考答案】
1—5 B B A D A
6—8 D C C
解析
6D,(A從“更促使這種少受時空限制的古詩朝著發(fā)揮自己特長的道路邁進”可見“逐漸走向衰微”說法錯誤。B “因而”強加因果。C“更似絕句律詩”于文無據。)
7C,(從“另外,在音節(jié)上,唐代古詩受今體詩的影響,或則吸取聲律的和諧與對仗的工整,或則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徑,皆不同于晉、宋以前詩歌韻調的純任自然。”可見“有的繼承漢魏古詩有意‘反律化’”錯誤,一是“漢魏古詩‘反律化’”無中生有,二則更無“繼承”的說法。)
8C,(“其作用是幫助讀者準確把握不同時代古體詩形式和內容的異同”說法有誤,本文意在介紹唐人古體詩,并非不同時代的古體詩。)
9、選B,不應該解釋為“花紋”,而應該解釋為“動詞,進行紋飾”。
10、選D,“而”都是表“但是”,轉折連詞。
11、選A。
12、選C。
解析
【譯文】
景公詢問晏子說:我想穿上古代圣王的衣服,居住圣王的宮室,這樣,那么諸侯們都會來嗎?
晏子回答說:效法古圣王的節(jié)儉那么就可以,效法穿衣服,居其室,沒有益處。夏商周三王穿不同的衣服而統(tǒng)一天下,不是因為衣服使諸侯歸服的,誠心于愛護人民,果斷地行善,天下人都心懷他們的統(tǒng)治規(guī)律而歸服于他們的最佳行為方式,這就是他們的衣服節(jié)儉而人民大眾高興的原因。那帽子足夠用來表示恭敬就行了,不要致力于裝飾;衣服足夠用來掩護身體抵御寒冷就行了,不要致力于華美。衣服不要致力于角落削領,帽子沒有殘破的酒杯狀,身上穿的衣服不要色彩雜陳,頭上戴的帽子不要鏤刻花紋。況且古人曾有穿著縫補卷領的衣服而統(tǒng)一天下的,他們的最佳行為方式是喜好人的生存而厭惡殺戮,節(jié)制君上而下有盈余,天下人不是朝拜衣服,而是共同歸向于最佳行為方式。古人曾有用木柴搭巢和挖洞穴居而不厭惡的人,給予宮室而不要,天下人不是朝拜宮室,而是共同歸向于他們的仁愛。到了三代制作衣服,是為了增加敬肅之意,頭上戴的帽子足以表示敬肅,而不求貴重;身上穿的衣服足以使行動干凈利落,而不有害于活動。衣服的輕重方便于身體,使用錢財的多少順于民意。后來不住橧巢的人,是因為要避風雨;不挖洞穴居的人,是因為要避開潮濕。因此修建明堂的原則是,地下的潮濕,不能浸出;天降的寒暑,不能侵入。土建筑物不能紋飾,木建筑物不能鏤刻,指示民眾知道節(jié)制。等到這種風氣衰敗的時候,衣服的奢侈已過于足以敬肅的程度,宮室的壯美已過于避開潮濕的程度,使用人力很多,使用錢財很浪費,這是與民為仇敵。如今君主想要效法古圣王的衣服,不效法他們的制度,如果效法他們的節(jié)儉,那么雖然還沒有成就治理,希望還是有益的。如今君主窮盡樓臺亭榭的高聳,竭盡蓄水池的深度而沒有止境,致力于刻鏤雕花的巧妙,花紋彰顯的觀看而不厭倦,那么就是與民為仇敵了。就像我的憂慮,恐怕國家的危險,而主公您也不平安呀。主公希望招徠諸侯,不是很難嗎?主公的話過分了。
13(1)后來不住橧巢的人,是因為要避風雨;不挖洞穴居的人,是因為要避開潮濕。
(2)主公希望招徠諸侯,不是很難嗎?主公的話過分了。
(3)這樣那么就可以了。雖然這樣,難道你不想追求富貴嗎?
14.(1)①擬人。把風雪人格化,賦予它們人物的特征。我詩興大作,迫不及待要同風雪爭先。雪片與暴風攪作一團,我的詩句又同飛雪互相糾纏。寫風與雪斗爭,又寫詩人與風雪斗爭,充滿了一種動感,這正是作者自身胸懷之昭示。
、谂疟。增強語言氣勢,使得整個畫面飽含著生命的律動。一來它表現出了風雪的勁猛,二來也說明了湖上風雪翻飛之景象,充滿豪邁之情,別具一種雄豪的陽剛之美。
(2)作者由孤寂悲涼到意外驚喜,最后寫出了作者的豪邁之情。
詩的前兩句,孤舟無伴,船外又是昏茫茫一片,朔風勁烈,寫出了詩人的孤獨冷寂悲涼。推篷一句,是因為朔風的驟起,卻得到了“雪滿天”的全新發(fā)現,事出意外,驚喜頓生。最后“一笑瑯然”,豪情快意頓時將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掃而光。
15(1)水擊三千里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2)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
(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16.①東灘的景象可不是今天這樣 ②比濫捕和偷獵更可怕的,是遍地蔓生的互花米草
17.答案參考:拖延癥就像星星之火,如果不及時撲滅,它就會毫不留情地剝奪你成功的機會。
18.(1)極高 一定(或務必)(2)奉送 撥冗
解析
16.第一處空格后的內容與空格前的內容正好相反,因此,此處所填寫的句子應該是承上啟下。第二處,應該從最后一句話明確“這種原產于北美的入侵植物”是什么,并且根據橫線后的內容,將這種“入侵植物”的危害與“其他植物”的危害對比。
17. 解析:根據題目要求,要根據“拖延癥”的概念,扣住“拖延癥”的危害來寫,并在句子中用上比喻和比擬兩種修辭手法。最后要關注字數不能超過要求。
18.(1)“極高”與“盛譽”中的“盛”意思重復;“一定”“務必”重復。(2)奉送:是敬辭,用于下對上,此處可改為“贈送”;撥冗:富有文言色彩的敬詞,指從繁忙的事務中抽出時間。
19.解析:本題考查關鍵語段的作用。要關注其在文中的位置,考慮其與上下文的關系;還要概括本段文字的主要內容,考慮其對于塑造人物形象,表現小說主題的作用。
答案:(1)豐富文章內容,彰顯主題,說明了溫暖的懷抱(母愛、關愛)的重要性(2分);(2)承接上文,為下文寫吳秋明關愛遺棄兒童作鋪墊(1分),也推動了情節(jié)發(fā)展,引發(fā)了馬驍馭對吳秋明的關愛(促使馬驍馭對吳秋明產生了情感)。(1分)
20.解析:第(1)題要在整體把握小說情節(jié)的基礎上,把握住人物關系的變化,尤其要抓住小說倒數第四段的內容進行分析。第(2)題是對人物的描寫,要準確判斷出人物描寫的方法,并分析這一描寫對于塑造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答案:(1)馬驍馭消除自己心靈上的障礙(沖破自己內心的藩籬)(1分),敞開心扉,產生對吳秋明的愛戀之情(1分)。(1分)(2)運用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1分),表現了小女孩在吳秋明溫暖的懷抱中幸福的感覺,也從側面表現了吳秋明的愛心(母愛)的可貴(1分)。
21. 解析:本題要求通過文中對人物的描寫用詞語概括出形象特點即可,不需要舉例分析。
答案:(1)心理學博士;(2)專業(yè)研究深入(知識淵博)(2)長期單身(孤獨);(4)關愛遺棄兒童(溫暖有愛心)。(每點1分)
22.解析:本題主對小說創(chuàng)作技巧的探究。要關注三次心理沖動出現在小說中的位置,根據小說的要素,從小說的情節(jié)推進、主題表達、形象塑造等方面進行分析。
答案:(1)貫穿文章,馬驍馭的三次心理沖動是構思小說的線索,使文章結構更嚴謹;(2分)(2)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馬驍馭的三次心理沖動都是被吳秋明的母愛所感染的,三次心理沖動依次遞進,還深化了文章的主旨。(2分)(3)塑造了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作者用馬驍馭的三次心理沖動從側面表現了吳秋明從理論到實踐上的偉大母愛,突出表現了吳秋明有知識、有愛心的特征。(2分)
23.
參考立意:人生的旅程中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簡析:(1)其中的“一段新的旅程”可以是具體的一段旅程,也可指人生旅程,最好能從后者立意,使文章思想更有深度;(2)行囊中備好和未曾準備好的東西,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要注意體現出精神層面的東西。
【山東卷高考語文真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2016山東卷高考語文真題及答案03-10
高考英語真題及答案(海南卷)06-08
2023年全國II卷高考語文真題及答案05-22
2016年上海卷高考語文真題及答案03-05
2016高考數學真題及答案(北京卷)11-19
全國III卷高考英語真題及答案08-21
2016年天津卷高考語文真題及答案03-05
2016年四川卷高考語文真題及答案03-05
江蘇高考語文真題及答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