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教子庭訓格言大全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用到一些名言格言,以此警示自己。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康熙教子庭訓格言大全,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幫到大家!
康熙教子庭訓格言1
1、吾人凡事惟當以誠,而無務虛名。
2、古人所謂防微杜漸者,以事雖小而不防之則必漸大。
3、人心虛則所學進,盈則所學退。
4、爾等凡居家,在外,惟宜潔凈。人平日潔凈,則清氣著身;若近污穢,則為濁氣所染,而清明之氣漸為所蒙敝也。
5、古人云:“心欲小而膽欲大!庇鍪庐斎绱颂幹。
6、凡人孰能無過?但人有過,多不自任為過。朕則不然。于閑言中偶有遺忘而誤怪他人者。必自任其過、而曰“此朕之誤也!蔽┢淙绱?使令人等竟至為所感動而自覺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過者,大人居多也。
7、國家用人,當以德為本,才藝為末。
8、為人上者,用人雖宜信,然也不可急信。在下者,常視上意所向,而巧以投之,一有偏好,則下必投其所好以誘之。朕于諸藝無所不能,爾等曾見我偏好一藝乎?是故凡藝皆不能溺我。
9、凡有利于人者則為之,凡不利于人者則去之。事無大小,心自無窮。
10、己不知,焉能斷人是非?
11、凡看書不為書所愚,始善。
12、遇有疑難事,但據(jù)理直行,得失俱可無愧。
13、若夫為官者儉,則可以養(yǎng)廉。居官居鄉(xiāng),只緣不儉,宅舍欲美,妻妾欲奉,仆隸欲多,交游欲廣,不貪何從給之與?
14、若有事之時,卻如無事,以定其慮,則其事亦自然消滅矣。
15、人只有一心,心動興致起,會產(chǎn)生種種思想和考慮。這種種思慮正確與否,只在一剎那間。如果一個念頭不正確,很快就被發(fā)現(xiàn)了,并且及時糾正它,自然不至于離正道很遠。
16、一事不謹,即貽四海之憂;一念不懂,即貽百年之患。
17、即理事務、對諸大臣,總以實心相待,不務虛名。
18、天下未有過不去之事,忍耐一時便覺無事。
19、誠以天下事繁,日有萬機,為君者一身處九重之內,所知豈能盡乎?時常看書,知古人事,庶可以寡過。
20、天下事千變萬化,其端無窮。故世之苦讀書者,往往遇事有執(zhí)泥處,而經(jīng)歷事故多者,又每逢是圓融而無定見,此皆一偏之見。朕則謂當讀書時,須要體認世務,而應事時,又當據(jù)書理而審其事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
21、訓曰:民生本務在勤,勤則不匱。
22、人生凡事故有定數(shù),然而其中以人力奪天工者有之。
23、朕自幼登極,凡禮壇廟、禮神佛,必以誠敬存心。
24、志向的發(fā)展,無論多遠,沒有達不到的;志之所向,無論有多大的困難都能克服。一個人如果立志于道,那么,他將以義理作為根本,使任何物質欲望都改變不了他的志向。從這點來看,一個人的志向以德為依據(jù),以仁為依托,又有良好的學術修養(yǎng),自然不會失卻其先后、輕重的次序,使主要的和次要的都能照應到,內的、外的都能得到陶冶,還可以從容不迫地深入領會一切。達到這種境界,就已經(jīng)自覺不自覺地進入了圣人的行列。
25、人生于世,無論老少,雖一時一刻不可不存敬畏之心。
26、訓曰:吾自幼好看書,今雖年高,萬機之暇,猶手不釋卷。
27、人于好惡之心,難得其正。我所喜之人,惟見其善,而不見其惡;若所惡之人,惟見其惡,而不見其善。是故《大學》有云:“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闭\至言也。
28、為人甚不可被虛意承順贊美之言所欺,諸凡學問皆以此存心可也。
29、訓曰:圣賢之書所載,皆天地、古今、萬事、萬物之理,能因書以知理,則理有實用。
30、人以改過為貴,能改過者,無論所犯事大小,皆不當罪也。
31、惟持善心,行合道理。
32、書之在天下,《五經(jīng)》而下,若傳若史,諸子百家,上而天,下而地,中而人與物,固無一事之不具,亦無一理之不該。
33、人果專心于一藝一技,則心不外馳,于身有益。
34、至于人生衣食財?shù)摻杂卸〝?shù),若儉約不貪,則可以養(yǎng)福,亦可以致壽。
35、凡人處世,惟當常尋歡喜。歡喜處自有一番吉樣景象。蓋喜則動善念,怒則動惡念。是故古語云“人生一善念,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人生一惡念,惡雖未為,而兇神已隨之!贝苏\至理也夫!
36、凡愛人愛物,皆愛也。
37、訓曰:世之財物,天地所生,以養(yǎng)人者有限,人若節(jié)用,自可有余;奢用則頃刻盡耳,何處得增益耶?
38、人之有生必有死,如朱子之言;天地循環(huán)之理,如晝如夜。孔子云居易以矣。皆圣潔之大道,何足懼乎?朕之生也,并無靈異;幾其長也,亦無非常。
39、現(xiàn)在的人們認為只要是不吃肉就是在持齋了,豈不知古人持齋是和守戒連在一起的,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40、朱子云:“讀書之法,當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從容乎句讀、文義之間,而體驗乎操存、踐履之實。然后心靜理明,漸見意味。不然則雖廣求博取,日誦五車,亦奚益于學哉?”此言乃讀書之至要也。人之讀書,本欲存諸心、體諸身,而求實得于己也,如不然,將書泛然讀之何用?凡讀書人皆宜奉此以為訓也。
41、雖然,書不貴多而貴精,學必由博而守約,過能精而約之,以貫其多,與博合其大,而極于無余,會其全而備于有用,圣賢之道,豈外是哉?
42、學者誠即事而求之,則可以通三才,而兼?zhèn)溆谌f事萬物之理矣。
43、世之讀書者,生乎百世之后,而欲知百世之前;處于一室之間,而欲悉天下之理,非書曷以致之?
44、故世之苦讀書者,往往遇事有執(zhí)泥處,而經(jīng)歷事故多者,又每逐事圖融而無定見,此皆一偏之見。
45、喜慶之辰,易心平氣和,語言吉祥。
46、凡天下事不可輕忽,雖至微至易者,皆當以慎重處之。
47、凡人于無事之時,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則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時,卻如無事,以定其慮,則其事亦自然消失矣。
48、《易》云:“日新之謂盛德!睂W者一日必進一步,方不虛度時日。人茍能有決尼不移之志,勇猛精迸而又貞常永固毫不退轉,則凡技藝焉有不成者哉?
49、《荀子》云:“身勞而心安者為之,利少而義多者為之。”此二語簡而要。人之一世能依此二語行之,過差何由而生。
50、故朕所行事,一出于真誠,無纖毫虛飾。
51、故朕理天下事五十余年,無甚差忒者,亦看書之益也。
52、讀書以明理為要,理明則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也。
53、凡人盡孝道,欲得父母之歡心者,不在衣食之奉養(yǎng)也。惟持善心,行臺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歡心,斯可謂真孝者也。
54、為學之功,不在日用之外,檢身則謹言慎行,居家則事親敬長,窮理則讀書講義。用一日之力,便有一日之效。
55、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婦不蠶或受之寒,是勤可以免饑寒也。
56、人君以天下之耳目為耳目,以天下之心思為心思,何患聞天下不廣?
57、由一理之微,可以包六合之大;由一日之近,可以盡千古之遠。
58、為學之功有三等焉。汲汲然者,上也;悠悠然者,次也:懵懵然者,又其次也。
59、慎重者,敬也。當無事時,敬以自持;而有事時,即敬以應事,務必謹終如始慎,修思榮習而安焉,自無廢事。
60、蓋敬以存心,則心體湛然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飭家務,此古所謂“敬以直內”也。
61、立定腳跟,戰(zhàn)勝私欲。
62、庭訓格言:道理之載于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變萬化,其端無窮。
63、夫一言可以得人心,而一言可以失人心也。
64、大凡能自任過者,大人居多也。
65、志之所趨,無遠弗屆;志之所向,無堅不入。
66、凡事暫時易,久則難。
67、人之一生,雖云命定,然而命由心造,福自己求。
68、訓曰:讀書以明理為要。理既明則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
69、凡圣賢經(jīng)書,一言一事,俱有至理,讀書時便宜留心體會,此可以為我法,此可以為我戒,久久貫通,則事至物來,隨感即應,而不待思索矣。
70、凡人持身處世,惟當以恕存心。見人有得意事,便可生歡喜心;見人有失意事,便當生憐憫心。
康熙教子庭訓格言2
。、立定腳跟戰(zhàn)勝私欲
訓曰:朱子云:「人作不好的事,心卻不安,此是良心。但被私欲錮蔽,雖有端倪,無力爭得出。須是著力與他戰(zhàn),不可輸與他。知得此事不好,立定腳跟硬地行,從好路去,待得熟時,私欲自住不得。」此一節(jié)語乃人立心之最要處。良心能勝私欲,為圣為賢,皆此路也。欲立身心者,當詳究斯言。
。病⑶败囍埠筌囍b
訓曰:勸戒之詞,古今名論、亹亹書記中,無處不有。其殷勤痛切,反復叮嚀,要之,欲人聽信遵行而已。夫千百年以下之人,與千百年以上之人,何所關切而諄諄訓誡若此,蓋欲一句名言提醒千百年以下之人,使知前車之覆,而為后車之戒也。后學讀圣賢書,看古人如此血誠教人念頭,豈可草草略過?是故朕常教人看古人書,須念作者苦心,甚勿負前人接引后學之至意也。
3、不忍舍處方得書味
訓曰:朱子云:「讀書須讀到不忍舍處,方是得書真味。若讀之數(shù)過,略曉其義即厭之,欲別求書者,則是于此一卷書猶未得趣也。」此言極是。朕自幼亦嘗發(fā)憤讀書看書,當其讀某一經(jīng)之時,固講論而切記之。年來翻閱其中,復有宜詳解者。朱子斯言,凡讀書者皆宜知之。
。础⑦M德修業(yè)依于經(jīng)史
訓曰:凡人進德修業(yè),事事從讀書起。多讀書則嗜欲淡,嗜欲淡則費用省,費用省則營求少,營求少則立品高。讀書之法,以經(jīng)為主。茍經(jīng)術深邃,然后觀史。觀史則能知人之賢愚,遇事得失亦易明了。故凡事可論貴賤老少,惟讀書不問貴賤老少。讀書一卷,則有一卷之益;讀書一日,則有一日之益。此夫子所以發(fā)憤忘食,學如不及也。
。、為山九仞未可偏廢
訓曰:從來有生知、有學知、有困知,及其成功,則一未有。下學既久,而不可以上達者,但功夫不可躐等而進,尤不可半途而廢!稌吩疲骸笧樯骄咆,功虧一簣。」正為半途而廢者惜也。
。、為學之功不在日用之外
訓曰:為學之功不在日用之外,檢身則謹言慎行,居家則事親敬長,窮理則讀書講義。至近至易,即今便可用力;至急至切,即今便當用力。用一日之力,便有一日之效。至有所疑,尋人問難,則長進通達,自不可量。若即今全不用力,蹉過少壯時光,即使他日得圣賢而師之,亦未必能有益也。
7、窮理求知行事得之
訓曰:先儒有言:「窮理非一端,所得非一處。或在讀書上得之,或在講論上得之,或在思慮上得之,或在行事上得之。讀書得之雖多,講論得之尤速,思慮得之最深,行事得之最實!勾苏Z最為切當,有志于格物致知之學者,其宜知之。
。浮⑷棠鸵粫r便覺無事
訓曰:天下未有過不去之事,忍耐一時,便覺無事。即如鄉(xiāng)黨鄰里間每以雞犬等類些微之事,致起訟端,經(jīng)官告理;或因一語戲謔,以致角口爭斗。此皆由不能因一時之小忿,而成爭訟之大端也?鬃釉唬骸感〔蝗虅t亂大謀!故ト酥裕晾泶嫜。
9、盡其人事以聽天命
訓曰:古人云:「盡人事以聽天命!怪猎,是言乎!蓋人事盡而天理見,猶治農業(yè)者耕墾宜常勤,而豐歉所不可必也。不盡人事,是舍其田而弗蕓也;不安于靜聽者,是揠苗而助之長者也?鬃舆M以禮,退以義,所以盡人事也。得之不得曰:「有命!故锹犔烀。
10、學以養(yǎng)心亦可養(yǎng)身
訓曰:學以養(yǎng)心,亦所以養(yǎng)身。蓋雜念不起,則靈府清明,血氣和平,疾莫之攖,善端油然而生,是內外交相養(yǎng)也。
11、神靜心和心和形全
訓曰:莊子曰:「毋勞汝形,毋搖汝精!褂忠W又栽唬骸肝闶谷晁紤]營營!股w寡思慮所以養(yǎng)神,寡嗜欲所以養(yǎng)精,寡言語所以養(yǎng)氣,知乎此可以養(yǎng)生。是故形者,生之器也;心者,形之主也;神者,心之會也。神靜而心和,心和而形全。恬靜養(yǎng)神,則自安于內;清虛棲心,則不誘于外;神靜心清,則形無所累矣。
康熙教子庭訓格言3
說到古代知名的模范父親,就不可不提到康熙皇帝。
清朝康熙皇帝是歷史上的一代明君,治國六十年期間,為著名的「康乾盛世」奠定基礎。他非常重視家教,其教子方法,透過法國傳教士白晉的親身見聞轉述,連法國皇帝路易十四也略知一二。據(jù)白晉回報,康熙皇帝以父愛的模范,施以皇子教育,令人敬佩。
歷代皇帝,特別重視皇子們的道德教育,為了培養(yǎng)其王者風范,也教育他們「十八般武藝」,諸如:通讀經(jīng)史、能吟詩作對、寫得一手好字、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要學習數(shù)學、騎射、游泳、各式兵器等。
以康熙的后輩子孫來說,各個能文能武,尤其他之后的兩位偉大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更為清朝立下兩百多年的輝煌盛世。這些都歸功于康熙皇帝展現(xiàn)出的身教、言教之道德風范。雍正皇帝即位后,感念其父(康熙皇帝)點滴家訓,于是編《康熙教子庭訓格言》,其中共收錄二百四十六條康熙教子家訓,內容生動而具體的詳述了康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種種經(jīng)驗與處世之道。
在書中,我們可以看見康熙皇帝引述諸子先賢之言,教誨子女:重視品德,嚴以律己,以誠敬待人接物,有仁愛之心。同時,要立志于道,「蓋志為進德之基,昔圣昔賢莫不發(fā)軔乎此。志之所趨,無遠弗屆;志之所向,無堅不入。」讀書以明理,躬身力行,在生活上崇尚儉樸。此外,治國者要以身作則,把人民之事放在首要等。
以下,為介紹部分內容,值得吾輩細細思量,古人以傳統(tǒng)文化中敬天信神、堅守道德良知、仁民愛物、明辨是非、與人為善、與萬物和諧共存等理念,教育子女之道:
心欲小而膽欲大
【原文】訓曰:凡人于無事之時,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則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時,卻如無事,以定其慮,則其事亦自然消失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膽欲大!褂鍪庐斎绱颂幰。
【語譯】凡是在無事的時候,應保持一種有事在身的狀態(tài)以便防范可能發(fā)生的問題,這樣,就不會有任何意外之事發(fā)生。如果在有事的時候,能夠像沒事一樣泰然自若,靜定自己的思慮,那么,事情就會在迎刃而解中自然消失。古人說:「心要小而膽要大!褂鍪露紤撊绱税。
身處世以恕存心
【原文】訓曰:凡人持身處世,惟當以恕存心。見人有得意事,便當生歡喜心;見人有失意事,便當生憐憫心。此皆自己實受用處。若夫忌人之成,樂人之敗,何與人事?徒自壞心術耳。古語云:「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谷缡谴嫘模毂赜又。
【語譯】一個人立身處世,當有寬容之心。看見別人有得意的事情,就應該生出歡喜心,看見別人有失意的事情,就應該生出憐憫心。這些實際上對自己大有好處。如果是嫉妒別人的成功,快意于別人的失敗,那怎么能和別人一起共事呢?徒然壞了自己的心術罷了。古人說過:「看到別人有所得,就如同自己有所得;看到別人有所失,就如同自己有所失!贡3诌@樣的心態(tài),上天一定會保佑的。
自任其過大人之為
【原文】訓日:凡人孰能無過?但人有過,多不自任為過。朕則不然。于閑言中偶有遺忘而誤怪他人者,必自任其過,而曰:「此朕之誤也!刮┢淙绱耍沽钊说染怪翞樗袆佣杂X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過者,大人居多也。
【語譯】作為一個人我們誰能沒有過失呢?只是人們有了過失,往往不愿意主動正視過失承擔責任。我就不是這樣的。平常和人閑談,偶有因為遺忘而錯怪他人,察覺之后,我一定會主動承認錯誤,并且說道:「這是我的過錯啊!」正因為這樣,有時候竟至于使人大為感動并且覺得不安起來。大凡能夠主動正視過失承擔責任的人,大多是德行高尚的人。
好壞出自一念
【原文】訓曰:凡人處世,惟當常尋歡喜。歡喜處自有一番吉樣景象。蓋喜則動善念,怒則動惡念。是故古語云:「人生一善念,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人生一惡念,惡雖未為,而兇神已隨之!勾苏\至理也夫!
【語譯】為人處世,應當常存喜悅安詳之氣。內心喜悅安詳,周圍的景象自然吉祥美好。究其原因,喜悅就容易產(chǎn)生善念;忿怒就容易產(chǎn)生惡念,所以古話說道:「人只要一產(chǎn)生善念,即使還沒有付諸行動,吉祥之神就已經(jīng)跟上他了,一產(chǎn)生惡念,即使還沒有行惡,兇邪之神就已經(jīng)跟上他了!惯@的確是至理名言!
擇善固之 始能日進
【原文】訓曰:孟子言:「良知良能!股w舉此心本然之善端,以明性之善也。又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非謂自孩提以至終身,從吾心,縱吾知,任吾能,自莫非天理之流行也?即如孔子「從心所欲,不逾矩」,尚言于「志學」、「而立」、「不惑」、「知命」、「耳順」之后。故古人童蒙而教,八歲即入小學,十五而入大學,所以正其稟習之偏,防其物欲之誘,開擴其聰明,保全其忠信者,無所不至。即孔子之圣,其求道之心,乾乾不息,有不知老之將至。故凡有志于圣人之學者,其擇善固之,克己復禮,循循勉勉,無有一毫忽易于其間,始能日進也。
【語譯】孟子說:「良知良能!故窍肱e出良知、良能這些心中固有的善端,以此來說明人性有善良的.一面。他又說:「品行高尚的人,也就是沒有失掉嬰兒純凈良善之心的人。」這不是說從孩提一直到老死,品行高尚的人都遵從著良心,傳播著良知,使用著良能,無時無刻的體現(xiàn)著天理嗎?即使像孔子這樣的圣人,他能達到「隨心所欲而不超越任何法度」的境界,尚且說達到這種境界是在十五歲立志苦學、三十歲成家立業(yè)、四十歲不再迷惑、五十歲而知天命、六十歲耳順之后。
所以古人在孩童蒙昧無知時就著手教育,八歲就進小學,十五歲就進大學,目的是為了糾正他們稟性、習氣中偏邪的地方,防止他們被物質欲望所引誘,開啟他們的聰明才智,保持他們的忠信,培養(yǎng)他們道德教育中的方方面面。即使像孔子這樣的圣人,他的求道之心,也是永無休止,甚至不知自己已經(jīng)將步入老年。所以,凡是有志于圣人之學的人,必須選擇善良的、正確的,并且加以堅持不再改變,努力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禮的要求。恭順有序,勤懇不懈,中間沒有一絲一毫輕視和疏忽,才能每天都有進步。
【康熙教子庭訓格言】相關文章:
康熙的教子庭訓格言11-02
康熙教子的庭訓勵志格言02-25
康熙教子庭訓格言匯編01-26
庭訓格言匯總03-16
臘月庭訓散文隨筆07-25
家庭訓練的注意事項07-19
康熙惠妃簡介10-01
康熙王朝經(jīng)典臺詞05-14
博美犬的家庭訓練方法視頻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