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煎煮常見問題解答
中藥煎煮常見問題有哪些你知道嗎?你對中藥煎煮常見問題了解嗎?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guī)淼闹兴幖逯蟪R妴栴}的知識,歡迎閱讀。
問題一 煎煮容器的選擇
煎藥器具以帶蓋陶瓷砂鍋為好,因為砂鍋的材質(zhì)穩(wěn)定不會與藥物成份發(fā)生化學反應,且導熱均勻,熱力緩和,水分蒸發(fā)小。此外,也可選用玻璃煎器。
禁用鐵鍋、銅鍋、錫鍋,最好也不用鋁鍋及不銹鋼、搪瓷容器來煎藥。因為有些藥物遇到錫、鐵等金屬后會發(fā)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會引起化學變化,產(chǎn)生副作用,且影響療效。
問題二 用水和浸泡時間
一般宜選用潔凈的冷水,如自來水、井水、蒸餾水等,以礦物質(zhì)少的水為佳。
中藥飲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份的充分溶出,又可縮短煎煮時間。把藥物倒入藥鍋內(nèi)攤平,然后加冷水浸泡30~60分鐘,輕壓藥材時水高出藥平面約2cm,以藥材浸透為原則。夏天氣溫高,浸泡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變質(zhì),冬季可以長些。需要注意的'是浸泡中藥絕對不能用沸水浸泡。
問題三 煎煮水量
將藥材倒入藥鍋內(nèi),第一煎加水至漫過藥材3~5cm處,第二煎加水至漫過藥材2~3cm處。煎藥的用水量應一次加足,不要中間數(shù)次加水,更不能把藥煎干了再加水重煎。
問題四 火候與煎煮時間
煎煮中藥應注意火候與煎煮時間。火候指火力大小與火勢急慢(大火、急火稱武火,小火、慢火為文火)。一般未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狀態(tài),以免藥汁溢出或過快熬干,減慢水份蒸發(fā),有利于有效成份的溶出。
一劑藥最好煎煮兩次或三次。治療一般疾病的中藥煎煮以2次為宜,用于治療體虛的滋補中藥以3次為宜。
煎煮時間的控制主要取決于不同藥物的性質(zhì)和質(zhì)地。治療感冒的解表清熱類藥物氣味芳香,含揮發(fā)油的有效成分居多,久煎能使之過度揮發(fā)而造成損失,一般宜用武火急煎法,煎煮時間要短,頭煎藥煎沸15分鐘即可,二煎藥煎沸10分鐘即可。滋補藥物,因其滋膩質(zhì)重,需久煎方能出汁,一般用頭煎藥煎沸后,再用文火煎熬20~30分鐘,二煎藥煎沸后用文火煎熬30分鐘,三煎為l0~20分鐘。有效成份不易煎出的礦物類、骨角類、貝殼類、甲殼類藥,一般宜文火久煎,使用效成份充分溶出。有毒性的藥物,久煎60~90分鐘,可減低毒性。
問題五 服用
服用中藥將煎煮2次或3次的中藥液體合并,攪拌均勻后分2份或3份,分別于早晚或早中晚服用。
補益藥和瀉下通便的藥物宜飯前空腹服用;治療外感疾病及頭面部疾病的藥物宜飯后服用;安神的藥物宜臨睡前服用;通下大便的藥物宜在清晨和白天服用,避免睡前和夜間服食。對腸胃有刺激的中藥,也宜飯后服用。飯后服用的時間一般為進食后半小時左右。
藥師提示
1、中藥煎煮前不要清洗。藥材在出售之前一般都進行了加工炮制,煎煮之前一般沒有必要淘洗。如果覺得有些臟,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沖洗,以防易溶于水的有效成份、輔料、粉末大量丟失,從而影響中藥療效。
2、在煎煮過程中,盡量少開鍋蓋,以免藥味揮發(fā)。
3、煎煮時間長的藥物,在煎煮過程中需攪拌2~3次,以防底層藥物焦糊。焦糊的藥物不可服用,因為可能會發(fā)生質(zhì)的改變。
4、中藥煎煮并非越濃效果越好。煎中藥是將中草藥中的有效成分不斷釋放、溶解的過程,當中藥與藥液中的有效成分濃度平衡后,這一過程就停止了,再連續(xù)不斷地煎,不僅不會使藥物內(nèi)的有效成分繼續(xù)溶解,反而令藥液中的有效成分不斷蒸發(fā)而減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長時間的高溫中遭到破壞,導致藥效降低。
5、一些處方上已注明煎煮比較特殊的藥物,應遵醫(yī)囑分別采取先煎、后下、包煎、另燉、溶化等方法。
【中藥煎煮常見問題解答】相關文章:
1.煎煮中藥怎么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