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藥考試知識點小結
中藥師考試知識點眾多,如何看書才能事半功倍?yjbys為大家搜集整理了中藥考試基礎知識點如下,供參大家參考學習。
功效小結
安胎: 行氣安胎:紫蘇,砂仁
清熱安胎: 黃芩
補肝腎安胎:桑寄生, 莬絲子, 杜仲, 續(xù)斷
清熱止血安胎:苧麻根
溫經(jīng)止血安胎:艾葉
透疹: 荊芥蟬蛻(透疹止癢)
牛蒡子(宣肺透疹)
葛根升麻(發(fā)表透疹)
紫草(透發(fā)紫黑斑疹)
潤腸通便: 決明子(清熱潤腸通便)
火麻仁(潤腸通便)
郁李仁 柏子仁, 桃仁, 瓜萎仁, 蘇子, 杏仁
厚補(消積)
用量小結
巴豆——入丸散,每次0.1-0.3g
牛黃——入丸散,每次0.2-0.5g
馬錢子——入丸散,日服0.3-0.6g
朱砂——入丸散或研末沖服,每次0.3-1g
蟾蜍——入丸散,,每次0.015-0.03g
麝香——入丸散,每次0.06-0.1g
硫黃——入丸散,1-3g
雄黃——入丸散,每次0.15-0.3g
砒石——入丸散,每次0.002-0.004g
甘遂——入丸散,每次0.5-1g,醋制
羚羊角——煎服1-3g;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石膏——煎服15-60g,宜打碎先煎;內(nèi)服宜生用,外用宜火煅研末
細辛——煎服2-5g;入丸散劑0.5-1g
人參——挽救虛脫15-30g
檳榔——單用殺蟲60-120g
用法小結
1.后下(芳香類)
薄荷、生大黃、砂仁、白豆蔻、肉桂、番瀉葉、沉香、鉤藤、魚腥草、青蒿
2.先煎(貝殼、礦石類藥物)
生牡蠣、生石膏、生磁石、生珍珠母、生龍骨、生石決明、生龜板、生鱉甲、水牛角、代赭石、附子、川烏、生自然銅
3.包煎
車前子(成熟種子)、海金沙(成熟孢子)、飛滑石、蒲黃(花粉)、五靈脂、旋覆花 、葶藶子、赤石脂、辛夷
4.不入煎劑
血竭、蘇合香、琥珀、冰片、麝香、蟾酥、青黛、蘆薈、芒硝、巴豆、馬錢子、 南瓜子、鶴草芽、雷丸、鹿茸、 朱砂、牛黃
特殊療效的藥物
藥名 | 特殊療效 |
夏枯草 | 目珠疼痛 |
威靈仙 | 諸骨鯁喉 |
木瓜 | 吐瀉轉筋 |
麥芽 | 回乳 |
益智 | 攝唾 |
山楂 | 消肉食積滯 |
佩蘭 | 脾癉,或脾經(jīng)濕熱 |
烏梅 | 蛔厥 |
主治證
主治 | 藥名 |
各種頭痛 | 川芎 |
陽明頭痛 | 白芷 |
太陽頭痛 | 羌活 |
厥陰頭痛 | 吳茱萸 |
治少陽寒熱往來 | 柴胡 |
治胸痹 | 瓜蔞、薤白 |
治氣虛欲脫 | 人參 |
治亡陽居厥逆 | 附子 |
功效的歸納
功效(安胎) | 藥名 |
行氣安胎 | 紫蘇、砂仁 |
清熱安胎 | 黃芩 |
補肝腎安胎 | 桑寄生、杜仲、續(xù)斷、菟絲子 |
清熱止血安胎 | 苧麻根 |
溫經(jīng)止血安胎 | 艾葉 |
清虛熱、清實熱 | 知母、黃柏、牡丹皮、地骨皮、青蕎、胡黃連、秦艽 |
納氣平喘 | 沉香、磁石、補骨脂 |
平補陰陽 | 山茱萸、菟絲子、沙菀子 |
通乳 | 關木通 |
補脾肺腎 | 山藥、黃精 |
來源(注意來源,即指原植物名)相同不同葯用部位葯物的功效區(qū)別
植物名 | 不同藥用部位 | 功效 |
桑 | 桑葉(葉) | 發(fā)散風熱、潤肺止咳、平肝明目 |
桑白皮(根皮) | 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 |
栝樓 | 瓜蔞(果實) | 清熱化痰、利氣寬胸、散結消癰、潤燥滑腸 |
天花粉(根) | 清熱生津、消腫排膿 | |
枸杞 | 枸杞子(果實) | 補肝腎、明目、潤肺 |
地骨皮(根皮) | 清虛熱、清熱涼血、清肺降火 | |
肉桂 | 桂枝(嫩枝) | 發(fā)汗解肌、溫經(jīng)通脈、通陽化氣 |
肉桂(樹皮) | 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經(jīng)通絡 | |
花椒 | 椒目(種子) | 利水消腫、降氣平喘 |
花椒(果皮) | 溫中止痛、殺蟲止癢 | |
龍芽草 | 仙鶴草(地上) | 收斂止血、補虛、止痢、殺蟲 |
鶴草芽(冬芽) | 在蟲 | |
側柏 | 側柏葉(葉) | 涼血止血、祛痰止咳 |
柏子仁(果實) | 養(yǎng)心安神、潤腸通便 |
重視功效相同的藥物
藥名 | 相同功效 |
紫蘇、生姜 | 發(fā)汗解表、解魚蟹毒 |
荊芥、防風 | 祛風解表 |
升麻、葛根、柴胡 | 升舉陽氣 |
金銀花、連翹 |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
生地黃、玄參 | 清熱涼血 |
牡丹皮、赤芍 | 清熱涼血、活血散瘀 |
獨活、羌活 | 發(fā)散風寒、祛風濕、止痹痛 |
茯苓、薏苡仁 | 利水、健脾 |
關木通、通草 | 清熱利水通淋、通經(jīng)下乳 |
牛膝、益母草 | 活血調(diào)經(jīng) |
半夏、南星 | 燥濕化痰、外用消腫止痛 |
杏仁、蘇子、桃仁 | 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
桑白皮、葶藶子 | 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
龍骨、牡蠣 | 平肝潛陽、收斂固澀 |
石決明、珍珠母 | 平肝潛陽、清肝明目 |
菟絲子、沙苑子 | 補腎固精、養(yǎng)肝明目 |
龜甲、鱉甲 | 滋陰潛陽 |
熟地黃、阿膠 | 補血滋陰 |
當歸、雞血藤 | 活血補血 |
肉豆蔻、白豆蔻 | 溫中行氣 |
藥名相近
1.吳茱萸——散寒止痛、溫中止嘔、助陽止瀉
山茱萸——補益肝腎、收斂固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