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散文欣賞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散文吧?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短小精悍,表現(xiàn)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問題。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史鐵生散文欣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三月留念
活著的事,大抵在兩個方面:務實與務虛。缺其一,便可算得殘疾。譬如一個家,家徒四壁勢必難以為繼,便是篤愛如牛郎織女者,也是“你耕田來我織布”地需要務實。但“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愛情沒了,萬貫家財很可能只是內戰(zhàn)的火藥捻;愛情,即務虛的一面。
現(xiàn)在的中國,是空前地務實起來了;市場經(jīng)濟正在淘汰著懶漢和清談家,這真是個好兆頭,沒有人不盼望她從此富強。但這并不是說,她過去就多么地理解務虛,連年的文打武斗多不過是虛誤罷了;愛情呀,人性呀,人道主義呀,都曾一度做過被唾棄的角色,可見務虛的方面也是多么荒蕪。
辯論先務實還是先務虛,先謀生計還是先有愛的追尋,先增加財富還是先提高文明水平,似乎都是無聊的邏輯。房子有了而找不到愛情,或新娘來了再去借錢蓋屋,都是極不幸的局面。為什么不能舍生忘死地愛著,同時又廢寢忘食地建設家園呢?虛實相濟才是好文章,才有最新最美的圖畫。
2、合歡樹
30歲時,我的第一篇小說發(fā)表了,母親卻已不在人世。過了幾年,我的另一篇小說也獲了獎,母親已離開我整整7年了。
獲獎之后,登門采訪的記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認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準備了一套話,說來說去就覺得心煩。我搖著車躲了出去。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里,想:上帝為什么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聽見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蔽业男牡玫揭稽c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在樹林里吹過。
我搖車離開那兒,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親去世后,我們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親住過的那個小院子去。小院在一個大院的盡里頭,我偶爾搖車到大院兒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個小院子,推說手搖車進去不方便。院子里的老太太們還都把我當兒孫看,尤其想到我又沒了母親,但都不說,光扯些閑話,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當中,喝東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們終于又提到母親:“到小院子去看看吧,你媽種的那棵合歡樹今年開花了!”我心里一陣抖,還是推說手搖車進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說,忙扯到別的,說起我們原來住的房子里現(xiàn)在住了小兩口,女的剛生了個兒子,孩子不哭不鬧,光是瞪著眼睛看窗戶上的樹影兒。
3、黃土地情歌
“你爸你媽怎么給你講插隊的事?”
他不假思索,說有一件事給他印象最深:第一年他爸他媽回北京探親,在農村干了一年連路費都沒掙夠,只好一路扒車。(扒車,就是坐火車不買票或只買一張站臺票,讓列車員抓住看你確實沒錢,最多也就是把你轟下來。)沒錢,可那時年輕,有一副經(jīng)得起摔打的好身體,住不起旅館就蹲車站,車上沒你的座位你就站著,見查票的來了趕緊往廁所躲,躲不及就又被轟下去,轟下去就轟下去,等一輛車再上,還是一張站臺票。歸心似箭,就這樣一程一程,朝圣般地向京城推進。
如此日夜兼程,可是把他爸他媽累著了。有一次扒上一趟車,謝天謝地車上挺空,他爸他媽一人找了一條大椅子倒頭便睡。接連幾個小站過去,車上的人多了,有人把他爸叫起來,說座位是大家的不能你一個人睡,他爸點點頭讓人家坐下。再過一會兒,又有人去叫他媽起來。他爸看著心疼。愛情給人智慧,他爸靈機一動,指指他媽對眾人說:“別理她,瘋子!北娙擞谑峭吮苋,聽由他媽睡得香甜。
我說他的出生一定曾使他的父母陷入困境,不單是指經(jīng)濟方面,主要是指輿論。二十年前的中國,愛情羞羞答答的常被認為是一種不得不犯的錯誤;尤其一對知識青年,來到農村的廣闊天地尚未大有作為,先談情說愛,至少會被認為革命意志消沉。革命、進步、大有作為、甚至艱苦奮斗,這些概念與愛情幾乎是水火不相容的;革命樣板戲里的英雄人物差不多全是獨身。
那時候,愛情如同一名逃犯,在光明正大的場合無處容身;戲里不許有,書里不許有,歌曲里也不許有。不信你去找,那時的中國的歌曲里絕找不到愛情這個詞。以往的歌曲除了《國歌》,外國歌曲除了《國際歌》,一概被指責為黃色。所以,我看著我這位年輕的朋友,心里不免佩服他父母當年的勇敢,想到他們的艱難。
史鐵生這么說:人的命就像這琴弦,拉緊了才能彈好,彈好了就夠了。他就是這么頑強地彈好了自己的這一張被“拉緊”的人生。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訴我們,或許你會遭遇生活無情的對待,但是,總還是會有希望的。他在人生的后半段寫了很多關于宗教、信仰、生死的體悟,有人看不懂,有人卻看得淚流滿面。
或許就是因為殘疾,才讓史鐵生能毫無遮掩地寫下一本又一本描寫殘缺的人內心糾葛的文字。可是何為殘缺?我們每個人都有殘缺,史鐵生殘缺的是身體,而我們殘缺的'可能是長相、可能是身高、可能是家庭、可能是心靈。沒有人能十全十美。史鐵生選擇用溫暖去面對苦痛。
所以為什么史鐵生的文章如此打動人心?或許是他的文章總讓我們想起自己,想起他人。我們都在時光的罅隙里茍延殘喘,可是我們都還有一個平凡生活中的英雄夢想。
對于一個殘疾作家,你沒法不向他致以敬意,向他的頑強致敬。史鐵生的文字樸實無華,讀來卻有一種力量,不斷地敲打你的內心深處,讓你感動,讓你熱淚盈眶。
也因為殘疾,所以才成了那樣的史鐵生,成了用殘缺的身體追逐健全思想的史鐵生。
拓展
《記憶與印象》散文
長長的巷弄是從古代延伸出來的。青石板上刻滿挑夫的腳印,每一個足跡都是一段歷史的縮寫。陽光從樹枝的縫隙間漏下來,安靜如臥在石階上那只睡覺的貓。閣樓上,坐著喝茶的老人手搖蒲扇,目光注視著墻上掛著的一張漁網(wǎng)。他曾經(jīng)也許是個漁夫,站在木舟上,向江面撒網(wǎng),夕陽和晚風都在他的網(wǎng)中歌唱、舞蹈,他的生命中回蕩著歲月的濤聲。如今,大江東去,波浪滾滾。所有的魚都從他的網(wǎng)眼中逃走,留下他自己,成為網(wǎng)中人。
林立的商鋪旌幡飄動,吆喝聲此起彼伏:古鎮(zhèn)雞雜、毛血旺、張飛牛肉、香酥麻花、過江鯽魚……店主穿著舊時代的衣服,不知疲倦地喊著。來來往往的游客卻很少有人問津,只忙著取下肩上挎著的相機,對著一排排仿古的店面,啪啪按動快門——尋找消失的文明。
幾個算命先生,盤坐地面,閉目養(yǎng)神。攤開的紅布上寫著:能推遠古知未來,能算禍福卜吉兇?臻e時,他們也會湊在一起打打牌——都是神算大師,打牌時,居然也出“老千”。
一種文明消失了,另一種文明總會誕生——這是樂觀主義者的文化發(fā)展論。而現(xiàn)代文明往往是站在傳統(tǒng)文明的廢墟上找飯吃,他們說:這叫繼承與創(chuàng)新。磁器口,一個古鎮(zhèn)。滿街的畫家在這里賣畫,眾多的書法家在這里替游人設計簽名,三兩個披著長頭發(fā)自稱搞藝術的年輕人,蹲在巷道的拐角處,給人畫漫畫,20元一張。這里的每一個藝術工作者都在試圖告訴人們:藝術不能脫離生活實際。
也有真正超然于物外的人,比如,江邊那個垂釣者,手持釣桿,靜坐在裸露的河灘上,從上午到下午,從黃昏到傍晚。路過他身邊的人都要朝他看一看,不知道他是在釣魚,還是在釣時間。
《秋天的懷念》散文
每年秋天的時候,老校區(qū)略顯破敗的校園里梧桐總是最美的。幾十年的老樹,成排的穿上亮黃色的秋裝,肅殺而又整齊。一夜風過,清晨主干道上總是鋪滿一層厚厚的樹葉,像一場明黃靚麗的大雪。整個秋天瞬間就轟轟烈烈了,肆意而張揚。
每當那樣的時刻,我總是歡喜不已。一邊踩著落葉,聽著腳下發(fā)出“細細碎碎”的聲音,一邊和身邊的朋友絮絮叨叨的感嘆這秋的美艷,然后再感慨初來時對校園的失望和對梧桐厚重身軀的喜愛,日子就那樣晃晃悠悠的過去了,F(xiàn)在回想起來,真想在那條路上終老。
而關于法國梧桐和中國梧桐斷然是分不清的,亦是不知道二者的區(qū)別。便一直以為那句“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詩句中的梧桐就是校園里春夏郁郁蔥蔥,秋冬張揚明艷的梧桐。也一直以為“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中的梧桐就是那陰雨天莊重,陽光明媚時俏皮的梧桐。
直到有一天,我記得那時一個春夏時節(jié)的中午,文學史老師白軍芳老師在講到“梧桐”時,為了緩和綿長而沉悶的課堂提問道“你見過中國梧桐嗎?”當時我真在神游一篇關于最近自己狀態(tài)的日志,聽到白老師如此低智商的問題,著實驚訝一番。心底嘀咕“院子里主干道上長滿了梧桐,難不成她沒看到?”教室里的聽課的,睡覺的和神游的同學也都發(fā)出了和我心底一樣的聲音,“院子里不是么?”“老師,你太搞笑了!薄鞍桌蠋燈[哪樣啊?”
白老師看著清醒過來大家驚訝和不解的臉,一臉笑意的說道“你們確定主干道上的法國梧桐就是中國梧桐?”有人高喊道“當然啦,不過是為了洋氣取了個外國名字嘛!
我突然開始意識到自己犯的錯,一聲聲的說著“校園里的法國梧桐”卻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名字本身就有問題。中國本土的梧桐怎么會叫“法桐”這樣一個洋氣的名字呢?那些古詩詞中也從來沒有法桐一說啊。我開始自己著急,百度百科的網(wǎng)頁在教學樓的教室里,怎么也刷不出來,不得不自己一遍遍的在腦海里回想著學過的古詩詞,想看清楚中國梧桐的身影。
風吹落葉,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是了文人筆下孤獨憂愁的意象,溫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李清照的《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那是雨中的梧桐,一葉一枝滿滿的是文人的情絲和哀愁。
《詩經(jīng)》比喻美好高潔品質的是梧桐!傍P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南朝著名文人謝眺《游東堂詠桐》詩有:“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余;葉生既婀娜,落葉更扶疏”,種植的是梧桐。
《孔雀東南飛》里“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笔俏嗤,用松柏梧桐的枝葉覆蓋相交,象征了劉蘭芝和焦仲卿對愛情的忠貞不渝。這對對純真愛情的追求,對封建禮教的抗爭的夫妻,生前被迫分離,死后合葬九泉。這取自古代傳說梧是雄樹,桐是雌樹,梧桐同長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拔,根深葉茂,于是,在詩人的筆下,它是忠貞愛情的象征。
可是想了很多很多,越來越發(fā)現(xiàn),所有的梧桐都不是身邊常見的法桐,而是中國本土的梧桐?墒,我卻真的沒有見過。那一課幾千年文人墨客假托哀思的樹,她長在哪里呢?
從自己的思緒中出來,剛好聽見白老師說“現(xiàn)在國內本土的梧桐越來越少了,甚至不被人們熟知。而法桐開始遍布大街小巷,長在一代代新人的記憶里。”
我記得那節(jié)課后,我仔細的查了關于“國桐”和“法桐”,百度百科上明確的寫著,“梧桐,又名青桐、桐麻,是梧桐科的一種植物。落葉喬木,高可達12米;幼樹皮綠色,平滑;葉子掌狀3-7裂;夏季開淡黃綠色小花,圓錐花序;原產于中國和日本,目前已經(jīng)被引種到歐洲、美洲各地作為觀賞樹種。”“法桐,又稱三球懸鈴木。屬于懸鈴木屬,落葉大喬木,高達30米,樹皮薄片狀脫落;嫩枝被黃褐色絨毛,老枝禿凈,干后紅褐色,有細小皮孔。
主要生長于中亞熱帶地區(qū)原產東南歐、印度及美洲。但我國引入栽培的僅3種,即二球懸鈴木,也稱英桐和該雜交種的親本一球懸鈴木,又稱美桐、三球懸鈴木又稱法桐,F(xiàn)在我們通常把這三個種統(tǒng)稱"法桐"(補充一點:懸鈴木科懸鈴木屬分三種,分別為一球懸鈴木、二球懸鈴木和三球懸鈴木。俗稱分別是美國梧桐、英國梧桐和法國梧桐。)
時至今日,搬離了老校區(qū),每當?shù)搅饲锾,還是會想起甚至是想念老校區(qū)的法桐,想起她裝扮的那轟轟烈烈的秋天。想起它的莊重,她的驚艷。偶爾念叨某句有關“梧桐”的古詩詞也會想起那一排排的老樹,然后一半懷念一半沉默。
可惜啊,再回想,我還是不知道關于那一個“梧桐”的問題,白老師前面說了什么,清楚記得的是她的最后一句話里,我卻聽出了深深的悲哀和無奈。
【史鐵生散文欣賞】相關文章:
史鐵生秋天的懷念散文11-29
秋天的懷念史鐵生原文散文11-21
念史鐵生情感散文07-18
讀史鐵生的散文有感范文(精選26篇)11-03
史鐵生散文集讀后感12-27
《史鐵生散文》讀后感的參考范文03-13
精選散文欣賞05-27
史鐵生散文讀后感(通用11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