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老師教育教學隨筆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的創(chuàng)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那么,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體育老師教育教學隨筆,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體育老師教育教學隨筆1
在幼兒園戶外活動中,活動區(qū)域的設置老師們通常是采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設置,比如會根據走跑跳等基本動作練習方式進行功能性區(qū)域設置,也有的是根據場地與材料的特點來進行設置綜合性活動區(qū)域,等等。至于怎樣的設置才是科學合理的,并沒有統一的評判標準和唯一答案,我想只能是說根據幼兒園的實際情況(這里的實際情況指的是涉及到的人、事、物的綜合實際)來判斷當下的設置與安排是否是最適宜的吧,進而從幼兒園課程和幼兒園體育的角度來判斷下一步是否可以更好的優(yōu)化,優(yōu)化的突破點在哪里?
無論如何來進行設置戶外活動區(qū)域,老師們都會碰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在孩子們的自主選擇中,各區(qū)域的冷熱是不均勻的。我們常會碰到這樣的場面,有的區(qū)域非常受孩子們的歡迎,自由活動的時候,很多孩子蜂擁而至,爭先恐后的來參與。也有的區(qū)域不受孩子們待見,門庭冷落,甚至一個孩子都沒有,整個區(qū)域里只有一兩個老師在里面擺弄器械或站在旁邊等待孩子們的到來,真是讓人感覺尷尬不已。室內區(qū)域活動其實也存在類似這樣的現象。
孩子們來的多,老師們更多的是擔心秩序、安全以及活動質量的問題,自然會考慮通過各種調控的方式來和孩子們共同建立區(qū)域活動的規(guī)則,以保障活動的安全有序進行以及活動的質量效果。但孩子們不來玩,怎么辦呢?有的老師會站在那里等,反正我負責的是這個區(qū)域,我就在這個區(qū)域里等候,孩子來不來那是他的自由,我盡到我的職責即可。也有的老師會時不時的招呼從旁邊經過的孩子去參與區(qū)域里的活動,有的孩子會呼應一下來參與一會,更多的孩子并不領情,而是一笑而過……其實,對于這樣的情況,作為課程管理者和具體負責的老師可以從這樣兩個角度來進行考慮:
一、這個區(qū)域是否可以取消?
偶爾一次被孩子們冷落也許是正,F象,但假如在孩子們自主自由的選擇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冷落的狀態(tài),那么也許這個區(qū)域以及區(qū)域中的材料真的不受孩子們喜歡,既然孩子們真的不喜歡,那么何必一定要讓它以這種尷尬的形式存在呢。戶外活動中很多游戲對于孩子的學習和發(fā)展是全面性,取消一個區(qū)域并不意味著孩子的發(fā)展就存在了缺失,相反,這種變相的閑置才是最大的浪費,我們還是要考慮如何把有限的人力資源與空間材料資源投放到孩子們更加喜歡的活動中去。
二、這個區(qū)域是否可以重組?
假如我們認為這個區(qū)域的存在非常重要,那么作為課程管理者和本區(qū)域的負責人就需要考慮如何對區(qū)域和材料進行重組、變動或者通過添加其他材料等方式,以增加區(qū)域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進而誘發(fā)孩子們的興趣和參與。重組的基礎依然是建立在對幼兒的游戲觀察和交流溝通上。解鈴還須系鈴人,重組變動的過程不僅僅是成人的事,孩子自然是重要的參與者,和孩子們一起交流,和孩子們一起動手,是保證區(qū)域重組后活動成效的重要保證。
很多時候,我們常認為環(huán)境與材料是誘發(fā)孩子們游戲的基礎,或者講是材料主導了游戲,但從現實中的觀察來看,有很多時候是恰恰是游戲在主導材料,這里的主導不是主導材料的存在(當然有經驗的教師自然會根據觀察孩子們的游戲而不斷的挖掘豐富游戲材料),而是更多的是主導材料的功能和用途,就像下圖的中的男孩一樣,根據自己的游戲需要而決定用什么,怎么用,隨著游戲的推進再選擇增加什么,去除什么。
游戲是孩子們表現、學習經驗的方式,他們把真實的和想象的經驗在游戲中進行表現,他們通過語言交流、材料建構,身體活動等方式進行經驗表現。幼兒園的孩子們是理性的思想家,不過他們的邏輯和成人不同,他們需要不斷的傾注精力,建構心靈世界,通過游戲來了解真實的物質世界,所以,給予他們的必定是有意義的情境。順其自然、靜待花開,前提是已經完成了翻土、施肥、播種、澆水的過程,否則順其自然、靜待花開只能是個美好的期許,很難會有花開的呈現。面對孩子們游戲中呈現的各種現象,無論是整體還是個別,都需要敏銳的捕捉、判斷、反思后進而選擇適宜的方式進行支持,而不只是一味的“靜待花開”。
體育老師教育教學隨筆2
昨天,在全國男幼師(健康)的微信群中,一位男幼師咨詢關于幼兒園各年齡階段體育活動的目標。想到原來在我的博客上曾經梳理過相關的內容,于是上去扒拉了一下,找到兩篇與“目標”相關的內容,和大家分享一下。當然,因為是前期的個人觀點,時至今日,一定會有不當之處,也是非常歡迎大家批評指正和討論修正。原文如下:
最近一段時間,圍繞幼兒園體育的探討頗多,閑暇時間也在不斷的在盤算著一些,甚至把原來曾經講過的一些話和做的一些分析、探討拿出來再一次的回味,覺得有些關系還可以再深入的探討一下,理理清楚。
比如,關于幼兒園體育的目標的話題,其實不管任何一個學段的文件也好、課程標準也好,總結起來不外乎這樣三個方面:培養(yǎng)興趣,發(fā)展動作,增強體質。而這樣的三個方面,在思與行的方面我覺得可以這樣來理解:
培養(yǎng)興趣是前提。在《人類動作發(fā)展概論》一書中,將人的一生發(fā)展分為四個方面的維度:認知、情感、動作、身體,并提出發(fā)展是相互作用的,因此興趣對于動作技能與身體素質的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因素。因為能否激發(fā)和產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事關體育意識與習慣的關鍵之處,是提高體育人口總體數量和質量的前提條件,更是我們現在大喊要從“體育大國”轉向“體育強國”的前提條件。雖然我們現在金牌很多,但那是競技體育的成績,和我們的大眾體育并沒有毛關系。
發(fā)展動作是基礎。動作技能的發(fā)展伴隨一個人終生的過程,從出生到老去,我們的動作技能都在不斷的發(fā)展中,這種發(fā)展是呈拋物線式的.發(fā)展。在幼兒園這個基本運動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孩子們更多的需要發(fā)展基本動作技能。即我們常說的走跑跳投以及由基本動作所組合成的不同動作模式等等。這里需要思考的問題就是,這些動作都是需要通過我們來教給孩子的嗎?顯然不完全是,其中有許多自然生長的因素。那么我們的體育到底做了什么呢?歸根結底,就是要去促進幼兒的動作發(fā)展,豐富動作經驗或模式的積累。
影響動作技能的因素有包括環(huán)境、任務、個體等方面。環(huán)境會使動作技能的發(fā)展呈現出不同的狀態(tài)或模式,比如我們在光滑的地面上和在塑膠場地上進行跳躍活動,因為環(huán)境的不同,所呈現出來的動作是有著很大的差異的。任務的不同同樣也會使動作技能的呈現千變萬化,比如進行投遠和投準的游戲練習,所采用的動作也是不盡相同。因為個體差異的存在,動作技能也會出現不同的水平,我們想象一下,1米8的身高和1米6的身高,在籃球運動中必然存在先天的優(yōu)勢和不足;仡檶Σ煌蛩氐睦斫,除了個體差異是無法控制之外,我們能夠因為環(huán)境、任務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動作技能,原因就在于基本動作技能的發(fā)展為這些動作奠定了重要的組合基礎和可能,使我們能夠因環(huán)境和任務的不同,采用相應的動作技能,反之,多樣的環(huán)境和任務,也促進了我們的動作技能發(fā)展,這種發(fā)展就是在多樣性的游戲體驗中,隨著動作經驗的積累而不斷提升。
《綱要》在健康領域的內容與要求中談到要“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fā)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币虼耍覀冃枰紤]什么是“幼兒感興趣的方式”?我們都知道是“游戲”,關鍵在于什么樣的“游戲”才能真正的促進幼兒的基本動作發(fā)展呢?《發(fā)展適應性游戲,引導幼兒想更高水平》一書中,將游戲分成三種水平:混亂失控的游戲;簡單重復的游戲;有目的、復雜的、能夠讓兒童聚精會神的游戲。顯然,第三種游戲才是引導幼兒向更高水平發(fā)展的游戲,當然,它也是在前兩種游戲水平之上建立起來的。如何才能使游戲有目的、復雜的、能夠讓兒童聚精會神的游戲?在很多園所的培訓和研討中,大家都談到了兩個關鍵詞:“選擇性”和“挑戰(zhàn)性”。有選擇的可能才會有自主和自由的可能,才會有創(chuàng)造的可能與發(fā)生,才會有游戲精神的呈現。有挑戰(zhàn)才會產生心理上的刺激,才會有毅力和堅持,才會有突破和發(fā)展,才會有體育精神的彰顯。而選擇性和挑戰(zhàn)性的顯性體現就是環(huán)境和任務的不同,即環(huán)境的選擇性與挑戰(zhàn)性,任務的選擇性和挑戰(zhàn)性,當然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和任務的前提是基于兒童,這是根本。也許這是我們現在在行為上需要來思考和行動的突破點。
至于增強體質,這是必然的結果。前一段時間曾經花了很多的精力在探討《指南》中將幼兒園體育的核心目標定位在“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這個點上。身體素質和體質嚴格意義上并不是同一個概念,還需要好好的厘清一下。體質的概念范圍不僅包括了身體素質,還包含著身體形態(tài)發(fā)育水平、生理生化功能水平、心理狀態(tài)和適應能力等等。這些指標也好,概念也罷,并不能全部通過外顯的行為來表現出來,很多是需要專業(yè)的測評來判斷是否增強。但有一點是毋容置疑的,那就是,只要參與了運動,一定會潛移默化的對體質有著影響,只是這種影響受運動的形式和質量所決定?偨Y來說,就是體質的發(fā)展是伴隨著運動并行的,顯性的行為是促進動作的發(fā)展,但最終的目標是增強了體質。
想清楚了這樣的關系,那么在目標上也就沒有什么可糾結之處,更多的是需要考慮在“環(huán)境”與“任務”的層面考慮和落實:孩子到底喜歡什么?
體育老師教育教學隨筆3
本學期擔任四個年級的體育教學工作,對于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我感到壓力很大,因為我要擔負起七個班的體育教學任務,為他們的身體素質能夠合理的鍛煉與有效的增長而感到壓力巨大,同時也感到很榮幸,因為那是學校對一個新老師的信任。所以我很認真很努力備寫每一節(jié)課的教案,積極課標努力鉆研教材。全力以赴使每位學生在每一節(jié)課都有收獲。每當下課后看到學生快樂的擦拭著臉頰的汗水,爭論著勝負時,心中莫名的感動,此時心中更加堅定而充滿著動力,相信用心的付出就會有收獲。
時代要求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努力發(fā)展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個性特點,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習慣,使“主動”成為體育教學的核心。為此,在教學中應努力做到以下三方面:
1、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引入新知識時,應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每項教材時,使學生深刻理解學習該教材的實際價值,并使個體的體育需要得到一定的滿足,就可以使學生在情感上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化。
2、從“學會”到“會學”。體育教學不是單純的給予,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自己去掌握知識、技能,學會鍛煉身體的方法,真正從能力完成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這既是現代教育“學會學習”的要求,也是素質教育“學會健體”的需要。
3、在教學中有意識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及學習欲望,啟發(fā)誘導學生多動腦筋。使學生真正認識到為什么而學?學了有什么作用?怎樣學才學得快學得好?學習中遇到問題或困難怎么辦?自己和伙伴學習得怎么樣?原因是什么?等等。使學生愛學、樂學、會學和學得會、學得懂,學得愉快。
所以、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就應盡力做到掌握更多的運動技能,為學校體育教學服務。由于體育教學的特殊性,運動技能又是我們體育教師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然而教學技能與運動技能是不同的:教學技能是直接指向課堂教學的,它的范圍要比運動技能寬泛的多,它所包含了調整課堂教學的各種行為。
因此我認為他們不能混為一談,運動技能水平很高不一定代表你具有很高的教學技能水平;即使具備較高的教學技能水平,也不一定具備高水平的運動技能。下面我以“投籃動作技能”與“投籃示范技能”來舉個例子:首先必須學會和掌握“投籃動作技能”,因為這是你理應掌握的,如果你連最起碼的的動作技能都不會或做不好,那么如何去教學生去做呢?但是,即使你具備了很好的“投籃動作技術”,也不能代表你具有橫好的“投籃示范技術”,因為它們之間是兩回事,“運動技能”僅僅是你的運動技術掌握的熟練程度,而“示范技術”則牽扯了各種除你本人之外的諸多因素:比如根據運動技能的特點,你是選擇側面示范還是正面示范;還有就是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你是選擇慢速的示范還是選擇中速示范;再有就是根據示范的效果你是選擇近距離示范還是中等距離進行示范等等。
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正如我們體育教師自己所理解的那樣,體育教師并非誰都能當,必須具備一定的運動技能,這種運動技能必須經過專業(yè)的培訓才能獲得;體育教學又具備教學的性質;因此在具備較高水平的運動技能的基礎上,還應具備一般的教學技能,兩者合一,就形成了體育教師的教學技能。
【體育老師教育教學隨筆】相關文章:
教育教學隨筆08-24
教育教學隨筆07-14
中學教育教學隨筆 關于中學教育教學隨筆01-24
2017體育老師教育教學總結08-18
物理教育教學隨筆03-08
教師教育教學隨筆07-14
教育教學隨筆小班01-11
小學教育教學隨筆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