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大年初一習俗

時間:2023-12-17 14:10:07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大年初一習俗

大年初一習俗1

  大年初一是農歷新年的第一天,也是正月的頭一天。在民間,大年初一有很多風俗活動,在飲食上也有非常多的講究。

大年初一習俗

  大年初一吃什么食物:

  1、年糕

  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fā)財?shù)囊馑肌?/p>

  2、萬年糧

  廣東部分地區(qū)春節(jié)第一餐要吃“萬年糧”,即做好足夠春節(jié)3天家人吃的飯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

  3、餃子

  除夕、大年初一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不過現(xiàn)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餃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時吃餃子,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運)之意,大年初一吃餃子則是為了一年交好運。

  4、湯圓

  大年初一的早餐湯圓一定更具特殊意義,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團圓美滿。

  5、面條

  長面,也叫長壽面,大年初一的時候吃長壽面,寓意“年年長久”,預祝著壽長百年,不少老年人還保持著這樣的風俗。

  6、雞湯

  大年初一喝雞湯,象征“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

  7、甜食

  大年初一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

  大年初一習俗:

  1、早餐不能吃稀飯。有些習慣吃中式早餐的家庭,早餐一定要來一碗熱騰騰的稀飯,但在初一這天還是改吃一次干飯吧。因為古人認為只有窮人才吃稀飯,如果吃稀飯的會窮一整年,反之吃干飯就代表一整年都會很富有!

  2、初一時記得不能喊著對方的名字叫人起床,因為這樣代表對方一整年都會被人催促做事情。

  3、不能和在睡覺的人拜年。記得一定要等對方起床后才拜年,不然有一說是會害對方一整年都躺在病床上。

  4、不可以煮新飯。古人認為初一要吃除夕夜剩下的飯菜,代表去年的東西吃不完,到今年都還有剩。

  5、不可以在早上洗澡、洗頭、洗衣服。因為這樣才不會將財富和財運洗掉,另有一種說法是因為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和初二,所以這兩天洗衣服的話會得罪水神。

  6、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因為初一回娘家,代表會把娘家越吃越窮。

  7、不可以拿掃把。習俗中初一是掃把的生日,如果拿掃把的話會招來霉運,如果一定得掃地的話也得從外面掃到里面。

  8、不可以睡午覺或睡懶覺。如果在初一睡午覺不但會影響事業(yè)運,還會懶一整年。

  9、不能吃藥。有一說是初一吃藥就會吃一整年,而且病痛也治不好,所以除非重病,不然盡量不要吃藥。

  10、不能讓別人從自己口袋掏出東西。盡量避免讓別人直接伸手進自己口袋拿東西,因為這樣表示你未來一整年的錢財都會被別人掏走。

  11、平時打碎器物就犯忌,新年里打碎器物就更是不好的兆頭。俗以為打碎了器物,新的一年內必有兇遇。一般打碎器物時要趕緊說一聲“歲(碎)歲(碎)平安”,或者“越打越發(fā)”,“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等等,以作禳解。

  12、正月里忌遇殯葬事。遇之以為不吉,主是年有大災禍降臨。

  13、家有喪事,三年服喪期間,過年的一切行事都要取消。忌之兆,主有病災。

  14、大年初一,俗忌拜年于床前。若受拜者臥床未起,必以為大不吉利,兆年內將有病災。

  15、婦女整日不許往別家拜年,又忌串門。俗稱之謂正月忌門。

  16、刀、剪、斧之類,是有破壞作用的器具,初一日嚴禁動用。以避破、兇等事發(fā)生。否則,以為不吉,會有口舌或兇殺等禍事發(fā)生。忌動刀剪針線,恐有差錯,招致破、敗事,不吉。

  以上就是關于“大年初一吃什么食物 大年初一習俗”的全部介紹,希望給你帶來幫助。

大年初一習俗2

  餓鬼日:到了大年初三,舊習稱為“餓鬼日”,這天忌探親訪友,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難得春節(jié)共聚過年,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赤狗日:年初三又稱赤狗日,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則有兇事。所以老一輩的居民,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兇煞。

  谷子生日:民間以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以為如有犯者,會導致谷物減產。

  小年朝:即天慶節(jié)。宋代宮廷節(jié)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jié),官員等休假五日。后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燒門神紙: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jié)時的`松柏枝及節(jié)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大年初一習俗3

  拜年

  春節(jié)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那里祝賀新春,舊稱。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便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拜年刺”,故名片又稱“名刺”。

  明代之后,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拜年時要用左手包住右手,右手握拳。[6]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到親戚家、須帶禮物。進門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后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二是禮節(jié)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暄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后,應擇日回拜。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不好的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忱。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于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fā)財”、“一順百順”,在屋里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jié)。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F(xiàn)在,有些機關、團體、企業(yè)、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F(xiàn)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當然,由于我國封建歷史很長,在過年的習俗上仍然有一些封建迷信的殘余存在,這需要大家注意。一些地區(qū)晚輩則要給老輩的人磕頭致以拜年。

  大年初一多地習俗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轉眼間又是一年春節(jié)到。春節(jié)是我國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傳統(tǒng)意義上的春節(jié)從臘月初八的.臘祭,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大年初一是農歷新年的第一天,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被稱為“三元”;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稱為“三朝”;同時,他還是第一個朔日,又稱“元朔”。在這一天,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shù)民族會以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各種活動來慶祝,以此來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本文選取了幾個有代表性的地區(qū),介紹大年初一這些地方的地域風俗。

  北京:正月初一凌晨,燃放花炮,以請財神,正月初一一大早還要向五顯財神廟拜祭。除了吃素餡餃子外,就不做別的飯了,而不做飯要持續(xù)到初五,這幾天就天天吃頭年做好的食物,這叫吃隔年飯,這個風俗是希望日子好過,總有吃不完的飯。除了包餃子、拜年外,人們還要抽空到前門甕城關帝廟燒香,求在新的一年中吉祥順利。

  上海:正月初一天微明,各戶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后少幼齊向家長拜年,接著開門放爆炸迎新,鄰里相見互道新禧。待客必請喝“元寶茶”,在茶內或茶蓋放上青果一枚。用金漆盤裝果品獻客,口中說“恭喜多如意”。

  廣東:正月初一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用紅盤盛滿大吉(即柑)、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多數(shù)人家要吃素,早餐后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共品工夫茶。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

  安徽:正月初一天亮,頭等大事是開大門,接著放爆。,晚輩須向長輩磕頭拜年,早飯要吃一種一片片薄片挨在一起叫“步步高”的甜糯米糕。春節(jié)三天,不能掃地、動土、出遠門,怕掃掉財氣。新年寫字,也要用紅紙先寫:“新春發(fā)筆,筆上生花,花中結果,果然寶貴”等字,圖個吉利。

  陜西:人們黎明即起,敬神、祭祖,開門放炮,吃餃子或臊子面,這頓飯吃得特別早,餃子中有一兩個提前包上銅錢、銀幣、硬幣,誰吃上了它,表示誰的福份大。在陜北神木、府谷一帶還有“打醋壇”的講究,將燒紅的火炭放進醋里一激,用冒起的蒸氣薰屋子。

  內蒙:東方微亮,家家戶戶都在馬尼宏桿子的座盤上點起天燈,隨后再分別祭天、地、火、祖。祭奠完畢,全家人都要用手指彈點一下酸奶,以取吉祥之意。老人正襟危坐,兒女要施跪拜禮敬獻哈達,長輩也要逐個賜祝福詞。隨后,又是全家(夫婦之間除外)互換鼻煙壺以示新年祝賀。

  四川:初一早上吃湯圓。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婦”(串門),一般是看望年長、輩份高的親戚,要帶上雞、蛋、面條、酒、葉子煙(煙葉)等這樣的禮品。從正月初一開始耍燈,主要內容有龍,獅,牛,么妹彩船等,還有由男女青年人組成的“打蓮花”,其中有趣的舞水龍,火龍,晚上一般要舉行耍燈巡游,而且水龍舞時龍口含珠噴水,以示風調雨順之意,舞火龍時龍口要噴火,以示五谷豐登。

  海南:人們清早起來后,開門先燒炮仗,祭拜天地神靈祖先,然后給小孩派紅包。這一天一般是不外出拜年的,大年初一吃素,意味著來年不殺生。請人跳麒麟舞,寓意給每家每戶送福。這一天忌諱頗多,不能吃藥,米缸不能空著,不能掃地,不能開后門,不能搬動柴禾,不能出口污言,不能動手打人等等。

大年初一習俗4

  大年初一,金雞報曉。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初一占三元,歡喜過大年。

  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云:“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后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正月初一,也就是大年初一,是農歷新年的第一天。春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標志農歷舊的一年結束和新的一年的開始。嚴格意義上春節(jié)是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在民間,傳統(tǒng)意義上的春節(jié)從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春節(jié)期間,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

  初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這被稱為“滿堂紅”。吃過早飯,就是春節(jié)里的一項重要活動,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里祝賀新春,拜年。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仆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眱勺,即為承放飛帖之用。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即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富有余老爺,住元寶街;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jié)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古代,從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數(shù)家庭均不接待婦女,謂之“忌門”。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婦女則須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訪。拜年活動要延長很長時間,到正月十五燈節(jié)左右。傍晚時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節(jié)”,初十以后叫“拜燈節(jié)”,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禮,日后補行的,謂之“拜晚年”。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于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后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偉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

  古時春節(jié)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里度朔山上的天雞,當太陽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春節(jié)門窗上畫的雞,就是象征著天雞。古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jù)說堯帝時,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

  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后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雞為“五德之禽”!俄n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故而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這一風俗禁忌至今仍為人們所遵從。歡歡喜喜過大年,大年初一禁忌多,不過各種習俗和禁忌,是十里不同風,五里不同俗,不必過于執(zhí)著,其首要是討吉利、得彩頭,大家掌握了,一是注意,二是一旦破了忌,可以通過口彩來化解,免得落個春節(jié)不快樂,沒有了歡歡喜喜過新年的好氣氛。

大年初一習俗5

  大年初一的習俗

  大年初一的習俗是放開門炮仗、拜年、占歲、聚財?shù)。而大年初一這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大年初一的14個習俗。

  1、開門炮仗

  春節(jié)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放三枚叫“連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祿壽禧”;放五枚叫“五福臨門”;放六枚叫“六六大順”……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人人見面互道一聲“新年好”,這新的一年也就開始了。

  2、拜神

  同時正月初一也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廟里燒香祈福,以保一年的順利平安。正月初一這天,廣州街坊會凌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為“搶春”。海口人初一拜神祭祖也是很有講究的,先擺好酒和茶,事先要準備好雞、雞血、魷魚、豬肉等食物,雞血要擺放在雞身上。給祖先像上三炷香后就可以開始祭祖了。祭祖完后,紅紅火火新的一年就開始了。

  3、吃齋

  吃過了年三十的大魚大肉后,初一當天第一頓飯,全家人卻要吃素食。“齋”與“災”同音,而吃齋也意味著“吃災”,將新的一年中的各種災難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初一午飯吃齋,用粉絲、腐竹、發(fā)菜、冬菇等煮一鍋“羅漢齋”,寓意這年該吃的素菜都在這天吃完,往后就可大魚大肉,祈求來年順利,所以有“年初一吃齋,勝過吃一年齋”的說法。

  4、飲屠蘇酒

  屠蘇酒是一種藥酒。在古代習俗中,元日全家飲屠蘇酒,以祛不正之氣。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后飲以示挽留。

  5、吃年糕

  大年初一吃年糕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寓意著“節(jié)節(jié)高”。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fā)財?shù)囊馑肌?/p>

  6、吃餃子

  除夕、大年初一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不過現(xiàn)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餃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時吃餃子,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運)之意,大年初一吃餃子則是為了一年交好運。

  7、吃湯圓

  大年初一的早餐湯圓一定更具特殊意義,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團圓美滿。大年初一這天,湯圓不叫“湯圓”,叫“元寶”,吃湯圓也不叫“吃湯圓”,叫“得元寶”。因為在家鄉(xiāng)話中,常常將“闖禍”稱為“闖了‘湯圓’子”。

  8、吃面條

  長面,也叫長壽面,大年初一的時候吃長壽面,寓意“年年長久”,預祝著壽長百年,不少老年人還保持著這樣的風俗。

  9、喝“元寶茶”

  浙江紹興人有大年初一上茶樓喝“元寶茶”的習俗。所謂“元寶茶”,一方面是這里用的茶葉比往常提高一個檔次,并且在家里的茶缸中添加一顆“金橘”或“青橄欖”來指代“元寶”,象征新年“元寶進門,發(fā)財致富!倍且驗椴韪咨腺N有一只紅紙剪出的“元寶”,大致意思也不外乎“招財進寶”。

  10、喝雞湯

  大年初一喝雞湯,象征“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

  11、拜年

  春節(jié)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里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拜年一般從家里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后,人們外出拜年。

  12、占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于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后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偉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后代由占歲發(fā)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顒。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13、給壓歲錢

  過年給孩子一些壓歲錢是中國的傳統(tǒng)民俗。壓歲錢飽含著長輩對晚輩的祈福求安。在中國,關于壓歲錢的來由,民間曾有一些流傳甚廣的故事,比如說古時候有一個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來禍害小孩。于是人們就點亮燈火通宵不睡,并把銅錢放在孩子枕邊以避邪,這就是“守祟”、“壓祟”,后來也稱為“守歲”、“壓歲”。

  14、不殺生,不掃除

  每逢過年,都有很多約定俗成的習慣要遵守,俗稱年禁。因為正月是一年之始,人們往往將它看作是新一年運程的兆示期,因此過年的時候“禁忌”特別多。比如大年初一這天忌殺生,因為殺生被認為會導致刀災、兵災、血災等災禍的發(fā)生。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產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大年初一,禁忌特多:不能挑水(除夕那天得把水缸挑滿)、不能掃地(即使爆竹紙、果殼紙屑撒遍地,也不能掃,說是把“財神”給掃掉了)、不能相罵、不能打架、不能打碎器皿(意為“和和氣氣”),見面須說賀年吉利話……

大年初一習俗6

  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初一,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后,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fā)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開門炮仗:春節(jié)早晨,開門炮仗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大年初一習俗7

  1、大年初一早晨吃餃子

  俗話說“初一餃子初二面”。大年初一,這天,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人們在春節(jié)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于人們把各種吉祥、喜氣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托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2、大年初一早晨吃湯圓

  大年初一,全家人要一起吃湯圓。用薺菜、豆沙、芝麻糖和肉糜四種餡料做成的“四喜湯圓”是揚州人大年初一早上最喜愛的,取意“事事如意”、“合家團圓”。

  3、大年初一早晨吃乾飯

  過去的傳統(tǒng)窮人家才吃稀飯,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飯,表示家里整年度都會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萬神盛會,表示所有的神出來拜年,因此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葷,要吃素。

  4、大年初一早晨吃萬年糧

  部分地區(qū)春節(jié)第一餐要吃“萬年糧”,即做好足夠春節(jié)三天家人吃的飯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潮州一帶,第一餐常吃用米粉和蘿卜干油炸而成的“腐圓”,喝芡實、蓮子等熬成的“五果湯”,寓“生活甜美,源遠流長”之意。

  5、大年初一早晨吃糖水

  大年初一早上是吃素的。全家人要早起,而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喝杯用紅棗、花生等泡好的糖水,寓意新的一年甜甜蜜蜜。而春節(jié)期間,如果你到寧德人家中做客,他們一定會熱情地為你泡上一杯糖水,讓你新的一年也甜甜蜜蜜。

  6、大年初一早晨吃雞湯

  有的地方春節(jié)第一餐喝雞湯,象征“清泰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年輕的學子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荊州、沙市一帶,第一餐要吃雞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兩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大年初一的習俗

  1、大年初一的習俗有開門炮仗

  春節(jié)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放三枚叫“連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祿壽禧”;放五枚叫“五福臨門”;放六枚叫“六六大順”……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人人見面互道一聲“新年好”,這新的一年也就開始了。

  2、大年初一的習俗有拜神

  同時正月初一也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廟里燒香祈福,以保一年的順利平安。正月初一這天,廣州街坊會凌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為“搶春”。海口人初一拜神祭祖也是很有講究的,先擺好酒和茶,事先要準備好雞、雞血、魷魚、豬肉等食物,雞血要擺放在雞身上。給祖先像上三炷香后就可以開始祭祖了。祭祖完后,紅紅火火新的一年就開始了。

  3、大年初一的習俗有吃齋

  吃過了年三十的大魚大肉后,初一當天第一頓飯,全家人卻要吃素食。“齋”與“災”同音,而吃齋也意味著“吃災”,將新的一年中的各種災難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初一午飯吃齋,用粉絲、腐竹、發(fā)菜、冬菇等煮一鍋“羅漢齋”,寓意這年該吃的素菜都在這天吃完,往后就可大魚大肉,祈求來年順利,所以有“年初一吃齋,勝過吃一年齋”的說法。

  大年初一的禁忌

  1、大年初一的禁忌有已出嫁的女兒不可以回娘家

  過年的第一天如果你是已經嫁出去的女兒的話回娘家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會把娘家吃窮,因此,一般在這個時候只能是在初二或者是初三的時候才回娘家,但是其中的意思是已經嫁出去的女兒是別人家的媳婦了,過年的'時候在婆家一定會有很多的人過來拜年的,媳婦要準備好幫忙奉茶服侍,因此在初一的時候不能回娘家。

  2、大年初一的禁忌有早餐忌吃稀飯

  過去的傳統(tǒng)窮人家才吃稀飯,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飯,表示家里整年度都會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萬神盛會,表示所有的神出來拜年,因此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葷,要吃素,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一般的補品補藥初一最好不要吃。

  3、大年初一的禁忌有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

  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叫人姓名催人起床,這樣表示對方整年度都要人催促做事情。

  4、大年初一的禁忌有忌跟還在睡覺的人拜年

  如果是對方還在睡夢中的話就不要去和對方拜年,等到對方起床之后再去拜年,因為這樣會讓對方在未來的一年中都會在病床上面度過。

  5、大年初一的禁忌有忌吃藥

  說是“初一吃藥整一年,而且啥病也治不好”,所以再重的病人初一也不吃藥。

大年初一習俗8

  大年初一朝祖

  熬過了除夕夜,春節(jié)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人人見面互道一聲“新年好”,這新的一年也就開始了。

  按照傳統(tǒng),一年開始自然是少不了祭拜祖先,祈福上天,來年風調雨順,倉廩充盈,佑護全家平安健康。在陜西西府,這一傳統(tǒng)同樣被非常的重視。所以新年第一天,搶頭炷香直到現(xiàn)在都是不少村子中非常重視的習俗。搶頭炷香就是看誰第一個去朝祖,多數(shù)的人兩三點起來就去朝祖了,最晚到10點左右就結束了。

  鄰里間互拜新年

  之后,家里的孩子先向老人拜年祝賀新春、互說吉祥話,老人會向孩子們分發(fā)壓歲錢。然后家人出門向就近的本家戶族長輩去拜年祝賀。各家都備有煙、酒、糖果、瓜子、花生、柿餅、核桃等吃食招待來拜年的人。

  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后,人們外出拜年。到別人家拜年時,首先向其祖先拜年,接下來再給長輩們依次拜年,這時主人應連說免禮表示謙恭,并向晚輩們分發(fā)壓歲錢。提醒的.是,在陜西許多地方,大年初一女婿和嫁人的女兒是不給丈人拜年的,女兒回娘家拜年一般在大年初二。

  秧歌拜年

  秧歌拜年是陜北年俗中獨特的風情。春節(jié)期間,村村都組織秧歌隊,挨門逐戶拜年,在這里俗稱“沿門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謁廟、敬神,祈禱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然后到各家各戶拜年。

  秧歌隊每到一戶,傘頭觸景生情,即興創(chuàng)作自編唱詞向主人祝福。如“進了大門抬頭看,六孔石窯齊展展,五谷豐登人興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打醋壇

  陜北神木、府谷一帶還有“打醋壇”的講究。所謂“打醋壇”,就是把燒紅的火炭放進醋里一激,用冒起的蒸氣薰屋子。醋壇神據(jù)說是姜子牙的封號,統(tǒng)管天地三界一切鬼神,比玉帝、閻王還大。所有兇神惡煞,一聞見醋味都敬而遠之。所以就留下打醋壇驅妖邪的作法。

  人們不僅過春節(jié)打,平時有個七災八難的也打。其實,醋味確一定殺菌消毒作用,防治感冒有奇效,對于預防疾病倒是不無好處。

  數(shù)羅漢

  在有寺院、廟宇的地方,那里百姓大都有“大年初一數(shù)羅漢”的習俗。這天早飯后,人們便成群結隊地到寺院進香,并到羅漢堂數(shù)羅漢。

  數(shù)羅漢,是新年追求吉祥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人們隨心所欲地從任何一尊羅漢按順序數(shù)起,有多大年紀就數(shù)多少尊,當數(shù)到和自己歲數(shù)相符的那尊時,便要停下來仔細觀看這尊羅漢的尊號、動作和面部表情等,以便預測出自己今后的命運。

  春節(jié)放炮

  春節(jié)放炮也有講究,不像小孩子到處亂放。在陽坡露天放的是五色花炮,表示五谷豐登。

  有的把麻雷炮(二踢腳)按東西南北中五方排列,從東開始,依次燃放,叫“五方吉利炮”。哪方的炮聲最響,起得最高,說明哪方通順、吉利,今年就向哪方走。

  新年第一天不掃地

  大年初一當天,陜西人講究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如果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到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除夕前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產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等。拜完年后,家人、朋友們便開始聚在一起聊天、喝茶等。或者一起外出逛廟會、燒香拜佛祈福等。

大年初一習俗9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下面來和大家介紹下大年初一拜年的習俗。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里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后,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fā)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云:“十月一日年節(jié),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泵髦腥~陸容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說“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于門……!

  在古代,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志》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jié),往往使用傭仆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游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畫家、詩人文征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shù)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xiàn)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于聯(lián)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余譚》中說:“京師于歲首,例行團拜,以聯(lián)年誼,以敦鄉(xiāng)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F(xiàn)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話拜年和網(wǎng)絡拜年等。

  拜年時有很多的規(guī)矩要遵守的。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jù)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于床腳,表明長輩對晚輩的愛護;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F(xiàn)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節(jié)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游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游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過后,春節(jié)才算真正結束了。

大年初一習俗10

  1、給壓歲錢

  過年給孩子一些壓歲錢是中國的傳統(tǒng)民俗。壓歲錢飽含著長輩對晚輩的祈福求安。在中國,關于壓歲錢的來由,民間曾有一些流傳甚廣的故事,比如說古時候有一個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來禍害小孩。于是人們就點亮燈火通宵不睡,并把銅錢放在孩子枕邊以避邪,這就是“守祟”、“壓祟”,后來也稱為“守歲”、“壓歲”。

  2、不殺生,不掃除

  每逢過年,都有很多約定俗成的習慣要遵守,俗稱年禁。因為正月是一年之始,人們往往將它看作是新一年運程的兆示期,因此過年的時候“禁忌”特別多。比如大年初一這天忌殺生,因為殺生被認為會導致刀災、兵災、血災等災禍的發(fā)生。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產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大年初一,禁忌特多:不能挑水(除夕那天得把水缸挑滿)、不能掃地(即使爆竹紙、果殼紙屑撒遍地,也不能掃,說是把“財神”給掃掉了)、不能相罵、不能打架、不能打碎器皿(意為“和和氣氣”),見面須說賀年吉利話……

  3、開門炮仗

  春節(jié)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放三枚叫“連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祿壽禧”;放五枚叫“五福臨門”;放六枚叫“六六大順”……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人人見面互道一聲“新年好”,這新的一年也就開始了。

  4、拜神

  同時正月初一也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廟里燒香祈福,以保一年的順利平安。正月初一這天,廣州街坊會凌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為“搶春”。海口人初一拜神祭祖也是很有講究的,先擺好酒和茶,事先要準備好雞、雞血、魷魚、豬肉等食物,雞血要擺放在雞身上。給祖先像上三炷香后就可以開始祭祖了。祭祖完后,紅紅火火新的一年就開始了。

  5、吃齋

  吃過了年三十的大魚大肉后,初一當天第一頓飯,全家人卻要吃素食。“齋”與“災”同音,而吃齋也意味著“吃災”,將新的一年中的各種災難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初一午飯吃齋,用粉絲、腐竹、發(fā)菜、冬菇等煮一鍋“羅漢齋”,寓意這年該吃的素菜都在這天吃完,往后就可大魚大肉,祈求來年順利,所以有“年初一吃齋,勝過吃一年齋”的說法。

  6、飲屠蘇酒

  屠蘇酒是一種藥酒。在古代習俗中,元日全家飲屠蘇酒,以祛不正之氣。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后飲以示挽留。

  7、吃年糕

  大年初一吃年糕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寓意著“節(jié)節(jié)高”。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fā)財?shù)囊馑肌?/p>

  8、吃餃子

  除夕、大年初一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不過現(xiàn)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餃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時吃餃子,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運)之意,大年初一吃餃子則是為了一年交好運。

  9、吃湯圓

  大年初一的早餐湯圓一定更具特殊意義,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團圓美滿。大年初一這天,湯圓不叫“湯圓”,叫“元寶”,吃湯圓也不叫“吃湯圓”,叫“得元寶”。因為在家鄉(xiāng)話中,常常將“闖禍”稱為“闖了‘湯圓’子”。

  10、吃面條

  長面,也叫長壽面,大年初一的時候吃長壽面,寓意“年年長久”,預祝著壽長百年,不少老年人還保持著這樣的風俗。

  11、喝“元寶茶”

  浙江紹興人有大年初一上茶樓喝“元寶茶”的習俗。所謂“元寶茶”,一方面是這里用的茶葉比往常提高一個檔次,并且在家里的茶缸中添加一顆“金橘”或“青橄欖”來指代“元寶”,象征新年“元寶進門,發(fā)財致富!倍且驗椴韪咨腺N有一只紅紙剪出的“元寶”,大致意思也不外乎“招財進寶”。

  12、喝雞湯

  大年初一喝雞湯,象征“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

  13、拜年

  春節(jié)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里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拜年一般從家里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后,人們外出拜年。

  14、占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于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后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偉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后代由占歲發(fā)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顒印S谐跻徊粴㈦u,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大年初一習俗11

  送窮:正月初五“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tǒng)心理。

  祭財神: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開市:舊俗春節(jié)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圣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路頭神: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路頭又稱“五路神”。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