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飛檐走壁的虎將
飛檐走壁的虎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學習運用抓住重點詞體會課文內容的方法,了解壁虎的特點和生活習性。
3、揣摩寫作方法,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介紹的壁虎的有關知識,體會課文的表達方法。
第一課時
一、圖片導入,引起興趣。
根據(jù)掛圖簡介壁虎,交流課前查閱的資料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壁虎的常識性課文,請用一句話把你眼中的壁虎向大家介紹一下。
2、請同學們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在預習過程中搜集到的資料。
3、好,我們今天進一步學習有關壁虎的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
二、出示學習目標。
1、能正確讀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了解壁虎的特點和生活習性。
三、自學指導一
獨立學習,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聽錄音,看課文。
2、自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四、小展示
1、抽生讀課文,注意準確、流利。
2、學生可即時指出出錯地方,教師引導學生讀課文在流利的基礎上讀出感情。
五、自學指導二
小組合作,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自讀自悟:課文介紹了壁虎的哪些特點?可分為幾個部分?
2、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六、大展示
1、小組派代表匯報學習結果。
2、教師正解答案,并評價小組表現(xiàn)優(yōu)秀者、較差者。
七、堂清 默寫本課生字
要求:字跡工整,書面干凈。
互改;
1、同桌互換
2、用紅筆改
3、滿分100分
4、1詞10分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復習
二、出示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學習運用抓住重點詞體會課文內容的方法。
2、揣摩寫作方法,培養(yǎng)仔細觀察的習慣。
三、自學指導一
自主學習,了解特點。
你對課文的`哪部分感興趣?可組成學習小組選擇其中一個部分展開學習,注意用上以前我們學過的學習方法。
1、復習學習方法:如“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抓重點詞句法”、“反復朗讀,讀悟結合法”等。
2、自選學法,小組合作學習。
四、展示
1、小組選出播音員,出示小組討論出的答案。
2、教師評出優(yōu)秀小組。并對每組的優(yōu)秀者、較差者做出表揚及批評。
五、自學指導二
小組合作學習,匯報交流
1.從壁虎的外形,你體會到了什么?
2.從哪些地方你體會到了壁虎確實是名副其實的虎將?
3.組內交流自學內容,達到知識共享。
六、大展示
1、小組在小黑板上展示各組討論的答案。
2、教師評價。
3、教師要指導學生多種形式讀課文重要段落,體會壁虎的機靈可愛。
七、當堂展示本節(jié)課的收獲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說說壁虎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讀寫結合:運用本課所學方法,觀察、描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八、教師總結
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留心觀察、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方法。
飛檐走壁的虎將2
在家里那些沒人注意的墻壁上,有一個能吃掉所有有害昆蟲的動物---壁虎。它雖然個頭小小的,但卻為人們立下了無數(shù)的汗馬功勞,它還有許許多多的本領呢!
1.飛檐走壁,捕食獵物
為什么壁虎有靈巧的身姿而又能飛檐走壁呢?因為它的每個爪子上有許多的吸盤狀的皮瓣,所以能在高高的墻壁上隨心所欲、自由自在,不受任何阻礙的影響,一旦發(fā)現(xiàn)蚊子或蒼蠅的`蹤跡,就會快如閃電地地爬過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吐出自己那細長靈巧、威力無比的舌頭,一下子就能把那些令人厭惡的蚊子和蒼蠅消滅得一干二凈,片甲不留。
2.巧妙的避敵方法
壁虎還有一套既巧妙又殘忍的避敵方法呢!那就是在遇到兇猛的蛇或有鋒利無比的爪子的公雞的話,就迅速地“丟卒保帥”----把自己小巧玲瓏的尾巴使勁的擺動,直到擺斷為止,然后疾步如飛地逃走了,而斷了的尾巴像小朋友一樣在原地跳來跳去,引起捕獵者的注意。過不了許久,壁虎就會長出一條嶄新的尾巴來。
3.怎樣捕食蝎子
當壁虎遇到兇猛的蝎子時,壁虎就會先擺好攻擊架勢,蝎子見了,氣得直夾鐵鉗。蝎子決定先發(fā)制人,它怒氣沖沖地用自己鋒利的鐵鉗向壁虎夾去,壁虎也靈巧地躲開。頓時壁虎大發(fā)雷霆、怒發(fā)沖冠,上前去吧蝎子捕食了。
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壁虎的本領呢?
飛檐走壁的虎將3
(一)學習第一段
1、品味名副其實
壁虎的本領可不是吹的,一自然段有個詞說明了這一點,這個詞是——板書:名副其實。
2、這個詞有沒有寫出壁虎的具體特點?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總寫)
師:這個詞語的意思是?在課文中指?出示名副其實:名聲或名義和實際相符。
課文中指壁虎虎將的名聲與實際相符。(引導學生分析本義和在課文中的意思的區(qū)別)
3、指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第一步:弄清楚詞語描寫的對象。第二步:自己提問思考:這個詞語描寫的對象怎么樣?干什么?怎樣干等。
(二)學習第二段
1、方法實踐指導:理解“出其不意”
出示句子:壁虎看見了……,百發(fā)百中。
文中指壁虎趁蚊蠅等昆蟲沒有意料到就發(fā)動突然襲擊。
2、指導“其”,指代對方。八路軍出其不意地向日軍發(fā)動了突然襲擊,打了一場漂亮的殲滅戰(zhàn)。其指代日軍
3、從這個詞語的描寫中,你能體會出什么?(行動隱蔽,迅速、靈活)
4、這個句子還有哪些詞語值得關注?
預設1:百發(fā)百中:文中指壁虎每次進攻都命中目標,十分準確。
預設2:一系列動作也體現(xiàn)出壁虎威猛的虎勁師:從這些動詞中你讀出了?仿佛看到了?
5、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師:抓住關鍵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僅能理解詞語的意思,還能讀懂課文的內容。請大家用這種方法自己學習第三段。
(三)學習第三段。
1、學生自學第三段,批注面無懼色、不甘示弱、毫不在乎在文中的意思。
2、交流:
面無懼色:文中指壁虎面對兇狠的蝎子,一點也不害怕。
不甘示弱:文中蝎子不甘心顯示出自己比壁虎弱。(相機出示蝎子圖,簡介蝎子。)
毫不在乎:文中指壁虎面對兇狠的蝎子的進攻,一點都不在意。
3、從這三個詞語的理解中,你體會到什么?(壁虎虎將的威風,顯示出勇猛的一面。)有感情地朗讀3自然段。
聽課反思:
《飛檐走壁的虎將》西師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是一篇介紹壁虎的文章。由名字中的“虎”字引出“虎將”,并以此為基點介紹了壁虎的各種生活習性。本課詞語眾多,蔡老師將教學目標定位為: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名副其實”、“出其不意”、“百發(fā)百中”、“不甘示弱”、“面無懼色”、“毫不在乎”等詞語的意思。
詞語一般有兩重意義。一是字面意義,即字(詞)典字上所作的解釋;一是情境意義,即詞語在特定語言環(huán)境中所隱含的意思。對學生來說,后者不易理解。語文教學大綱指出:“教師要指導學生逐步學會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怎樣指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呢?在本課教學中,蔡老師根據(jù)詞語所屬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把難懂的詞語換成其他詞語,讓學生通過換詞加強了對生字難詞的`理解。同時,本課還教會了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詞句字面義直接感知詞意理解詞語,放手讓學生讀,邊讀邊思考!奥(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是閱讀教學中掃除閱讀障礙的一種重要途徑。在實際閱讀中,教師可以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有疑問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是學生們一項重要能力!皶x百遍,其義自見!碑斎,在實際教學中,還有一些別的理解詞語的方法,對有些詞可以先進行拆字解詞的方式進行對該詞的解釋。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低年級要“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中年級要“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語在表情方面的作用”;高年級要“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語的意思”。聽了蔡老師的這堂課,我會更加重視詞語理解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
飛檐走壁的虎將4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讀寫本課生字新詞。
2、 朗讀課文,學習運用抓住重點詞體會課文內容的方法,了解壁虎的特點和生活習性。
3、 揣摩作者的寫作方法,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壁虎的特點,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教學難點:
學習運用抓住重點詞讀懂課文的方法,揣摩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齊讀課題。師:虎將是指?
2、檢查學生課文朗讀情況。(通過昨天的預習,會讀課文了嗎?哪些同學愿意來表現(xiàn)一下?)
(觀察分析:導入部分是一堂課的起始,是指在課堂教學伊始,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或質疑激趣,或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的教育教學方式。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而別具匠心、引人入勝的開課,往往能喚醒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把學習作為一種“自我需求”,使學生自然地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達到“課伊始,興已濃”的良好狀態(tài)。建議本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老師緊緊抓住“虎將”一詞,先結合閱讀積累或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說說什么樣的人能被稱為虎將,再出示“虎將”一詞在詞典中的意思。然后,結合課文內容,知道文中的“虎將”指的是壁虎。它的過人本領就是“飛檐走壁”。這樣,將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容易激發(fā)學生情感的共鳴。)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初知大意。
1、指名朗讀課文(提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其他同學認真聽,看能聽懂些什么,畫出生字新詞,特別注意畫出四字成語。)
2、聽了幾位同學的朗讀,你都知道了些什么?用一句話簡單地說說你留下的最深印象。
3、讀讀生字新詞。正音,范寫“卒”
(觀察分析:對于字詞部分的教學,我認為教師的設計太過簡單。并且均勻用力,對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沒有進行預設。對字音、字形和字義上的難點采取何種方式突破也缺乏充分的考慮。雖然對中年級學生而言,生字新詞部分不需要再像低年級那樣全部一一指導,但仍需要教師對易錯處進行指點。
三、精讀課文
(一)品味詞語,滲透學法
1、學習一篇文章,光學會字詞可不行,更重要的是讀懂課文內容,那么怎樣讀懂一篇課文呢?你們都會哪些方法?(學生匯報)
這節(jié)課我們就采用抓關鍵詞的方法來學習課文。怎樣抓呢?我們常說題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既然是抓關鍵詞,我們就先從文章的題目開始。
(觀察分析:“怎樣讀懂一篇課文呢?你們都會哪些方法?這個問題太籠統(tǒng)。對于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中年級孩子,恐怕這個問題太過抽象!
2、品味虎將
師:題目中的哪個詞最重要?(虎將)是怎樣判斷的?什么樣的人可稱為虎將?出示:虎將:特指英勇善戰(zhàn)的將士,也指在某些方面表現(xiàn)較為突出的人。由此可推測出把壁虎稱為虎將的原因是?(壁虎也英勇善戰(zhàn),壁虎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的本領。)壁虎的本領可不是吹的,一自然段有個詞說明了這一點,這個詞是——板書:名副其實。
3、品味名副其實
師:這個詞語的意思是?在課文中指?出示名副其實:名聲或名義和實際相符。
課文中指壁虎虎將的名聲實際相符。作者為什么會這么說呢?這就是我們這堂課要研究的重點。
(二)、提綱挈領,師生研讀。
為了和大家共同學好這篇課文,老師課前反復把這篇課文讀了很多遍,全文算上標點在內大約580字左右,但是在老師的腦海里僅只留下了49字的痕跡。
出示:
其貌不揚的虎將捕食蚊蠅快準狠勇斗蝎子發(fā)虎威胃大耐饑仍威風
飛檐走壁靠皮瓣(巧妙避敵勇斷尾)虎將也有清靜時
老師留了一個空,是考驗大家也像老師一樣,讀書后在腦海里留點痕跡,有信心接受挑戰(zhàn)嗎?我們先來看看老師為什么會留下這些痕跡?提示:老師也是抓住文中的關鍵詞來讀,才留下這些痕跡的。相信大家也能運用這種方法,留下自己讀書的痕跡來。
其貌不揚的虎將:(板書:其貌不揚)讀一自然段,你認為“其貌不揚”是通過哪些關鍵詞讀出來的?(一點也不惹人注意)
預設:身體扁平,長長的尾巴,暗灰色的外衣,一點也不惹人注意。師:利用自己積累的詞語來概括課文中的'意思是一種好方法。你認為“其貌不揚”還可以換成?(相貌平平)
(由詞入文,促使學生潛心讀書,比由文得詞更加簡單,容易理解。學會用自己積累的詞語來歸納總結課文中的描寫)
2、捕食蚊蠅快準狠
板書:快準狠
師:讀二自然段,找出相關詞句應正
預設:出其不意展現(xiàn)壁虎進攻時速度的快
百發(fā)百中展現(xiàn)壁虎進攻準確,從不失手。
伸長、躍起、張開、吐出、吞食等動詞再現(xiàn)了壁虎捕食勇猛的畫面。
師相機引導
師小結: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來學習,我們就能夠讀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來。
自己讀讀其他的段落,拿上筆,在你認為關鍵的詞語旁留下你讀書的痕跡。
交流,教師相機引導:
3、勇斗蝎子發(fā)虎威:
(1)圖片展示,簡介蝎子
(2)怎樣看出壁虎的勇猛?(面無懼色,毫不在乎,縱身一躍)
質疑:逃之夭夭作為一員虎將,逃之夭夭是否有損虎將的威風呢?
保存自己的生命才是第一位的。而且更為巧妙的是,過不了多久,它又會重新長出一條尾巴來。學到這里,你最想說點什么?(大自然造物之奇妙)
四、總結全文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作者介紹了壁虎的哪些特點,即弄清楚作者“寫了什么”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重點。為了突出重點,我們看到老師深入研究了文本,并且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便于學生記憶,老師還把壁虎的特點全部用七字詞語進行了歸納。除了“巧妙避敵勇斷尾”一處做了留白處理,讓學生自己在課文中尋找答案,其余都采取了教師直接呈現(xiàn)的形式。雖然這樣的設計看上去十分精致,但最大的問題卻是忽略了學生作為作為課堂主體地位的特點。課標要求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并且在學生閱讀、感悟的基礎上,要能夠把自己讀懂的地方表達出來。
飛檐走壁的虎將5
教學目標
1蹦苷確讀寫生字新詞。
2崩識量撾模學習運用抓住重點詞體會課文內容的方法,了解壁虎的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fā)學生愛科學的興趣。
3貝摩作者的寫作方法,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介紹的壁虎的有關知識,體會課文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1彼鴨壁虎的有關資料:如形體、生活習性等。
2北諢⒌慕萄彝肌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根據(jù)掛圖簡介壁虎,交流課前查閱的資料
1苯裉煳頤搶囪習一篇有關壁虎的常識性課文,請用一句話把你眼中的壁虎向大家介紹一下。
2鼻臚學們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在預習過程中搜集到的資料。
3焙茫我們今天進一步學習有關壁虎的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讀準字音
1弊遠量撾模畫出生字新詞。
2背檣讀課文,注意準確、流利。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弊遠磷暈潁嚎撾慕檣芰吮諢⒌哪男┨氐?可分螏讉部分?
2斃∽樘致郟交流,師巡視指導。
3迸紗表匯報學習結果。
四、自主學文,了解特點
你對課文的哪部分感興趣?可自由組成學習小組選擇其中一個部分展開學習,注意用上以前我們學過的學習方法。
1備聰把習方法:如“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抓重點詞句法”、“反復朗讀,讀悟結合法”等。
2弊匝⊙Х雜勺楹蝦獻餮習。
五、匯報交流,深入理解
1.從壁虎的外形,你體會到了什么?
2.從哪些地方你體會到了壁虎確實是名副其實的虎將?
(1)捕捉蚊子、蒼蠅、飛蛾。抓住描寫壁虎動作的詞,如“伸長”、“躍起”、“張開”、“吐出”等分析體會。
(2)捕食蝎子。抓住“面無懼色”、“毫不在乎”、“大發(fā)虎威”、“縱身一躍”等詞進行體會。
(3)用同樣的方法體會壁虎胃口很大、能飛檐走壁、巧妙避敵、喜歡清靜、機警的特點。
3.可借助多媒體教學,重點理解第六段。
(1)讀讀畫畫: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橫線勾出來。
(2)可借助媒體演示體會壁虎是怎樣“丟卒保帥”的。
(3)多種形式讀,體會壁虎的機靈可愛。
4.借助多媒體教學,體會壁虎冬眠的情景,說說哪些動物也像壁虎一樣冬眠。
5.總結交流、讀寫結合。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說說壁虎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留心觀察、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方法。
(3)讀寫結合:運用本課所學方法,觀察、描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板書設計
10 飛檐走壁的虎將 吞食蟲子
捕食蝎子 名副其實的虎將
胃口大
飛檐走壁
巧妙避敵 大自然的神奇
靜靜冬眠
飛檐走壁的虎將6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是四年級詞語教學的重點。實踐中發(fā)現(xiàn),學生在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的時候,仍然存在諸多的問題。如:語言表述不規(guī)范,意思不完整、不準確等。如何訓練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準確地理解詞語呢?現(xiàn)結合教學《飛檐走壁的虎將》這課的具體做法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鑒別本義、文中義,提煉方法。
聯(lián)系上下文對詞語的理解是建立在對本義理解的基礎之上,理解詞語的本義有很多方法,但最實際、最準確的方法是查閱字典、詞典等工具書。也就是說,詞語的本義是可以通過學生動手動腦,在預習課文時就能夠解決的。但是,將詞語放回到文中理解,語言的表述肯定會發(fā)生變化。其實,大凡語文教師都很明白這一點,欠缺的是更進一步去提煉易于學生接受、理解、操作的具體方法,對學生進行規(guī)范化的表達訓練。
案例重現(xiàn):
師:壁虎的本領可不是吹的,一自然段有個詞語說明了這一點。
生:名副其實。
師:這個詞語的意思是?(出示:名聲或名義和實際相符。)
師:文中指誰的什么名聲?
生:壁虎虎將的名聲。
師:那“名副其實”在這里是什么意思?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表達。
生:文中指壁虎虎將的名聲和實際相符合。(師出示)
師:讀讀本義和文中的意思,在語言的表達上有什么區(qū)別?
生:有區(qū)別。文中的意思表述更具體,有了具體所指的事物。
師:說得好。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為大家總結出來的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
出示:第一步:讀讀這個詞語所在的句子或段落,弄清楚詞語描寫的對象。第二步:自己提問思考,這個詞語描寫的對象怎們樣?干什么?怎樣干等。
看似簡單的教學片斷,為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指出了明確的方向,學生對本義,文中的意思語言表達有了清晰的'認識。注重過程的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有質的提高。
二、方法實踐,遷移運用,提升能力。
案例重現(xiàn):
師:剛才我們明確了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兩個步驟,現(xiàn)在請大家看到第二自然段中有這樣一個詞語——出其不意。
生齊讀2自然段
師:這個詞語描寫的對象是?生:壁虎。
師:壁虎出誰的不意?生:昆蟲……
師:趁昆蟲不注意干什么?生:發(fā)動突然襲擊。
師:連起來,用一句完整的話說說這個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生:文中指壁虎趁蒼蠅、蚊子等昆蟲不注意就發(fā)動突然襲擊。
師:這個詞中的其不是奇妙的奇,但是它的意思變化卻非常奇妙。這個詞中“其”是指代蒼蠅等昆蟲。一起來看這個句子。出示:八路軍出其不意地向日軍發(fā)動了突然襲擊。
師:這里的其指代什么?生:日軍
師:完整地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生:八路軍趁日軍沒有意料到就發(fā)動突然襲擊。
學生自主解釋“面無懼色,毫不在乎、不甘示弱”
俗話說:學了就用處處行,光學不用等于零。方法的優(yōu)劣要在實踐中去驗證,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飛檐走壁的虎將7
《飛檐走壁的虎將》是西師版語文四年級下策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一篇介紹壁虎的文章,由名字中的“虎”字引出“虎將”,并以此為基點介紹了壁虎的各種生活習性。本課的段落層次分明,語言生動!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那么怎樣才能引導學生分清層次,了解壁虎的特點,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呢?我的初步做法是“在教師的導中促進學生的學!
一、在導疑中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與疑從來就有須臾不可分離的關系質疑是思維的導火線,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是自主探究的源頭。讓學生在讀書過程中學會“問”,這是學會學習的重要方法。一個語文教師,如果在課堂教學中能恰到好處地設問置疑,那么就會激起學生求索的興奮,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使學生在思索中頓開茅塞。因此,設問置疑是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也是閱讀教學中促進思維訓練、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能力的有效辦法。在開課時,教師讓學生抓住“但它卻是位名副其實的虎將”抓住課文的中心詞“副其實的虎將” 提出有一定份量的問題,調動學生以有的知識積累進行質疑,“此時,你的頭腦中會有什么樣的疑問?”。從課文的中心詞入手,訓練了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質疑的方法“從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壁虎是一名虎將呢?虎在哪里?壁虎有什么特殊的本領?作者從哪些方面來寫的?有什么特點呢?”。這樣“導疑”打開了學生的思維,確定學習的目標,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課堂學習的內容是學生的自我需要,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就調動了。
二、在自學中導“法”。
葉圣陶說:“不拿現(xiàn)成的解決辦法來傳授給學生,而是要指導學生以最短的時間去找到這種辦法并利用這種辦法來找到別的辦法 ,解決別的問題!边@些話正好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標準》的“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掌握基本的語文的學習方法”!白x中質疑,讀中解疑”。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讀課文的主人,教師是學生讀書的向導。我們有必要教給他們一些簡單的讀書方法,逐步達到“自能讀書”的目的!讹w檐走壁的虎將》這篇課文段落層次清楚,三到七自然段的'結構相似,按“總——分”的結構來寫的。在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中,我們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圍繞“學生怎樣學”來設計“教師怎樣教”。
首先,在講讀中滲透學法,在教學第三自然時,讓學生圍繞“壁虎有什么特點?你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的?”這個問題去去讀課文,去討論,去做批注。在段的小結時引導學生回顧概括、歸納出“一讀二找三想四討論”的學習方法,使學習方法進一步得到鞏固和深化。領悟了這種學習方法為解決后面的問題奠定了基礎。
其次,在自讀中應用學法,進行學法遷移。學法是為了用法,教師應增強訓練意識,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訓練因素是學生能舉一反三,練就閱讀的熟練技巧。在學習第四到七自然段時,放手讓學生用以上學法去自讀課文,根據(jù)閱讀提示“勾畫出中心句,寫了壁虎的什么特點?從哪里體會到的?”在學習小組內先自學,然后進行交流。半扶半放,最后最后完全放手讓學生根據(jù)以上學習步驟自己學習,以期將這一學法內化為自己的能力。學生興致盎然地品讀課文,積極參與動口、動腦、動手,在不知不覺中去獲得學習的方法。教師在教學中落實了學法指導,真正達到了“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
三、在情境中進行導讀訓練。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依據(jù)教材本身提供的內容、情境因素運用一定的模擬手段,復現(xiàn)情境,把學生帶入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之中,通過體驗激發(fā)起學生情緒、情感,引發(fā)聯(lián)想和想象,邊讀書、邊想象、邊表演,從而使文中只可意會之情、無法展現(xiàn)之景、難以親臨主境、言猶未盡之意變得具體可感。教學《飛檐走壁的虎將》一文時,教師運用情境表演幫助學生理解“丟卒保帥”。教師先通過讓學生觀察課件;再讓學生做動作,這樣不但使學生理解了“丟卒保帥”字,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興趣盎然。
閱讀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心智過程。在整個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根據(jù)學生和閱讀的基本規(guī)律,精心設疑置問,以此加深對課文的整體理解,促使學生在這復雜的閱讀中受到相應的思維訓練,使學生逐步登上智力發(fā)展的高峰。
飛檐走壁的虎將8
教學時間: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根據(jù)掛圖簡介壁虎,交流課前查閱的資料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壁虎的常識性課文,請用一句話把你眼中的壁虎向大家介紹一下。
2.請同學們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在預習過程中搜集到的資料。
3.好,我們今天進一步學習有關壁虎的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讀準字音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2.抽生讀課文,注意準確、流利。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自讀自悟:課文介紹了壁虎的哪些特點?可分為幾個部分?
2.小組討論,交流,師巡視指導。
3.派代表匯報學習結果。
四、自主學文,了解特點
你對課文的哪部分感興趣?可自由組成學習小組選擇其中一個部分展開學習,注意用上以前我們學過的學習方法。
1.復習學習方法:如“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抓重點詞句法”、“反復朗讀,讀悟結合法”等。
2.自選學法自由組合合作學習。
五、匯報交流,深入理解
1.從壁虎的外形,你體會到了什么?
2.從哪些地方你體會到了壁虎確實是名副其實的虎將?
(1)捕捉蚊子、蒼蠅、飛蛾。抓住描寫壁虎動作的詞,如“伸長”、“躍起”、“張開”、“吐出”等分析體會。
(2)捕食蝎子。抓住“面無懼色”、“毫不在乎”、“大發(fā)虎威”、“縱身一躍”等詞進行體會。
(3)用同樣的方法體會壁虎胃口很大、能飛檐走壁、巧妙避敵、喜歡清靜、機警的特點。
3.可借助多媒體教學,重點理解第六段。
(1)讀讀畫畫: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橫線勾出來。
(2)可借助媒體演示體會壁虎是怎樣“丟卒保帥”的。
(3)多種形式讀,體會壁虎的.機靈可愛。
4.借助多媒體教學,體會壁虎冬眠的情景,說說哪些動物也像壁虎一樣冬眠。
5.總結交流、讀寫結合。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說說壁虎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留心觀察、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方法。
(3)讀寫結合:運用本課所學方法,觀察、描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板書設計
10 飛檐走壁的虎將 吞食蟲子
捕食蝎子 名副其實的虎將
胃口大
飛檐走壁
巧妙避敵 大自然的神奇
靜靜冬眠
飛檐走壁的虎將9
教學目標
1. 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壁虎的特點及生活習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好。
3. 揣摩作者的寫作方法,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一、以題激趣,整體感知
1. 板書課題,齊讀。
2. 讀完這個題目,你了解到什么?
3. 想知道這虎將是誰?它到底“虎”在哪兒?就讓我們一起來看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意
1. 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注意“蠅”、“蝎”、“縱”、“卒”的讀音。
2. 指名分段讀課文,注意讀準確、流利。
3. 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每段介紹了壁虎哪方面的知識?結合課后第一題用一個詞語概括。
4. 交流,板書。
三、細讀課文,了解特點
1. 齊讀第一段,用書上的一個詞概括一下它的樣子(虎將)。想象著它的樣子,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它的平凡樣兒。一個“但”字,讓事情發(fā)生轉折,這個看似平凡的動物卻有著撼人的虎勁。
2. 它的“虎”勁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請自讀課文,思考:運用學過的批注法在文中批注。
3. 請學生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一處,并相機讀那一段,品那一段。
(1)第二段哪些詞語最能反映它的虎氣?理解“出其不意”的意思,感受他的快與機靈。體會“吞食”“百發(fā)百中”,感受它捕蟲的厲害。
(2)第三段: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感受它的“虎威”,讀后注重評價,在評價中加深感受。
。3)第四段:這里作者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胃口之大。
(4)它還有哪些本領呢?用引讀的方式理解五、六段。相機完成課后第二題。
。5)壁虎也有靜的時候,請學生自讀后兩段,用自己的話介紹一下它的這兩項特點。全班讀這兩段。
參考資料
☆爬墻捕蟲話壁虎
壁虎在墻角捉蚊子,一條蛇咬住了它的尾巴,它掙斷尾巴逃走后,到處借尾巴沒有借到,可是它自己卻長出了一條新尾巴。壁虎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
壁虎的身體可分為頭、頸、尾、四肢、軀干5部分,全身長著鱗片。壁虎有頸,所以頭能夠轉動,比蛙靈活。它有比蛙強壯的四肢,依靠四肢、腹部、尾部的彎曲擺動,貼地爬行。它的腳趾粗大,趾下的皮膚形成許多橫褶,起吸盤作用,因此能在墻壁上爬行而不掉下來。它的身上長著鱗片,可以減少水分蒸發(fā)。壁虎的.這些外形特征,能使它在干燥的環(huán)境中生活。
壁虎有捕捉蟲子的本領。晚上,壁虎爬在墻壁上,靜靜地一動也不動,像貼著的一塊水泥。落在墻上的飛蟲在身旁來回爬著,它卻裝著沒有看見似的,等聚集在身邊的蚊子等飛蟲多起來,有的竟自己送到它的嘴邊時,它才用極快的動作把脖子一伸,把它們吃掉,然后又極快地縮回去。有時候壁虎的頭靈活地轉動著,朝四處看。它看見較大的飛蟲落在墻上,就用最快的速度爬過去,在距離飛蟲尺把遠的地方忽然停下來,然后慢慢地向前爬,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它在移動。過了好久,壁虎才爬到飛蟲跟前,猛地一躥,把飛蟲吞吃掉,接著又朝另一條飛蟲爬去。由于壁虎吃蚊子、蒼蠅、飛蛾等害蟲,我們應該保護它。
當壁虎的尾巴被敵害捉住時,它能夠立刻折斷。折斷的尾巴還能擺動一段時間,壁虎以此分散敵害的注意而乘機逃走。壁虎斷尾后,能再長出來。
壁虎在墻壁和櫥柜背后以及其他隱蔽的地方產卵,每次產卵3~4粒,卵的外面有卵殼。它的身體外面覆蓋著鱗片,用肚皮貼地爬行,屬爬行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