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的讀后感
這是一個與成長有關(guān)的童話。
人永遠拒絕不了長大。當(dāng)你不是一個孩子時,你就會失去了你的想象力,你的身軀會變得日益沉重,一些美好單純的東西會漸漸被忘卻,只剩下世俗的紛擾。
永遠不要長大,這是一個孩子童話般的夢想。每一個孩提時擁抱過童話的人心底都曾存在過一個彼得潘,可是他最終會在你成長的過程中從你的心中淡去,小說體現(xiàn)了成長的無奈和一種人生的必然。
“這是最好的結(jié)局吧,就象溫蒂自己認(rèn)為的。畢竟,作者還是留下了新的希望,溫蒂的孩子們繼續(xù)跟著彼得潘飛到永無鄉(xiāng)去,盡管一個個孩子總要長大,孩子的夢想?yún)s世世代代,傳承不息。
也好吧。早已長大的我們也只能這樣相信。雖然還是忍不住有些惆悵!
——————
“邪-惡的海盜船長胡克對他說,你可愛的溫蒂最終還是會離開你,他從天空墜落,無力抵抗,此時他的心中充滿憂傷。彼得潘的形象仿佛是代表了人們心中的理想想法:如果可以的話,永遠都不要長大。因為成人的世界有太多紛擾,意味著要失去換來成長!
——
我個人認(rèn)為胡克船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現(xiàn)實社會,他有著殘酷而現(xiàn)實的靈魂。而這些和彼得潘所認(rèn)為的一切都是矛盾的,所以他才會想要去對抗他。所以無論是胡克船長還是文中的'任何一處,無不在描述著童年的美好,還有成長和現(xiàn)實的沖突。這種沖突我們無法去避免,只能無奈地去接受,所以我們還能感受到書中那種快樂里淡淡的惆悵。
————
說胡克的真實身份并不是說他在小說外現(xiàn)實中的身份,而是他在小說中的真實身份?赡茉谒蔀楹1I前,他是一所有著所謂良好風(fēng)氣,并且極其著名的學(xué)校的學(xué)生。作者通過描寫胡克的行為,來突出在他少年時所受的教育風(fēng)氣。作者把這種風(fēng)氣以胡克船長這樣反面的人物表現(xiàn)出來,確實有否定作者當(dāng)時所在年代教育形式的意思。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學(xué)校,社會,這些都是成長的一部分,胡克船長也曾是一個天真的孩子,但是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他被現(xiàn)實(如學(xué)校,社會)逐漸改造成了一個這樣的人,可以說,這也是從側(cè)面突出了成長的悲哀。所以,無論是作者怎樣寫,他還是離不開他想要表達的主題的,一切都是關(guān)于成長。本書是英國著名作家詹姆斯·巴里的成名作,主要敘述了溫迪和彼得·潘等幾個小孩在夢幻島的奇遇,故事創(chuàng)造了一個讓孩子們十分憧憬的童話世界——永無島,島上無憂無慮的仙女、美人魚、丟失的孩子們以及那個用蘑菇當(dāng)煙囪的“地下之家”,對孩子們來說,都是一種最純樸、最天然的境界,而主角彼得·潘那種“永遠不想長大”的思想與行為更是淋漓盡致地呼出了孩子們的心聲。
彼得·潘來自孩子們想象中的國度“永無國”,他具有所有小男孩共有的心思和特點:害怕上學(xué),拒絕長大,熱衷冒險,行俠仗義,純潔無邪,勇敢無畏。一天夜里他飛進達林家三個孩子的臥室,把溫迪、約翰和邁克爾帶到了“永無國”!坝罒o國”里居住著孩子們心目中所有有趣的、刺激的、神秘的人物:印第安人、海盜、美人魚、鱷魚……彼得·潘和兇狠狡詐的海盜頭子胡克船長是勢不兩立的死對頭。孩子們在這里過著無憂無慮而又冒險刺激的生活。一天,孩子們被胡克船長抓走了,他要讓他們走跳板淹死……
回到家中的孩子們漸漸長大了,所有發(fā)生過的這一切都逐漸被淡忘了,他們甚至不再相信這些都是真的。不過這一切并沒有結(jié)束。許多年以后,溫迪也成為了一個母親,一個春天的夜晚,那個長著一口乳牙的小男孩又飛回來了……
《彼得·潘》原為一部童話劇,1904年在倫敦首演。一百年以來,《彼得·潘》在各國舞臺上反復(fù)上演,多次被拍為電影,并被譯成各種文字。
“彼得·潘”——這個不肯長大的男孩,已經(jīng)成為西方世界無人不知的人物,象征著永恒的童年和永無止境的探險精神。
【彼得潘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彼得潘讀后感08-11
《彼得·潘》讀后感04-16
《彼得潘》讀后感08-24
《彼得·潘》讀后感08-12
彼得潘讀后感09-20
《彼得潘》讀后感01-28
彼得潘的讀后感10-13
家長彼得潘讀后感03-20
彼得潘的優(yōu)秀讀后感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