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元節(jié)有什么禁忌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中元節(jié)有什么禁忌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知道中元節(jié)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元節(jié)有什么禁忌,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元節(jié)忌諱什么
1、直呼姓名。晚上不要穿戴繡有自己姓名的衣物,以免元神被附身,另外最好避免連名帶姓的直呼別人名字,否則一旦給好兄弟聽到后,會趁機取走他的三魂六魄,同時若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時,也千萬不要立刻回頭或回應。
2、別拍肩膀。從靈學的角度來說,人的身上有三把火,分別在頭及兩個肩膀上,所以鬼月的時候最好不要隨便拍別人的頭及肩,以免熄掉他身上的火,讓好兄弟有機可乘。
3、不可吹口哨。經過墳地時,口中要不斷默念“對不起,打擾了!”并保持肅穆不可吹口哨,以表示對好兄弟的尊重。
4、不可去危險水域戲水,傳說中“水鬼”會找人當替死鬼,以便投胎。
5、不可偷吃祭拜的祭品,與鬼爭食,恐遭來厄運。
6、床頭不掛風鈴,因風鈴會招陰;也不玩碟仙。住家門口前別種容易卡陰的榕樹,另外屋子內也別亂掛風鈴,不玩碟仙、不上陰廟,這樣可以減少陰靈上身的可能。
7、夜晚少去荒郊野外或偏僻的地方,八字輕的人怕會撞見好兄弟。
8、地上的零錢及紅包袋,不要亂隨便撿起來;不要隨便撿起路邊的錢,因為這些錢可能是好兄弟們的,要不然這些就是冥婚招親用的。
9、路經喪事場所,嘴里及心里不可有不敬的念頭或言語。
各地中元節(jié)吃什么
1、東莞有吃瀨粉的習俗,而且?guī)缀踉谡麄東莞都通用。當然,不同片區(qū),吃瀨粉的方法還是有所不同的。像常平,他們喜歡用山地熬湯,隨之黑黝的湯底便是當地瀨粉的最大特色。而在莞城,盂蘭節(jié)這天吃瀨粉倒沒什么特別,特別的是過去的老莞城有很多人懂得唱木魚歌(部分鎮(zhèn)區(qū)也有此風俗),試想在這個不屬于陽間的日子,街頭巷尾傳出似有似無而且抑揚頓挫的木魚歌,確實給這個詭異的節(jié)日又增添一絲神秘。
2、河北省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并持麻谷至田梗,稱為“薦新”。廣平縣中元節(jié)以時鮮食物祭拜祖先,并準備果蔬、蒸羊送給外孫,稱為“送羊”。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面羊贈送女兒。山西民間有中元節(jié),百姓蒸面羊,既祭且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jié)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面作羊形來代替。
3、江蘇省是要吃扁食的。江蘇省吳縣居民中元節(jié)以錫箔折錠,沿路焚化,謂之“結鬼緣”。儀徵縣各地尚流行一種紙鬼,內藏碗燈,有賭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興縣中元節(jié)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煙花,一艘載佛婆念佛,一艘燒錫箔紙錠,一艘放河燈。東縣鄉(xiāng)民於此日吃扁食,是一種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燈時,在船尾點綴紅紅綠綠的紙燈,稱為“度”。
中元節(jié)的由來
1、民間普遍流傳目蓮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蓮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饑苦太甚。目蓮無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為說盂蘭盆經,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敝袊鴱牧捍_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節(jié)。不過后來除設齋供僧外,還增加了拜懺、放焰口等活動。
2、有關中元節(jié)的傳說很多,最主要的有—閻羅王於每年農歷七月初一,打開鬼門關,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的供祭。七月的最后一天,重關鬼門之前,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所以七月又稱鬼月。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兑捉洝罚骸胺磸推涞溃呷諄韽,天行也!逼呤顷枖、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后,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huán)之理!捌摺币矌е衩氐纳,如天上有“七星”(七星高照)、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樂有“七音”、詩歌有“七律”、人體有“七竅”等等!捌摺币彩侨说纳芷冢邭q始受教育,十四歲進入青春期,二十一歲身體完全成熟……。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復生之局!捌咴率莻吉祥月、孝親月,而十四日(二七)是“七”數的周期數。古人選擇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
這個節(jié)日源于早期的“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七月半”的誕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于農事的豐收,常寄托于神靈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嘗這些勞動的果實,并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jié),而被稱為“中元節(jié)”,則是源于東漢后道教的說法。道教有“三元說”,“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來。佛教則稱七月半為“盂蘭盆節(jié)”。在統(tǒng)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jié)開始興盛,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jié)名,節(jié)期設在七月十五,并相沿迄今。
內涵融合
七月半祭祖習俗古已有之,原本是民間的祭祖節(jié),而非“鬼節(jié)”,七月半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一般不會將祭祀祖先的節(jié)日稱為“鬼節(jié)”(“鬼節(jié)”是后來的說法,料想是從道教中元普渡開鬼門關的思想演變而來)。七月半祭祖節(jié)被稱為“中元節(jié)”,則是源于東漢后(大約北魏時期)道教的說法。道教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大帝”,他們是天帝派駐人間的代表,分別在“三元日”為天帝檢校人間功罪以定賞罰:“天官為正月十五上元賜福,地官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則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钡毓偎転榈馗,所檢的重點自然是諸路鬼眾了。將中元與上元、下元合稱“三元”。據說中元之日,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沒主的就游蕩人間,徘徊在各處找東西吃,因此又稱鬼節(jié),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點荷燈為亡魂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道士建醮祈禱,內容是為亡魂的靈魂超度。
農歷七月報恩月,在佛教里則有禪七、凈七,乃至以七七四十九表示無限的意思——“七”是一個變化無窮、蘊涵無盡的數字。依照佛教的說法,農歷七月十五這天,是僧徒功德圓滿的日子,佛弟子在當天,舉行“盂蘭盆法會”。據《大藏經》的記載,盂蘭盆是梵語,“盂蘭”意思是“倒懸”;“盆”的意思是“救器”。“盂蘭盆”的意思是用來救倒懸痛苦的器物,衍生出來的意思是: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yǎng)佛陀和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眾生。這種儀式最早是從目連救母的法會開始流行。道教中元節(jié)源出《大獻經》,佛教盂蘭盆會源出《佛說盂蘭盆經》。唐代僧人曾揭發(fā)道士劉無待仿擬佛教盂蘭盆會偽造《大獻經》。近現代學者普遍都同意這個說法。
古人自古以來就很重視祭祀,這節(jié)日源于民間世俗、道教、佛教三種文化,其祭祀文化流傳已久,影響地域廣泛!捌摺,在中國的數字當中,是一個奇數:七巧、七星、七彩、七律;《易經》:“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逼呤顷枖、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后,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huán)之理。然而,長久以來,中國的一些地方認為七月是鬼月,是不吉祥的月份,料想是從道教中元普渡開鬼門關的思想演變而來。因為以訛傳訛,于是有一些地方把七月認為是一個“諸事不宜”的月份,例如七月不可出門、不可開刀、不可結婚、不可購屋、不可搬家等等。其實,七月是個吉祥的月份。
《易經》:“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痹凇兑捉洝分,“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后,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huán)之理。民間選擇在七月十四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道教的中元節(jié)與佛教的盂蘭盆節(jié)節(jié)期定在七月十五。在一定意義上,七月半祭祖節(jié)歸屬民間世俗,中元節(jié)歸屬道教,盂蘭盆節(jié)歸屬佛教。在民間世俗里,“七月半”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tǒng)節(jié)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不忘根本。在佛教里,七月又稱“歡喜月”、“佛歡喜日”、“吉祥月”,“報恩月”。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jié)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著重于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后期的“七月半”習俗,可以說是世俗、道教與佛教的融合。
三俗合一
一般認為,中元節(jié)也即為“盂蘭盆節(jié)”;其實這種認識存在很大的誤解。正確來講,七月十四祭祖節(jié)、中元節(jié)與盂蘭盆節(jié),是分屬于民間俗信、道教與佛教的說法,三者呈并列關系,而非一個節(jié)日的三個不同名稱。自道教興起后,“三元說”的“中元”二字,在唐中后期正式被固定為節(jié)名,并將節(jié)期設在七月十五。這個節(jié)日是三俗合一的節(jié)日。道教的齋月齋日是古靈寶經最早受佛教齋月齋日的影響創(chuàng)造的。在中國,月十五除了傳說西漢時創(chuàng)立的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之外,并不是一個重要日子。每個月十五都重要,是佛教傳入中國后才有的現象。
“中元節(jié)”形成之前,七月十五早已被佛教征用。佛教中的七月,原為一個佛的歡喜月,而非“鬼節(jié)”。但為何七月的盂蘭盆節(jié)成為“鬼節(jié)”呢?盂蘭盆,是梵文Ulambana的音譯,原意為“救倒懸”,即解救在地獄受苦的鬼魂。佛經《盂蘭盆經》在西晉時期翻譯傳入中國,經中有“目連救母”的故事,與當時仍然存有的孝道觀念暗合,后被推崇“三教同源說”的南朝的梁武帝蕭衍提倡,將其定為一個民俗節(jié)日,當時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只是到了宋代才發(fā)生了變化,發(fā)展為薦亡度鬼。不知是巧合,還是道教附會佛教的盂蘭盆節(jié),中元節(jié)與盂蘭盆節(jié)都設定在七月十五這一天。以至于后世以為,這兩個是一個節(jié)日的兩個名稱。同時也由于其意義和習俗早已難以分清,兩個節(jié)日的習俗開始混用。從儀式和日期兩個方面仔細考察,會發(fā)現道教中元節(jié)一方面的確仿效佛教盂蘭盆會,另一方面與道教本身的信仰或教制也不無關系。道教中元節(jié)其實是糅合佛、道二教因素而創(chuàng)造的宗教節(jié)日,它是中古時代佛道融合的典型例證。道教中元節(jié)的玄都大獻儀式就是《太上洞玄靈寶業(yè)報因緣經》卷七“功德品”所列舉的第八種功德——供養(yǎng)儀式!洞螳I經》借鑒了《佛說盂蘭盆經》供養(yǎng)僧人可以度亡的做法和觀念,將佛教盂蘭盆供養(yǎng)儀式改編為道教玄都大獻。
【中元節(jié)有什么禁忌】相關文章:
中元節(jié)有什么禁忌11-24
關于中元節(jié)有什么禁忌10-19
中元節(jié)為什么叫鬼節(jié)?有什么禁忌?02-11
中元節(jié)禁忌什么11-23
中元節(jié)禁忌有哪些02-06
中元節(jié)的禁忌有哪些02-07
中元節(jié)有哪些禁忌08-11
中元節(jié)禁忌有哪些11-24
中元節(jié)的禁忌是什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