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簡單賞析
虞美人,詞牌名,又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如下為虞美人簡單賞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虞美人簡單賞析
此詞大約作于李煜歸宋后的第三年。詞中流露了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據(jù)說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絕命詞了。
全詞以問起,以答結(jié);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凄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diào)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jié)構(gòu),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
誠然,李煜的故國之思也許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離不開“雕欄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宮闈秘事。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作,在藝術上確有獨到之處: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卻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卻;小樓“東風”帶來春天的信息,卻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嘆,因為它們都勾發(fā)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棖觸,跌襯出他的囚居異邦之愁,用以描寫由珠圍翠繞,烹金饌玉的江南國主一變而為長歌當哭的階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結(jié)句“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顯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無窮無盡。同它相比,劉禹錫的《竹枝調(diào)》“水流無限似儂愁”,稍嫌直率,而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又說得過盡,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篇二:虞美人簡單賞析
這首《虞美人》 ,又是表面明白如話、實則潛流滾滾的一篇。
只從字面來看,讀得出是相思,是懷舊,是一段歡樂、一片深情!@是一種很高妙的技術,字面意思已經(jīng)把想表達的內(nèi)容表達出來了,但如果讀者明了那些語句的出處,讀出來的內(nèi)容便會遞進一層。
這種手法,比如辛棄疾的“且將萬字平戎冊,換得東家種樹書”,這是慨嘆英雄無用武之地,空有滿腔抱負、滿腹經(jīng)綸,卻處處受到掣肘,無奈加上憤懣,便把“平戎冊”去換了“種樹書”!@么理解是一點問題沒有的,但是,如果知道“種樹書”還有一個出處,對這句詞的意思也許還能領悟得更多一些。
秦始皇焚書坑儒,天下的書只允許留下很少的幾類,其中就有占卜書和種樹書。所以,種樹書就變成了一個文化符號,含有某種特定的符號意象,明白這個意象之后,便更能體會到辛棄疾所在的時局是多么的壓抑、逼仄。
容若這首詞便充分體現(xiàn)著這種技巧。這倒不一定是他有意為之的,因為,作為一個滿腹詩書的人,前人的種種成句、典故、意象,早已經(jīng)讀得爛熟,成為了自己語言的一部分,運用起來就如同我們普通人運用母語一樣,達到了不假思索的程度。讀書越多的人,往往這種現(xiàn)象就越明顯。
篇三:虞美人簡單賞析
作者李煜首先從眼前景“春花秋月”寫起,這并無新奇之感,但“何時了”不免突兀,有誰不愛眼前的.美景吶!李煜此時非常討厭目中所見的春景,“春花秋月”沒變,但觀景之人的身份和心情已經(jīng)天壤之別了。身在宋朝的’囚牢”里,李煜百感交集,痛不欲生,睜開眼就是屈辱的一天,連死的權(quán)利都被剝奪,這是何等的絕望,內(nèi)心得多么悲苦呀!做帝王時沒有好好地思考人生,現(xiàn)在有的是時間了。此時他又在想些什么:焚香作詩,與妃嬉戲,潑墨丹青,抑或輕歌曼舞。總之,這其中有回憶,有欣喜,有悵惘,有悔恨。如果當時自己不那么沉溺聲色、文學,多多關注黎民蒼生,也許是另外一番景象吧。罷罷罷,一切都讓它隨風而逝吧!所以,作者只用了“知多少”三個字就把無窮的想象空間給包容了,真是“說出來的話比不上不說出來的話”。昨夜東風再次襲來,李煜的心又被刀子狠狠地劃了一下,這又將是生不如死的一年,痛苦難熬的一年。李煜身處北宋都城汴梁的小樓里,感受著來自故國吹來的東風,心中怎能不愧對家鄉(xiāng)父老,往事歷歷在,不堪回首中。
【虞美人簡單賞析】相關文章:
對虞美人的賞析02-14
《虞美人》詞賞析06-23
蘇軾《虞美人》賞析02-03
虞美人李煜的賞析02-17
虞美人賞析推薦06-20
李煜的《虞美人》賞析02-17
虞美人的原文及賞析02-17
李煜虞美人的賞析06-20
李煜虞美人賞析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