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拾遺昕裴秀才迪見過秋夜對雨的賞析
古詩《黎拾遺昕裴秀才迪見過秋夜對雨之作》
年代:唐
作者:王維
促織鳴已急,輕衣行向重。寒燈坐高館,秋雨聞疏鐘。
白法調(diào)狂象,玄言問老龍。何人顧蓬徑,空愧求羊蹤。
秦始皇死時僅五十歲,他在秦王位共二十五年,稱皇帝十二年,總共三十七年。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被稱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東巡途中。或許秦始皇注定是一名歷史上的爭議頗多的人物,他的死如他的身世以及此雄才大略,同樣引起了后人的爭議。目前史學(xué)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說死于疾病,一說死于非命。
持第一種觀點的人認(rèn)為,關(guān)于秦始皇之死,《史記》記述很多,分別見于《秦始皇本紀(jì)》、《李斯列傳》、《蒙恬列傳》等處,死因已明,無可置疑。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東巡時遭人行刺,身后的一輛副車被刺客用重錘砸得粉碎。隨后,又發(fā)現(xiàn)了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隕石和出言“今年祖龍死”的“仙人”。秦始皇很迷信,這些現(xiàn)象使他感到恐懼不安。為了消災(zāi)避難,尋找長生不老藥,秦始皇聽從了一名相卜者的建議,準(zhǔn)備第五次巡游。然而由于一路勞頓,秦始皇到平原津(今山東平原附近)就病倒了。趙高奉命寫遺書,給受命監(jiān)軍河套的秦始皇長子扶蘇:“與喪命咸陽而葬!毙胚未發(fā)出,秦始皇就死在沙丘行宮(今河北廣宗附近)。
據(jù)《史記》記載,秦始皇自幼有疾,所以體質(zhì)較弱。他為人又剛愎自用,事無巨細(xì)都要親自裁決;每日批閱文書一百二十斤,工作極度勞累;加以巡游中七月高溫,以上諸因素并發(fā),促使他在途中病發(fā)身亡。至于他死于何病,有人認(rèn)為他死于癲癇。癲癇發(fā)作一般分四個時期:起初頭暈、胃部不適,繼爾突然意識喪失,隔肌痙攣,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呼吸暫停,然后全身肌肉抽動、口吐白沫,最后數(shù)十分鐘才能清醒。郭沫若根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jì)》記載“秦王為人蜂準(zhǔn),長目,鷙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推測秦始皇幼時患有軟骨癥,時;贾夤苎,所以他長大后胸部和鷙鳥一樣,聲音似豺狼,后來由于政務(wù)繁重,引發(fā)腦膜炎和癲癇等病癥。后來秦始皇渡黃河,癲癰病發(fā)作,后腦殼撞在青銅冰鑒上,加重了腦膜炎的病情,人處于昏迷狀態(tài);當(dāng)車趕到沙丘后第二天,趙高、李斯發(fā)覺秦始皇已死去多時。
持第二種觀點的人從幾篇有關(guān)秦始皇死亡情況的史書推敲,發(fā)現(xiàn)了可疑之處。趙高是一名宦官。他的'父母都是秦國的罪人,他的父親受秦宮刑,母親是一名官奴婢。趙母在秦宮中生下趙高兄弟幾人,都是生而為奴。后來秦始皇聽說趙高身強(qiáng)力壯,懂點“獄法”,提拔他為中車府令。趙高在秦始皇病重和死后的種種表現(xiàn),使人不得不懷疑秦始皇的死與趙高有關(guān)。這次出游隨從人員主要有趙高、李斯、胡亥等人,上卿蒙毅也在隨行之列。蒙毅是蒙恬的親弟弟,扶蘇的親信,可是當(dāng)秦始皇在途中病重時,蒙毅被遣返回邊關(guān)。從突然的人事變動來看,這似乎是趙高等人的計謀。因為蒙恬領(lǐng)兵30萬隨公子扶蘇駐防上郡,從秦始皇的身邊遣走蒙毅,也就是去掉了扶蘇的耳目;加之趙高曾被蒙毅治罪而判死刑,后后因秦始皇赦免,趙高才恢復(fù)官爵,趙高從此對蒙毅恨之入骨,發(fā)誓要滅掉蒙氏一族。趙高在秦始皇遣病重時遣走蒙毅,也為自己后來計謀的實施清掉了一塊絆腳石。
【黎拾遺昕裴秀才迪見過秋夜對雨的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原文及賞析09-24
裴迪南門秋夜對月 /原文及賞析08-26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賞析06-28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作品賞析04-05
文言文《山中與裴秀才迪書》賞析01-28
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賞析09-22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閱讀的賞析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