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樹有多少棵》課堂實錄與賞析
編者按:
北師大教材為準備暑期(上冊)教材培訓,需要幾節(jié)案例。6月15日,在青年教師連續(xù)作了二節(jié)《可能性》的試課以后,老師們普遍感受第五冊教材內容太樸實、平淡、傳統(tǒng),無創(chuàng)新點,學生興趣不高。對青年教師怎樣來引領呢?劉校長決定以身試教,上了一節(jié)“兩位數(shù)(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小樹有多少棵》(這是老師們選后剩下的內容,三年級上學期第一課時,因為提前試驗,只能用二年級的學生試教三年級上冊的內容)。
同學們的乘法口訣掌握的怎么樣呢?現(xiàn)在來考考大家。我說上句你們答下句:四八(生答:三十二),七八(五十六)、六九……
不錯。好,上課。
生:老師好。
同學們好,請坐下。
【聽說校長要到班上課,學生自然心存期待,精神飽滿。加之已不是第一次在本班上課,所以不必過多的營造氣氛便直入主題了!
這是六年級的大姐姐為我們畫的三捆小樹。(邊說邊將圖片掛在黑板上)
生:老師,這不像小樹?(有一個學生發(fā)言)
是呀!我也覺得不是很像小樹。不過,我們把它當作小樹就可以了。
【對于一些干擾信息,劉老師立刻做出了必要的反映,避免了對學生注意力和思維的負面影響!
每捆20棵。(板書20棵)你們想到了什么?
生:一共有60棵。
生:有三捆小樹,每捆20棵,一共有60棵。
同意嗎?
生:同意。
都說有60棵,但是60是怎樣算出來的呢?請同學們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寫得快的同學我們請他寫到黑板上。
一分多鐘后,陸續(xù)有幾個孩子上臺寫了自己的算法:3×20=60,20+20+20=60,4×5+4×5+4×5=60,2×3×10=60。
現(xiàn)在請這幾位同學說說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學請認真聽,同意的就點點頭,不同意的話可以向他們提問。你們誰先來?
生:(有一個孩子主動出來站在講臺前)我是用3×20就等于60。
有要提問的嗎?(學生沒有反映,顯然對劉老師這種暢所欲言的方式還不太適應,一雙雙迷茫的眼神回望著老師。于是老師不得不讓發(fā)言的孩子再敘述一遍,這時,有三五個孩子舉手了。)
生:你沒有講出3表示什么,20表示什么。
生:3表示有3捆,20表示每捆有20棵。3捆有多少棵是3個20。3×20不好算,就先算3×2。因為3×2=6,所以……(比較長的停頓)3×20后面要加一個0,就等于60。(邊講邊用手指示)
剛才他用了一個“因為……所以……”來說明,有誰聽明白了?(有好多的孩子舉手)好,你來復述一遍吧。
【借用孩子的.語言巧妙地將關鍵點加以強化,而不是靠教師的簡單說教來重復。既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又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啟發(fā)。他們直接或間接地得到一種信任感,這種感受將迅速慫恿他們主動地思考問題,挑戰(zhàn)可能的一切……】
。▌偛诺男∧泻⒂謴褪隽艘槐椋蠋熛鄼C板書“2×3=6”。其他同學沒有異議,于是第二個學生講解。)
生:(用手指著20+20+20=60)因為每捆20棵,有3捆就是20加20加20等于60棵。
生:你是對的,但是這樣太麻煩了。(剛說完一個孩子就馬上主動站起來發(fā)言)
生:這和前面的差不多,一個是乘法,一個是加法,乘法的還要
簡便一些。如果有10捆小樹你就用10個20加起來嗎?(其他同學也紛紛表示贊同)
(老師俯下身對著講解的孩子)你應該說什么?(那孩子立刻顯得尷尬、局促起來,不知如何是好。)
【《小樹有多少棵》課堂實錄與賞析】相關文章:
小樹有多少棵三年級上冊教案11-09
棵棵小樹暖人心作文12-31
一棵小樹02-08
《我是一棵小樹》08-04
一棵小樹的作文11-13
一棵小樹作文03-30
兩棵小樹的作文08-08
兩棵小樹作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