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寇準《書河上亭壁》原文、翻譯及賞析
《書河上亭壁》北宋詩人寇準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題寫在黃河邊一座亭子的壁上,以描寫秋天的景色為主。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寇準《書河上亭壁》原文、翻譯及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作品原文
岸闊檣稀波渺茫,
獨憑危檻思何長。
蕭蕭遠樹疏林外,
一半秋山帶夕陽。
詞句注釋
、龠@是四首(春、夏、秋、冬)組詩中的第三首。詩前有序,說明此詩是作者被貶謫時寫的。
、诤,黃河。
、蹜{,靠。危,高。
、苁捠挘L聲。
⑤危檻:高高的欄桿。
白話譯文
寬闊的黃河,只有不多幾條船在航行,眼前是波浪滾滾,一派渺茫。我獨自登上河邊的亭子,斜靠著欄桿,愁緒像河水,源源不斷。那河邊、遠處,蕭瑟秋風中,有片稀疏的樹林,林后是聳立的高山,一半沐浴著西斜的陽光。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寇準三十七八歲時,前有小序,說在咸平元年(998年)鎮(zhèn)河陽,“予頃從穰下,移蒞河陽;洎出中書,復領分陜。惟茲二鎮(zhèn),俯接洛陽,皆山河襟帶之地也。每憑高極望,思以詩句狀其景物,久而方成四絕句,書于河上亭壁!罢f明此詩是作者被貶謫時寫的。這是四首(春、夏、秋、冬)組詩中的第三首。
作品鑒賞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絕句,題寫在黃河邊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天的景色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
第一句從三個方面來描寫黃河上的景象,一是“闊”,王灣的“潮平兩岸闊”,被詩人濃縮為“岸闊”,江水浩渺,放眼望去,黃河恢宏闊大;二是“渺茫”,因為河闊,一眼望不到邊,加上太陽快要下山,自然是“煙波微茫信難求”,看不到對岸;三是“檣稀”,河上沒有幾條船,雖然看不見“百舸爭流”的熱鬧場面,卻使人覺得河似乎更闊了,煙波似乎更渺茫了,河上的煙波又能給人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
第二句的“思”字就回答了前面提出的問題,獨自靠在亭邊的欄桿上,詩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也許想到了“耐可乘流直到天”,也許想到“欲渡黃河冰塞川”,也許想到“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瀉入胸懷間”……性格剛毅的詩人此時也許蕩上了一絲憂愁,但面對著“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黃河,豈能“恨到歸時方始休”呢?
第四句是這首詩最棒的一句,富有意境,它一下就讓人聯(lián)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來。這一半沐著柔和斜陽的秋山,雖然沒有“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艷麗,卻給人以安閑、親切,也讓人陶醉。至于那一半見不到陽光的秋山,詩人卻不愿意提起,而心中那一份悵惘,在這壯麗的黃河落日圖前又算得了什么?到此戛然而止,還有多少余味,就讓讀者自己去品嘗。
作者簡介
寇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縣,改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歷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后兩度入相,一任樞密使,出為使相。乾興元年(1022年)數(shù)被貶謫,終雷州司戶參軍,天圣元年(1023)九月,病逝于雷州?軠噬圃娔芪,七絕尤有韻味,有《寇忠愍詩集》三卷傳世。與白居易、張仁愿并稱”渭南三賢”。
古詩簡介
《書河上亭壁》北宋詩人寇準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題寫在黃河邊一座亭子的壁上,以描寫秋天的景色為主。詩前兩句寫黃河,及因黃河勾起的無邊的愁思。詩人用的線條很粗,著眼于大景。三、四句寫遠處,說蕭瑟秋風中,依稀可見一片凋落的樹林,林后的山脈,一半浸沉在夕陽照射中。詩構出一個令人愁怨的氣氛,描寫出令人愁怨的場景,隱括詩人的心情,顯得含蓄深致。自然之景與人的感慨緊緊結合,詩境詩意都得到了全面地發(fā)揮。
詩詞特色
《書河上亭壁》寫于真宗咸平元年(998)五月,寇準在被遷為尚書工部侍郎后又出知河陽軍之時。詩前原有序,序云:“予頃從穰下移蒞河陽,洎出中書,復領分陜。惟茲二鎮(zhèn)俯接洛都,皆山河襟帶之地也。每憑高極望,思以詩句狀其景物,久而方成四絕句,書于河上亭壁!
穰下即鄧州,今河南鄧縣。太宗至道二年閏七月,寇準知此州。河陽即河陽軍,今河南孟縣、孟津、夾灘及沁陽縣一帶。真宗咸平元年(998)五月,寇準在被遷為尚書工部侍郎后又出知河陽軍!胺株儭奔词恰胺株兌巍钡囊馑迹豆騻鳎[公五年》:“自陜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陜而西者,召公主之。”后來“分陜”就成了出任地方官的代名詞。陜州、河陽、均瀕臨黃河,附近又有嵩山、茅山從東西兩側下控西都洛陽,形勢險要?軠食鲋獌傻,經常登臨觀覽,指顧吟詠,積久而成四首七絕,分別吟詠春、夏、秋、冬四時之景,并書于黃河邊一個亭子的墻壁上。這是其中的第三首,吟詠黃河秋景。
這首詩以寫景為主,全詩四句,有三句皆是景物描寫,其構圖上最大的特點是畫面宏大,線條壯闊,色彩斑爛。首句“峰闊檣稀波渺!彪m著眼于遠山、帆船、河水,但對這些物體并不作工筆細描,而是用“闊”、“稀”、“渺!睜钇淇占挪┐。這種畫面對欣賞者來說,可以產生兩種效果;一是由此寥廓而生“壯美”之慨;一是以此空寂而有惆悵空虛之感。
三、四兩句“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亦是寫景,仍然用寫意的筆法。就景而言,這是第一句的繼續(xù),就情而言,這是第二句的補注!笆捠挕薄ⅰ笆琛迸c“檣稀”互補互應,“一半”與“獨憑”又機契暗合。所有這些狀貌的形容詞使用的結果,使筆調空靈,境界幽闊。這些形容詞看似重迭雷同,但就是在這一筆又一筆的抹蓋下,悽婉之情濃重欲溢了。
這首絕句的第二個特點是把自然之景和人的感慨緊密結合,因此使畫面帶有更多的“寫意”的色調。詩的第二句“獨憑危檻思何長”即是對上句“峰闊檣稀波渺!钡母锌闱。與描寫的宏大壯闊之景相比,詩人所抒發(fā)的并非慷慨豪邁之氣,而是惆悵凄婉之情。不少分析文章都認為,這里采用的是反襯法:“景美而情惡”。認為這是由于寇準在澶淵之戰(zhàn)立下殊勛后,遭到王欽若等的嫉妒打擊,加上為人“與人無城府,接物無崖岸”,“喜風干,善議論,不但多次得罪了太宗,更招怨于同僚。因此,他始終有用非所宜之慨,此時雖被真宗賞識進為尚書工部侍郎,但立刻又‘分陜’于地方,這不能不使他對自己的前途產生疑慮,這就是‘思何長’的內涵”。因此詩人面對大好河山,抒發(fā)自己疊遭小人攻訐,被放外任,壯志難遂的苦悶之情。其實,這是由詩人后來遭王欽若等人陷害,流放海南的人生結局而產生的主觀臆測。因為此時的寇準不但沒有壯志難遂,相反因為立儲之事備受太宗恩寵,并受登上帝位的襄王(英宗)萬分感激,準備膺于重任的人生上升期。我們只要大略考察一下當時的背景,就不難得知:當時宋太宗在位日久,一直未立皇儲。
這件事也一直是令太宗頭疼的事情。因為太祖趙匡胤死后,按照兄弟二人在母親面前的約定,由弟弟趙匡義(太宗)踐祚。太祖之子德昭要等到太宗百年之后。因此太宗傳位,就面臨兩個選擇:違背當初誓言,立自己的兒子;還是違背自己心愿,立太祖的兒子。當時一般大臣都諱言立儲一事。大臣馮拯曾上疏請立皇儲,被太宗貶到嶺南。從此朝野上下很少有人再敢議論此事?軠蕜倧那嘀葸朝,入見太宗。太宗當時正患足疾,讓寇準看過傷情后,先是深情地詢問:“你怎么現(xiàn)在才回京?”接著便問起應立誰為皇太子?軠室巡碌教谶@次召見他的目的,早已成竹在胸,但并沒有直接回答太宗的問題。他告訴太宗:為天下選擇國君,不能與后妃、中官(太監(jiān))商量,也不能與近臣謀劃,應選擇眾望所歸者立為太子。太宗低頭想了好久,屏退左右的人,輕聲問道:“襄王如何?”寇準心中暗喜,便順水推舟地說:“知子莫若父。陛下既然認為襄王可以,就請決定吧!钡诙,太宗便宣布襄王趙恒為開封尹,改封壽王,立為皇太子。確立太子后,太宗與太子拜謁祖廟回來,京城的人們擁擠在道路兩旁喜氣洋洋,爭著看皇太子。
這時人群中有人喊了聲“少年天子”。太宗聽后很不高興,問寇準:“人心歸向太子,將把我放在什么位置?”寇準連連拜賀說:“陛下選擇的皇儲深得人心,這是國家的福氣!碧诨腥淮笪颍p寇準對飲,大醉而罷。此后太宗更加依重寇準。有人獻給太宗一個通天犀,太宗令人加工成兩條犀帶,一條自用,另一條賜給了寇準。此事被確立為太子的襄王自然深知而心存感激。咸平元年(998)即位后即將寇準由鄧州遷為工部侍郎;不久又出知黃河沿線軍事要地河陽軍,讓他歷練理政治軍本領,以堪大用。三年后,景德元年(1004)即與參知政事畢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所以,說寇準在河陽登臨詩中的“思何長”,是抒發(fā)自己疊遭小人攻訐,被放外任,壯志難遂的苦悶之情,恐怕沒有什么現(xiàn)實依據(jù)作為支撐。
那么,這個“思何長”的內涵究竟是什么呢?面對大好河山又是人生的上升期,為何又要“景美而情惡”呢?我以為與下面兩個因素有關:
一是與宋代的邊患有關。北宋前期,最大的邊患是北方的契丹。公元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于唐末乘中原之亂統(tǒng)一各部即可汗位,創(chuàng)建奴隸制國家,國號契丹。太祖阿保機統(tǒng)治時期,確定皇權世襲,建立軍隊,制定法律,修建都城,制造文字,此后繼續(xù)向外擴張。遼極盛時期的版圖,北至今克魯倫河、色楞格河流域,東臨黃海,南至河北中部,山西北部,西近阿爾泰山,幅員萬里。乾亨四年(982),遼景宗崩,圣宗繼位,時年12歲,由皇太后蕭綽攝政。蕭綽時年30歲時,是位極為能干的女政治家。蕭太后執(zhí)政期間,進行了改革,并且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減少賦稅,整頓吏治,訓練軍隊,使遼朝百姓富裕,國勢強盛。西吞并甘州回鶻,東滅亡渤海國,向南占領燕云十六州,以白溝河(今河北省境內的拒馬河、大清河、海河)與北宋對峙。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宋朝進攻北漢,遼軍支援北漢,遼宋兩國正式開打。北宋打敗遼軍,消滅北漢,并乘勝進攻遼國。但先勝后敗,在高梁河功虧一簣。雍熙三年(986),宋太宗二次伐遼,宋軍統(tǒng)帥潘美(楊家將故事中的潘仁美)敗于飛狐口;先鋒楊業(yè)(小說中的楊老令公)戰(zhàn)死,契丹占領山西云、朔、寰、應四州。在此之后,契丹不斷南侵。
就在寇準出知河陽軍的真宗咸平元年(998)的前一年二月,將河北梁門、遂城(今河北徐水)、泰州(今保定市)、北平(今和河北完縣)居民擄往契丹內地;同月,契丹將領韓德威率兵攻破西北黨項,黨項歸附契丹,北宋失西北屏障;到了咸平元年三月,女真派使者向契丹納貢,五月,鐵驪(在混同江北)向契丹納貢。契丹又解除北方和東北的后顧之憂,更全力準備南侵。因此,宋與契丹之間的決戰(zhàn)已不可避免。就在此時,寇準由工部侍郎出知黃河沿線軍事要地河陽軍。河陽軍所在地屬河東路孟州,與同屬河東路的寧化軍均在與已被契丹占領的山云、朔、寰、應四州對沖之處。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就不難理解身為河陽軍最高長官的寇準此時“思何長”的內涵了。這當中,可能包括一位政治家對邊患的憂慮,也可能包含一位身為黃河沿線軍事要地最高長官的御敵乃至殺敵之策,更可能對國家如何長治久安的思考與謀劃。事實上,在這首詩后不到六年,身為宰相的寇準就力排和議,勸真宗“御駕親征”,結果大敗契丹,射殺敵帥撻覽。只是由于真宗“厭倦”急于回京,才締結“澶淵之盟”與敵言和。澶淵之盟本身并不值得稱道,但在這次戰(zhàn)爭中,宋軍給遼軍以有力的反擊,使遼朝統(tǒng)治者認識到宋軍和中原地區(qū)的人民是不可輕侮的。從此以后,契丹就不敢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入侵。澶淵之盟后,宋遼邊境干戈寧息,貿易繁榮,人民生活安定。從積極抗敵到澶淵之盟,寇準平寇之功,朝野上下有目共睹。正如后來的宰相王安石在《澶州》一詩中所歌頌的:“歡盟從此至今日,丞相萊公功第一。”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首七絕不僅在中國詩歌史上有一席之地,在北宋史乃至中國民族史上也都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二是與詩人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美學追求有關。因為此詩不僅是“景美而情惡”,而且景色的本身,疏林遠樹、峰闊波渺、夕陽遠山,危欄獨眺就有種凄迷和傷感,也就是說,詩人在構圖和畫面上刻意追求一種凄清之美。前面說過,寇準寫詩,是有意識地模仿唐人,尤其是賈島的“瘦骨”所呈現(xiàn)凄清美給他影響極大。為了證明這個問題,我們不妨舉寇準在十九歲時做的《書山館壁》為證,詩云:“秋作西南使,千林覆去程。四時無日影,終夜有猿聲。路入溪云過,人穿鳥道行。不堪孤驛望,風雨動鄉(xiāng)情。”這首詩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本來應當是很優(yōu)美的,但末聯(lián)卻有意抹上一層淡淡的哀愁的色調。此時的寇準剛剛進士及第,少年得志,又無坎坷可言,何以有如此的凄惋之情呢?唯一的答案就是他在努力追求他的“凄婉美”,有意學習唐人尤其是賈島的清清美。試舉賈島的《暮過山村》詩為例:“數(shù)里聞寒水,山家少四鄰。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終夕,邊烽不過秦。蕭條桑柘外,煙火漸相親!本惋L格的總的基調看,寇準的《書河上亭壁》確有與此首賈詩相近之處。然而,寇詩的情感雖“婉”卻“陵”,它是借助于疏林遠樹、峰闊波渺、夕陽遠山,渲染出一種蒼茫卻很壯闊的意境,又用放眼遠眺、獨憑危檻來突顯詩人孤獨哀怨卻又偉岸倨傲的形象,這與賈島在詩中通過“怪禽啼”、“行人恐”,刻意營造一種陰森荒寂的氣氛,辭寒語苦的境界,還是有所不為的。所以南宋詩論家胡仔在論詩的“悽婉”一格時,就以寇準的這首《書河上亭壁》以及《書山館壁》為代表,(見《苕溪漁隱叢話·詩思》)正是看到了寇準的這種詩學追求,而將其作為“悽婉”風格的代表之作。
但詩人在第二句中發(fā)出的感慨卻,而是那末,詩人此時此地所思的是什么呢?是景的“荒涼”引起詩人“茫茫然”的感慨,還是因為心情惆悵才把秋景看得如此“渺!蹦?從詩歌創(chuàng)作角度看,這二者當然都是下一詩句出現(xiàn)的因素,但是,如果我們要“思”的真正內容,不至于見仁見智地主觀臆斷,就得寇準的經歷和情緒。
【關于寇準《書河上亭壁》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書河上亭壁》寇準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4-12
《書河上亭壁》原文及翻譯賞析03-05
書河上亭壁原文、翻譯及賞析02-12
書河上亭壁原文翻譯及賞析09-10
《書河上亭壁》原文及賞析08-17
書河上亭壁原文及賞析08-18
《書河上亭壁》原文及翻譯賞析2篇03-11
《寇準讀書》原文翻譯及賞析03-11
寇準讀書原文翻譯及賞析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