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若邪溪》的全詩詩意賞析
賞析意思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入若邪溪》的全詩詩意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入若邪溪詩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
〔今譯〕蟬噪陣陣,林間愈見寂靜;鳥鳴聲聲,山中更覺幽深。
解釋:
①本寫泛溪景象,并寓久客思歸之念!读簳の膶W傳》:"(籍)除輕車湘東王咨議參軍。隨府會稽?ぞ秤性崎T、天柱山,籍嘗游之,或累月不反。至若耶溪賦詩,其略云:'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當時以為文外獨絕。"若耶溪,在今浙江紹興南若耶山下。
、谂勁(yúhuáng于黃):舟名。泛泛:船隨波蕩漾貌。
③岫(xiù秀):山巒。
、荜柧埃喝沼。景,同"影"。
、萦(yú愚):更加。
〔賞析〕
《入若邪溪》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南朝詩人王籍所作的一首詩。是一首寓情于景的詩,詩中借描寫泛溪景象,寓久客思歸之念。
動與靜在生活中是相對立的,但在藝術作品中有時卻相輔相成。這里是遠離塵世、人跡罕至之地,對厭煩了塵世紛擾的人來說,顯然有著無比的幽靜。但是,山林如果真的沉寂無聲,那只會使人覺得死氣沉沉。而這兩句寫山林之幽靜,卻不失大自然生動活潑的情趣。因而,當時成為傳誦一時的名句。據(jù)載,梁簡文帝、梁元帝曾反復諷詠此聯(lián),認為不可復得。宋人王安石也愛此詩,但卻有意做了反而文章,說是“一鳥不鳴山更幽”,真是見仁見智。
〔原作〕
艙舶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陰霞生遠軸,陽景逐回流。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長年悲遠游。
若耶溪在會稽若耶山下,景色佳麗。本篇是王籍游若耶溪時創(chuàng)作的。開頭兩句寫詩人乘小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寫出滿懷的喜悅之情,用“悠悠”一詞寫出“空水”寥遠之態(tài),極有情致。三四句寫眺望遠山時所見到的景色,詩人用一“生”字寫云霞,賦予其動態(tài),用一“逐”字寫陽光,仿佛陽光有意地追逐著清澈曲折的溪流。把無生命的云霞陽光寫得有知有情,詩意盎然。五六句用以動顯靜的手法來渲染山林的幽靜!跋s噪”、“鳥鳴”使籠罩著若耶山林的寂靜顯得更為深沉。“蟬噪”二句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被譽為“文外獨絕”。如同唐代王維的“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杜甫的'“春山無伴獨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聲響來襯托一種靜的境界,而這種表現(xiàn)手法正是王籍的創(chuàng)新。最后兩句寫詩人面對林泉美景,不禁厭倦宦游,產生歸隱之意。全詩因景啟情而抒懷,十分自然和諧。此詩文辭清婉,音律諧美,創(chuàng)造出一種幽靜恬淡的藝術境界。
作品鑒賞
《梁書·文學傳》有這么一段記載:“籍除輕車湘東王諮議參軍,隨府會稽?ぞ秤性崎T天柱山,籍嘗游之,或累月不反。至若耶溪,賦詩云:‘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當時以為文外獨絕。”
上面提到的“籍”,即王籍。詩的開頭兩句就繳足題面。詩人乘坐一條大船,駛向若耶溪上游,這就是題中的“入”。船不是快速行進,而是任意漂蕩,可見詩人此行在于游賞自然。“泛泛”兩字,除了寫出水域寬闊,還表達了詩人的游興。一個“何”字,入若耶溪的喜悅之情略略透出。一入若耶溪,馬上發(fā)現(xiàn)這里的水特別清澈,抬頭望天,天空高朗,白云悠悠;低頭看水,水映朗空,也是一派悠悠;于是著一“共”字,將本來了然無涉的朗空和清水置于自然的和諧之中。
前兩句敘寫中帶有交代性質,接下去四句便具體描寫若耶溪的美景了!瓣幭肌薄ⅰ斑h岫”、“陽景”“回流”,詩人觀察很細,落筆非?陀^。船是向上游行進的,溪是由南而北流向的,因此,除了題目中用“入”表明外,詩中還用“陰霞”、“回流”作照應。遠處寫山,近處寫水,山水相映,境界奇美。但詩人不滿足于此,他以云霞襯群山,以日影照清水,使境界富有了層次感和色彩感。不僅如此,詩人又將靜景化動景,一個“生”字,不僅突出云霞的動態(tài)美,而且賦予云霞以情趣;一個“逐”字,人的行為賦予日影,仿佛日影像詩人一樣正在追逐著回流,想跟艅艎一起行進,到上游去探個美的究竟。如果說“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從視角落筆,那么“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便是從聽覺落筆了。這兩句被稱為“文外獨絕”。它的“獨絕”可從下列五個方面來闡明:
第一,前面寫到岫,是遠景,寫到影,是近景,這里再補寫山林,如此寫若耶溪,就不是縱向的,而照顧到兩旁,就是說,不只是線,還考慮到面。
第二,詩人寫山林,在于寫出若耶溪的幽靜。這樣幽靜的環(huán)境,與“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和諧統(tǒng)一,是開頭“泛泛”、“悠悠”情趣的寫實。它們共同組成一個境界,為最后兩句的抒情張本。
第三,寫山林的幽靜,不是以靜寫靜,而是以動寫靜。有了知了的鳴叫,山鳥的啼鳴,詩人才感到更加幽靜,誠如錢鐘書先生在《管錐編》中指出的“寂靜之幽深者,每以得聲音襯托而愈覺其深”。
第四,詩人的情趣在幽靜,因此,筆下不是死寂、沉寂、寂靜,而是處于清靜的狀態(tài),并且給人以幽雅的感覺,這是依然充滿生命活力的所在。寫蟬,寫鳥,而且蟬在噪,鳥在鳴,目的就在于此。后來王安石在《鐘山絕句》之一中作了另一番描寫:“澗水無聲繞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對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本蜎]有幽靜的感覺,不能說不是模仿的失敗。
第五,這兩句出以工整的對句形式,讀起來有一種整齊美。
最后兩句抒情。詩人說,若耶溪這樣幽靜的境界,激起我回鄉(xiāng)隱居的情思,使我為長期在外做官感到傷悲。“此地”一頓,將上述描寫和感情作一匯總,轉入對今后生活的打算,自然貼切,“動”字下得傳神,這是其一。景色宜人,卻使詩人引出悲緒,實際上這是從反面著筆,說明若耶溪美景給人以喜情,只是沒有點明“喜”字罷了,這是其二。詩人游若耶溪的目的在賞心悅目,孰料游完卻激起歸隱若耶溪的念頭,說明詩人長年在外做官并不得意,故“游”前著一“倦”字,這是其三。這樣的收結,也明白地告訴讀者,王籍是會稽郡人。
此詩之后,描寫若耶溪的詩作不斷涌現(xiàn),而且或多或少受了它的影響。如崔顥《入若耶溪》:“輕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巖中響自答,溪里言彌靜。事事令人幽,停撓向馀景。”孟浩然《耶溪泛舟》:“落景余清輝,輕撓弄溪渚。澄明愛水物,臨泛何容與。白首垂釣翁,新妝浣紗女。相看似相識,脈脈不得語。”
作者簡介
王籍(生卒年不詳),字文海,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市北)人。南朝梁詩人。因其《入若耶溪》一詩,而享譽王籍詩史。有文才,不得志。齊末為冠軍行參軍,累遷外兵記室。梁天監(jiān)末任湘東王蕭繹咨議參軍,遷中散大夫等。王籍詩歌學謝靈運,《南史·王籍傳》稱“時人咸謂康樂之有王籍,如仲尼之有丘明,老聃之有莊周”。
【《入若邪溪》的全詩詩意賞析】相關文章:
《入若邪溪》王籍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4-12
《入若耶溪》賞析05-14
春泛若耶溪原文、翻譯及全詩賞析02-15
《溪居》全詩及賞析11-10
《溪居》的全詩及賞析12-16
《溪居》全詩賞析11-07
入若耶溪原文及賞析08-18
《入若耶溪》原文及賞析09-07
《釣魚灣》的全詩及詩意賞析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