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半和小品散文
三句半和小品,都是藝術表演形式。屬于說唱藝術“說”的范疇。
三句半的歷史已經(jīng)很長,大抵在宋朝以后就很時興。起初是文人們在一起相互戲謔、譏諷的即興口頭創(chuàng)作文學;比如大學士解晉就是說三句半的高手。當年的三句半即景生情,即興發(fā)揮,也就一兩段而已。真正引入說唱表演藝術形式,是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在鄂西北地區(qū)最先創(chuàng)作有情節(jié),有人物,有故事,有沖突矛盾的三句半,好象是從竹溪縣傳開的。那個著名的三句半中有四個人物:媒婆、算命瞎子、道士、巫婆。我記得最清楚的有一段是道士自己說的:“手中拿羅盤,起墳把地看——鬧得死人都不安,混蛋!”主題是明顯批判封建迷信的。說得很形象很生動。從此,三句半廣泛傳開和流行。它的流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有人覺得三句半簡單,容易掌握,而且還有鑼鼓敲打,也有熱鬧氣氛。遇到匯演,就拿三句半抵差。
其實,那是一種誤會。要演好三句半,說好三句半,并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只是不在行的人把三句半搞庸俗化了。認為說幾句,敲打鑼鼓轉幾個圈子就成。真正的上品位的三句半,比做詩還難,它的前三句是詩的起、承、轉、合,最后兩字是升華主題,是“詩眼”!三句半很講究押韻,不是葫蘆架母豬胯的亂球扯,東扯葫蘆西扯瓢的瞎湊合。關于這方面的知識和常識,我在《楚風余韻》里與朋友們交流的不少。
再說小品。小品從前并不是單獨的表演藝術形式。是話劇傳入我國以后,為了鍛煉和考核話劇演員,導演臨時出個題目——比如“王婆賣瓜”吧——就讓演員馬上表演出來,看你演王婆象是不象,那賣瓜賣得是不是很有情節(jié)很有技巧——是用于考核演員的基本功底和體會劇本和角色如何的。小品作為單獨一種藝術形式的興起,是在改革開放以后,相聲藝術大滑坡的情況下,舞臺上的笑聲太少的嚴峻形式下,由中央電視臺的春節(jié)晚會率先把小品作為單獨的表演藝術形式送上舞臺,送到了全國人民的'面前,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承認和擁護。此后,就一發(fā)不可收,涌現(xiàn)了趙本山、黃宏等小品“專業(yè)”表演藝術家。從此的小品,不再是只供話劇鍛煉演員的,而是走向了開放和開明,在以話劇說白為主的基礎上,把相聲的包袱、懸念、扣子、噱頭和說、學、逗、唱的看家本領和模仿功夫都拿了過來,把民間的順口溜、蓮花落、時政歌謠、手機段子,迪斯科、群體舞蹈、廣告語言什么的也都可以拿過來,為小品所用。
從以上可以看出,把三句半表演引進小品表演,應該也是不成問題的?墒怯信笥褏s說竹山汽車站用三句半形式表演的小品不是小品,而是三句半。說這話的朋友或者是領導,如果是年歲不小,我估計很健忘;如果是年紀不大,我估計是沒有趕上——竹山縣1980年的全縣文藝匯演中,就有一個小戲劇《拉關系》(任本林創(chuàng)作/喬本義主演)就是用三句半的形式演出的,取得很大的成功。前來的省市藝術家說是藝術創(chuàng)新,豐富了小戲劇的表演手法和手段。很值得提倡和推廣。如果說三句半用于小品就不是小品,那么,趙本山好幾個與宋丹丹合作的小品完全是坐在那里對話,基本沒有任何動作——是不是算對話,不算小品了呢?!
現(xiàn)在,我想沒有必要研究三句半不可以入演小品,而是要重視竹山的文藝節(jié)目還很不豐富的問題。尤其是農(nóng)村文藝節(jié)目還很貧乏的問題。文章要結束,也有必要還說一下什么是戲。悍彩怯腥宋,有地點,有情節(jié),有故事,有矛盾,有沖突的,且有解決矛盾沖突的藝術手法的,都可以稱之為戲劇。竹山汽車站的三句半小品《同行警示》,是符合以上條件的。且別管他是誰寫的。就是我寫的,開展文藝批評也是很正常的。不過,也要用藝術本身說話,而不是用“領導”這個意義說話。遺憾的是,小品——至今專家們還沒有把它劃歸戲劇范疇,還屬于“曲藝”,而在藝術辭典里,卻沒有三句半。要鉆牛角尖,先從這里鉆吧。我想,管他什么形式,只要不是反動的,只要是健康的,只要是人民群眾歡迎的,先演了再說!
【半和小品散文】相關文章:
大師小品散文06-15
三句半小品臺詞02-04
小品三句半臺詞劇本01-26
趙本山表演小品-隨筆散文03-10
小品三句半臺詞及節(jié)目串詞07-26
半是成熟,半是生長抒情散文03-11
經(jīng)典散文半醒舊夢03-04
半暖時光的散文05-29
半味煙火散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