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作者出處及全詩賞析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chuàng)作的詩。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作者出處及全詩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年代】唐
【作者】王維
【內(nèi)容】
漢江臨泛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作者小傳】
王維,字摩詰,河東人。工書畫,與弟縉俱有俊才。開元九年,進士擢第,調(diào)太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歷右拾遺、監(jiān)察御史、左補闕、庫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安祿山陷兩都,維為賊所得,服藥陽喑,拘于菩提寺。維潛賦詩悲悼,聞于行在。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責授太子中允,遷中庶子、中書舍人。復拜給事中,轉(zhuǎn)尚書右丞。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寧薛諸王附馬豪貴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得宋之問輞川別墅,山水絕勝,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篤于奉佛,晚年長齋禪誦。一日,忽索筆作書數(shù)紙,別弟縉及平生親故,舍筆而卒。贈秘書監(jiān)。
【注釋】
本詩又題作《漢江臨泛》。漢江:即漢水。發(fā)源于陜西省寧強縣番家冢山,流經(jīng)湖北省襄陽,至漢口入長江。
三湘:湘水合漓水稱漓湘,合蒸水稱蒸湘,合瀟水稱瀟湘,故稱三湘。
襄陽:在今湖北襄樊市。
山翁:指晉代山簡,竹林七賢山濤之子,曾鎮(zhèn)守襄陽。
【賞析】:
本詩描繪了漢江的雄壯美,山色的朦朧美,境界開闊,氣象雄偉,令人不勝向往,心馳神飛。特別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出語絕妙。
《漢江臨泛》是唐代詩人王維于公元740年(開元二十八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律。詩人泛舟漢江,以淡雅的筆墨描繪了漢江周圍壯麗的景色。全詩猶如一巨幅水墨山水。首聯(lián)寫眾水交流,密不間發(fā);頷聯(lián)開闊空白,疏可走馬;頸聯(lián)由遠而近,遠近相映,筆墨酣暢;尾聯(lián)直抒胸臆,可比作畫上題字。
拓展閱讀:
作品簡介
《漢江臨泛》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詩作。此詩以淡雅的筆墨描繪了漢江周圍壯麗的景色,表達了詩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隱含了歌頌了地方行政長官的功績之意。首聯(lián)寫眾水交流,密不間發(fā),勾勒出漢江的形勢全貌;頷聯(lián)寫江水浩蕩,一瀉千里,流出人們的視野;頸聯(lián)從動蕩的.船中用錯覺寫郡邑的浮動以及江天相接處天空的動搖;尾聯(lián)直抒胸臆,可比作畫上題字。詩人采取的幾乎全是白描的寫意手法,從大處著墨,于平凡中見新奇,將登高遠眺、極目所見的山川景物寫得極為壯闊飛動,奔放雄偉,全詩猶如一巨幅水墨山水,意境開闊,氣魄宏大。
創(chuàng)作背景
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時任殿中侍御史的王維,因公務去南方,途經(jīng)襄陽。此詩是詩人在襄陽城欣賞漢江景色時所作。
作者簡介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后,降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yōu)游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并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作者出處及全詩賞析】相關文章:
《洛陽女兒行》全詩出處作者及賞析07-11
《望江樓》全詩翻譯賞析及作者出處02-08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全詩出處作者及翻譯賞析09-05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全詩出處作者及翻譯賞析09-05
湖光山色有無中散文06-27
《薊中作》的全詩賞析07-13
《雜詩》全詩賞析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