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讀后感900字
《明天》是魯迅先生創(chuàng)作的一篇小說,收錄在魯迅小說集《吶喊》中。小說《明天》為我們講訴了發(fā)生在“還具有一點兒古風”的魯鎮(zhèn)上,在特定的“三個晚上兩白天”這個時間段的故事,故事圍繞著主人公單四嫂子失去自己的兒子寶兒這個事件展開全篇的事件敘述。
單四嫂子喪夫之后,恪守婦道,依靠自己的勞動來養(yǎng)活她自己和她三歲的兒子—寶兒,把寶兒看做自己的希望。寶兒得了病,單四嫂子想盡了各種方法,盼望著“明天”寶兒的病就能好,在寶兒垂死之際,單四嫂子心亂如麻的`時候,紅鼻子老拱和藍皮阿五之流在唱小調,打她的歪主意;何小仙慢條斯理,不緊不慢。而同是婦女,似乎有同情心的王九媽,也終于被證實并非出于真情。至此被作者一再稱之為有古風的人們,在辦喪事時,凡動過手,開過口的人都吃了單四嫂子一頓飯,對她無異于雪上加霜。到晚上單四嫂子一個人在“太靜”“太大”“太空”的屋子里思念自己的寶兒,想做一個見到兒子的夢。
文章開頭說小鎮(zhèn)“有些古風”,也不知這“古風”二字指的是什么。夜半三更沒睡的只有兩家——咸亨酒店和單四嫂子家。莫非作者是想以此來贊揚中國婦女勤勞的精神?恰恰不是,這體現的反而是周圍鄰居的冷漠與漠視以及單四嫂子家的凄慘。那些把門關上的、熄了燈的人家果真是躺在床上睡熟了嗎?或許是,或許不是,他們冷漠于扶弱,所以他們都早早地關上了家門,如同公交車上不樂于讓座的年輕人,戴上耳機,閉上眼睛假裝睡覺,卻能在到達目的站的那一刻準時醒來,分秒不差。
《明天》中所描繪的是上世紀20年代所發(fā)生的事,那么,經歷了一個世紀,現在是否還存在著這種對弱勢群體的冷漠現象呢?有人曾做過一個街頭實驗,一名網友假扮成綁匪在街頭將事先串通好的男童強行抱走,并在過程中由攝像機記錄路人的反應,雖然男童被擄時大聲喊叫,但圍觀路人仍沒有什么太大反應,不是假裝沒看到就是與同伴竊竊私語,沒有一個人挺身而出。人為什么會冷漠?我認為很大的一個原因在于目前的現實與背景,現實情況是社會上并沒有形成規(guī)范陌生人之間的秩序道德,又缺少挺身而出者,所以大部分人在事不關己的心態(tài)下選擇了沉默,這種沉默縱容了施暴者,反過來又使大部分人更加沉默。
冷漠成了現在的常態(tài),大家都冷漠,孰對孰錯?改變這種心態(tài)并非是一天就行的,我認為最關鍵的還是要讓見義勇為者的權利受到保護并給予獎賞,這是減少冷漠的一種方法。
【《明天》讀后感900字】相關文章:
明天的讀后感04-28
明天還有明天的事讀后感范文04-23
魯迅 明天 讀后感04-28
明天我們畢業(yè)讀后感05-29
明天的明天隨筆08-20
為了祖國的明天而努力讀后感02-17
明天05-12
明天散文12-06
明天的格言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