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在日復(fù)一日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酌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原文
酌
先秦:佚名
於鑠王師,遵養(yǎng)時晦。
時純熙矣,是用大介。
我龍受之,蹻蹻王之造。
載用有嗣,實維爾公允師。
譯文
於鑠王師,遵養(yǎng)時晦。
英勇威武的王師,揮兵東征滅殷商。
時純熙矣,是用大介。
周道光明形勢好,故有死士佐周王。
我龍受之,蹻蹻王之造。
有幸承受天之寵,勇武之士投武王。
載用有嗣,實維爾公允師。
武王用他去伐商,為國立功美名揚。
注釋
於(wū)鑠(shuò)王師,遵(zūn)養(yǎng)時晦(huì)。
於:嘆詞。此處表贊美。鑠:通“爍”,光明輝煌。王師:王朝的軍隊。遵:率領(lǐng)。養(yǎng):攻取。時:是;蓿夯挹ぃ诎。
時純熙(xī)矣,是用大介。
純:大。熙:興,光明。是用:是以,因此。介:助。
我龍受之,蹻(jué)蹻王之造。
龍:借為“寵”。榮,榮幸。蹻蹻:勇武之貌。造:詣,到。一說借為“曹”,眾,指兵將。
載(zài)用有嗣(sì),實維爾公允(tǒng)師。
載:乃。用:以。有嗣:有司,官之通稱。實:是。爾:指周武王。公:通“功”,事業(yè)。一說指周公、召公。允:借為“統(tǒng)”,統(tǒng)領(lǐng);一說信。師:武王之師。
賞析
《酌》是《大武》五成的歌詩,《毛詩序》云:“《酌》,告成《大武》也。”(關(guān)于《大武》的詳細介紹,可參看《周頌·我將》一篇的鑒賞文字)《大武》五成的樂舞表現(xiàn)的是周公平定東南叛亂回鎬京以后,成王命周公、召公分職而治天下的史實。當時天下雖然穩(wěn)定,但仍不能令人放心,所以成王任命周公治左、召公治右,周公負責鎮(zhèn)守東南、召公鎮(zhèn)守西北,即所謂“戎狄是膺,荊舒是懲”(《詩經(jīng)·魯頌·閟宮》)。楚先祖熊繹此時受封于丹陽(今秭歸附近),為子爵,蓋亦有協(xié)助鎮(zhèn)守江南的用意。就《酌》詩的內(nèi)容而言,前五句是成王歌頌王師的戰(zhàn)績,并對統(tǒng)兵出征的統(tǒng)帥表示感激之情,也就是感激和歌頌周公。后三句是成王任命周公、召公分職而治天下。當然,這時仍是周公攝政,但任命之事則不能不以成王的名義,告廟儀式的主人公也不能不是成王。故該詩的主人公表面上是成王,而實際上還是周公。《酌》向來多被認為是周公的樂舞(如鄭箋云:“周公居攝六年,制禮作樂,歸政成王,乃后祭于廟而奏之!保,也可證實這一點。前人或以為此詩是頌武王伐殷的,但武王并無“周公左召公右”的任命,而且詩中的“晦”也是泛指,不一定特指殷紂王。故不從。詩名為“酌”,《毛序》以為是“斟酌”之意(即“斟酌文武之道”),云:“言能酌先祖之道以養(yǎng)天下也。”恐不妥!白谩币嗫勺鳉酢、勺等,就是以勺舀酒灌祭祖先神靈,說明該詩是灌祭祖先時所唱的歌。以歌詩而言則曰《酌》,以樂舞而言則曰《勺》,《儀禮》、《禮記》皆言舞《勺》,《勺》即《酌》。鄭覲文《中國音樂史》云:“(《禮記》)《內(nèi)則》曰:‘十三舞《勺》!郑骸赏琛渡住肺琛断蟆。’……《勺》為武舞,其詩為《酌》之章。按詩歌之節(jié)以為舞,列為學(xué)校普通教科,故曰成童則舞《勺》舞《象》!笨梢姟蹲谩纷鳛闃肺,在當時是與《象》舞一樣頗具代表性的。它可以作為《大武》的一成與其他五成合起來表演,就像現(xiàn)代舞劇中的一場,也可以單獨表演。具體的舞蹈動作,參見《周頌·我將》一篇對《大武》的全面介紹。
此詩文句古奧,今人讀來多不解其妙。若拈出孫鑛“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后如脫兔,敵不及拒”(陳子展《詩經(jīng)直解》引,原為《孫子》中語)的評語以為啟發(fā),恐怕讀者對其前半部分弦樂柔板般的從容與后半部分銅管樂進行曲般的激昂就會有一定的感悟。欣賞《頌》詩,所當留意之處,就在這如斑駁的古鼎彝紋飾的字句后所涵蘊的文化張力。
創(chuàng)作背景
《周頌·酌》大約作于西周初年。《毛詩序》云:“《酌》,告成《大武》也。言能酌先祖之道以養(yǎng)天下也!薄稘h書·董仲舒?zhèn)鳌贩Q: “虞氏之樂莫盛于《韶》,于周莫盛于《勺》”。《勺》即 《酌》!抖Y記·內(nèi)則》云: “童子十有三年(歲),學(xué)樂、誦詩、舞勺; 成童舞象! “舞勺”,說明 《酌》還是周代的舞樂,而且被規(guī)定為奴隸社會貴族少年的必修課之一。這首詩就是配樂節(jié)舞的歌辭。詩的作者漢代的研究者論定是周公姬旦。武王滅商后不久去世,成王年幼,由周公攝政,詩作于攝政期間!多嵐{》說: “周公居攝六年,制禮作樂,歸政成王,乃后祭于廟而奏之。其始成,告之而己! 《白虎通·禮樂篇》《風(fēng)俗通義》《漢書·禮樂志》《繁露·質(zhì)文篇》都持這種看法。清人陳奐考證說:周公所作“《維天之命》,禮成,告文王;此樂成,告武王”。這首詩就是周公祭告于武王而作。據(jù)記載,周代最大的樂章是 《大武》之樂,《大武》共六章,都是歌頌武王克商之功的。但是,這六章的名稱卻沒有能夠確鑿地記載下來。后來的解詩者推論,因為 《周頌·酌》也是歌頌武王滅商立國武功的。因此認為此詩就是 《大武》樂的六章之一。
高亨認為《周頌·酌》是《大武》五成的歌詩!洞笪洹肺宄傻臉肺璞憩F(xiàn)的是周公平定東南叛亂回鎬京以后,周成王命周公、召公分職而治天下的史實。當時天下雖然穩(wěn)定,但仍不能令人放心,所以成王任命周公治左、召公治右,周公負責鎮(zhèn)守東南、召公鎮(zhèn)守西北,即所謂“戎狄是膺,荊舒是懲”(《魯頌·閟宮》)。楚先祖熊繹此時受封于丹陽(今湖北秭歸附近),為子爵,蓋亦有協(xié)助鎮(zhèn)守江南的用意。
整體賞析
按傳統(tǒng)說法,《詩經(jīng)》是配樂舞的歌詞,即詩樂舞三位一體。王國維曾懷疑這一說法,但他撰《周大武樂章考》研究《大武》的歌辭時還是按這一原則進行的,即認為《大武》六成有詩六篇。他根據(jù)《毛詩序》《左傳·宣公十二年》《禮記·祭統(tǒng)》等資料推斷,認為與《大武》六成對應(yīng)的六詩依次為:《昊天有成命》《武》《酌》《桓》《賚》《般》。后經(jīng)馮沅君、陸侃如,尤其是高亨《周代大武樂考釋》的詳細考辨,斷定《大武》六成的六篇詩的排列次序為:《我將》《武》《賚》《般》《酌》《桓》。作為樂舞,其每篇可以作為《大武》的一成與其他五成合起來表演,就像現(xiàn)代舞劇中的一場,也可以單獨表演。
《周頌·酌》全詩一章八句,前六句歌頌武王克商立國之功,后二句祭告周朝祚胤永錫,以慰先王。由于此詩所歌頌的對象是克商立國的武王,他已不是其他頌詩里所歌頌的周朝的遠祖那種神話傳說式的荒誕離奇形象,而是天下共戴的君主,所以詩純粹從政治、道德觀念出發(fā),對武王克商立國的功績作虛美的贊頌,而不再把他作為荒誕無稽的神來塑造。同時,頌祀的另一目的還在于奏告武王,由他所奠定的帝業(yè)后繼有人,以及自己輔佐大任的完成,已沒有再對武王滅商的歷史事實和功績作具體追敘的必要,所以全詩告成功代替了詠史,歌頌贊美代替了敘事,在充滿著諛詞頌聲中滲透著濃厚的天命觀念和說教意味。
在藝術(shù)形式方面,由于它是朝廷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詞,要配合打擊樂器和繁瑣的禮儀程序,并保留著原始宗教和巫祝載歌載舞的形式,而歌辭篇章短小,又沒有分章、樂曲的節(jié)奏一定緩慢,所以歌辭的語言典重板滯,詞語莊重嚴正。再由于它產(chǎn)生在兩周前期,年代久遠,加之,這類祭祀已重在奏告先王,而不再具有早期祭祀的娛神性質(zhì),歌辭內(nèi)容具有那種奏請的文告色彩,所以詩具有結(jié)構(gòu)松散,不分章,不葉韻等散文化的特點。
此詩文句古奧,今人讀來多不解其妙。明人孫鑛“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后如脫兔,敵不及拒”(陳子展《詩經(jīng)直解》引,原為《孫子》中語)的評語,表明了此詩前半部分具有弦樂柔板般從容的特點,而后半部分又有銅管樂進行曲般激昂的風(fēng)格。這就是《頌》詩如斑駁的古鼎彝紋飾的字句后所涵蘊的文化張力。
【酌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酌原文翻譯賞析02-14
泂酌原文翻譯賞析02-13
泂酌原文翻譯及賞析07-17
《酌貪泉》吳隱之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4-12
《酌》原文及賞析10-24
酌原文及賞析07-21
泂酌原文及賞析10-22
詩經(jīng)·玄鳥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6-28
《誡子書》原文注釋及翻譯賞析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