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賞析

滿江紅·山居即事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時間:2023-02-10 14:56:17 賞析 我要投稿

滿江紅·山居即事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滿江紅·山居即事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滿江紅·山居即事

  宋代:辛棄疾

  幾個輕鷗,來點破、一泓澄綠。更何處、一雙鸂鶒,故來爭浴。細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有飛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滿,秧新谷。閑日永,眠黃犢?丛七B麥壟,雪堆蠶簇,若要足時今足矣,以為未足何時足。被野老、相扶入東園,枇杷熟。

  譯文

  幾只輕盈的鷗鳥飛來,把滿湖碧綠澄澈的湖水都擾動了。還有不知哪里來的一雙紫鴛鴦,也故意加進來逐水嬉戲,爭鬧不休。我一面細讀《離騷》,一面舉杯痛飲;在飽看翠竹之余,也不推辭各種肉食關味。附近還有一道瀑布,猶如明珠飛濺,供我觀賞,它不停地傾瀉著,日日足有三千斛。春天,雨水豐足,新播下的谷種長出了碧綠的秧苗;進入農閑的時節(jié),小黃牛懶散地打著瞌睡。地里的麥子熟了,有如連綿不斷的黃云;蠶房里白花花的新繭簇擁著,恰似堆堆白雪。哎,若是要追求人生的富足,眼前已經可以滿足了;如粟壞帶不滿足 那什么時候井滿足夠。幾位老農見我閑著沒事,就邀我到東園去走走,說是枇杷已經熟了。

  注釋

  幾個輕鷗,來點破、一泓(hóng)澄綠。更何處、一雙鸂(xī)鶒(chì),故來爭浴。細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有飛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hú)。

  一泓:一片清水從訶中所寫“被野老、們扶入東園”的情況看,似指作者晚年住地江西鉛山的帶湖。鸂鶒:水鳥。又名紫鴛鴦。故來:常來,說是特意來,也通。飽看修竹何妨肉:辛詞則謂賞竹和食肉兩不相礙。修:高。斛:古代以十斗為一斛。后又改為五斗。

  春雨滿,秧(yāng)新谷。閑日永,眠黃犢(dú)。看云連麥壟(lǒng),雪堆蠶簇(cù),若要足時今足矣,以為未足何時足。被野老、相扶入東園,枇(pí)杷(pá)熟。

  秧新谷:稻子長出新的秧苗。閑日永:因為沒事干,覺得日子長。犢:小牛。雪堆蠶簇:白花花的新繭簇擁著,恰似堆堆白雪。云連麥壟:田野成熟的麥子,像連天的黃云。枇杷:一種水果。

  賞析

  本詞題目為“山居即事”,詞的內容扣緊題目來寫,描寫老詞人初夏季節(jié)的山居生活清閑情景,表現(xiàn)老詞人滿足于這風景優(yōu)美、人情淳樸的山村生活環(huán)境的安適情懷。

  上片主要描寫初夏季節(jié)優(yōu)美的自然風景,突出自己山居生活環(huán)境的清幽絕塵和自我情懷的自然愜意。起二韻筆中帶趣,曲折起伏地寫出水鳥飛來瓢泉碧水潭中的風景,動中含靜。寫輕鷗飛來,群集水面,劃破瓢泉如鏡子似的碧水的優(yōu)美景象。一語“點破”,把瓢泉先前的平靜如鏡與現(xiàn)在的漣漪乍起就都表現(xiàn)出來了。這是破靜入動的第一層意思。其次,輕鷗的到來,不僅會有動作,而且會有聲音,輕鷗的鳴叫詞面雖然未寫,但是,它們的聲音自然被暗融于畫面中。這是瓢泉景象由靜入動的第二層意思。所以,第一韻就已生意畢出。接韻更“錦上添花”,寫不常見的一雙紫鴛鴦飛來與輕鷗爭浴的景象!案翁帯币徽Z,體現(xiàn)出詞人看見紫鴛鴦比看見常見的輕鷗更為欣喜的感情!肮蕘怼币辉~,也是語中含情,仿佛這多情的紫鴛鴦,有意趕熱鬧、有意要令詞人開心。起頭才兩韻,就已經把水鳥畢集的景象寫得極為熱鬧。第三韻不再以景顯情,而是直接轉回自身,寫自身自然愜意的心境。本來,讀《離騷》的行為本身,是胸中塊壘轉借《離騷》發(fā),但是此處因為借用了一個“讀《騷》痛飲為名士”的典故,再加上整體語境又是那樣安適,主旨又是談論滿足的境界者。至于“看竹”一句,則是在蘇軾的原詩上再翻進一層,不僅表現(xiàn)他比蘇軾更趨于達觀、對“看竹”與“吃肉”二事不強作雅俗分別的混沌境界,而且也表現(xiàn)出他目前生活安穩(wěn)清閑、有“竹”有“肉”!昂畏痢币辉~,最具韻味。上片末韻,復歸到優(yōu)美的自然景象的描寫,描寫山上飛泉流珠瀉玉的清美景象,使瓢泉的景色突破“一泓澄綠”的格局而具有更開闊、縱深的空間效果。同時,飛泉日日獻明珠的措辭,反映出了詞人滿足于如此清美景象、不以清貧為恥的精神境界。

  下片主要表現(xiàn)山居生活環(huán)境的寧靜悠閑、飽滿自足和人情的淳樸親厚。過片接“有飛泉”一韻而來,寫酣暢的春雨過后,田間隴上生意自然的景象。春水注滿了田間,得到水分充分滋養(yǎng)的秧苗,生意充沛;忙完了農耕后的黃牛安適地度過它閑暇的白日?傊磺刑幵谧栽诘臓顟B(tài)中。接韻以一“看”字領起,詞人充滿喜悅地向讀者指點出一片豐收在望的景象:田隴上快成熟的麥子,恍若連天的黃云;蠶房里已吐出的蠶絲,正似朵朵白雪。至此,五月鄉(xiāng)野的生機,被綠色的秧苗、黃色的麥穗、白色的新絲勾勒出一幅簡樸而大方的圖畫!叭粢币豁,情中含理又帶有以理遣情的痕跡,滋味最是蘊藉雋永。它寫出了詞人對此田園風景的滿足感,也傳遞了詞人志愿未得實現(xiàn)的微憾感,而終歸于以理遣情的平靜曠達。結韻更突出地顯示出鄉(xiāng)野生活的人情美:野老熱情相邀,扶他到枇杷園中嘗新的畫面,顯示出一種親切淳樸的鄉(xiāng)野的友情,借這一鏡頭,詞人傳達出了自己與晚年的陶淵明一樣融化于簡單淳樸的田園生活的情意。

  本詞的抒情風格,體現(xiàn)出輕揚閑適、理趣盎然的特點,語言樸素而大方,韻昧恬淡而雋永。

  創(chuàng)作背景

  慶元二年或三年(1196或1197),辛棄疾寫下《滿江紅》,此時他已在江西上饒、鉛山閑退近二十年之久。這首《滿江紅》就是他閑退生涯中的作品。

  作者簡介

  辛棄疾((公元1140——1207),字幼安,自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山東已為金人占。宋高宗紹興末,他組織兩千多人加入耿京領導的抗金起義軍,任掌書記。失敗后投歸南宋,為江陰簽判。孝宗乾道年間,先后兩次上書《美琴十論》、 《九議》,陳述抗金復國的戰(zhàn)略方針和具體措施,但都沒有被采納。后歷任湖北、江西、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在政治軍事上,采取積極措施,打擊豪強,安定民生,特別注重抗金的準備工作,淳熙八年(1181),因言官彈劾落職,閑居上饒、鉛山近二十年。他一生多次受到主和派打擊,始終未能實現(xiàn)恢復中原的宏愿。最后他抑郁而逝。辛棄疾的文學成就主要是詞,在詞壇上與蘇軾并稱“蘇辛修。他的詞抒發(fā)了渴望統(tǒng)一山河的愛國熱忱,傾訴了報國無路的悲憤,慷慨縱橫,奮發(fā)激越。

  生平簡介

  辛棄疾存詞600多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zhàn)斗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容。他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愛國者、軍事家和政治家。

  辛棄疾的始祖辛維葉,在唐曾任大理寺評事,由隴西狄道遷濟南,故為濟南人。高祖辛師古,曾任儒林郎。曾祖辛寂,曾任賓州司戶參軍。祖父辛贊,因累于族眾,靖康之變時未能隨宋室南渡,仕于金,先后為譙縣、開封等地守令。辛棄疾父辛文郁早卒,他自幼隨祖父辛贊生活。

  辛棄疾在文學上與蘇軾齊名,號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有人這樣贊美過他:稼軒者,人中之杰,詞中之龍。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自辛稼軒前,用一語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軒,橫豎爛熳,乃如禪宗棒喝,頭頭皆是;又如悲笳萬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覺賓主酣暢,談不暇顧。詞至此亦足矣!

  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出生前13年,山東一帶即已為金兵侵占,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率兩千民眾參加北方抗金義軍,次年奉表歸南宋一生堅決主張抗擊金兵,收復失地。曾進奏《美芹十論》,分析敵我形勢,提出強兵復國的具體規(guī)劃;又上宰相《九議》,進一步闡發(fā)《十論》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納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認真革除積弊,積極整軍備戰(zhàn),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職處分,曾在江西上饒一帶長期閑居。光復故國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憤發(fā)而為詞,其獨特的詞作風格被稱為“稼軒體”。造就了南宋詞壇一代大家。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平生以氣節(jié)自負,以功業(yè)自許,一生力主抗戰(zhàn),所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又與宋志士陳亮及理學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誼,與之砥勵氣節(jié),切磋學問?菇饛蛧瞧渥髌分餍,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嘆與壯士閑置的憤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還以生動細膩的筆觸描繪江南農村四時的田園風光、世情民俗。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在蘇軾的基礎上,大大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后人遂以“蘇辛”并稱。其詩文亦有足稱道者,特別是其文“筆勢浩蕩,智略輻湊,有權書衡論之風”。

  辛棄疾,是開一代詞風的偉大詞人,也是一位能征善戰(zhàn)、熟稔軍事的民族英雄。他的詞作“大聲鏜鞳,小聲鏗鍧,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所未見”,已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而他作為南宋朝廷大臣而寫的一篇文章《議練民兵守淮疏》,則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對戰(zhàn)爭形勢的精辟入里的深刻分析和鮮明而又具體的對策。這篇應用散文感情熾熱,構思縝密,層層深入,有理有據,語言也精確、簡潔。文章僅用了六百余字,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不枝不蔓,一氣貫通,有情況、有分析、有措施、有預測、字字落到實處,質樸無華,明曉暢達。一位豪邁曠達的詞人,根據不同的文體的需要,能夠寫出如此嚴謹、樸實的應用文,可見一位大手筆,在寫作中是不能囿于一個狹窄天地中的,應該熟練地掌握幾套筆墨,既有自己喜愛的體式,也能按不同要求寫出不同體裁、不同風格的別類文章,就如同功夫高深的武術家,雖擅長一種兵刃,但對其他武器也能舞動一樣。辛棄疾就是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文體,從不同方面來表達了他慷慨激昂的愛國感情,反映出憂國憂民“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壯志豪情和以身報國的高尚理想。(節(jié)選自《應用寫作》1998年第1期,《詞壇巨擘 公文高手——讀辛棄疾<議練民兵守淮疏>》)

  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zhàn)斗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容,這首先表現(xiàn)在他的詞中,他不斷重復對北方的懷念。另外,在《賀新郎》、《摸魚兒》等詞中,他用“剩水殘山”、“斜陽正在斷腸處”等詞句諷刺茍安殘喘的南宋小朝廷,表達他對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不滿。胸懷壯志無處可用,表現(xiàn)在詞里就是難以掩飾的不平之情。他擅長的懷古之作中《水龍吟》,面對如畫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壯志被激發(fā)的同時,他也大發(fā)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理想與現(xiàn)實的激烈沖突,為他的詞構成悲壯的基調。辛詞在蘇軾詞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題材范圍,他幾乎達到了無事、無意不可入詞的地步。

  他出生時北方久已淪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贊雖在金國任職,卻一直希望有機會“投釁而起,以紓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憤”,并常常帶著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美芹十論》),同時,辛棄疾也不斷親眼目睹漢人在金人統(tǒng)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棄疾是在金人統(tǒng)治下的北方長大的,他也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規(guī)蹈矩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種燕趙奇士的俠義之氣。

  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在其后方的漢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嚴苛的壓榨,奮起反抗。二十一歲的辛棄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參加由耿京領導的一支聲勢浩大的起義軍,并擔任掌書記。當金人內部矛盾爆發(fā),完顏亮在前線為部下所殺,金軍向北撤退時,辛棄疾于紹興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與南宋朝廷聯(lián)絡。在他完成使命歸來的途中,聽到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義軍潰散的消息,便率領五十多人襲擊敵營,把叛徒擒拿帶回建康,交給南宋朝廷處決。辛棄疾驚人的勇敢和果斷,使他名重一時,“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圣天子一見三嘆息”(洪邁《稼軒記》)。宋高宗便任命他為江陰簽判,從此開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這時他才二十三歲。

  辛棄疾初來南方,對朝廷的怯懦和畏縮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趙構曾贊許過他的英勇行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現(xiàn)出想要恢復失地、報仇雪恥的銳氣,所以在他南宋任職的前一時期中,曾熱情洋溢地寫了不少有關抗金北伐的建議,像著名的《美芹十論》、《九議》等。盡管這些建議書在當時深受人們稱贊,廣為傳誦,但已經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卻反映冷淡,只是對辛棄疾在建議書中所表現(xiàn)出的實際才干很感興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擔任轉運使、安撫使一類重要的地方官職,去治理荒政、整頓治安。這顯然與辛棄疾的理想大相徑庭,雖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歲月流馳、人生短暫而壯志難酬,內心卻越來越感到壓抑和痛苦。

  然而現(xiàn)實對辛棄疾是嚴酷的。他雖有出色的才干,他的豪邁倔強的性格和執(zhí)著北伐的熱情,卻使他難以在畏縮而又圓滑、嫉賢妒能的官場上立足。他也意識到自己“剛拙自信,年來不為眾人所容”(《論盜賊札子》),所以早已做好了歸隱的準備,并在江西上饒的帶湖畔修建了園榭,以便離職后定居。果然,淳熙八年(1181)冬,辛棄疾四十二歲時,因受到彈劾而被免職,歸居上饒。此后二十年間,他除了有兩年一度出任福建提點刑獄和安撫使外,大部分時間都在鄉(xiāng)閑居。

  辛棄疾一向很羨慕嘯傲山林的隱逸高人,閑居鄉(xiāng)野同他的人生觀并非沒有契合之處;而且,由于過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盡可以過得頗為奢華。但是,作為一個熱血男兒、一個風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為的壯年被迫離開政治舞臺,這又使他難以忍受,“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所以,他常常一面盡情賞玩著山水田園風光和其中的恬靜之趣,一面心靈深處又不停地涌起波瀾,時而為一生的理想所激動,時而因現(xiàn)實的無情而憤怒和灰心,時而又強自寬慰,作曠達之想,在這種感情起伏中度過了后半生。“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破陣子》),“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鷓鴣天》),在這些詞句中,埋藏了他深深的感慨。寧宗嘉泰三年(1203),主張北伐的韓侂胄起用主戰(zhàn)派人士,已六十四歲的辛棄疾被任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年邁的詞人精神為之一振。第二年,他晉見宋寧宗,激昂慷慨地說了一番金國“必亂必亡”(《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并親自到前線鎮(zhèn)江任職。

  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擊,在一些諫官的攻擊下被迫離職,于開禧元年(1205)重回故宅閑居。雖然后兩年都曾被召任職,無奈年老多病,身體衰弱,終于在開禧三年秋天溘然長逝。

  雖然,自中原失陷以來,表現(xiàn)對于民族恥辱的悲憤,抒發(fā)報國熱情,已經成為文學的中心主題,辛棄疾的詞在其中仍然有一種卓爾不群的光彩。這不僅因為辛棄疾生長于被異族蹂躪的北方,恢復故土的愿望比一般士大夫更為強烈,而且因為他在主動承擔民族使命的同時,也在積極地尋求個人生命的輝煌,在他的詞中表現(xiàn)出不可抑制的英雄主義精神。

  在抒發(fā)報國之志時,辛棄疾的詞常常顯示出軍人的勇毅和豪邁自信的情調,像“要挽銀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調歌頭》),“馬革裹尸當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說”(《滿江紅》),“道男兒到死心如鐵?丛囀,補天裂”(《賀新郎》)等,無不豪情飛揚,氣沖斗牛。對那些與自己一樣勇于報國的志士,他由衷地加以贊美,與之同聲相應,彼此勉勵,如《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的慷慨熱情,全然不同于一般俗濫的祝壽詞: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長安父老,新亭風景,可憐依舊。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算平戎萬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況有文章山斗,對桐陰滿庭清晝。當年墮地,而今試看,風云奔走。

  綠野風煙,平泉草木,東山歌酒。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

  而對于庸俗圓滑、面對民族危亡無所作為的官僚,辛棄疾有一種出于本能的厭惡,在《千年調》中他勾勒了這類人物的丑態(tài):“卮酒向人時,和氣先傾倒。最要然然可可,萬事稱好!

  然而正是這樣的人充斥官場,把持權位,引導著一條茍且偷安的道路。他憤慨地寫道:“千古李將軍,奪得胡兒馬。李蔡為人在下中,卻是封侯者!(《卜算子》)。

  當辛棄疾帶領不多的人馬沖過戰(zhàn)場烽火來到南方時,懷著滿腔熱血,渴望一展宏圖,卻不料從此陷落在碌碌無為的境地,這使他感到難以忍受的苦悶和悲憤。在他南歸的第十二年重游當年南歸的首站建康時,他寫下了著名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上Я髂,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這是對山河破碎的悲哀,對壯志成空的悲哀;歲月無情地流去,因這種悲哀更顯得怵目驚心。然而即使詞人在寫他的孤獨和悲哀,寫他的痛苦和眼淚,我們仍然看到他以英雄自許、絕不甘沉沒的心靈。

  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tǒng)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并稱為“蘇辛”!镀脐囎印殛愅x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負不能實現(xiàn)而產生的消極情緒。有《稼軒長短句》,當代注本以鄧廣銘先生作的《稼軒詞編年箋注》最為流行。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辛棄疾善詩文,但以詞明世。其《稼軒詞》還六百二十余首,無論數量之富,質量之優(yōu),皆冠兩宋。乃人中之杰,詞中之龍。

  稼軒詞向來被人稱為「英雄之詞」。這些詞主要表現(xiàn)了詞人以英雄自許,以恢復中原為己任的壯志豪情。他時;貞浧鹕倌晔蝗虢馉I,生擒叛徒張安國的英雄事跡。如《鷓鴣天》上片道「壯歲旌旗涌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騄,漢箭朝飛金仆姑!剐猎~還表現(xiàn)了壯志難酬,報國無路的悲憤心情。如《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上片:「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乖~中通過看吳鉤寶劍,拍遍欄桿的典型動作,生動表現(xiàn)了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悲憤心情。辛棄疾這類「英雄之詞」,大都使氣岑才而作,情感激昂悲壯,風格沉郁雄放。此外,辛棄疾也有寫一些鄉(xiāng)村景物和田園情趣的詞:《清平樂.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埂P翖壖驳脑~也不乏風格婉約,又寓意深曲的作品。如《青玉案.元夕》,上片鋪敘元宵夜的歡樂場面,下片轉寫一位幽居自處,不同凡響的女子:「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實際上表現(xiàn)詞人「自憐幽獨」的情懷。

  “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边@是刻在鉛山瓢泉瓜山山后的陽原山辛棄疾墓前郭沫若對他評價的楹聯(lián)。在中國文學史上,辛棄疾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文武全才。

  1161年,辛棄疾自22歲率領2000多家鄉(xiāng)父老兄弟起義抗金,便把洗雪國恥、收復失地作為自己的畢生事業(yè),20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可是,他中年卻屢屢蒙受讒劾,賦閑20年,直至憂憤而死。從1181年到1207年,他基本上是在上饒帶湖和鉛山瓢泉過著閑居的生活,其間有6年時間被起用又被罷官,來往于福建、浙江、江蘇等地的任上和帶湖、瓢泉之間;而居帶湖亦時往瓢泉小住。瓢泉,是這位愛國詞人南渡后的最后歸宿地。

  1180年,41歲的辛棄疾再次任隆興(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撫使時,擬在上饒建園林式的莊園,安置家人定居。1181年春,辛棄疾來到上饒開工興建帶湖新居和莊園。他根據帶湖四周的地形地勢,親自設計了“高處建舍,低處辟田”的莊園格局,并對家人說:“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币虼,他把帶湖莊園取名為“稼軒”,并以此自號“稼軒居士”。當年農歷十一月,由于受彈劾,官職被罷,帶湖新居正好落成,辛棄疾回到上饒,開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閑居生活。

  鵝湖山、靈山、博山等地,都是辛棄疾常去尋古覓幽的地方。鵝湖山下的鵝湖寺,在通往福建的古驛站旁。1175年農歷六月初三至初八,著名學者朱熹、呂祖謙、陸九齡、陸九淵等在鵝湖寺舉行了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鵝湖之會”(第一次鵝湖之會)。鵝湖因而成了文化勝地。辛棄疾常去鵝湖游憩。

  1188年秋天,陳亮”寫信給辛棄疾和朱熹,相約到鉛山紫溪商討統(tǒng)一大計。但后來,朱熹因故推辭了這次鉛山之會。這年冬,到了相約之期,辛棄疾正染病在床,于瓢泉養(yǎng)息等待陳亮。傍晚,雪后初晴,夕照輝映白雪皚皚的大地,辛棄疾在瓢泉別墅扶欄遠眺,一眼看見期思村前驛道上騎著大紅馬而來的陳亮,大喜過望,病痛消散,下樓策馬相迎。兩人在村前石橋上久別重逢,感慨萬端;佇立石橋,沐浴著雪后晴的夕陽,縱談國是,為金甌殘缺而痛心疾首,愛國之情洶涌澎湃于胸,拔劍斬坐騎,盟誓為統(tǒng)一祖國奮斗不止。辛棄疾在與陳亮別后寫的《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中發(fā)出“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吶喊,正是這種豪情壯志的寫照。

  辛棄疾和陳亮這次會晤,瓢泉共酌,鵝湖同游,長歌相答,極論世事,逗留彌旬乃別,成為文壇佳話。后人為了紀念這兩位愛國志士,將這次會晤稱為第二次“鵝湖之會”,將期思村前的石橋稱為“斬馬橋”,并在橋旁建了斬馬亭。至今,當地還流傳辛棄疾和陳亮“斬馬盟誓”的故事。斬馬亭還在,雖經歷風雨,仍有不少刻有“斬馬亭”字樣的釉瓦覆蓋其上,為鉛山縣文物保護單位。

  1194年夏,辛棄疾又被罷官回上饒,住在瓢泉,動工建新居,經營瓢泉莊園,決意“便此地、結吾廬,待學淵明,更手種、門前五柳”。1195年春,瓢泉“新葺茆檐次第成,青山恰對小窗橫”(《浣溪沙·瓢泉偶作》),瓢泉園林式莊園建成。

  1196年夏,帶湖莊園失火,辛棄舉家移居瓢泉。1196年秋,辛棄疾生平所有的各種名銜全部被朝廷削奪得干干凈凈,在瓢泉過著游山逛水、飲酒賦詩、閑云野鶴的村居生活。瓢泉田園的恬靜和期思村民的質樸使辛棄疾深為所動,靈感翻飛而歌之,寫下了大量描寫瓢泉四時風光、世情民俗和園林風物、遣興抒懷的詩詞!杜R江仙·戲為期思詹老壽》、《浣溪沙·父老爭言雨水勻》、《玉樓春 戲賦云山》等等,都是辛詞中描寫瓢泉村居生活的代表作!扒嗌揭鈿鈲槑V,似為我歸來嫵媚生”(《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筑》);“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賀新郎·邑中園亭……》)。這些詞句表現(xiàn)了辛棄疾對瓢泉山水風物一往情深。

  1203年,辛棄疾先后被起用為紹興知府、鎮(zhèn)江知府等職。1205年秋,又被罷官,辛棄疾懷著滿腔憂憤回瓢泉。1207年秋,68歲的辛棄疾,身染重病,朝廷再次起用他,任他為樞密都承旨,令他速到臨安(杭州)赴任。詔令到鉛山,辛棄疾已病重臥床不起,只得上奏請辭。這年農歷九月初十,民族英雄、愛國詞人辛棄疾帶著憂憤的心情和沒有實現(xiàn)的遺愿離開了人世。死后葬在瓢泉瓜山山后的陽原山。

【滿江紅·山居即事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滿江紅·山居即事原文及賞析07-21

即事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6

《即事》夏完淳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4-12

山居即事原文及賞析08-23

《山居即事》原文及賞析09-07

道間即事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9-09

郊園即事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9-09

春園即事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6

江村即事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