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水調(diào)歌頭·盟鷗原文及賞析
《水調(diào)歌頭·盟鷗》是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作品之一,作于淳熙九年(1182年)作者罷官歸家不久,反映了詞人當(dāng)時的生活,包含了抑郁和悲憤的思想感情。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水調(diào)歌頭·盟鷗原文及賞析,歡迎閱讀!
水調(diào)歌頭·盟鷗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原文:
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鷗鳥,今日既盟之后,來往莫相猜。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
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窺魚笑汝癡計,不解舉吾杯。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fēng)此夜,人世幾歡哀。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
翻譯:
譯文
帶湖是我最愛的地方啊,放眼千丈寬闊的湖水,宛如打開翠綠色的鏡匣一樣,一片晶瑩清澈。我閑居無事,手扶竹杖,腳穿麻鞋,徜徉湖畔,一日里竟然千百次繞湖徘徊。鷗鳥啊,你既和我締結(jié)盟好之后,就應(yīng)常來常往,不要再相疑猜。還有那白鶴在什么地方呢?請你也邀請它一起來。
鷗鳥立于水邊蒼苔之上,時而撥動浮萍,時而排開綠藻,原來是在偷窺魚兒,伺機而捕?尚δ阒恢⒆∮昔~多么癡呆,卻不懂我此時舉杯的情懷。昔日這里是破敗的池沼荒蕪的山丘,今夜已是月色皎潔,清風(fēng)徐來。人世間幾度歡樂,幾度悲哀?河?xùn)|綠蔭尚嫌稀少,還須把楊柳多多來栽。
注釋
、鸥桀^(饒風(fēng)嶺上見梅)詩詞內(nèi)容\">水調(diào)歌頭(丁亥重陽登益昌二郎廟樓)詩詞內(nèi)容\">水調(diào)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游”等。相傳隋煬帝開汴河自制《水調(diào)歌》,唐人演為大曲, “歌頭”就是大曲中的開頭部分。雙調(diào)九十五字,平韻,宋代也有用仄聲韻和平仄混用的。
、泼塌t:是活用《列子·黃帝》狎鷗鳥不驚的典故,指與鷗鳥約盟為友,永在水國云鄉(xiāng)一起棲隱之意。李白:“明朝拂衣去(歸隱去),永與白鷗盟!
⑶帶湖:在信州(今江西上饒)北靈山下。
、却鋳Y:翠綠色的鏡匣。這里用來形容帶湖水面碧綠如鏡。
、上壬鹤髡咦苑Q。杖屨(jù):手持拐杖,腳穿麻鞋。屨,用麻、葛做成的鞋。
⑹“凡我”三句:表示與鷗鷺結(jié)盟,要互相信任,不要猜疑。鷺,鷺鷥,一種水鳥。
、速蓙恚阂黄饋。
⑻“破青萍”三句:描寫鷗鷺在水中窺魚欲捕的情態(tài)。
⑼癡計:心計癡拙。
、巍安唤狻本洌翰焕斫馕遗e杯自飲的情懷。
、稀皬U沼”三句:意思是過去荒涼的廢池荒丘,如今變得景色優(yōu)美。以帶湖今昔的變化,感嘆人世滄桑,歡樂和痛苦總是相繼變化的。疇昔,以往,過去。
賞析:
這是一首寫景的小,描寫春游西澗詩詞內(nèi)容\">滁州西澗賞景和晚潮帶雨的野渡所見。首二句寫春景、愛幽草而輕黃鸝,以喻樂守節(jié),而嫉高媚;后二句寫帶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橫的景象,蘊含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可奈何之憂傷。全詩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憂傷之情懷。
詩寫暮春景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是說:詩人獨喜愛澗邊生長的幽草,上有黃鶯在樹陰深處啼鳴。這是清麗的色彩與動聽的音樂交織成的幽雅景致。暮春之際,群芳已過,詩人閑行至澗,但見一片青草萋萋。這里幽草,深樹,透出境界的幽冷,雖然不及百花嫵媚嬌艷,但它們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趨時悅?cè)说娘L(fēng)標,與作者好靜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贏得了詩人的喜愛。這里,“獨憐”二字,感情色彩至為濃郁,是詩人別有會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閑適恬淡的心境。王安石有“綠陰幽草勝花時”之句,寫初夏之景,與此同一立意。首句,寫靜;次句,則寫動。鶯啼婉囀,在樹叢深處間關(guān)滑動。鶯啼似乎打破了剛才的沉寂和悠閑,其實在詩人靜謚的心田蕩起更深一層漣漪。次句前頭著一“上”字,不僅僅是寫客觀景物的時空轉(zhuǎn)移,重要的是寫出了詩人隨緣自適、怡然自得的開朗和豁達。 接下來兩句側(cè)重寫荒津野渡之景。景物雖異,但仍然循此情愫作展衍:“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這兩句是說:到傍晚時分,春潮上漲,春雨淅瀝,西澗水勢頓見湍急。郊野渡口,本來就荒涼冷漠,此刻愈發(fā)難覓人蹤。只有空舟隨波縱橫!按撼薄迸c“雨”之間用“帶”字,好像雨是隨著潮水而來,把本不相屬的兩種事物緊緊連在了一起,而且用一“急”字寫出了潮和雨的動態(tài)。結(jié)尾句。用“無人”一說明渡口的‘“野”。二句詩所描繪的情境,未免有些荒涼,但用一“自”字,卻體現(xiàn)著悠閑和自得。韋應(yīng)物為詩好用“自”字,“自”字皆可釋為“自在”“自然”之意,含有“自我欣賞”、“自我憐愛”的意蘊!耙岸伞本洚(dāng)作如是解。舍此,便與一二句相悖謬了。這兩句以飛轉(zhuǎn)流動之勢,襯托閑淡寧靜之景,可謂詩中有畫,景中寓情。
這首詩中有無寄托,所托何意,歷來爭論不休。舊注以為這首詩有政治寄托,說是寫“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蘊含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可奈何之憂傷,但過于穿鑿附會,難以自圓其說。有人認為“此偶賦西澗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實則詩中流露的情緒若隱若顯,開篇幽草、黃鶯并提時,詩人用“獨憐”的字眼,寓意顯然,表露出詩人安貧守節(jié),不高居媚時的胸襟,后兩句在水急舟橫的悠閑景象中,蘊含著一種不在位、不得其用的無奈、憂慮、悲傷的情懷。詩人以情寫景,借景述意,寫自己喜愛和不喜愛的景物,說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懷憂傷,便自然地流露出來。 這首詩表達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寫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作者被主和派彈劾落職閑居帶湖之初。淳熙八年(1181年)的冬末,四十二歲的作者,正是年富力強,應(yīng)當(dāng)大有作為的時候,卻被南宋政權(quán)罷官,回到剛落成不久的信州上饒郡帶湖新居,開始了漫長的歸田生活。這首詞即作于作者罷官歸家不久。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曾任耿京軍的掌書記,不久投歸南宋。歷任江陰簽判,建康通判,江西提點刑獄,湖南、湖北轉(zhuǎn)運使,湖南、江西安撫使等職。四十二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二十年之久,其間一度起為福建提點刑獄、福建安撫使。
六十四歲再起為浙東安撫使、鎮(zhèn)江知府,不久罷歸。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關(guān)方略,均未被采納。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愛國感情。有《稼軒長短句》以及今人輯本《辛稼軒詩文鈔存》。詞存六百二十九首。
【水調(diào)歌頭·盟鷗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水調(diào)歌頭·游泳原文及賞析10-20
蘇軾《水調(diào)歌頭》原文賞析11-22
水調(diào)歌頭·題劍閣原文及賞析02-15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原文及賞析07-26
水調(diào)歌頭·多景樓原文及賞析02-15
鵲橋仙·說盟說誓原文及賞析09-02
[通用]鵲橋仙·說盟說誓原文及賞析09-06
(必備)鵲橋仙·說盟說誓原文及賞析02-11
水調(diào)歌頭·送楊民瞻原文及賞析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