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_最新国产免费Av网址_国产精品3级片

讀長恨辭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4-02-24 13:31:16 業(yè)頌 賞析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讀長恨辭原文及賞析

  無論在學(xué)習(xí)、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做過古詩詞鑒賞吧?古詩詞鑒賞,就是對古詩詞進行分析,從單純的字、詞到句子的翻譯解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其中內(nèi)涵。相信很多人對古詩詞鑒賞都是一知半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長恨辭原文及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原文

  李覯〔宋代〕

  蜀道如天夜雨淫,亂鈴聲里倍沾襟。

  當(dāng)時更有軍中死,自是君王不動心。

  鑒賞一

  這是用絕句形式寫的讀后感兼詠史詩。這類詩最重的是要有創(chuàng)見,富有新意。

  不少唐人以楊玉環(huán)之死寫過詩,白居易的《長恨歌》最為著名,白樂天寫這首詩時并不樂天,題目中的“恨”字足可說明一切。李商隱的《馬嵬》也很有名,批判的矛頭直指李隆基,“如何四紀(jì)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諷刺挖苦的味道相當(dāng)明顯。鄭畋《馬嵬坡》中“景陽宮井又何人”,以陳后主和張麗華比李隆基和楊玉環(huán),隱含譏刺。還有杜甫的“中自誅褒妲”,劉禹錫的“天子舍妖姬”等,含有女人是禍水的錯誤觀念。李靚的這首絕句立意不但新,而且高,可以說超過了前人。

  詩的前兩句是對《長恨歌》中所述的事加以概括,抽取其中的一個片斷:在“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艱難行程中,“霪雨霏霏,連月不開”,李隆基“夜雨聞鈴斷腸聲”,寫成《雨霖鈴曲》以寄恨。這就為后面的議論定下了基調(diào)——在“漁陽鼙鼓動地來”時,唐軍節(jié)節(jié)敗退,安祿山“徑截輜重,橫攻士卒”,官軍則“都尉新降,將軍覆沒。尸填巨港之岸,血滿長城之窟!边@一切李隆基想過了嗎?

  后兩句議論警策,有春秋筆法。詩人同情的不是“宛轉(zhuǎn)娥眉馬前死”,一妃之死,何足道哉,何必為之鳴不平呢?那“尸骸遍野”,“骨暴沙礫”的陣亡將士們,“精魂何依”?那個昏君李隆基卻根本沒有想到,即使想到,也是一點都不會動心,因為他唯一感到痛心并為之“倍沾襟”的是“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楊妃。連六軍生死,國家興亡都不過問,只念念不忘“回眸一笑百媚生”的亡妃,如此帝王,何許人也,還用詩人多說嗎?全詩到此嘎然而止,“含有余不盡之意”在于言外。

  鑒賞二

  這首詩是李覯在讀了白居易《長恨歌》以后所抒發(fā)的感慨。起始兩句“蜀道如天夜雨淫,亂鈴聲里倍沾襟!庇谩堕L恨歌》“夜雨聞鈴斷腸聲”詩句本意,而略加擴展。作者用“淫雨”表示久雨;用“亂鈴聲”表示明皇在經(jīng)過棧道時凄惶的心情;用“倍沾襟”表示他思念貴妃的哀痛之深!睹骰孰s錄》有這樣一段記載:明皇奔蜀,到了斜谷口,正當(dāng)霖雨不止,在棧道中夜聞鈴聲與雨聲相應(yīng),明皇既悼念楊妃,因采其聲制成《雨淋鈴》曲。作者所追敘的,正是這段故事的簡化。

  從白居易《長恨歌》的內(nèi)容來看,雖有諷喻的成分,但不占主導(dǎo)地位,歌辭用大量筆墨寫李、楊之間天上人間生死不渝的愛情,并不把明皇對楊妃的寵愛說成是促成安史之亂的根本原因,而楊妃馬嵬驛前的慘死,也就并非罪有應(yīng)得。如果明皇和貴妃,只是一對普通的愛情伴侶,那么悼念自己的愛人,自然無可非議,可惜的唐明皇是一代君王,在“安史之亂”這場巨大的禍亂當(dāng)中,因戰(zhàn)禍遭受苦難的人民,因抗抵叛軍而流血犧牲的將士,不啻億萬。君王對他們的流離失所,浴血軍前,并不動心,所悼念的只是馬嵬驛前宛轉(zhuǎn)死去的蛾眉,那么君王的沾襟淚水,原不過是懷念當(dāng)日“承歡侍宴”的荒淫的生活,從這一角度來看,似乎“安史之亂”對明皇來說,只不過是失去一位寵妃。作者興感至此,于是慨然寫下了后兩句:“當(dāng)時更有軍中死,自是君王不動心。”作者以軍中將士之死,和楊妃馬嵬之死作對比,以“倍沾襟”和這里的“不動心”作對比,這譴責(zé),是頗有分量的。作者憤惋的是這位君王“不愛江山愛美人”,忘記了遭受災(zāi)難的人民,忘卻了在戰(zhàn)爭中為國犧牲的戰(zhàn)士。這樣的論調(diào)可以算得是皇皇史筆了?梢娮髡叽嗽姾汀堕L恨歌》的主題是截然不同的!堕L恨歌》同情李、楊的愛情,所寫的“希代之事”,顯然是指傳說中明皇和楊妃那種“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愛情故事。作者此詩立意翻新,發(fā)前人所未發(fā),和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華清宮》、杜牧《華清宮》、鄭畋《馬嵬坡絕句》之并不責(zé)備明皇或李益《過馬嵬》、李商隱《馬嵬二首》、羅隱《帝幸蜀》之為楊妃鳴不平者完全相反,以新奇取勝,耐人尋味。

  作者介紹

  李覯(1009—1059),字泰伯,號盱江先生,是我國北宋時期一位重要的哲學(xué)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當(dāng)北宋中期“積貧積弱”之世,雖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勵、奮發(fā)向?qū)W、勤于著述,以求康國濟民。他俊辯能文,舉茂才異等不中,講學(xué)自給,來學(xué)者常數(shù)十百人。李覯博學(xué)通識,尤長于禮。他不拘泥于漢、唐諸儒的舊說,敢于抒發(fā)己見,推理經(jīng)義,成為“一時儒宗”。今存《直講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為紀(jì)念李覯,資溪縣建有泰伯公園,塑有李覯雕像,李覯紀(jì)念館正在建設(shè)之中。

【讀長恨辭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讀長恨辭原文賞析12-29

白居易《長恨歌》原文賞析03-07

《長恨歌》原文、翻譯及賞析11-28

木蘭詩 / 木蘭辭原文及賞析12-15

黃臺瓜辭原文及賞析01-22

金銅仙人辭漢歌原文及賞析02-14

菩薩蠻·落花夜雨辭寒食原文及賞析08-22

生查子·長恨涉江遙原文及賞析08-10

《長恨歌》原文、翻譯及賞析集錦(3篇)11-28

金銅仙人辭漢歌(并序)原文及賞析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