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五美吟·西施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古詩才經(jīng)典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五美吟·西施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五美吟·西施
清代:曹雪芹
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
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譯文:
一代絕色美人終于如浪花般消失了,在吳宮里的人白白地想念著你。
切莫譏笑東村效顰女長得丑,她滿頭白發(fā)時仍能在溪邊浣紗。
注釋:
傾城:絕色美女的代稱,也叫“傾國”。語本漢代李延年的詩歌。兒家:稱呼古代女子,你。指西施。
效顰:相傳西施家鄉(xiāng)的東村有女子,貌丑,人稱東施,因見西施“捧心而顰(皺眉)”的樣子很美,她也學著捧心而顰,結(jié)果反而更丑(出《莊子·天運》)。這句倒裝,意即“莫笑東村女效顰”。
浣紗:西施和她家鄉(xiāng)的女子曾在若耶溪邊漂洗過棉紗。浣,洗滌。
賞析: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在小說中由林黛玉所作。前兩句直寫西施的不幸,后兩句寫西施和一般女子一樣,紅顏多薄命。這首詩是林黛玉以西施自況,發(fā)出了預感命運不幸的悲嘆,悲哀自已紅顏薄命。這首詩引用了東施效顰之典,化用王維《西施詠》和《洛陽女兒行》詩意,增強了全詩的悲嘆基調(diào)。
首聯(lián)直寫西施的不幸:一代絕頂美麗的西施葬身江中,有如浪花一樣很快消失了,吳宮里的妃子白白地想念她。其中,“一代傾城逐浪花”就把紅顏薄命的意思點明,并為全詩定下了悲嘆的調(diào)子。第二句寫“逐流花”后的反響。紅顏而薄命,只給人留下悲傷的嘆息。
三四兩句寫西施和一般女子一樣,紅顏多薄命。請不要笑東村效顰女長得丑,卻能活到滿頭白發(fā),且能自由地在溪邊浣紗。意思是說美女不如丑女長壽、自由。黛玉《西施》化用王維詩意,意思指西施雖美,已如江中浪花,稍縱即逝;而東村丑女,卻可活到銀絲白頭。
此詩字句淺白,所用東施效顰之典也為大家所熟悉,但其用意卻在以古喻今。西施雖美,終究薄命隨江水而去,有如浪花易逝。她雖令宮女懷戀,但不如東村女能活到白頭。黛玉借此而說自己寄人籬下,雖有賈寶玉等知己的關(guān)心,但她也預感到病鷹繼身難治,因而發(fā)出了預感命運不幸的悲嘆。
作者簡介
曹雪芹(1715年~1763年)(一說1715年~1764年),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陽。清朝小說家、詩人、畫家。曹寅之孫。
曹雪芹少年時家居南京,后隨家遷移北京。少年時代經(jīng)歷一段極為富貴豪華的生活。1727年,其父曹頫因事株連,以虧空款項等罪被革職、抄家,家族遂敗落,隨家移居北京。晚年住在北京西郊,舉家食粥,更為艱難。為生活所迫,妻死子亡,窮困潦倒而死,年不及五十歲。
曹雪芹亦工詩善畫,惜作品均已散佚,僅存題敦誠《白香山琵琶行》傳奇的兩句殘詩:“白傅詩靈應喜甚,定教蠻素鬼排場!薄都t樓夢》是曹雪芹對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化的偉大貢獻,是曹雪芹以自身親歷親聞的生活為基礎(chǔ),以“真事隱去”“假語村言”的方式,書寫其人生閱歷和感悟。深邃豐厚的內(nèi)容、詩性的敘事、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感人肺腑的情節(jié),使其具有永恒的魅力!凹t學”也因這部名著而長盛不衰。
【五美吟·西施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五美吟·西施原文注釋及賞析02-27
五美吟·西施原文及賞析09-04
五美吟·西施原文賞析09-04
《五美吟·西施》原文賞析08-23
五美吟·西施原文及賞析(推薦)01-11
五美吟·西施原文及賞析2篇(精華)01-11
石灰吟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1-21
《白頭吟》卓文君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7-10
暮江吟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