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簡《小園》賞析
在學(xué)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許多經(jīng)典的古詩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zhàn)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xiàn)代新詩相對應(yīng)。還在苦苦尋找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黎簡《小園》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原文
小園【清】黎簡
水影動深樹,山光窺短墻。秋村黃葉滿,一半入斜陽。
幽竹如人靜,寒花為我芳。小園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賞析
本詩結(jié)構(gòu)簡單,卻以意境勝。
以畫寫詩,唐王維時已發(fā)展得極好了,而黎簡此作,與其稱為畫詩,不如看作是現(xiàn)在的“微電影”“DV”一類的東西,從一個攝像者的視角描繪了一段時間里詩人眼中的小園美景。
鏡頭首先對準的是平靜的池水,水面倒映著層層深樹,亦遠亦近,微風一起,水面輕搖,樹影也跟著迷亂起來,更顯深遠有致。鏡頭上移,詩人開始眺望遠處的山巒,有趣的是,他并沒有用“山光入短墻”一類俗語,而是變換角度,反客為主,偏偏說成是山光越過短墻,正探頭探腦地偷窺著園中景色。一個“窺”字,讓整聯(lián)都活了起來,移詩人情感于山巒,不僅寫出了山光之可愛,也借山光之“窺”有力地烘托出了小園之可愛,其匠心令人叫絕。
稍稍調(diào)小焦距,詩人又注意到了秋村中的黃葉。入秋之后,黃葉掛滿樹木,綴滿村莊。此處黃葉之黃,不是枯黃,不是蔫黃,而是一種絢麗奪目的鮮黃,是鏡頭中的亮色。詩人就在這悅目的鮮黃中,時而左顧,時而右盼,發(fā)現(xiàn)自己東側(cè)的黃葉平平無奇,而西側(cè)黃葉卻能化其鮮亮之顏色入落日之斜輝,奇絕美絕。是謂“一半”。詩人何以知黃葉之滿?自然是各個方向都曾長凝久駐,也正因此才能比較出“一半”來,有了前句作底,后句才站得住,也更有韻味。此外,這一聯(lián)兩句在全詩皆對的情況下看似不工整,實則拗有拗的好處,詩人正是為了突出“一半入斜陽”著心之苦,景色之美,才故設(shè)拗句,引為亮色。
接著,鏡頭轉(zhuǎn)到身邊,幽竹靜立,菊花沁芳,正是文人最喜之物。詩人在如斯美景中,為何說小園只宜“小立”呢?原來新月已上,冷似新霜。詩人從“斜陽”看到“新月”,實在已有一段時間,此時不耐寒冷,只好歸去,也是無可奈何。用月來寫寒,這不是什么新發(fā)明,“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李商隱《無題》)“清輝玉臂寒”(杜甫《月夜》)等早已有之,但把月比霜,寫出寒冷的同時,又雙層比喻出清靜高潔之品質(zhì)的,似不多見。
可能有人認為,本詩前兩聯(lián)寫景,頸聯(lián)過渡,尾聯(lián)寫人,這樣說不是沒有道理,但失之呆板。作為一篇微電影式的小詩,因為一個鏡頭(亦即攝像者)的存在,本詩實際上句句有人,處處有人。樹影迷亂是人眼所見,山光窺園是人心所想,一半黃葉入斜陽,更暗含著詩人癡立園中之狀。幽竹為淡泊,寒花表清高,明月新霜都是詩人高潔品質(zhì)的象征。景色固然是外物,但選景則是只有人才能做到的,尤其是此詩的景物描寫加入了大量的主觀發(fā)揮。所以這首詩不僅表現(xiàn)了小園之美,也著意寫出了詩人自身的高雅情懷。
作者介紹
黎簡原籍廣東順德,其父來南寧經(jīng)商,娶當?shù)卮笞謇资吓疄槠。乾隆十二年五月二十三日(公?747年6月30日)黎簡生于廣西南寧,年輕時往來廣東、廣西間。因喜愛廣東省內(nèi)東樵(羅浮)、西樵二山之勝,故自號“二樵”。他還取東樵432峰、西樵72峰之意,把居室命名為“五百四峰堂”。黎簡性情耿介,不慕名利,世人目之為狂,遂自號“狂簡”。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貢,將赴廷試,因父喪未行,遂不復(fù)應(yīng)試。黎簡多才多藝,工詩善畫,兼精書法,擅長篆刻,號稱“四絕”。
一生未出仕,靠賣畫、賣文及教館為生,生活比較清貧。曾寄居廣州慈度寺,住處四周種上竹子,曰竹平安館。中年所居村曰百花村,筑亭曰眾香閣、曰藥煙堂、曰五百四峰。袁枚當時名動天下,來到廣州欲求一見,卻被黎簡拒之門外,一時轟動詩壇。翁方綱任廣東學(xué)政時,未到廣州上任,先夢見二樵,更被傳為佳話,也可見二樵在當時文化人心目中的地位。1799年十一月七日(12月3日)卒。
相關(guān)題目
1)詩的首聯(lián)哪個字用的最好?為什么?簡要分析。
答案一:“窺”。角度巧(不說小園里的人越過短墻能看見墻外山光,卻說“山光窺短墻”,好像那山光探頭進入短墻,在窺視這小園中的景物,巧妙突出了小園景物之富于魅力,形象生動的寫出小園環(huán)境的美);擬人化(以物擬人,寫活了“山光”的意態(tài)神情,與王安石“兩山排闥送青來”有異曲同工之妙)。
答案二:“動”。小園中池水澄清,樹木倒映其中,本是靜止的,傍晚微風乍起,水中樹影也隨風婆娑蕩漾,這樣靜動結(jié)合,畫面更美,表達了作者對小園的喜愛之情。
2)這首詩的后兩聯(lián)由物及人(詩人),請簡要賞析詩中“人”的形象特點。
答案: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貞美的意象;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潔,白璧無瑕的象征。幽竹靜立亭亭,秋菊凌霜傲放,顯示出詩人的勁節(jié)高風,一片冰心。此時詩人小立于這幽竹、寒花、新月之中,他高尚的節(jié)操,澄明的胸懷,與周圍景物渾融一體,一個孤清高潔的形象躍然紙上。此聯(lián)以物喻人,竹、菊之風骨,月、霜之高潔襯托詩人的高尚品格和高貴人格。
作者四絕
黎簡號稱詩、書、畫、印四絕,對嶺南詩歌的發(fā)展起過積極的作用,且影響至中原。他一生雖然足跡未出嶺南,但中年時詩畫名氣已遠播中原。其詩以境新、句奇、意深、情真而獨樹一幟。但是,這位出色的詩人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長期沒有位置,直到改革開放后才引起權(quán)威文學(xué)研究者的注意,收入《中國文學(xué)史》中。 著有《五百四峰堂詩鈔》、《五百四峰堂續(xù)集》、《藥煙閣詞鈔》,戲曲《芙蓉亭》等。
詩從學(xué)李賀、黃庭堅入手,刻意求新,極“峻拔清峭”(王昶《湖海詩傳》)之致,能自樹一格。張維屏《國朝詩人征略》稱:“其詩由山谷(黃庭堅)入杜,而取煉于大謝(靈運),取勁于昌黎(韓愈),取幽于長吉(李賀),取艷于玉溪(李商隱),取瘦于東野(孟郊),取僻于閬仙(賈島)。錘焉鑿焉,雕焉琢焉,于是成為其二樵之詩”。他的記游、題贈之作較多。不少詩描繪了兩廣山水風光、名勝古跡,如《藤縣》、《白馬角》、《龍門灘》、《邕州》、《白鶴觀登五龍?zhí)渡嫌衽濉、《沖虛觀至朱明洞》、《浴日亭》、《江南岸蕉園歌》等。也有少數(shù)篇章,反映民間疾苦,如《田中歌》,反映少數(shù)民族的風習,如《歌節(jié)》、《大排三十八韻》等。
其書法,意志追晉人,中年兼學(xué)李北海,晚年寫蘇黃兩家為多,隸書真追《禮器》、《熹平石經(jīng)》,傳世書法作品甚豐,顯示了他在書法上的不斷追求。肇慶七星巖石室?guī)r洞內(nèi)有他的《南服隕石》刻石,隸書體,秀勁舒放,縱橫跌宕,屬黎書上品。
黎簡工山水,早年粗獷、率意的用筆,側(cè)重寫生的表現(xiàn),則多屬效法明末清初的'廣東先哲。中年臨摹倪云林、石濤作品,幾可達到與真跡無異的境地。由近及遠地求索,融古匯今地創(chuàng)新,師自前人,不囿于前人,始終是黎簡所遵循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主線。在這種意識指導(dǎo)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自然會有一種清新、活潑的感覺。而且,由于他是以絕無“甜賴”氣的元人、“搜盡奇峰打草稿”的石濤的技法,作為其創(chuàng)法的基調(diào),又兼具乾隆盛世藝術(shù)所慣有的平穩(wěn)、溫潤,對曾被揚州八怪個性化花鳥畫震撼過的人們來說,黎簡這種挑戰(zhàn)主流派的山水畫,又是一次新的震撼。
黎簡的篆刻,雖然屬他詩書畫的“余事”,但他有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基礎(chǔ),才思敏捷。他的篆刻,得漢人神髓,參以己意,作品淳厚蒼雄,意格甚高,自成面目。自刻圖章曰“小子狂簡”,刀法峻儻。又能治銅印。1962年,麥華三等輯成《二樵山人篆刻佚存》1冊。
作者史載
黎簡,字簡民,順德人。十歲能詩。益都李文藻令朝陽,見簡詩,曰:“必傳之作也!眲窳罹驮嚒W(xué)使李調(diào)元得其擬昌黎石鼎聯(lián)句,奇賞之。補弟子員,人號之曰黎石鼎。久之,膺選拔。尋丁外艱,遂終于家,足不逾嶺。海內(nèi)名流,欽其高節(jié)。袁枚負盛名,游羅浮,邀與相見,謝不往也。著五百四峰草堂詩文抄。所與交同邑張錦芳、黃丹書,番禺呂堅皆以詩名。
【黎簡《小園》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小園》原文賞析09-25
簡兮翻譯賞析02-23
簡兮原文及賞析08-30
醉太平·泥金小簡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9-08
游小九寨黎坪散文05-28
小園賦原文及賞析08-27
小園賦課文賞析06-18
《小園賦》原文及賞析06-18
《贈黎安二生序》原文賞析02-19